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在冠脉旁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史艺;许建屏;柳光茂;王强;张春晓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对冠脉旁路手术后再狭窄问题认识不充分,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通过建立冠脉旁路手术数值模型的方法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建立完善的数值模型同时也为冠脉旁路手术的数字化进程奠定基础.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蔡文龙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利弊.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共采用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患者56例纳入同期组,同期单纯的心脏瓣膜手术104例纳入对照组.对比近远期预后、手术与住院情况.结果 同期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上升幅度分别为(3.1±0.3)h、(1.5±0.3)h、(28.4±2.4)h、(71.5±11.4)h、(14.4±2.5)d、(14.4±5.6)%,高于对照组(1.9±0.7)h、(1.1±0.4)h、(25.5±4.6)h、(60.5±12.3)h、(12.8±4.3)d、(1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9.29%高于对照组9.62%,同期组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能够改善远期预后,但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体外循环、阻断时间延长有关.

  • 自体桡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0例

    作者:甄文俊;佟宏峰;孙耀光;王永忠;黄文;王怀斌;谭洁;马玉健

    目的探讨自体桡动脉(RA)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术和RA移植物痉挛的预防.方法自体RA材料行CABG手术100例.采用改良Allen试验、无创血氧饱和度(SaO2)检查、超声多普勒检查三种方法筛选RA获取患者.采用"无接触”技术获取RA,术中应用VG溶液保养RA移植物,术后应用硝酸甘油、硫氮唑酮预防动脉材料痉挛.结果本组共搭桥309支,RA移植物100支.1例患者死亡,获取RA侧手的运动功能无1例受影响,切口无血肿、感染,12例患者有暂时性拇指皮肤感觉减退.结论自体RA是较理想的CABG移植材料,近期临床结果满意.术前严格的筛选可以避免RA获取后手部缺血并发症."无接触”技术和适当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防止移植物痉挛.

  • 冠脉旁路术中转染抗NF-κB核酶基因防治犬移植静脉桥再狭窄的研究

    作者:刘子雄;赵强;陈安清;徐德民;孙晓宁;蔡俊峰

    大隐静脉是冠脉旁路手术中重要的移植血管桥,然而其远期通畅率却较动脉桥低,10年通畅率仅有60%左右,其中又有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移植血管再狭窄,因此限制了其应用.

  • 044 核素显像检测心肌活力研究进展

    作者:

    对左室功能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或新近MI者的无创伤性心肌活力评价,能够从可逆性损伤心肌中识别冬眠心肌.准确的心肌活力确定对于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可使冠心病和静息性左室功能障碍者可从血管重建中获得大益处.业已证实,心肌不能协同的患者血管重建后的临床后果要比广泛性心肌疤痕引起的左室功能障碍好得多.201铊(201Tl)是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常用显像剂,其原因是在静息性再分布图像上201Tl的延迟吸收与心肌细胞的完整性有关.有研究显示,在3~4h的静息性201Tl再分布图上,约70%的心肌段吸收201Tl区域>50%者,血管重建后心肌收缩功能可明显改善.手术前检测到存活心肌段数目较大者,手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虽然99mTc标记灌注剂静脉注射后无明显再分布,但有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和201Tl检测心肌活力的准确性相似.这些药物与线粒体膜结合,在细胞内结合时则需要一个完整的线粒体膜电位.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在无创伤性检测心肌活力中应用较为广泛,用PET确定心肌活力的常用方法是用13氮标记作为灌注示踪剂和氟-18-脱氧葡萄糖(FDG)作为葡萄糖利用的代谢标记.当灌注和FDG吸收之间"失谐”时,说明协同不能的心肌段仍具活力,所以血管重建后左室功能得以改善;而灌注和FDG吸收同时减少时则提示心肌存在明显疤痕,血管重建后左室功能亦无明显改善.具有SPECT摄像机和511-Kev准直仪的FDG显像已经问世,该仪器可用201Tl或99mTc标记剂评价心肌灌注及以FDG评价心肌代谢.手术前对患者的心肌活力测定的观察研究证实,与心肌存活较多者相比,冠脉旁路手术前心肌存活较少者早期和晚期的心脏死亡率均高,需做心脏移植手术.冠脉旁路手术定量201Tl扫描分析显示,冠脉旁路手术后心肌存活较多者的心脏性死亡和心脏移植等心脏事件率显著少于心肌存活较少者(P=0.019).另有研究显示,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存活较多者的后果与心肌存活较少者并无显著差异.有研究对心肌存活较多者的内科治疗与血管重建术进行比较,发现血管重建术后的存活率比内科治疗者高.同样,血管重建术后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和运动耐力的增加均与手术前存活心肌段的数量呈正比.综上所述,严重冠心病和左室功能障碍患者的无创伤性心肌活力评价,有助于确定CAD的严重程度,以便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手术前SPECT或PET显像显示心肌存活多的患者,手术后存活率高,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明显,运动耐力显著提高.(施文兴陈清江摘)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狭窄122例

