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乐定对气管插管期间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石碧明;任永功;张雪萍;李亚骊;陶明哲;张中军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是否在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方面参与了调节作用及麻醉前应用可乐定对其可能发生的影响.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可乐定组(K组).除K组于麻醉前60 min加服可乐定5 μg/kg外,两组患者其他麻醉前用药和诱导插管方法相同 .分别在麻醉前、插管后1 min、5 min、10 min测定血浆中CGRP、ET、血糖、血乳酸浓度并记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麻醉前比较,C组血浆CGRP在气管插管期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别无显著性,K组血浆CGRP在气管插管期间有升高趋势,但差别无显著性,两组比较P>0.05;两组血浆ET在气管插管后1 min及C组在5、10 min比麻醉前升高,与麻醉前比较P>0.05 ,两组比较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插管后1 min血糖、血乳酸浓度及C组插管后5 min血乳酸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两组比较:在拔管后1 min和5 min,K组血糖和血乳酸均低于C组,其中在插管后1 min血糖升高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 C组插管后1、5 min及K组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及RPP有较明显升高(P<0.05 或P<0.01);两组比较,RPP变化K组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麻醉前应用可乐定,是一有效的降低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方法,但CGRP并未参与其中的调节作用.

  • 全麻中呼吸道操作对青光眼患儿眼压的影响

    作者:张继兵;孟凡民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儿与正常眼压的小儿在全麻插管和拔管后眼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取于我院小儿行内眼手术的正常眼压43例和青光眼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麻完成后5 min,测其眼压、心率、无创血压作为基础值,并分别于插管和拔管后30 s及2 min再次测定其眼压、心率和血压.结果:插管后,青光眼患儿眼压增高幅度高于正常眼压组;两组患者拔管后眼压均升高,但升高幅度略相似.结论:由于青光眼小儿有较高的眼压,插管和拔管均会增加视力的损害风险.

  • 喉罩通气道与气管内插管在急救复苏中重建有效通气道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彦青;郑澍

    目的检测喉罩通气道用于急救复苏中重建有效通气道的优越性.方法 L组20例系各种因素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患者,选择合适3~4型号的喉罩盲探插入正确位置,进行控制呼吸.E组20例手术麻醉患者,在静脉快诱导明视下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观察2组插管困难程度、插管成功次数、插管时间、插管后PetCO2波形、气道顺应性、SPO2、胸廓起伏状况、双肺呼吸音.结果 L组盲探下插管全部1次成功,E组诱导明视下插管1次成功16例,3次以上4例.插管时间:L组全部在30s内完成,E组在30s内完成16例,其余长达1min30s~3min20s(P<0.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插管后两组气道顺应性,PetCO2、SPO2、双肺呼吸音判断导管位置均正确无误.结论应用喉罩通气道于急救复苏,与使用喉镜明视下快诱导行气管内插管相比,具有体位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可盲探插管,为抢救此类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石碧明;任永功;张中军;刘红丽;李亚骊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22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硬膜外组,每组各11例.两组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硬膜外组气管拔管期间复合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别在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min、2min、5min、10min各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浆儿茶酚胺等浓度,并做血气分析,计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气管拔管期间血浆儿茶酚胺等浓度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对照组高于硬膜外组.结论:气管拔管期间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气管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 光棒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陶明哲;李少君;白智萍;任永功;黄小朋;张中军

    目的:探讨光棒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临床意义.方法:插管困难患者32例,利用气管内光技术,将套有气管导管的引导光棒经口咽探寻进入声门到达气管内,再推送导管完成气管内插管.光棒进入声门的标志是环甲膜处见清晰的光亮点.结果:32例中有29例(90.6%)插管成功,完成气管插管时间为(176±118)s,插管时患者呛咳发生率较高(56%),其它并发症不明显.结论:光棒引导困难气管插管简单、实用、有效.

  •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

    作者:樊小兵;任永功;王定一;黄小朋

    目的:为预防气管插管应激反应,采用插管前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观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A:n=20),2 mg/kg(B:n=20)和生理盐水10 ml(C:n=20).结果:A、B两组用药后心率减慢(P<0.05),气管插管后心率和血压增加不明显,C组插管后心率和血压均超过对照水平(P<0.01).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且无明显血液动力学影响.

