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超声误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二例分析
例1患者男,19岁,因"自幼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胸闷2年"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及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可闻及粗糙的3/6级收缩期杂音及轻度舒张期杂音,股动脉可闻及枪击音.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1)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直径约12 mm,收缩期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大分流压差166 mm Hg(1 mm Hg=0.133 kPa),见图1;(2)主动脉右冠窦破入右心室流出道,右冠窦壁菲薄,呈瘤样凸向右心室,瘤壁破口5 mm,于破口处扫查到连续性左向右分流信号,大分流压差99 mm Hg;(3)主动脉右冠瓣脱垂并中度反流(图2).患者择期手术,术中所见: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直径约20 mm,未发现主动脉窦瘤破裂,但主动脉右冠瓣叶冗长、明显脱垂,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
超声诊断右冠状窦瘤破入右心室流出道合并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一例
患者男,24岁.20 d前于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对症治疗后自觉症状有所好转来我院检查.听诊:心率108次/min,律齐,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连续机械样杂音,伴有心前区震颤.二维超声检查示:全心增大,右心房内径53 mm×60 mm,右心室内径30 mm×39 mm,左心房内径48 mm×50 mm,左心室内径70 mm×43mm.主动脉右冠瓣瘤样扩张,基底宽22 mm,深20 mm,呈囊袋样突入右心室流出道(图1),其顶端开口约10 mm(图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为双期连续性分流,流速3.9 m/s,室间隔近干下可见宽6 mm的左向右分流束,房间隔卵圆孔处可见宽3 mm的左向右分流束.三尖瓣中等量反流,二尖瓣、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包少量积液,用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压约86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诊断:主动脉右冠窦瘤破入右心室流出道、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及肺动脉重度高压.该病例经手术证实,行窦瘤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修补后经食管超声检查示窦瘤近三尖瓣口处可及宽约2 mm的左向右分流信号,随后再次阻断主动脉,行残余漏口缝合,转机加固后复查窦瘤修补处残余分流消失后结束手术.术后超声复查修补处未见缺损及分流,患者恢复良好.
-
经导管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一例(个案)
-
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62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室间隔缺损(VSD)封堵的经验,探讨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3年10月简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室间隔缺损患者62例,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2~57岁。所有患者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下由右心室表面荷包送入封堵器,闭合室间隔缺损。结果封堵成功61例,1例因置入后主动脉瓣返流明显加重,改为体外循环。随访1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心律失常、残余分流、溶血等并发症。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
-
心内畸形合并降主动脉缩窄一期矫治1例
病儿男,1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胸闷2个月.查体口唇无发绀;血压:右上肢134/71 mm Hg(1mm Hg=0.133 kPa),左上肢109/63 mm Hg,右下肢99/56mm Hg,左下肢91/67 mm Hg.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VI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VI级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伴劳损.心脏彩色超声和大血管磁共振(MRA)检查见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1.0 cm,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伴中度关闭不全,降主动脉起始处内径缩窄,窄处约0.6 cm.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并成功脱离体外膜肺氧合一例
患儿,男,1岁8个月,体重9kg,因发现心脏杂音1周入院.患儿入院后明确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经完善检查,于入院后第8天行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矫治术.术中见主动脉显著增宽,右冠状动脉窦瘤部明显扩张,主肺动脉0.8 cm,左肺动脉0.8 cm,右肺动脉1.0 cm,右心室显著增厚,腔内见粗大肌束,右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瓣闭锁,干下型室间隔缺损2.0cm,主动脉骑跨70%.结扎动脉导管未闭(直径0.8 cm),切开右室流出道,连续缝合修补室间隔缺损,心包片重建右室流出道.术中主动脉阻断40 min,转流3.5h,术后停机困难,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延迟关胸回ICU.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1995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8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病人行外科治疗,现总结经验,并对提高手术疗效等进行重点探讨如下:
-
6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心脏病之一,目前已证明经导管封堵术安全、有效,但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缺损断端距肺动脉间无距离,以往的介入治疗难以安全实施且治疗效果不理想,通常需通过开胸手术达到治愈目的.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007年2月成功封堵6例干下型室缺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
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在治疗VSD干下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间应用经胸超声介导下封堵治疗18例3岁以下干下型VSD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7例VSD患儿经胸食管超声介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3岁患儿封堵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中转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分别于调整封堵伞后分流消失或1周后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房室瓣及动脉瓣功能均无障碍,无轻度以上反流。结论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对于治疗小儿干下型VSD症状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术式。
关键词: 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 小儿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
45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经右房切口探查,并分别通过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切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全组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病例,无残余漏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结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解剖位置特殊,自然闭合机会小,并易造成主动脉瓣病变,应尽早行补片修补手术治疗,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窦瘤时两者相互关系及右冠窦瘤对超声心动图诊断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影响.方法 观察9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其中29例合并右冠窦瘤形成,分析二者共有时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特征及规律性,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9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中合并右冠窦瘤者29例,占29.6%.二者共有者年龄在5~34岁,多在10岁以上;缺损大小7~20mm,多大于10mm.12例造成右室流出道狭窄;18例合并有主动脉右冠瓣脱垂;造成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窦瘤破裂者漏诊1例;2例误诊为多发室间隔缺损而漏诊右冠窦瘤.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对室间隔缺损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
143例肺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总结
目的 总结肺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了解其特点,探讨本病的手术指征、技巧及术式选择.方法 通过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手术的143例肺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观察室缺特点及术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此类室缺常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和反流,本组为40%;室缺实际大小常大于术前超声报告;此类室缺以补片修补为主,术中处理好主动脉瓣病变.结论 肺动脉干下室间隔缺损应及早手术治疗,且以补片修补为主.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重视主动脉瓣探查和处理.
