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研究进展
综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研究,提出目前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研究方向和不足,为我国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研究提供借鉴.
-
腰痛治疗的选择
80%的人一生中都会遭遇腰痛,而腰痛人群中24%~87%的人一年内会出现腰痛复发.腰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外伤导致腰背部肌肉骨骼损伤引起的,如急性腰扭伤或慢性腰肌劳损、各种外力引起的各种骨折、小关节紊乱;也有腰椎退行性改变后引起的腰痛,如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腰痛等.
-
肌肉骨骼超声应用进展
随着人们对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体肌肉骨骼的损伤也越来越常见。肌肉骨骼损伤传统方法主要应用X线进行首要诊断,但X线对软组织分辨率低,其应用被限制。CT对肌肉软组织结构显示欠佳。相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更适合肌肉骨骼相关病变评价诊断,但其往往不能动态检查,费用较高也限制了其在肌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1]。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无射线损害、无创、价廉、短期内可重复检查、实时成像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肌肉等软组织层次关系及内部结构,识别肌肉、肌健、韧带、神经等组织病变,还可从任意方向及角度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获取病变的全方位信息[2]。
-
新型视屏作业上肢疲劳检测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目的:对以按键时长为指标的视屏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s,VDT)作业上肢疲劳检测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该系统由能够计算、比较和分析按键时长的软件部分和满足正常VDT作业的硬件部分组成.受试对象在受控条件下进行键盘打字作业,并运行该系统.通过表面肌电和标准问卷方法测量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FDS)、指总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EDC)以及腕桡侧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ECR)、腕尺侧伸肌(extensor carpi ulnaris,ECU)的肌肉疲劳.结果:随着按键数量的累积,按键时长全过程下降了1.3%;FDS的大肌力百分比(MVC%)全过程下降了22.9%;EDC的MVC%全过程下降了47.9%,降幅大;打字主观肌肉疲劳程度增加.结论:揭示了按键时长和相关肌肉疲劳的变化规律,证明了按键时长作为VDT作业上肢疲劳指标的可能性,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肌肉骨骼损伤的关系,为制定预防肌肉骨骼损伤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煤矿集团一矿区的500名工人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的现况调查,应用北欧肌肉骨骼损伤标准问卷调查评估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结果 在过去的1年中,有227名煤矿工人自诉患有肌肉骨骼损伤,占总人数的60.9%,下背痛为严重.高工工作要求(OR=1.3,95%CI:1.3~3.5)、低工作控制(OR=1.6,95%CI:1.0~2.4)、低人际关系( OR=1.9,95%CI:1.2~3.0)和低工作满意度(OR=1.6,95%CI:1.0~2.4)是肌肉骨骼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有影响,提示在制定预防肌肉骨骼损伤措施时需考虑社会心理因素.
-
键盘操作引起的腕管综合征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键盘操作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伤害.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典型的由键盘操作等活动诱发的肌肉骨骼损伤疾病,主要源于某些手动和高重复性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键盘操作中CTS发生的临床特征、致病机制和诊治方法,并对今后的相关工作加以展望.
-
心理社会因素对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影响
由作业活动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称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根据损伤部位的差异,WMSD分为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和上肢肌肉骨骼疾患(upper extremity disorders,UED)等.
-
管道焊接工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调查
大口径管道运输为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设施.在管道铺设过程中,焊接工多采取强迫体位作业,其中以俯、蹲、仰位为主,其职业性慢性肌肉骨骼损伤(CMI)患病率较高.我们对正在建设中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工程"陕京二线"焊接工职业性CMI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
-
中学教师颈肩部慢性肌肉骨骼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颈肩部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检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以SPSS软件包进行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学教师颈肩部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患病率为29.3%,男、女患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易患因素主要与低头伏案工作时间太长、疲劳、天气变化、工龄、及座椅不适有关.
