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假腱索与早搏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142例经临床或心电图诊断为早搏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142例早搏患者中,有41例(28.9%)存在左室假腱索,而且均为室性早搏患者.对照组30例(均为正常体检人群中心电图正常者)有5例(16.7%)检出左室假腱索.结论 室性早搏与左室假腱索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彩超对左室假腱索与左室收缩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左室假腱索(简称LVFT)以往曾认为是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学正常变异.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LVFT的研究逐渐增多.为进一步探讨LVFT与左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我院从2003年3月~2004年6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有LVFT的48例"健康人"进行心脏功能测定,并观察LVFT周围血流信号及其频谱形态.现分析报告如下:
-
食管心房调搏术诱发左心室假腱索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性,34岁,因“心悸10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悸症状,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15~30 min,短1 min,劳累或饮酒后发作频繁。在当地医院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门诊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门诊彩超提示:左房扩大(35mm),左室未扩大(42mm),右房横径32 mm,右室前后径23 mm。左室腔可见条索状强回声,由心尖部连至室间隔中部(图1)。二尖瓣瓣膜回声正常,开放良好。前后叶逆向运动,活动曲线呈双峰[2]。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术:起搏电压在15~25 V间调节,脉宽10 ms,常规行S1S1,S1S2,S1S2S3,S1S2S3S4刺激,确定不能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 smal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1],后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0.5 mg加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滴,使心率达到120~130次/分,重复电生理刺激,于S1S2450/400 ms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频率220次/分[4](图2),R-R间期280 ms,R-P'120ms,R-P'<P'R。入院初步诊断: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左室假腱索。患者经手术切除左心室假腱索,并对其附着左心室游离壁局部组织做冷凝处理,1个月后再次行食管心房调搏术未诱发心动过速。
-
小儿左室假腱索74例临床分析
左室假腱索(LVFT)是指左心室腔内一些非附着于二尖瓣的纤维条索样结构.1893年Turner首次在尸解中发现并报道,1981年Nishimura等[1]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所见.随着超声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LVFT的检出率日益增多.由于LVFT多数伴有心脏杂音、室性早搏等心血管病特征,故LVFT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高度关注.现将我院近3年来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到的LVFT 74例分析如下.
-
左室假腱索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者与临床患者左室假腱索检出率的差别及左室假腱索与临床症状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642例心脏彩超受检者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检查,记录与左室假腱索有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选3642例心脏彩超受检者,左室假腱索检出率21.25%.健康体检组与临床患者组比较,左室假腱索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与假腱索附着的位置、数量、形态有关.左室假腱索的存在可能引起心脏杂音、室性期前收缩、胸闷、气短、胸痛.结论 左室假腱索与临床患者的某些临床症状相关联,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心腔假腱索研究进展
心腔假腱索(false tendons, FT)是指存在于右室之外于心房、左心室内除同时连接左室乳头肌和二尖瓣叶的腱索外、心腔内的纤维样或纤维肌肉样结构,因此又被称为纤维肌束、异位腱索、异位乳头肌.自1981年Nishimura等[1]发表了第1篇有关左室假腱索的超声研究报告以来,左室假腱索的作用被逐渐重视起来,人们发现左室假腱索可能与期前收缩、心电复极异常、心脏杂音等多种临床现象有关;左室假腱索的蒲肯野细胞也被广泛作为心肌电活动的研究模型进行基础研究.
-
左室假腱索误诊为心肌炎5例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5月~2000年5月收治心肌炎病例中,有5例左室假腱索被误诊为心肌炎,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7~12岁.3例以心悸,时感胸闷为主诉,2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头晕就诊.心电图检查2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房性早搏,1例窦性心动过速伴ST-T改变.心肌酶检查,2例LDH轻度升高,2例CK轻度升高,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查体:心界不大,心音有力.4例可闻及早搏,1例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按心肌炎治疗20天,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无改善,查X线胸片示心肺无异常,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3例为室间隔部至心尖部可见有一条索状回声,另一例主动脉隔中下段至心尖部可见一条索状回声,诊断为左室假腱索.其中3例随访无变化.
-
左室假腱索的临床意义
左室假腱索(LVFT)指左心室内除正常连接乳头肌与二尖瓣叶的腱索以外的纤维条索样结构,来自胚胎心脏的内层心肌,是一种先天性变异.其包含着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心肌组织、起自冠脉分支的血管以及源于左束支传导系统的浦肯野纤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需非标准切面,其检出率远低于尸检.LVFT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学变异,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仅与无害性心脏杂音有关,并且可抑制左室的过度重构、减少二尖瓣反流等.本文对LVFT的结构、功能以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心电图T波倒置与左室假腱索的关系
心电图呈现T波倒置不仅见于冠心病,其他需鉴别的原因还很多.理论上,凡能影响心室除极或复极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T波改变.有人发现左室假腱索与T波倒置有关系,甚至认为是一种"新综合征"[1-2].现将笔者2003年6月-2005年5月遇到的8例T波严重倒置、冠脉造影正常和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粗大假腱索的患者情况介绍如下.