  • 急诊气管插管困难的处理

    作者:郑颖

    通畅的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首要环节,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常会遇到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例,急诊护士往往是心肺复苏术的第一实施者,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是急诊护理人员的必备技能.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急救
  • 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进展

    作者:李鹏

    通畅的气道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气管插管则是实现这一保证的重要措施.鉴于经口气管插管速度较快,成功率较高等优点,临床上常常作为急性呼吸衰竭和心肺复苏等危重病患者的抢救的首选方法.由于经口气管插管增加了口腔护理的难度,又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据文献报道证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途径与吸入含病原体的口腔分泌物有关,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往往会加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4].现将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支气管阻塞导管的局限性及并发症

    作者:韩梅;王多友

    胸科手术常需进行单肺通气,其目的是使手术侧肺萎陷,便于手术操作,减轻对肺实质的损伤,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扩散.目前单肺通气方法有两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阻塞导管.近年来支气管阻塞导管技术受到国内外麻醉界的广泛关注并开始用于临床.尽管支气管阻塞导管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双腔支气管导管固有的缺点,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其临床使用的局限性及并发症综述如下.

  • 支气管阻塞导管的局限性及并发症

    作者:韩梅;王多友

    胸科手术常需进行单肺通气,其目的是使手术侧肺萎陷,便于手术操作,减轻对肺实质的损伤,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扩散.目前单肺通气方法有两种: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阻塞导管.近年来支气管阻塞导管技术受到国内外麻醉界的广泛关注并开始用于临床.尽管支气管阻塞导管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双腔支气管导管固有的缺点,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其临床使用的局限性及并发症综述如下.

  • 改变食物性状在观察气管插管患者是否误吸中的应用

    作者:陈林;孙莹玉

    我科收治了1例颈脊髓损伤伴气管插管的患儿,住院215d,带管214 d,呼吸道分泌物多,难以脱管,患几意识清楚,能够自主进食,为判断是否存在误吸,我科自制了一种新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 介绍一种经鼻气管插管并留置胃管的固定法

    作者:全丽芳;龚进红;张锦丽

    经鼻气管插管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不影响吞咽,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2006-10/2008-10共收治54例经鼻气管插管并有长期留置胃管患者,采用寸带环绕式固定方法,效果满意.

  • 经鼻气管插管并胃管置入常见问题的处理

    作者:刘淑秀;高岩;韩淑娥

    对呼吸道不畅需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不能经口进食患者,需通过另一侧鼻腔置人胃管进行鼻饲,以保证其营养,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促进身体康复.我院2003/2006-03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50例,均行鼻饲提供营养.现将胃管置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如下.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胃肠
  • 麻醉中困难气管插管的处理

    作者:吕娇阳

    气管内插管不仅广泛用于麻醉实施,而且在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大约30%是由于困难呼吸道管理不当造成的[1].随着麻醉技术的开展,临床上气管内插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是麻醉医生常遇到的问题[2].困难气管插管是指气道因解剖异常或病理改变而导致在普通喉镜直视下3次不能将气管导管顺利插人气管内或插管时间超过10 min.一些患者体征明显,麻醉前易引起重视,但有些患者外表似乎正常,仍有可能给插管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插管前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死亡的潜在危险.

    关键词: 麻醉 插管法 气管内
  • 重度农药中毒的气管插管和洗胃同步抢救及护理

    作者:吴兰君;潘先琴

    2002-10~2006-10我科共收治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引起呼吸衰竭患者23例,气管插管和洗胃同步抢救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5例,年龄15~82岁.其中2例呈在院前行心肺复苏(CPR),3例在急诊科行CPR,均获成功.中毒毒物包括甲胺磷10例,敌百虫2例,乐果4例,7例毒物名称不详.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大汗、口鼻有泡沫状分泌物溢出、瞳孔缩小、呼吸不规则、血压不稳定.

