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氧化氮介导血管紧张素(1-7)舒张豚鼠冠状动脉

    作者:周源;邓汉武;李元建

    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和心功能的影响. 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离体心脏,记录冠脉流量, 心率, 左室内压及其大变化速率. 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1-7)(100, 300nmol*L-1)显著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 但抑制心功能. 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对血管紧张素(1-7)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无影响, 而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处理后,血管紧张素(1-7)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被取消. 结果提示:血管紧张素(1-7)能舒张离体豚鼠心脏冠状动脉和损伤心功能,其舒张冠脉作用是由一氧化氮所介导.

  • 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相关性

    作者:于婕;何立芸;韩江莉;李昭屏;冯新恒;高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00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95)和对照组(n=105).测定患者的血浆LDL-C、HDL-C,并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腺苷诱导的左前降支CFR,分析血浆LDL-C、HDL-C与CFR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血浆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05±0.73) mmo/L vs.(2.74±0.72) mmo/L,P=0.003],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08±0.24) mmo/L vs.(1.17±0.29) mmo/L,P=0.044].糖尿病组的CFR显著低于对照组(2.74±0.63 vs.3.20±0.69,P<0.001).所有患者的血浆LDL-C水平与CFR呈负相关(r=-0.17,P=0.015),糖尿病组的LDL-C水平与CFR亦呈负相关(r=-0.23,P=0.021).所有患者及糖尿病组的HDL-C与CFR均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组CFR与LDL-C独立相关(P=0.036).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LDL-C水平与CFR独立相关.

  • 非冠心病胸痛患者心外膜脂肪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相关性

    作者:张沫;李昭屏;李卫虹;李丹;刘丽娜;冯新恒;高炜

    目的:分析非冠心病胸痛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的关系,探讨EAT厚度对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证实各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狭窄<50%的非冠心病胸痛患者6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EAT厚度及三磷酸腺苷负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CFR,分析EAT厚度与CFR的关系.结果:完成CFR测定者61例,平均CFR为2.98±0.67;其中出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即CFR <3者34人(56%),平均CFR为2.52±0.32;CFR≥3者27人(44%),平均CFR为3.56 ±0.52.CFR <3组EAT厚度明显大于CFR≥3组[(3.4±0.8)mm vs.(2.3±0.6)mm,P<0.001],EAT厚度与CFR呈显著负相关(r=-0.66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OR =7.78,95%CI:2.44 ~24.79,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AT厚度>2.9 mm判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FR <3)的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92.3%(曲线下面积0.860,P<0.001).结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增加,心外膜脂肪厚度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心外膜脂肪厚度>2.9 mm预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观察

    作者:汤华;傅广;黄树斌;马丽霞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继之以0.15μg/(kg·min)静脉泵入24 ~ 48 h,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60 min ST段完全回落45例(93.8%,45/48),对照组为35例(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治疗组为95.8%(46/48),对照组为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 体外循环阻断与不阻断冠脉循环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李军朋;王云

    目的 对比分析体外循环阻断与不阻断冠脉循环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82例患者分为阻断冠脉循环组(83例)和不阻断冠脉循环组(99例).术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衡.不阻断组采取不阻断升主动脉顺灌或阻断升主动脉从冠状静脉窦逆灌,保持心肌氧合血的持续灌注,在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实施瓣膜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及各心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 不阻断组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西地兰用量及机械辅助呼吸时间均小于阻断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不阻断冠脉循环瓣膜置换术有更好的心、肺保护效果.

  • 犬心肌缺血模型的构建

    作者:林雷;郑志光;毛建强;卢成宝

    目的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方法缝扎犬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枝及其供血区域的所有侧支血管,形成7~8 cm2大小的缺血区域.结果完成54例心肌缺血模型,手术、心电图、同位素证实心肌缺血,缺血区边界清晰.结论该方法具有效果确实可靠、手术方便完全、不需特殊设备等特点,是构建心肌缺血模型的理想方法.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锋;陶四明;张荣华;李易;吕云;柴汝昌;杨晓;苏云杉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 4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选取图像质量较佳的22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88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6.80%,特异性为86.20%,阳性预测率为76.47%,阴性预测率92.59%,假阳性率13.70%,假阴性率13.30%.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率为60.0%,阴性预测率93.3%,假阳性率30.0%,假阴性率10.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 不中断冠脉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健;黄击修;林小彬;付建;刘勇;赵涛;彭雪华

    目的 总结不中断心脏冠脉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的体会.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不中断心脏冠状循环下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术235例,其中心肌顺行灌注162例、逆行灌注73例;81例在心室颤动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在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结果 全组死亡4例(1.70%),心脏跳动中和心室颤动下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只要在术中保持持续、有效的心肌有氧灌注,无论在心脏跳动中或心室颤动下手术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 急性心肌梗死后T波演变与左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纪晓玲;郭晓玲;王蒙琴;张杰梅;张慧恩;金树琦;杨艳红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急性期到慢性期T波的演变规律及其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42例.据心电图T波的形态分为T波永久倒置组、T波持续直立组和T波演变组.据T波倒置深度分为浅倒组、中倒组和深倒组.记录各组T波振幅、超声心动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①在AMI后慢性期T波演变组较T波永久倒置组和T波持续直立组LVEF偏高,LVEDD和室壁运动指数(WMI)偏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②3个月直立组左心功能优于6个月和12个月直立组.③T波深倒组左心功能好于浅倒组和中倒组,且其无复流发生率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少.结论 T波极性正常化的早晚及倒置的深度,可以评估左心功能、判断预后.

