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297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1173例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再做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73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11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10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例21-三体和2例18-三体,1例13-三体.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敏感度为100.00%(10/10),特异度为99.91%(1162/1163),假阴性率为0(0/1173),假阳性率为0.09%(1/1173).结论:母体血浆游离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检测,有准确性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无创取样的优点,但由于费用较高,可结合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又称为基因芯片技术),由于具有容量大、高自动化、大规模效应而逐渐被应用到产前诊断中,为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其在对染色体拷贝数异常(copy number variation,CNVs)即染色体的数目异常、片段缺失和重复的检测方面比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 CMA的特点及进展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也叫分子核型分析技术(molecular karyotyping),代表所有以微阵列为技术基础的基因组拷贝数分析技术,包括基于比较基因组杂交的微阵列(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和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SNP arrays)o aCGH是先发展、也是目前仍然为广泛应用的微阵列技术.其次是SNP arrays技术,它在对人类基因组变异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信息数据.但以细菌人工染色体BAC(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BACs)为探针的aCGH的缺点之一是它无法对小于其探针长度即100~150 kb的CNVs进行检测,而且,它容易造成对CNVs片段长度的高估,例如CNV仅占BAC探针长度的50%,而检测时系统会误认为CNVs覆盖了BAC探针全长.
-
葡萄胎误诊45例临床分析
葡萄胎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由绒毛滋养细胞不规则增生、间质水肿所致.根据肉眼标本及显微镜下特点,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300余万妇女调查显示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1238次妊娠,恶变率为14.5%.虽然相对较为少见,但由于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且大约每5~7个葡萄胎患者中即有一个将发展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所以正确及时的诊断处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现就本院4年中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葡萄胎患者中误诊的45例做一分析,以期对临床及时正确诊断葡萄胎有所裨益.
-
测序技术检测流产物拷贝数目变异的应用
目的:采用测序技术检测拷贝数变异,探讨测序技术在染色体疾病上的应用和拷贝数变异在流产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省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孕妇中胚胎停止发育的50例患者,孕周为7 ~ 23周,留取流产物,提取DNA,制备文库,高通量测序,对流产物DNA进行测序分析,得出流产物的拷贝数变异.同时对孕妇和流产物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0例孕妇的流产物染色体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除1例为母源性污染,未得出结果外,测序检出率78%,染色体核型检出率为28%.结论:测序技术检测流产物的检出阳性率高于染色体核型检出率,流产物染色体核型能检出的整倍体改变、非平衡易位改变,测序技术均能检出,且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出上优于染色体核型检出,推荐临床上使用对流产物进行测序技术检测查找流产原因.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明确诊断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y analysis,CMA)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明确诊断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因染色体核型分析不能明确诊断而进一步进行CMA的48例病例(34例羊水标本,14例外周血标本),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8例病例中,核型分析提示13例为标记染色体,19例为衍生染色体,16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CMA共检出异常病例16例,异常率为33.33n.32例核型分析提示为标记染色体或衍生染色体的病例,CMA检测出大于5 Mb的缺失或重复16例,包括1例21-三体、2例XYY综合征及3例微重复/微缺失综合征(22q11重复综合征、Wolf-Hirschhorn综合征及15q26过度生长综合征).16例核型分析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的病例,CMA均未发现阳性结果.结论 CMA可以明确定位核型分析发现的标记染色体或衍生染色体的来源,精确区分染色体不平衡易位和平衡易位.
-
胎儿颈部透明层增厚在早孕期筛查染色体核型异常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增加在早孕期筛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发现胎儿NT增厚(≥3.0 mm)并行羊水穿刺的84例孕妇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研究胎儿NT增厚程度与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84例NT增厚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21.43%,其中孕妇年龄23~<35岁55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14.55%,年龄35~45岁29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34.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NT在3.0~<3.5 mm范围内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4.71%,NT≥3.5 mm的50例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6%,两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NT在3.0~<3.5 mm范围内健康新生儿出生率为82.75%(24/29),在NT≥3.5 mm范围内健康新生儿出生率为75.67%(2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年龄大于35岁、胎儿NT≥3.5 mm的病例,应重点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指导妊娠结局.
-
三种产前诊断指征下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三种产前诊断指征下的胎儿染色体核型,为合理实施侵袭性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对531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310例高龄孕妇,30例产前彩超检查异常的孕妇实施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取羊水细胞或脐血细胞培养,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共检出异常核型27例.唐氏筛查阳性组异常核型15例,检出率2.8%;高龄组异常核型9例,检出率2.9%;彩超异常组异常核型3例,检出率10%.三组染色体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人群异常率(P<0.01),各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氏筛查阳性、高龄、孕期彩超检查异常的孕妇均应该接受胎儿染色体检查,避免染色体疾病患儿出生.
