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与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82例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狭窄率>50%)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药物组40例和药物组42例。记录患者治疗后1年DSA或CT血管成像复查时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再狭窄率、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对40例支架置入患者共置入44枚支架,其中1例因狭窄部斑块较硬,虽经2次球囊后扩张,仍残余狭窄60%;围手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97.5%(39/40)。支架置入1年时,支架+药物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的狭窄率显著改善,由(73±13)%降至中位数11%(8%,50%)(P <0.01)。(2)支架置入后1年,支架+药物组有11例(27.5%)患者出现支架内狭窄,其中有2例患者同时存在支架断裂;药物组有4例(9.5%)患者椎动脉完全闭塞,但仅2例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3)支架+药物组患者与药物组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8,P=0.093)。支架+药物组患者总的缺血性事件为7例(17.5%),与单纯药物组的16例(3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椎动脉狭窄,并且对预防后循环缺血性事件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较高的再狭窄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预后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7年3月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率≥50%),共112例(116处),其中椎动脉颅内段狭窄68处,基底动脉狭窄48处.评估术后即刻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病死率.术后每3个月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1次,评估卒中发生、症状改变情况及再狭窄情况. 结果 ①114处成功置入支架,2处因椎动脉颅内段极度迂曲,支架无法到位,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114处中,78处管径恢复正常,34处残余狭窄率<10%,4处残余狭窄率约为30%.血管狭窄率由术前的(84±8)%,下降至术后的(8±7)%,P<0.01.②术后1周,6例(5.4%)患者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其中急性血栓形成1例,穿支动脉闭塞3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死亡2例(1.8%).③64例患者获得3~54个月的随访,平均(18±11)个月.其中2例(3.1%)死亡,8例(12.5%)发生再狭窄(复查DSA,再狭窄率为50%~90%). 结论 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经短中期随访其疗效满意.
-
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现象
目的 观察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发生情况.方法 在54例症状性的颈动脉(25例)、椎动脉(19例)、颈动脉合并椎动脉(8例)以及基底动脉(2例)狭窄的患者中,有39例行择期支架置入术.采用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分别测定已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10 d,以及随后加服氯吡格雷(75 mg/d)≥5 d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标准为单用阿司匹林时,以500μg/ml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和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氯吡格雷抵抗标准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前、后,5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值≤10%.结果 54例患者中,有9例(16.7%)存在阿司匹林抵抗,12例(22.2%)存在氯吡格雷抵抗,1例(1.8%)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抵抗.9例阿司匹林抵抗者加用氯吡格雷后有5例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率降至<20%,有8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聚集率降至<70%.1例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为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结论 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克服了部分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支架置入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增加有关.
-
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发病六小时内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6h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06年4月-2012年2月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6h)患者21例,根据所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动脉内溶栓组(10例)和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组(联合治疗组,11例).联合冶疗组中4例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1例行支架置入术,6例仅行球囊扩张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TIMI)判定血管冉通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溶栓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 ①单纯溶栓组6例患者的血管再通,其中1例(10.0%)为完全再通,联合治疗组有7例血管再通,其中6例(54.5%)为完全再通,完全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经治疗后,单纯溶栓组和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术后24h和术后2周的NI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均有3例患者死亡.治疗3个月后,存活的患者中,单纯溶栓组疗效良好的有4例,疗效差的有3例;联合治疗组分别为5例和3例.两组比较,病死率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成功施行支架置入术的5例患者,血管均得到完全再通,术后随访未见冉狭窄.而动脉溶栓联合单纯球囊扩张的6例患者中,仅2例获再通(1例为完全再通),其中1例术后3个月发生再狭窄. 结论 对于行单纯动脉内溶栓血管不能冉通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血管内成形术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支架置入术较单纯球囊扩张术疗效可能更佳.