-
临床护士长期行走站立足底压力与肌肉骨骼损伤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护士长时间行走站立足底压力与肌肉骨骼受损情况。方法: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仪对2015年3~7月本市三级综合医院210名临床护士工作2,4,6,8 h 足底压强进行测试,并用自制问卷对其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 h 时前脚掌平均压强与足跟平均压强接近,足中部平均压强低;至8 h 时前,脚掌及足中部平均压强增大,足跟平均压强逐渐减小。(2)在工作2~3.9 h,4~6 h 两个时间段内出现肌肉骨骼不适感人数较多,比例为28.57%,39.52%;4~6 h 时段内受试者不适感程度高,其次为2~3.9 h 时段;工作时间4 h 内,受试人员不适感主要集中在膝踝足底部位;工作时间4 h 以上,除足底不适外,不适感转移至腰背髋肌肉骨骼。结论:临床护士长时间行走站立前足承担大部分的压力,应注意调节身体重心,调整足底压力分布,以加强对前足的保护。
-
职业性慢性骨骼肌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ccupational musculos-ketel injury)疾患是一类与工作有关的疾 患,它包括肌肉骨骼系统各个部位的损伤与症状,常见的有腰背病和颈肩疾患。其名称很不统一,对上肢和颈部疾患,日本称之为职业性颈肩疾患,欧洲国家称之为反复紧张性损伤,美国则称之为上肢累积性损伤疾患,还有职业性过度使用综合征等,这些名词强调此类疾患和职业的联系。临床上我国对此类疾患的诊断有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和网球肘等。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也有不明确之处,例如坐骨神经痛未列入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而是列入了外周和感官疾病。这说明人们对其发病机理认识不够清楚,也缺乏客观诊断指标。近几十年来,与职业有关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问题日趋突出,其影响到半数以上的职业人群[1]。据西德统计,因此类疾患造成的缺勤占工业缺勤天数的15%~22%。加拿大每年因肌肉骨骼损伤疾患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996亿美元。国内研究报道我国机械工人的职业性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率达到64%。因此,研究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发病机理,对更好地将其分类,以及诊断和治疗该疾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骨骼肌机械性损伤的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坐位作业人员视觉疲劳及颈、肩、腕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调查
对坐位作业的960名电子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了视觉疲劳及颈、肩、腕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调查.结果 表明,坐位作业对作业人员眼睛和骨骼肌系统均有一定危害,提示需加强对坐位作业人员综合性的职业卫生防护.
-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及其研究进展
因从事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而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称为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ccupational Musculoskeletal Injury,下简称OMSI)。由于发生损伤的部位不同,对该类疾患的采用的名称不尽一致。根据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腰背痛和反复紧张性损伤两大类,分别指腰背部和肢体与颈肩部的疾患[1]。
-
汽车装配作业工人肌肉骨骼损伤与工效学负荷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评估汽车装配作业工人工效学负荷,探讨其与肌肉骨骼损伤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快速暴露检查表(QEC)和北欧Nordic肌肉骨骼问卷,对某汽车制造企业1 502名男性装配作业工人的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损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465份,研究对象颈部、肩膀、手腕部和下背/腰部肌肉骨骼损伤阳性发生率依次为6.28%(92人)、4.98%(73人)、6.48%(95人)、9.69%(142人),肌肉骨骼损伤阳性者4个部位的QEC分值均高于阴性者(P<0.05).肌肉骨骼损伤的现患率与工效学负荷水平存在量效关系(OR>1),且随着工效学负荷水平的增大而增高(P趋势<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身高和吸烟为颈、肩部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因素.[结论]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损伤存在相关性,身高和吸烟是颈、肩部肌肉骨骼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
-
肌肉骨骼损伤及其工效学
综述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概况及其工效学影响因素,并针对工效学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合理安排劳动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等)是有效预防控制肌肉骨骼损伤发生的重要手段.