-
溶血性贫血合并ph染色体阳性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头晕、乏力1年,加重1周”于2013年7月9日入院。入院前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就诊于私人诊所,给予生脉、能量等药物静滴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此后患者自觉症状时好时坏,因忙于农活而未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本次入院前1周,患者自觉头晕、乏力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体健,无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疾患及癌症病史。查体: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色及唇色较苍白,中度贫血貌,皮肤无瘀斑、瘀点,浅淋巴结不大。眼巩膜轻度黄染。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脊柱无异常,四肢关节无红肿及活动障碍,双下肢无浮肿,无病理神经反射及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WBC3.23×109/L,HGB 80g/L,RBC2.10×1012/L,PLT 176×109/L。网织红细胞0.148,网织红细胞数330 x109/L。尿常规:蛋白(-),红、白细胞(-),颗粒管型(-)、尿胆原(-)、胆红素(-)。粪常规正常。血总胆红素34.9μmol/L、直接胆红素10.1μmol/L、间接胆红素24.8μ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162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73U/L,乳酸脱氢酶( LDH)4398U/L,血清钾( K +)4.79mmol/L、血清钠( Na +)140.6mmol/L,氯( CL)98.7mmol/L、血糖( GLU)5.52mmol/L、尿氮(BuN)9.56mmol/L、肌甘(Cr)68μmol/L。抗人球蛋白实验:阴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正常。血红蛋白电泳无异常、HbA2、HbF含量均正常。血清总蛋白70g/L、血清白蛋白52.4g/L、球蛋白17.6g/L。血清铁蛋白84.36ng/mL(正常12~245ng/mL)、血清维生素B 12:384pmol/L正常(156~672pmol/L)、血清叶酸:24.00ng/mL(正常大于5.38ng/mL)。血抗核抗体( ANA)阴性、抗双链DNA抗体( ds一阴性,抗RNP、SBS、SSA、SM抗体均阴性。胸片:心肺正常。心电图正常。腹部彩超:脾大(厚约42mm)。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因患者有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证据:巩膜轻度黄染,中度贫血貌,RBC、Hb明显减少,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升高为突出,骨髓象显示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同时,患者有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表现:网织红细胞比率明显升高、网织红细胞数亦明显增加。故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强龙80mg,1次/d静滴6d,后减量为40mg,1次/d静滴5d)11d后血常规检查:WBC7.68×109/L, HGB 122g/L, RBC3.59×1012/L,PLT 339×109/L。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口服强的松维持治疗出院。该患者入院后在各项检查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曾考虑诊断:1.溶血性贫血?2.巨幼细胞贫血?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故做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西安金域检验中心),结果:46,XY,t(9;22)(q34;q11.2)[10]。因染色体分析结果为患者出院后回报,我们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建议其进一步检查免疫分型及融合基因检查,患者以身体无其余不适而拒绝。
-
提高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的方法
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培养及提高培养成功率的改良方法,更好地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方法 对孕16~21周孕妇实施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收获.结果 对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83例标本进行接种,培养成功率100%.83例标本中共发现4例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82%.其中21三体综合征1例,平衡易位1例,罗伯逊易位2例.结论 改良后培养成功率基本达到100%,成功率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
B超引导下羊膜穿刺术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B超引导下羊膜穿刺术的安全性,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高危孕妇进行羊膜穿刺术,取羊水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羊膜穿刺40例均一次成功,淘汰病胎2例,全部穿刺未发生母胎并发症.结论 正确掌握适应症,B超引导下羊膜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产前诊断方法.
-
世界首报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8例分析
染色体携带着遗传基因,作为遗传物质载体的染色体,其数目及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和平衡易位等畸变都可以引起遗传物质的不平衡改变而致染色体病的发生.我室对1995~2000年来就诊的习惯性流产失妇、不孕夫妇、智力低下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核型216例,其中8例经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为世界首报核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先证者,男,27岁,表型正常,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Y,t(9;18)(p13;q23),其妻自然流产5次(每次均于孕40~3月内),身体健康,表型正常,染色体正常.
-
350例矮身材女童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 分析女性矮身材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8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收治的以身材矮小为主诉的350例女童,对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油镜下每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对异常核型增加核型分析数,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异常核型13例,异常率为3.7%,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7例,分别为45,X 3例,45,X/46,XX 2例,45,XX/47,XXX 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者6例,分别为46,XX, DEL(18)(q21.3)2例,46,XX,inv(9)(p11,q12)2例,46,XX,i(21)(q10)2例,46,XX,inv(9)1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女童矮身材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进行常规检查.
-
329例30岁以下孕妇子代神经发育障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分析30岁以下生育妇女子代神经发育障碍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类型与比例. [方法]对临床医生诊断神经发育障碍并怀疑染色体异常的329例,母亲生育年龄30岁以下的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结果]329例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45例,异常率为74.5%.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 90例(男:女=2.06∶1),结构异常18例;性染色体异常共37例(15%),结构异常28例,数目异常9例.常染色体异常中常见的是三体综合症,其中21三体综合症184例,占常染色体异常75.1%,22 三体综合症6例.性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见是脆X综合症,共28例,占性染色体异常75.5%. [结论]30岁以下生育妇女子代神经发育障碍常见染色体核型异常仍然是唐氏综合征.
