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修饰蛋白作为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前诊断心肌缺血常用的生化指标主要是血清碱性磷酸酶、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测定,但是这些指标在心肌缺血发生3~5 h才增高,因此被认为是"梗死指标".Morrow等[1]曾提出理想的心肌缺血的生化指标标准:①在心肌缺血后早期出现在血液中;②在除心肌以外的其他脏器缺血时不升高,并且随心肌缺血面积的增大而等比例地升高;③在血中形态稳定;④24 h回到基线水平;⑤容易测量和分析;⑥价格合理;⑦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新近发现的新生化指标缺血修饰蛋白(IMA)因为具备诊断心肌缺血的理想标准的各项条件,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持续升高,病死率高居不下,发病年龄渐趋年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于AMI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如肌钙蛋白T(cTn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在AMI发病早期(2~4 h)的敏感性较低,而肌红蛋白(MYO)虽然在早期出现,但其特异性较差.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一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它是存在于心脏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胞质蛋白,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对胸痛早期的患者血液中的H-FABP水平定性检测,并与目前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分析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的影响
本文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
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A组).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24、48 h采血检查血清肌酸激醇(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T(cTnT)的浓度.结果:(1)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2)A组CK,AST,LDH在术毕及术后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cTnT在术后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3)D组各指标变化与麻醉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组的CK、AST在术毕及术后6h显著低于A组(P<0.05),LDH在术后6h显著低于A组(P<0.05),而cTnT在术后6、24及48 h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减少患者围术期心肌的受损.
-
肌钙蛋白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肌钙蛋白的水平.结果:研究组肌钙蛋白水平(0.28 +0.04) ug/L高于对照组(0.01±0.01)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9,p <0.0001);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肌钙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5,p <0.0001),且心功能分级越高,肌钙蛋白水平越高;治疗后肌钙蛋白水平(0.13±0.02) ug./L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2,p <0.0001).结论:检测肌钙蛋白水平有利于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及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肌钙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cTnI)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及观察组发生/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CRP、cTnI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RP、cTnI水平为(7.22±1.43)mg/L、(20.44±5.66)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1.02)mg/L、(2.75±0.36)μg/L(P<0.05);观察组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CRP、cTnI水平为(7.56±1.33)mg/L、(21.32±5.65)μg/L均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6.14±1.08)mg/L、(17.78±0.58)μg/L(P<0.05).结论 CRP联合cTnI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和探讨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快速检测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定性免疫测定法快速检测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同功酶在AMI的数天内不同测定值.结果对61例胸痛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使用中药治疗对前后检测结果作一简介.结论肌钙蛋白标志物是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具有在血中出现时间早等特点,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志物.
-
心肌肌钙蛋白Tn、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与冠心病的诊断
本文简要介绍了心肌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的实验检测方法以及与冠心病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心肌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与尿钠肽、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与尿钠肽、肌钙蛋白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尿钠肽、肌钙蛋白和左室射血分数与梗死范围关系。结果尿钠肽和肌钙蛋白-T 检测结果随着梗死范围增加升高(P <0.05),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随着梗死范围增加降低(P <0.05)。结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钠肽和肌钙蛋白-T 随着梗死范围增大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反而下降。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尿钠肽 肌钙蛋白 左室射血分数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与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血脂及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组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C组:急性心梗患者(27例),同期选取70例来我院接受体检的人群为D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中的hs-CRP、肌钙蛋白及血脂水平,分析并比较测定结果.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与肌钙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血清中hs-CRP与肌钙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中hs-CRP与肌钙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血清中TG、LDC-C及TC水平明显高于D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TG、LDC-C与TC水平明显低于C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分析冠心病血清hs-CRP、血脂以及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可预测患者的病情,并未其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临床依据.
-
心肌肌钙蛋白T及脑钠肽对提前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预见性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脑钠肽(BNP)阳性与提前进入血液透析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给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整理我院92例(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无冠心病病史)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资料.住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心肌生物学标志物,观察无明显症状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通过中医药保守治疗4周内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例数.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脑钠肽(BNP)阳性的患者4周内进入血液透析的占78.3%,而阴性进入血液透析的仅有17.4%.结果:cTnT及 BNP阳性患者较阴性的患者提前进入血液透析.结论:监测cTnT及BNP可作为提前进入血液透析的预测指标.
-
血清Mb、cTnI及CK-MB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51例HIE新生儿的血清Mb、cTn Ⅰ、CK-MB的水平,并与32例健康的新生儿(对照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在HIE患儿中血清cTn Ⅰ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中度与重度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评估新生儿HIE后心肌损伤时,其cTn Ⅰ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趋势.
-
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预测探析
目的 分析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感染性休克是否合并为依据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实验组所有患者均为合并感染性休克,常规组所有患者均为未合并感染性休克.使用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cTnl,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CT,对比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肌钙蛋白(6.01±1.12)μg/L、降钙素原(1.89±0.21)ng/L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肌钙蛋白(0.75±3.21)μg/L、降钙素原(0.21±0.11)ng/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初发病时,肌钙蛋白、降钙素原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12、24 h时,并且其含量会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降低,开始发病时与治疗12、24 h时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钙蛋白、降钙素原对于心脏术后的感染性休克有着十分显著的诊断意义,对于病情程度不相同的感染性休克有着相应的预测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测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BNP、NT-proBNP、肌钙蛋白在新生儿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新生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结局,其病因复杂,症状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当临床症状明显出现时,多数患儿已失去佳干预时期,因此在心衰的早期阶段寻找合适的生物学标志物是诊断及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新生儿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仍缺乏金标准,大多限于临床症状、体征的判断.许多生物学标志物参与新生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以研究诊断价值较高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并且在合适的时期积极干预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阐述BNP、NT-proBNP、肌钙蛋白(cTn)在新生儿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Ⅰ.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在单独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的阳性率分别为86.0%、91.0%,而采用联合诊断方法的阳性率高达100%.结论: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非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b和Tn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发生的0~8h后,观察组患者的Mb和TnI含量均显著升高;8~24h后,Mb含量明显下降,而TnI含量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的Mb和TnI含量在AMI发生的0~24 h内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测指标.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疗效.方法:将65例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3例.在其他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静脉用FDP,疗程5~8天,检测患儿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CK-MB,肌钙蛋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用FDP治疗新生儿暂时性缺氧缺血脑病疗效良好.
-
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心肌酶谱、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规律,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在小儿MPP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MPP患儿37例(观察组)和同期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幼儿心肌酶谱、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cTnI)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Mb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cTn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PP患儿早期(急性期)进行心肌酶谱、Mb、CTnI的检测,对于MP感染合并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床边快速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查在急诊胸痛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查在急诊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胸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组患者均在胸痛发生后2小时和4小时检测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结果:2小时后,3组TnI和CK-MB检测结果均为阴性,MYO阳性结果19例;4小时后各组MYO和TnI阳性率均显著大于CK-MB,TnI阳性率显著大于MYO.结论: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来说,可以联合MYO和TnI作为主要诊断指标,CK-MB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以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
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在急性心梗中的诊断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AMI是一系列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终事件,它从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疾病开始,经过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进入无Q波心肌梗死,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可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强调AMI早诊断、早治疗.而血清学心肌酶学将是一项很好的早期诊断指标.在急性心梗发生后,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cTnI)都将从被损害的心肌组织中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