-
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将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并且同时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冠状动脉狭窄≤2支)18例,B组(冠状动脉狭窄≥3支)16例.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A组:198支,B组176支)、颅外动脉(A组:176支,B组128支)狭窄情况;又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系统(A组:180支,B组160支)、椎-基底动脉系统(A组:90支,B组80支)狭窄情况.结果 ①A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6%(9/198)及13.2%(19/144);B组分别为12.5%(22/176)及28.9%(37/1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②A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轻度狭窄11支(39%)、中度狭窄9支(32%)和重度狭窄或闭塞8支(29%);B组分别为13支(22%)、14支(24%)及32支(54%),两组间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③A组患者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3%(15/180)和8.9%(8/90);B组分别为21.9%(35/160)及16.3%(13/80),两组间颈动脉系统狭窄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性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亦越重,在颈动脉系统表现更加显著.
-
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研究进展
椎-基底动脉是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1].新英格兰中心后循环注册(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研究显示,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41.5%的病变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1.8%的病变位于基底动脉[2].由于椎-基底动脉较为特殊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开展支架置入治疗的时间较短等因素,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仍是临床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
-
基底动脉开窗并狭窄致反复发作意识障碍一例
患者女,61岁,因“反复发作意识障碍4年,加重1个月”于2015年2月24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近4年来反复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每次持续2~3s后可缓解,近1年患者较前发作频繁,且意识障碍发作前出现短暂眩晕及视物旋转,无明显视物成双。1个月前患者意识障碍再次发作,并摔伤头部,同时出现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示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4年,高收缩压达170 mmHg,平素不规律口服“非洛地平”,血压控制不详;有“脑梗死”病史14年,治疗后未留任何后遗症。入院体格检查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表现及定位体征。入院前患者一直未正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调脂药物,亦未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入院前头部MR血管成像(MRA,图1)及入院后经颅彩色多普勒显像(transcranial color duplex sonography,TCCD)提示基底动脉中下段重度狭窄,实验室血液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为症状性颅内大动脉血管狭窄,有介入手术治疗指征。术前常规行全脑DSA,术中双侧椎动脉造影均提示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行椎动脉三维造影及多角度造影发现基底动脉开窗并狭窄(图2)。DSA术后基底动脉高分辨MRI证实基底动脉开窗(图3~6)。考虑患者在基底动脉开窗的基础上出现狭窄,为手术禁忌证,遂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医药公司,批号:BJ22519,100 mg/片)100 mg,每晚1片,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批号:4A938,75 mg/片)75 mg,每晚1片,治疗3个月。3个月后选其中一种药物继续口服,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L17984,20 mg/片)调脂及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50406,5 mg/片)控制高血压。治疗后1、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未再出现意识障碍发作,嘱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
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形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
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20%,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上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但由于椎 - 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形态结构的特殊性和后循环缺血临床症状体征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诊断和处理的复杂性.
-
双源64层CT血管成像在诊断椎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64层CT血管成像(CTA)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58例(116支椎动脉)有后循环脑缺血症状的患者,均同时接受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进行血管狭窄度的分级,以DSA为标准,评价CTA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与DSA诊断椎动脉狭窄率结果相比,116支椎动脉中,CTA与DSA诊断结果一致的有96支,占82.8%;CTA诊断狭窄率偏高的有17支,占14.6%;CTA诊断狭窄率偏低的有3支,占2.6%.CTA诊断狭窄率≥70%的椎动脉,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98.9%,诊断符合率为96.6%.诊断狭窄率≥50%的椎动脉,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1.7%,阳性预测值为88.0%,阴性预测值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4.8%.CTA与DSA诊断狭窄率的结果呈正相关(r=0.982;P<0.01).由CTA推算出的DSA回归方程为Y(DSA)=0.936X(CTA)-1.108.结论 CTA在诊断椎动脉狭窄程度上与DSA有很高的相关性,可作为椎动脉狭窄筛选的常规检查.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到后循环缺血认识的历史和现状
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是1953年由梅奥临床中心提出的[1].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在临床上指后循环的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 TIA),强调椎 -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的缺血症状(不只是眩晕);二是在病因上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1-2].