  • 支气管内平滑肌肉瘤1例

    作者:华余强;赵云辉;许乙凯

    患者男,40岁.因间断咳嗽、痰中带血1年半,加重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胸部X线片检查诊断为"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好转.胸部正位X线片:右肺上叶内带见一椭圆形孤立性肿块,密度均匀致密,边缘光整,有轻度分叶(图1).CT平扫:肺窗位示右肺上叶可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右上肺见少许索条状模糊影(图2).纵隔窗示病灶呈密度均匀的浅分叶实性团块,CT值约36~50 Hu,大小约为6.6 cm×3.5 cm.右肺主支气管及右肺上叶支气管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纵隔内见多个淋巴结影(图3),CT诊断:右肺中央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见肿块位于右主支气管内距隆突约1 cm处,约3 cm×2 cm×2 cm,已阻塞大部分右主支气管及右肺上叶支气管管腔,右肺门处可见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融合成团.病理结果:右主支气管内高分化平滑肌肉瘤,淋巴结内未见瘤组织.

  •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英;朱明丽;娄秀芳;李艳艳;章玉娇;黄娟;卢孟清;丁莉琴;袁琼敏

    目的 评价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1~7月收治的26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统计患者谵妄、镇静过度及非计划拔管率,并与2013年1~7月收治的实施经验性镇痛镇静护理的29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7月谵妄发生率为10.1%(27/267),镇静过度发生率为10.1%(27/267),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50% (4/267),低于2013年1~7月谵妄发生率(26.5%,79/298)、镇静过度发生率(23.2%,69/298)、非计划性拔管率(4.36%,13/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844,16.983和3.959,P<0.05).结论 运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能够降低ICU谵妄、镇静过度及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 颅脑外伤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郑汉阳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607例颅脑外伤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中167例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直接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痰液阻塞、舌根后坠、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及原发疾病加重是导致再次插管的直接原因;与拨管成功患者比较,再次插管患者肥胖、格拉斯哥评分、吸烟等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可以早期预见再次气管插管的可能性;对已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要积极做好气道护理,避免患者再次气管插管.

  • 两种气管内吸引术在颅内高压动物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郑爱茗;龚孝淑;顾倩

    目的:研究颅内高压状态下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Open ETS)与闭合式气管内吸引术(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Closed ETS)对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脑氧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Open ETS组(n=10)和Closed ETS组(n=10),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利用微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兔急性脑内血肿模型,待ICP稳定在较高水平后,分别进行两种气管内吸引术.于吸引前、后动态监测MAP、ICP、CPP变化,同时运用颈内静脉插管技术及外周血气分析观察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O2)、脑动静脉氧差(AVDO2)变化.结果:两组动物吸引后即时MAP均升高,Open ETS组较Closed ETS组明显(P<0.05).吸引后即时ICP均短暂升高,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多于5min内回落,其回复较SjvO2快.吸引后即时Open ETS组SjvO2下降至76.9%±5.3% (P<0.01),CEO2、AVDO2明显上升(P<0.01),CPP下降(P<0.01);而Closed ETS组SjvO2上升(P<0.05),CEO2、AVDO2下降(P<0.05),CP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高压状态下Open ETS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而Closed ETS不损害脑灌注并维持足够脑氧供.因Closed ETS更具合理性,故建议颅脑外伤后可尝试运用Closed ETS.

  • 口腔冲洗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唐慧婷;卢惠娟;杨晓莉;曹艳佩

    目的 评价口腔冲洗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MEDLINE、RNAO、OVID、Web of Knowledge、Nursing Consult、EMbase、CINA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关于口腔冲洗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性研究及队列研究,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及1项类实验性研究,17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证实,口腔冲洗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患者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RR=0.46,95%CI(0.37,0.56),P<0.001],但单纯行口腔冲洗法降低VAP发生率的效果并不显著[RR=0.55,95%CI(0.21,1.47),P=0.24];冲洗与擦洗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方式能显著减少口腔并发症、VAP及口臭的发生[RR=0.16,95%CI(0.09,0.27),P<0.001;RR =0.40,95%CI(0.28,0.58),P<0.001;RR=0.09,95%CI(0.04,0.21),P<0.001];冲洗与刷洗结合亦有助于减少口腔并发症及VAP的发生[RR=0.34,95%CI(0.14,0.83),P=0.02;RR=0.49,95%CI(0.27,0.87),P=0.01].结论 对于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而言,口腔冲洗联合擦洗或刷洗法可显著降低VAP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ICU患者的口腔状况,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1427 条记录 6/72 页 « 12345678...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