-
左腋下途径外科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经左腋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外科封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后适合封堵的干下型VSD患儿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2.2±2.1)岁(0.5~8.0岁);体质量(13.8±7.1) kg(7.0~34.1 kg);缺损大小(4.5±1.0) mm(3.0 ~8.0 mm).全身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经食管超声评估适合封堵,变换体位为右侧卧位,沿腋中线在第3肋间与第5肋间之间行2~~3 cm垂直小切口,经第4肋间入胸,经右心室流出道穿刺建立输送轨道在食管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闭合VSD.结果 41例(91.1%)患儿封堵成功,封堵器大小(6.0±1.5) mm(4~10 mm),均为非对称伞.2例(4.4%)因术中封堵器释放后明显残余分流转为体外循环直视手术,l例(2.2%)因封堵器释放后主动脉瓣明显反流转为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1例(2.2%)术后封堵器脱落至肺动脉,后体外循环下直视封堵器取出并直视修补.4例封堵失败,其中2例(4.4%)发生轻微残余漏,分别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自行闭合.封堵成功患儿均于术后5~8d出院.随访(l0.4±5.0)个月(3~24个月),效果良好,无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房室传导阻滞、新增瓣膜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左腋下食管超声引导对干下型VSD进行外科微创封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术式创伤更小,术后渗出少,瘢痕小,切口更隐蔽、美观,但仍需长期随访结果.
-
手术治疗干下型下室间隔缺损19例
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又称为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其易产生主动脉瓣脱垂,且由于分流的血流能直接射入肺动脉而早期形成肺动脉高压,手术有 其特殊性,我科1989~1999年手术治疗1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56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讨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要点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10年,复查心脏彩超缺损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容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甚至导致肺动脉高压,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成形效果欠佳及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宜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191例,直接缝合18例,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果:死亡4例,存活205例效果满意,无残余瘘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应补片修补为主,采用主动脉瓣折叠悬吊术治疗合并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较好.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进展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作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内畸形的20%~30%[1],根据Anderson分型[2]可分为膜周型、干下型和肌型.其中干下型VSD在亚洲人群中发病率较高[3],在经治疗的VSD中约占32%[4].因靠近主动脉瓣,大量的过隔分流加之对缺损处主动脉瓣的支撑作用减弱,在病程早期即易造成主动脉右冠瓣脱垂,且自行闭合概率小,推荐尽早治疗.本文就干下型VSD治疗技术的进展做一综述.
-
微创经胸封堵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外科技巧及围手术期管理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位于室间隔漏斗部,紧邻主、肺动脉瓣下,由于其解剖类型特殊,传统的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大,而经导管微创封堵治疗也不适宜该类缺损的治疗.经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是一种全新的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杂交手术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治疗局限,能够达到微创的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基础,全面介绍经胸封堵治疗该类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技巧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
关键词: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经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 外科技巧 围手术期管理 -
右侧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结果及手术经验,探讨此技术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直切口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1.1~11.0 (4.4±2.8)岁,体重7.6~28.0(14.6±5.3) kg.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90°卧位,沿腋中线在第3肋骨上缘和第5肋骨下缘之间做垂直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沿膈神经前2 cm纵向切开心包并悬吊,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肺动脉纵切口补片修补缺损.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主动脉插管,间断缝合心包,经第6肋间置胸腔引流管.于术后3个月、6个月和/或12个月随访,了解患者家属满意度,复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结果 经右侧腋下直切口顺利完成手术,无操作困难,无需延长手术切口或改变手术切口类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膈神经损伤、切口愈合不良或切口感染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发生.胸部切口长度4.4~7.0 (5.07±0.66) cm.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残余分流.所有患儿均得到随访,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和/或12个月经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患儿,未见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未见胸廓不对称.随访时见胸部切口长度短,位于腋窝下,隐蔽美观,所有患儿家属对此切口满意. 结论 经右侧腋下直切口修补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且其诸多优点能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受益.
-
应用偏心型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观察和评价采用偏心型封堵器导管介入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12月,6例经无主动脉瓣脱垂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直径≤7mm)患者(年龄>3岁)在杂交手术室接受介入治疗.造影评估后,建立动静脉轨道,在保留导丝的情况下置入合适型号的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于术后定期随访复查.结果 6例患者缺损直径4~7mm(平均5.3 mm),其中5例成功地接受了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置入封堵器直径5~9mm(平均6.4 mm).仅l例因封堵器置入后出现主动脉瓣受压影响关闭,即改由外科微创经胸封堵成功.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无栓塞、残余分流、瓣膜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无主动脉瓣脱垂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短期随访结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