-
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颈、椎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4例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狭窄≥70%)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全脑血管造影等相关资料.结果 (1)颈部血管听诊发现血管杂音28例(82.4%).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排序依次为高脂血症22例(64.7%)、高血压18例(52.9%)、糖尿病15例(44.1%)、吸烟11例(32.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5.9%);(2)DSA检查发现符合入组条件并行支架治疗单纯颈动脉狭窄22例,单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6例,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合并存在6例,共置入支架40枚;(3)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血管狭窄由术前的平均(80.8±8.8)%降至术后的(3.7±8.2)%(P<0.01).所有患者未发生手术期死亡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支架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消失.术后随访6~48个月未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新发脑梗死.结论 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在症状性颈、椎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超声造影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color-coded sonography,CE-TCCS)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例临床疑似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分别行常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TCCS)及CE-TCCS检查,分别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的符合程度。结果 临床疑似椎—基底动脉狭窄的14例患者共42支动脉(28支椎动脉和14支基底动脉),CE-TCCS显像中诊断为狭窄或闭塞的有29支,其中28支均被DSA证实;有13支CE-TCCS诊断为正常的血管,其中12支与DSA结果一致。相对的,TCCS显像中诊断为狭窄或闭塞的有21支,其中19支被DSA证实;有21支TCCS诊断为正常的血管中只有11支与DSA结果一致。以DSA为标准,CE-TCCS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与DSA的吻合系数Kappa=0.889,P<0.01;TCCS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与DSA的吻合系数Kappa=0.429,P<0.05。结论 CE-TCCS检查有助于提高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流显示。在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方面,与TCCS相比,CE-TCCS与DSA结果显示出更好的一致性。
-
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影像学进展
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常常引起后循环缺血性病变,并可增加卒中再发的几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近年来,随着与超声相关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够早期、准确的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本文旨在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以增加医生对超声影像检查在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方面的认识。
-
血管神经眼科学
神经眼科学作为一门神经病学与眼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疾病范畴涉及所有表现为眼部症状体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神经系统损害.由于脑与眼之间广泛的解剖生理联系,脑血管病不仅是神经病学领域内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为常见和重要的疾病,也因其常见的眼部表现而成为神经眼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逐步演化出血管神经眼科(vascular neuroophthalmology)概念[1].血管神经眼科学是神经眼科学的进一步纵深分支,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以及瞳孔变化.临床表现依损害部位、受累血管大小、种类、分布而异,症状可涉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过性黑矇、视觉感知障碍、眼肌麻痹、复视、瞳孔异常等.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和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并明确诊断为TIA的患者97例,所有患者行头及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评估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为四组:无狭窄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采用定磷法测定所有TIA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对可能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无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11例,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86例,其中轻度狭窄者39例,中度狭窄者32例,重度狭窄并闭塞者的患者1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血浆LPA水平等因素在不同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的TIA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6.933,P=0.000;χ2=16.413,P=0.001;F=4.456,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与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独立相关,血浆LPA水平与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取LPA 2.5 μmol/L为界值,LPA>2.5 μmol/L是TIA患者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77,P=0.061),高血压、卒中史也与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PA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47,P=0.000),校正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史等因素后相关性仍存在(r=0.214,P=0.039).结论 TIA患者血浆LPA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等级存在相关性,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越高,LPA水平也就越高.血浆LPA水平或可作为TIA患者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
-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与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及梗死侧的关系.同时了解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及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分为有椎动脉优势68例(优势组)和无椎动脉优势6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后循环梗死总发生率,后循环各部位的梗死发生率以及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统计优势组各梗死部位后循环梗死侧与椎动脉优势侧的相关性,基底动脉弯曲方向与椎动脉优势侧的相关性,基底动脉弯曲与否与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优势组后循环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5.6% (31/68)与21.2%(14/66),x2=8.922,P=0.003].优势组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梗死及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8% (8/68)与0,x2=8.250,P=0.004;20.6%(14/68)与7.6% (5/66),x2=4.660,P =0.031];两组的小脑上动脉供血区梗死率及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7/8) PICA梗死患者梗死侧在椎动脉优势对侧.6例(6/14)基底动脉区梗死患者梗死侧与优势侧同侧.优势组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0%(34/68)与9.1% (6/66),x2=26.768,P=0.000].优势组基底动脉弯曲患者后循环梗死发生率与基底动脉呈直线的患者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2.9% (18/34)与38.2% (13/34),x2=1.482,P=0.223].优势组34例基底动脉弯曲的患者中,97.1% (33/34)弯曲向椎动脉优势对侧.结论 椎动脉优势的患者较易发生后循环梗死,尤其是PICA和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PICA供血区梗死部位一般在椎动脉优势对侧.椎动脉优势患者易致基底动脉弯曲,基底动脉一般弯向椎动脉优势对侧.