  •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作者:祝忠群;刘锦纷;苏肇伉;徐志伟;曹鼎方;丁文祥;孙彦隽

    目的 探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 1997年至2005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治疗PA/IVS病例52例.(1)右心室依赖冠状动脉循环(RVDCC)组:共6例,均进行单心室修补.(2)非RVDCC组:46例.右心室重度发育不良(三尖瓣Z值<-4)者13例,进行单心室修补.右心室轻、中度发育不良(三尖瓣Z值>-4)者33例,除1例危重新生儿进行体肺分流外,另32例患儿均先进行右心室减压手术,右心室减压术后循环和血氧满意,完成双心室修补6例;对出现循环不稳定和/或低氧血症者,新生儿、小婴儿(0~2个月)增加体肺分流术13例;年龄≥3个月以上者增加腔肺分流术13例(1.5心室修补).结果 RVDCC组初期手术死亡1例,非RVDCC组初期手术死亡7例,总病死率15%.成功获得终期手术26例,占50%.随访1~10年,死亡3例.结论 依据患儿冠状动脉解剖、右心室发育程度和生长潜能以及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氧情况,个体化地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有利于提高患儿生存率.

  • 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作者:王国宏;胡大一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改变对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按是否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及血压水平分为A组(治疗未达标组)41例;B组(未治疗组)27例;C组(治疗达标组)40例;以健康志愿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D).分别测定PWV和CFR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的PWV分别为12.7 m/s±1.3 m/s、11.9 m/s±2.2 m/s、9.6 m/s±0.9 m/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9 m/s±0.7 m/s);CFR分别为2.56±0.18、2.54±0.19、2.97±0.19,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6±0.26);A、B、C组基础峰值血流速度(APVb)分别为38 cm/s±4 cm/s、36 cm/s±4 cm/s、34 cm/s±4 cm/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cm/s±4 cm/s).(2)左室重量指数(LVMI)A组(117g/m2±8g/m2)、B组(113g/m2±11g/m2)、C组(98g/m2±11g/m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8g/m2±7g/m2);A、B组的E/A比值明显低于C、D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A、B、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PWV与年龄、LVMI、E/A比值、收缩压密切相关,PWV与CFR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的PWV明显增高伴CFR减低,PWV增高可通过改变APVb影响CFR.

  • PET心肌灌注显像测定心肌血流量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丛娜;魏红星;张晓丽

    PET心肌灌注显像可绝对定量测定局部心肌血流量(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由于显像剂半衰期短,允许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PET心肌灌注显像,获得静息态、冷加压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等不同状态下的MBF,进而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CFR功能.在早期诊断冠心病,准确诊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评价微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及CFR功能的异常,估测预后,帮助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检测疗效等方面,PET心肌灌注显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将介绍PET心肌灌注显像相关知识及其在心血管领域的主要应用.

  •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的心功能和冠脉血流储备

    作者:郑成环;周长钰;李广平;蔡金荣;刘洪梅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心功能的改变,并计算和评价其冠脉血流储备(CFR).方法:测量20例正常对照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功能、左冠脉前降支冠脉血流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血流速度时间积分(PDVTI),经静脉注射腺苷140 μg/(kg·min)后达大充血状态时的左冠脉前降支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a)、血流速度时间积分(PDVTIa)、计算CFR.空腹取血测血糖、血脂.结果:左室收缩功能损害较轻,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糖尿病者左心房内径增大,左室壁增厚,CFR下降,血糖升高(P<0.01).结论:利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依据静脉注射腺苷后冠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计算CFR,该方法简单易行,价廉并且准确可行,可很好评价2型糖尿病冠脉微循环.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红斌;张晓群;张晓明;赵明;孙萍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慢血流( CSF )患者脑循环影响,间接证实他汀类药物对CSF的疗效。方法将60例CSF 患者于冠脉造影术后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基础临床情况,大脑左、右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SF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左、右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明显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血流速度,间接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的冠脉血流速度。

  • 周亚滨教授运用经络学说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临床经验

    作者:李达;范增光;成春锋;杨建飞

    冠状动脉微循环是心肌细胞发生营养交换的部位和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当冠状动脉微循环系统受到一种或者多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结构或者功能的异常后,可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发生.CMD是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CMD的临床主要表现类型.周亚滨教授运用经络学说,认为CMD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属心络受损、血瘀络阻之证,治疗应以通络为主,益气养心、活血通络为原则,分清主次虚实,用药方可见效.

