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平明;孙国巨

    我院近年来将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病人痛苦,加快病人的恢复.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阳子华;周杰;侯明明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进行胸科手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静脉镇痛,实验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要优于静脉镇痛,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 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液持续硬膜外给药临床观察

    作者:王茉莉;王伟华;邢云飞

    目的 观察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3、4 ml/h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对运动神经阻滞后恢复和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50例择期脊柱手术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以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液(0.2%罗哌卡因150 ml+芬太尼0.3 mg)持续硬膜外给药.按给药速度分为3组,A组:2 ml/h;B组:3 ml/h;C组:4 ml/h.全部病例无按压PCEA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疼痛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48 h不同阶段VAS评分,B组、C组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含罗哌卡因6 mg/h, 芬太尼6 μg/h)背景剂量3 ml/h是国人PCEA镇痛佳选择.

  • 前列腺气化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凝血功能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严火荣;宋剑乔

    目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机体凝血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我们探讨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对血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前列腺气化切除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试验组(B组),均行硬膜外阻滞下前列腺气化手术.A组术后行肌肉注射镇痛,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此外设立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在术后各时点分别测定PT、APTT、PAgt和VAS评分.结果术后VAS评分,B组与A组、C组差异显著,并且B组能更好耐受导尿管,B组的APTT在各时点与A组、C组相比差异显著.三组病人术后PT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讨论TVP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防止血凝亢进.

  •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影响

    作者:程静;李娜;乐呈进;陈林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的132例单胎、妊娠足月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剖宫产术中均采用持续硬膜外的麻醉方式,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根据术后镇痛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前3组定为观察组,第1组:采用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第2组:采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用3μg/h的芬太尼;第3组采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加用80μg/h的吗啡;对照组:仅在疼痛时给予盐酸哌替啶进行肌内注射。观察组使用负荷量为5 ml的0.2%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监测并记录术后第2、6、24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 VAS)分数,并观察四组新生儿术后1 min和5 min的A-gar评分及术后24 h内新生儿的神经和适应能力( NACS)分数。结果观察组中第1组的术后第24 h和48 h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且术后的第2 h和6 h的VAS 分数明显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四组新生儿术后1 min和5 min的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新生儿的NACS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或吗啡用于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剖宮产产妇术后镇痛均有效,且对新生儿的神经和适应能力无不良影响。

  •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蕾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50例.术后均采用PCA泵进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A组:负荷剂量为吗啡2mg+布比卡因10mg+0.9%氯化钠溶液共5ml,PCEA泵内药物配方为吗啡5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ml;B组负荷剂量为右美托咪啶0.5μg/kg+地佐辛2mg+布比卡因10mg+0.9%氯化钠溶液共5ml,PCEA泵内药物配方为右美托咪啶1.5μg/kg+地佐辛7.5mg+布比卡因150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ml.手术结束前10 min通过硬膜导管注射负荷剂量后连接PCEA泵进行镇痛,背景输注速度为2ml/h,单次按压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到术后42 h,维持视觉模拟评分≤4分,当PCEA失败后,硬膜外注射吗啡2mg进行补救镇痛.在术后4、8、24、42 h时评估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及硬膜外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CA泵内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CA按压次数明显降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术后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降低,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尿潴留、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耒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时,临床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 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疗效比较

    作者:詹文林;辛映卿;李而瑾

    目的评价静脉镇痛(PCIA)与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上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J组和Y组,接受PCA治疗,J组使用静脉镇痛泵,Y组使用硬膜外镇痛泵.J组镇痛液为氯诺昔康40 mg+吗啡8 mg+氟哌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Y组镇痛液为0.75%布比卡因20 ml+吗啡6 mg+氟哌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结果 J组与Y组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上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疗效相当.

  •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伯功

    近年来各种分娩镇痛技术迅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产妇们日益提高的要求,而且提高了产科质量,使阴道分娩率提高,且降低了并发症[1].本文将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右美托咪定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及护理方式

    作者:杨会义;安丽;许萍;葛军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血压、分娩方式和胎儿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200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镇痛分娩,对照组产妇不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观察比较2组产妇各时点血压水平、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以评价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产妇应用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镇痛后分娩过程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U=6.15,P<0.01;舒张压:t=6.33,P<0.01);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观察组产妇器械助产率2.00%,对照组率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3.00%,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的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观察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08,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显著改善妊高症产妇分娩时的血压控制情况,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胎儿Apgar评分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切除术后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玉强;成珍会