-
汽车制造男性作业工人多部位肌肉骨骼损伤的横断面研究
[目的]描述汽车制造男性作业工人多部位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特征及其职业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北欧标准化肌肉骨骼症状调查表(NMQ)疼痛问卷对某汽车制造企业1494名男性作业工人的WMSDs、发生部位及其发生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 WMSDs阳性率28.51%,主要发生在下背/腰、颈、肩、手腕和小腿.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的阳性率为18.53%,各车间同时发生2部位和≥5部位WMSDs的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项指标变量(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文化程度、运动、吸烟、饮酒和工龄)的分层分析中,年龄和工龄两项指标WMSDs的发生风险(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有随其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高中比大学文化程度者更易同时发生3部位和≥5部位WMSDs(P< 0.05).各车间作业工人WMSDs发生部位各有不同,冲压车间以下背/腰、颈和肩部为主,焊装车间以颈、下背/腰、手腕和肩部为主,树脂车间以颈、小腿、踝、肩和下背/腰为主,涂装车间以下背/腰、颈部为主,总装车间以下背/腰、颈、肩和手腕为主.以同时发生2部位WMSDs为例,冲压车间主要为颈与下背/腰;总装车间主要为颈和其他、下背/腰和其他、手腕和其他;焊装车间主要为手腕和其他、肩和其他、大腿和小腿;树脂车间为肩和小腿.[结论]汽车制造工人WMSDs主要发生在下背/腰、颈、肩、手腕和小腿,不同车间作业工人WMSDs发生部位各有不同,汽车总装、冲压和涂装作业工人均以下背/腰部阳性率为高,而焊装和树脂作业工人均以颈部阳性率为高.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可能与工人的作业活动类型相关,多部位WMSDs发生风险有随年龄和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高中比大学学历者更易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
-
我国1997-2017年肌肉骨骼损伤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1997-2017年国内肌肉骨骼损伤(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集整理国内MSDs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17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997-2017年间国内公开报道的MSDs研究文献有184篇,发表在83种期刊上,38种为核心期刊(占45.79%).10年间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文献来源于96个从事MSDs研究的机构,以53家(占54.17%)高校及附属院所为主,发表论文108篇(占文献总数58.70%).研究主题主要涉及职业流行病学、工效学、病因学、诊断学、动物实验等,文献出现频率高的前5个关键词是肌肉骨骼损伤、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护士、危险因素等.相关研究内容集中于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致病状况及其原因分析方面.获得基金资助有42篇(占78.85%).[结论]我国MSDs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与工效学负荷水平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配药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MSDs)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工效学负荷水平的影响,为今后预防WMSDs的发生提供资料。方法选择3家三级甲等医院126名PIVAS配药人员进行肌肉骨骼疾患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IVAS配药人员过去一年内WMSDs总患病率为40.5%,居前四位的部位为颈部、腕/手部、肩部和上背部,WMSDs的患病率分别为36.51%、28.57%、23.81%和17.46%,4个部位WMSDs的患病率均有随工效学负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低的工效学负荷,高、极高的工效学负荷水平是颈部WMSDs患病的危险因素(OR=4.943、4.820,P<0.05);相比<30岁,40~岁是颈部WMSDs患病的危险因素(OR=3.032,P<0.05);相比PIVAS工龄<1年,工龄3~年是颈部WMSDs患病的危险因素(OR=2.481,P<0.05)。结论 PIVAS配药人员WMSDs有一定的职业特征,且与工效学负荷水平有明显的关系。应改善工效学负荷水平来降低WMSDs发生,同时做好对年龄较大、工龄较长员工的保护。
-
某电解铝厂作业工人慢性肌肉骨骼损伤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肌肉骨骼损伤与电解铝厂工人职业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某电解铝厂100名电解铝工人和100名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人员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54.00%)高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背部疼痛检出率高,观察组肩部、腕部和腰背部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采用固定站立操作姿势工作的人员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高于采用“自由站立”和“坐姿”操作姿势工作的人员(P< 0.008).结论 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长时间作业是导致电解铝厂工人肌肉骨骼损伤的首要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控制.
-
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时足底压力和肌肉骨骼受损情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时足底压力和肌肉骨骼的受损情况.方法 2014年4-5月便利选取黄冈市3所三级医院的85名手术室护士,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仪对其手术30、60、90、120 min时的足底压强进行测试,并用自制问卷对其肌肉骨骼受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手术30 min时,手术室护士的前脚掌平均压强[(47.97±9.13)N·cm-2]与足跟平均压强[(48.44士8.30)N· cm-2]接近,足中部平均压强低;随着站立时间的延长,前脚掌和足中部平均压强逐渐增加,足跟部压强逐渐降低,至90~120min时,前脚掌平均压强明显大于足跟部(P<0.05).(2)手术31~60 min、61~90 min两个时间段内出现肌肉骨骼不适感人数较多,分别为28.8%、39.2%;且61~90 min时不适感程度高,其次为31~60 min;手术60 min内,不适感主要集中在膝、踝、足底部位;手术进行90 min以上,不适感部位以腰、背、髋部为主.结论 手术室护士长时间站立时前足承担大部分的压力,应注意调节身体重心,调整足底压力分布,以加强对前足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