-
左室假腱索是儿童产生功能性杂音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小学生健康体检增多,部分儿童检出心脏有1~3级收缩期杂音,性质柔和以心尖部明显.在排除发热、贫血、运动等原因可能造成功能性杂音之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不同程度的左室假腱索.
-
飞行员左室假腱索个案报告及分析
左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LVFT)是指左心室内除正常连接乳头肌和左房室瓣叶的腱索以外的纤维条索结构,属于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又称左心室条束,1893年Turner首次在尸解中发现并报道[1].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因此,此种结构仅在尸检中发现.1981年Nishimura等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所见[2].自从超声检查问世后,特别是二维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以来,对此结构的生前诊断有了依据,并发现它与临床某些表现,如心律失常、杂音等有一定联系.2011年11月一名飞行员来我院疗养,诊断左室假腱索,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
左室假腱索对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左室假腱索(LVFT)对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PAH有LVFT患者36例(研究组)和无LVFT患者48例(对照组),对肺动脉平均压、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右室游离壁厚度、晕厥和猝死的发生率等参数进行总结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晕厥的发生率(分别为86.1%和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7.9%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PAH患者中,研究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4% vs 16.7%,P<0.05);在重度PAH患者中,研究组晕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7.8% vs 12.5%,P<0.05);在所有PAH患者中,研究组患者猝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但不具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 PAH患者伴有LVFT可显著增加心律失常尤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易导致晕厥和猝死的发生.
-
左室假腱索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左室假腱索的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情况。方法:对参加高考体检的20842例高考学生进行心脏检查,对心脏听诊异常者32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对94例心电图异常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20842例进行心脏检查,有心脏听诊异常者328例,其中男生157例,女生171例,检出率为1.57%;对其中217例心脏听诊异常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为:大致正常123例,心电图异常94例。再对94例心电图异常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检出左室假腱索45例,占心电图异常的47.87%,年龄在17-19岁,先天性心脏病33例,占心电图异常的35.11%。结论:左室假腱索有47.87%的考生心电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1/2的考生有瓣膜反流。
关键词: 左室假腱索 心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左室假腱索研究进展
左室假腱索(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 ,LVFT )为一跨于心室腔的条索结构。其一端附着于室间隔,另一端附着于乳头肌或左室游离壁,不与二尖瓣相连接。随着临床解剖学及电生理学的不断进展,逐渐发现LVFT 可能与多种心电活动异常有关,是导致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和心脏杂音的原因之一。本文对其解剖学、超声心动图学、心电图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浅析有室性期前收缩者如何判断有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过早搏动(简称室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性期前收缩.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等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易发生室性期前收缩.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假腱索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左室假腱索的诊断价值.方法:用2.5~4.0 MHz超声探头检查341 例左室假腱索患者.结果:本组341 例患者共检出左室假腱索384条,其中1条301例(88.27%),2条37 例(10.85%),3条以上3 例(0.88%).结论:左室假腱索的超声检出率可能与操作技术、观察的仔细程度、仪器的分辨率有关.左室假腱索临床上可能与健康人的心脏杂音及引起室性期前收缩有关.
-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左室假腱索的临床意义
随着心脏彩色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发展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左室假腱索检出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地2000年以来检查出的112例有左室假腱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左心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方法]选择超声心动图检出的左心室假腱索(LVFT)的健康人60例(左室假腱索组),随机选取无左心室假腱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两组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结果]左室假腱索组60例中有45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75%,对照组60例中12例发生室早,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45例发生室早的假腱索中,横型的左室假腱索者30例,发生率为66.7%,纵型的左室假腱索者15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室假腱索是健康人室早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假腱索横型者室早发生率较纵型者高.
-
150例彩超诊断小儿左室假腱索临床分析
左室假腱索是起自于室间隔的不同水平,止于乳头肌,是悬于左室腔的条索样回声.本病儿童期发病率高,部分儿童可伴有心脏杂音及心率失常,现对我院1998年2004年应用彩超诊断的150例小儿左室假腱索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左室假腱索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左室假腱索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48例左室假腱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检查结束后,在这48例患者中,共检出65条左室假腱索.其中,左心室存在1条假腱索的患者有44例,存在2条假腱索的患者有6例,存在3条假腱索的患者有3例.在检出的这65条左室假腱索中,有32条纵型左室假腱索,其起自主动脉前庭下缘的室间隔基底部或室间隔中下部,止于心尖或左室前壁;有33条横型左室假腱索,其起自室间隔,止于后乳头肌或左室后壁.这65条左室假腱索的长度为5.7~25.8 mm,平均为14.2 mm.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诊断左室假腱索的效果理想,可明确地观察到假腱索的具体位置、长度及分型.
关键词: 左室假腱索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解剖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