    腹部非肠道手术可抑制胃肠功能,导致术后肠麻痹,不利于手术病人的康复.本观察旨在比较病人自控布比卡因镇痛和间断肌肉注射哌替啶对子宫切除手术病人术后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李红良;李涛;邵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阻滞自控镇痛(PCEA)两种镇痛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2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1)PCIA实验组40例。(2)PCEA实验组40例。(3)40例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为对照组。3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PCEA组与PCIA组两组效果均较满意,但PCEA组镇痛效果要优于PCIA组(P<0.05),对照组镇痛前后无明显差异变化;3组中PCIA组表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为镇静、嗜睡等;3组总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EA组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出血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新生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PCIA与PCEA两种模式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易行,但PCIA镇痛相对操作更简单,给药迅速,适应证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秋成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一2016年12月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00例,年龄30~70岁,ASA分级I~Ⅱ级,术后进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随机分成0.75mg/ml舒芬太尼+0.2%布比卡因组(S组)及0.2%布比卡因组(C组),每组150例;所有参与试验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8、12、20、48h一般生命体征(MAP、HR、RR、SPO2),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瘙瘁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在各时间点S组均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msay评分在4h、8h S组高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S组术后瘙痒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其余并发症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可有效抑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疼痛,安全有效,但术后瘙痒发生率较单纯布比卡因高.

  • 环绕法在术后硬膜外镇痛导管固定中的效果

    作者:陈新艳;房先杰

    目的 观察环绕固定法在术后硬膜外镇痛导管固定中的效果.方法 实施硬膜外镇痛患者412例,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71岁,体重45-102千克.根据硬膜外导管的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普通固定法,B组为环绕固定法.观察两组术后24h内,48h内的导管脱落例数并记录.结果 B组采用环绕法固定硬膜外导管,其脱落的例数明显低于A组的普通固定法(p<0.05),两组的患者的体重、年龄、导管留置在硬膜外腔内的长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环绕法固定硬膜外导管能明显降低导管的脱出和移位,镇痛时间延长,效果确切.

  • 前列腺摘除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建余;张兆平

    本文通过两组前列腺摘除患者术后用与未用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对比观察它们术后循环指标变化趋势,使用止痛药及解痉药的多少,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异同,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 PCIA 在混合痔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纪

    目的:观察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混合痔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PCIA术后镇痛组(A组)和罗哌卡因+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PCIA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30例。手术的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一点法麻醉,平面控制在 T10。A组病人于手术结束时予0.2%罗哌卡因6ml硬膜外腔推注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 )。B 组病人于手术结束时予0.2%罗哌卡因+吗啡2mg 共6ml硬膜外腔推注后,拔出硬膜外导管,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镇痛(PCIA )。镇痛泵泵注速度为2ml/h ,自控剂量为0.5ml ,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记录两组术后6、12、24、48h 的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 VAS评分较B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为皮肤瘙痒0例,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1例,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B组为皮肤瘙痒2例,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2例,眩晕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吗啡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PCIA在混合痔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满意。

  • 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阑尾术后镇痛

    作者:吴良泉

    术后镇痛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临床上术后镇痛方法较多,如硬膜外镇痛,自控性镇痛,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等.但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镇痛,在国内报道尚少.本试验旨在评估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阑尾术后镇痛的效果.

  • 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静脉和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朱屹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对88例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静脉和硬膜外镇痛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硬膜外镇痛分娩疗效分析

    作者:曲开欣;贾祖卫

    我院于2005年3月~2006年10月行硬膜外镇痛分娩3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00例,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为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以同期未加干预、自然临产的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产次、体重、孕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分娩
  • 乳头刺激联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对分娩结局影响的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李敬

    目的:探讨乳头刺激联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初产妇211例,根据孕妇意愿分为乳头刺激联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分娩组(试验组)102例,常规措施助产组(对照组)109例.比较两组产妇在产程时间、生产过程中疼痛评分及新生儿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8.6%(19/102)和14.7%(16/109),无明显差别(P>0.05);试验组产妇生产过程中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乳头刺激联合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分娩可在不增加孕妇各产程时间的情况下明显减轻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同时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超男

    目的:比较吗啡与不同浓度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行择期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M组),观察组(F1组,F2组,F3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吗啡0.1mg/ml,芬太尼(3μg/ml,4μg/ml,5μg/ml)复合0.178 8%罗哌卡因.镇痛泵固定持续输注速度2ml/h,于术后不同时点随访,评估静止、活动时切口的疼痛程度、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F3及M组皆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但M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5μg/ml芬太尼复合0.178 8%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779 条记录 11/39 页 « 12...891011121314...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