-
297例先天愚型额外21号染色体的来源和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愚型患儿的额外21号染色体的双亲来源和部分环境因素与先天愚型的相关性.[方法]1)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确定患儿及双亲的染色体核型;2)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连锁分析(STR-PCR)技术分析额外21号染色体双亲来源;3)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父母的环境因素.[结果]1)在297例先天愚型中三体型、易位型和嵌合型分别占90.2%、5.4%和4.4%.其中男性191例,女性106例,男女比为1.8:1.患儿就诊年龄在1个月内为23%,1岁内63%,3岁内80%,6岁内达到92%.2)在22例能提供遗传信息的家系中母亲来源的21号额外染色体共21例,占95%(21/22),其中14例能够明确是来源于母亲卵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父亲来源的21号额外染色体仅有1例,占5%(1/22).3)80例患儿中有71例的母亲生育年龄<35岁,占88.8%(71/80),仅有9例患儿的母亲生育年龄≥35岁,占11.2%(9/80).父亲吸烟和饮酒在先天愚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父母亲化学物质接触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先天愚型的额外21号染色体主要来源于母亲;2)母亲生育年龄不是我国现阶段先天愚型出生的主要因素.3)父亲吸烟和饮酒、父母亲化学物质接触似乎与先天愚型的发生没有直接的关联.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特征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遗传学变化的特点.方法:以94例初发ALL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多重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变化.结果:63例患儿做了核型分析,有分裂象者55例,其中异常者12例(19.0%);无分裂象者8例(12.7%).对93例患儿进行了多重PCR检测,其中包括53例染色体有分裂象患儿和8例无分裂象的患儿,41例正常染色体核型患儿中异常者为17例(占41.5%),1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中融合基因异常者4例(33.3%),无分裂象患者异常2例,无分裂象检出率与有分裂象者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例患儿中融合基因检出率为34.4%(32/93),其中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20例(21.51%),MLL重排3例(3.23%),BCR/ABL(p190)融合基因阳性3例(3.23%),E2A/PBX阳性5例(5.38%),HOX11阳性1例.94例患儿通过两种检测方法共检出细胞遗传学异常46例(48.94%).结论:儿童ALL可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对于有足够分裂象的患者,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可靠的方法.对分裂象质量低或无分裂象的儿童ALL患者,多重PCR检测异常克隆能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将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多重PCR结合起来可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
-
羊水细胞培养用于产前诊断878例分析
目的 分析孕中期行产前诊断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羊水染色体检查对诊断胎儿染色体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78例孕中期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羊水进行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成功分析的878例羊水标本,检出异常核型15例(1.71%),其中数目异常9例,占异常核型的60.00%;结构异常6例,在异常核型中占40.00%;检出正常变异染色体81 例(9.21%).结论 产前诊断是防止异常染色体儿出生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生命质量.
-
新疆地区33例特纳氏综合征患儿临床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了解特纳氏综合征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分析核型,细胞计数50个,嵌合体计数100个。子宫卵巢的B超均采用经腹部检查。结果33个病例中,有13例染色体核型为45,X,占本组病例的48.5%(16/33),临床表现较为典型;有13例染色体核型为嵌合体,占本组病例的39.4%(13/33),易存活;有3例为X染色体长臂的等臂畸形,占本组病例的9.1%(3/33);有1例为X染色体的短臂缺失,占本组病例的3%(1/33)。结论特纳氏综合征因染色体核型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矮小女童,尤其是面部多痣、发际低、有颈蹼、肘外翻、第四指短小者,应常规做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期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
-
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实验教学中开设染色体核型分析课程的教学体会
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理念转变要求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变教师主导型课堂为学生主导型课堂。针对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和遗传性疾病诊断的需要,新设置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教学内容,以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为核心内容,自编实验讲义,阐明教学目的和意义,采用基本理论讲解+典型图形剖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很好地结合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和实践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
青海地区中孕期妇女羊水培养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7月-2015年4月共213例青海地区中孕期妇女羊水穿刺培养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的异常率,预防和控制染色体异常核型患儿的出生.方法:应用CEE8型彩超仪经孕妇腹部穿刺羊水,进行羊水培养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检测213例符合羊水穿刺指征孕妇,检出异常核型20例,异常率为9.4%,其中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5例;18三体综合征2例;13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结论:中孕期妇女行羊水穿刺培养检测染色体可显著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目的 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技术在快速诊断常见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产前诊断中心筛查的106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其中2例因错过羊水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佳时间,仅行羊水FISH检测,其余104例在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用FISH检测进行快速诊断(FISH探针选用21、13、18、X、Y5条染色体探针).结果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104例,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21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47,XXY).FISH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其中1例未行羊水培养,检测结果为18三体综合证,余3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在48~72 h内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虽然不能取代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法,但其是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