  • 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的影响

    作者:张红斌;赵明;张晓明;张巍;杨建国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慢血流( CSF )患者脑循环的影响,间接探讨其对冠脉慢血流的疗效。方法将55例CSF患者在冠脉造影术后开始服用通心络胶囊,共服用3个月。分别检查服药前后患者基础临床情况、经颅多普勒彩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内皮功能。结果服药3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前明显改善(P<0.05)。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程度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血流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间接表明通心络胶囊可能改善CSF患者的冠脉血流速度。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年龄、性别因素的关系

    作者:邵一兵;何涛;程树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与年龄、性别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997年1月至2002年3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只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狭窄≥75%的265例冠心病患者为入选对象(排除瓣膜病、先天性心病、心肌病和肺心病).将显示有侧支的患者以55和65岁为界,分成年轻组、中年组及老年组,初步分析年龄及性别因素与侧支循环开放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开放率与年龄有关,55~65岁年龄组侧支开放率高,女性因生理原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较晚,故侧支开放明显滞后,在65岁以后冠状动脉侧支开放率仍低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开放率与年龄有关,且男性高于女性.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灌注的研究

    作者:朱英;邓又斌;毕小军;刘娅妮;申屠伟慧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灌注状况,评价HCM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方法 HCM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经肘静脉注射SonoVue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取闪烁前5个心动周期及闪烁后15个心动周期的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左心长轴观实时动态图像传输到EchoPAC工作站.启动Q-analysis软件,应用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造影图像.结果 HCM患者左室肥厚节段闪烁后造影平台强度(A)、信号强度增加速率(k)及A×k值与正常人心室肌相应节段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01,P=0.036).HCM患者左室非肥厚节段A、k及A×k值与正常人心室肌相应节段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CM患者左室肥厚节段A、k、A×k值与HCM非肥厚心肌节段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16,P=0.001).相应的标化值:HCM患者左室肥厚节段A/A.,(A×k)/(A.×k.)值明显低于正常人心室肌相应节段(分别P=0.031,P<0.001),HCM患者左室非肥厚节段A/A.及(A×k)/(A.×k.)值明显低于正常人心室肌相应节段(分别P=0.002,P<0.001),HCM患者左室肥厚节段A/A.及(A×k)/(A.×k.)值低于HCM患者非肥厚心肌节段(分别P=0.045,P=0.021).结论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是评价HCM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有效方法.

  • 多普勒导丝评价缺血预处理保护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煜;夏勇;李雷;李先进;张勇;李东野;陈清枝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短期冬眠心肌(SHM)相关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建立SHM模型的12只中国小型家猪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6只),只制备SHM模型;②缺血预处理组(IPC组,6只),制备模型前给予缺血5 min、复灌5 min处理,重复2次.应用冠脉内多普勒导丝观察模型相关冠脉平均峰值流速(APV)、舒张收缩流速比值(DSVR)、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模型制备后10 min时,APV、DSVR、CFR均较基础状态时明显下降(P< 0.05 或 P< 0.01),APV、DSVR在随后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30 min时两组CFR均有进一步降低趋势(P> 0.05),60 min时对照组CFR较30 min时明显降低( 0.96± 0.27 对 1.74± 0.49,P< 0.05),而IPC组CFR与30 min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77± 0.41 对 1.83± 0.39,P> 0.05).结论 SHM模型相关冠脉在急性重度狭窄 60 min时发生微循环功能障碍,IPC对SHM相关冠脉微循环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实时三平面与单平面心肌超声造影评价正常犬心肌血流灌注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作者:丁尚伟;吕清;谢明星;王新房;王静;刘夏天;袁莉;张玲利

    目的 探讨实时三平面和单平面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正常犬心肌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 15只健康杂种犬开胸后经股静脉持续匀速推注造影剂(C3F8),在三平面心腔造影条件下,实时观察所有心肌内微气泡"从无到有再到稳定状态"的充填全过程;达稳定状态后,再行实时单平面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观察微气泡被Flash破坏后心肌内微气泡再充填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两种观察方法均用单指数函数Y=A×(1-e-βt)+B来拟合时间一强度曲线,测量A值(平台期峰值强度)和β值(曲线斜率)来定量分析心肌血流灌注状态.结果 心肌内做气泡"从无到有再到稳定状态"的充填过程与Flash后心肌内微气泡再充填达稳定状态的时间一强度曲线相似,曲线均为先上升,后达到平台期.实时三平面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能同步评价所有各心肌节段的血流灌注,心肌血流量(At×βt)心尖段(0.40±0.12)<中间段(0.78±0.30)<心底段(1.04±0.34),各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单平面心肌超声造影则只能通过分次观察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室长轴观来评价各心肌节段的血流灌注.心肌血流量(As×βs)心尖段(11.2±4.1)<中间段(12.4±5.8)<心底段(12.8±5.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平面和单平面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获取的微泡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相似,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72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