    作者:胡金朋;浦奎;王津胜;郭峰;胡渝生

    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病变常累及多支冠状动脉,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等.传统的观念认为GABG中远期效果优于PCI[1],但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使得这一观念受到冲击.本研究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燕;张运;张梅;安丰双;姚桂华;仲琳;孙文宇;丁士芳;张鹏飞;王荣

    心肌梗死所致的细胞丢失、瘢痕形成和心室重构是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目前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手术能够改善心肌缺血,但却不能逆转已经坏死的心肌,而心脏移植的供体少、费用高及慢性排异反应等缺点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移植供体,在治疗心梗及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诱人前景.骨髓干细胞的组成很复杂,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其他功能不明的干细胞.本研究探讨了杂种犬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植入梗死心肌后的分化能力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冠脉旁路手术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脉旁路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雯;舒欣

    目的 对比分析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和冠脉旁路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 前瞻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DES组(90例)和CAGB组(60例),分别行介入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和冠脉旁路手术,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近远期疗效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PCI-DES术成功率为100.00%,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及死亡;随访终点DES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18.89%)明显高于CAGB组(6.67%)(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56%)明显低于CAGB组(30.00%,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末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中除总体健康评分外其他7个维度方面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均<0.05),CABG组在机体疼痛、躯体功能2个维度方面明显高于DES组(P均<0.05).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和冠脉旁路手术治疗冠脉左主干病变均可获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临床实践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风险,制定佳的手术方案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持续低血压状态伴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芙蓉

    冠脉旁路手术适应于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完全梗阻,病人有心绞痛及远近期心肌梗死(MI)史.我院自1998年9月~1999年12月共行冠脉搭桥术38例,其中18例术后出现持续低血压状态并心律失常,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志勇;吴熹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于1968年由Rene Favaloro首先应用大隐静脉做“桥”的材料完成了旁路手术。以后,由于手术技术及心肌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CABG手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都大大下降。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在术中普遍应用了内乳动脉,取得了很好的远期临床效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在1978年由Andreas Gruentzig应用于临床,随着导管技术、导管材料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PTCA已成为和CABG并驾齐驱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CABG手术创伤性较大,需经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微创手术除外),采用大隐静脉及内乳动脉或其他动脉做为“桥”的材料来完成旁路手术,择期手术病死率在2%~5%之间。CABG完全再血管化率(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很高,术后效果肯定。术后一年内心绞痛缓解率为90%左右,再狭窄率仅为3%~5%[1,2]。PTCA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其手术成功率约为89%,手术死亡率约为1%,但术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7%,需行紧急冠脉旁路手术[1]。PTCA的大缺点是术后一年内再狭窄率高达30%~40%[2,3],需恢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或再行PTCA或CABG。

  • 心血管病临床合理用药专题笔谈

    作者:宋文宣;纪霞

    (接2011年第5期)3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即刻致命的原因.这些病人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不太严重,但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溃破或破裂,因而引发新的血栓形成并堵塞了相关冠状动脉的血流,从而引起心肌急剧缺血和坏死.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直接PTCA、紧急冠脉支架及紧急冠脉旁路手术(CABG)是恢复阻塞冠脉再灌注,缩小AMI梗死面积和降低AMI病死率的可靠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