-
椎动脉夹层六例临床诊断和预后
目的 探讨椎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6例表现为急性后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的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检、常规检查及DSA、MRI、MRA及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总结临床上椎动脉夹层的诊疗过程.结果 起病时有突发颈、枕痛者4例,发病时全部伴有眩晕或头晕,临床上2例表现为Wallenberg综合征;3例有明确颈部外伤史;影像学特点:DSA示椎动脉闭塞或狭窄,MRI示壁内血肿,颈部血管超声示残端样血流信号或线样血流,未发现有血管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例椎动脉夹层中5例发生在颅外段;平均随诊26个月,经过抗凝治疗,改良的Rankin Scale评分分别由病初的4、4、4.2、2,2分提高到随诊时的4、3、2、1、0、1分,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38).结论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有特殊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经长期抗凝治疗,血管可以再通,临床预后较好.
-
累及脑桥表面的孤立单侧脑桥梗死与进展性运动障碍的关系
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期进展性和无进展性孤立单侧脑桥梗死患者的病因、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并探讨累及脑桥表面的梗死与进展性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成像证实的新发孤立单侧脑桥梗死患者58例,其中31例入院1周内完成头、颈部CT血管造影成像.根据卒中发生后5d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情况,58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有进展性运动障碍(23例);组2:无进展性运动障碍(35例).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表现、梗死灶分布以及大小和形态、基底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组1和组2主要病因均为基底动脉分支病变.组1[21/23(91.3%)]中病灶累及脑桥腹侧表面的比例高于组2[20/35(57.1%),x2 =7.817,P=0.005].组1患者平均入院时NIHSS评分(6.7±2.9)高于组2(4.5±2.4,t=3.121,P =0.003).组1患者卒中发生1个月时的平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2±1.1)分]高于组2[(1.5±0.8)分,t =2.909,P=0.004].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累及脑桥表面的梗死与进展性运动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OR=9.670,95% CI1.171 ~79.856,P=0.035).结论 进展性孤立单侧脑桥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基底动脉分支病,其初始症状较无进展的孤立单侧脑桥梗死重,前者短期残障程度也较高,累及脑桥表面的梗死可作为进展性卒中的预测指标.
-
脑桥梗死部位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桥梗死部位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收住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新发脑桥部梗死患者139例,所有病例均行头部MRI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排除有可疑心源性栓子来源的患者.将病例分为A(旁中央动脉组)、B(短旋动脉组)、C(长旋动脉组)、D(混合组)4组,并对各组进行与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无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139例患者中A、B、C、D组各占78(56.1%)、3(2.2%)、7(5.0%)、51(36.7%)例.左或右侧椎动脉闭塞者56例(40.3%),左或右椎动脉狭窄者60例(43.2%),基底动脉闭塞者14例(10.1%),基底动脉狭窄者14例(10.1%),无后循环血管改变者16例(11.5%).A组与椎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塞及无血管病变者相关,x2值分别为3.945、6.824、4.485,P值分别为0.043、0.021、O.041.D组与基底动脉闭塞相关,x2值为10.952,P值为0.006.对以上两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组与椎动脉闭塞更相关(OR值为2.261),D组与基底动脉闭塞更相关(OR值为15.750).结论 脑桥不同部位的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医生在遇到相关病例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做血管检查.
-
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我国南方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状况
目的 研究我国南方社区健康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以居委会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社区成年居民.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记录病史资料.空腹静脉采血检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和基底动脉(BA)狭窄情况.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035名有效研究对象中,58例(5.6%)存在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其中左、右侧VA狭窄分别为17例和23例,BA狭窄30例.单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患者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率(10.3%)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3.2%,χ2=6.221,P=0.013);狭窄组人群平均收缩压水平[(131.1±25.5)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非狭窄组[(124.1±21.6)mm Hg,t=2.228,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史和收缩压是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史:OR=3.305,P=0.023;收缩压升高1 mm Hg,OR=1.012,P=0.047).结论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收缩压的升高和糖尿病是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