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金东;张连芹;石梦竹;顾天楚;许晶晶

    目的:探讨改良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共进行3次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术前24 h、术前12 h、气管插管后10 min,每次采用测压袖带在患者右上肢上臂,给予3个循环的5 min缺血(袖带充气,压力≥200 mmHg,1 mmHg=0.133 kPa)及5 min再灌注(袖带放气至0 mmHg)处理,分别于气管插管后10 min(T0)、主动脉开放后1 h(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48 h(T5)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记录心脏复跳方式和心脏复跳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计算术后12 h内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1~T4时cTnI浓度降低,T1~T5时CK-MB、LDH浓度降低,T2~T5时MDA、SOD浓度降低,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53.3% vs 76.7%,P<0.05),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40.0% vs 16.7%,P<0.05)和术后12 h 内IS分值[(13.36±1.17)分 vs (11.96±1.07) 分,P<0.05)降低.结论:改良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能够降低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品晓;张云霞;孙腾飞;乔建洪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6例,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4h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均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cTnI、CK-MB升高更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者2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4.17%,心肌梗死0例,死亡0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者10例,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为20.83%,心肌梗死者5例,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0.42%,死亡0例.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应用于行PCI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可明显降低cTnI、CK-MB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黄锦秀;解立杰;胡霁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血-脊髓屏障(BSCB)的保护作用及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 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I/R组和R组阻断腹主动脉血流40 min,R组在腹主动脉阻断前lh对双侧股动脉进行2个循环的10 min缺血/10 min再灌注处理.三组动物于术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价、BSCB通透性检测、相关蛋白(claudin-5、occludin、BDNF)及mRNA(BDNF)检测.结果 在SCIRI后24h,与S组相比,I/R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脊髓组织EB外渗量增加(P<0.01),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BDNF mRNA表达轻微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高于I/R组(P<0.05),脊髓组织EB外渗量低于I/R组(P<0.01),claudin-5、occludin及BDNF(mRNA)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I/R组(P<0.01).结论 RIPC可通过阻止SCIRI后脊髓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表达的下降,降低BSCB通透性,维持BSCB结构完整.同时,在BSCB结构完整的基础上,RIPC可上调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发挥防治S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克研;张毅男;卢玉平;金强;张铁铮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 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组).IR组右肾切除,左肾缺血45 min,再灌注60 min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RIPC组分离股动脉后夹闭5 min,松开动脉夹再灌注5 min,反复3次,于1 h后建立IR模型;S组麻醉开腹后右肾切除.各组动物于再灌注6 h后处死,取血液分离血浆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IL-1β、TNF-α以及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的含量;同时取肾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IR组肾脏损伤严重,炎症明显,有肾小球肾炎表现,RIPC组肾脏损伤明显减轻.与S组相比,IR组和RIPC组血浆中BUN、Scr、IL-1β、TNF-α以及尿液中Kim-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RIPC组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中的炎性反应,减轻肾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姜军;杨晓光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不行远端缺血预处理,观察组行远端缺血预处理,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单肺通气后6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抽取患者静脉血、动脉血,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t2时,2组p(O2)、PA-a(DO2)、Qs/Qt均明显高于t1时(P均<0.05),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OI均明显低于t1时(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t4时,2组p(O2)、PA-a (DO2)、Qs/Qt均明显低于t2时(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OI均明显高于t2时(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2组Cdyn均明显低于t1时(P均<0.05),PP、ppeak明显高于t1时(P均<0.05),2组间Cdyn、Pplat、Ppea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时,2组TNF-α、IL-6、IL-1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3、t4时,2组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t2时(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IL-6、IL-1水平继续升高(P均<0.05),而观察组IL-6、IL-1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恢复至t1水平.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时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降低肺损伤程度,改善及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肥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脂肪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布伦;朱海龙;袁建;刘超颖;丁仲如

    目的:观察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肥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术后脂肪素( ap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解放军第309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诊断为AMI并成功行急诊PCI治疗的48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24)和RIPC组( n =24)。对照组予AMI常规治疗后行PCI术,RIP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进行1次RIPC,于PCI术后每天3次RIPC,连续3天。检测PCI术前和术后1周apelin、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随访2年,统计主要不良事件( MACE)发生情况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比较,PCI术后1周RIPC组患者血清apelin和 cTnI水平明显下降[(61.4±11.2) ng/ml vs.(33.7±6.5)ng /ml, t =2.760, P =0.005;(77.1±8.6) ng/ml vs.(4.2±1.1) ng/ml, t =2.632, P =0.006];而对照组可见血清cTnI水平明显下降[(73.6±7.2) ng/ml vs.(15.2±3.5) ng/ml, t =2.902, P =0.003],而apelin和和NT-proBNP水平明显上升[(62.7±9.6) ng/ml vs.(79.3±14.1) ng/ml, t =2.127, P =0.021;(357.6±31.5) pg/ml vs.(412.3±72.8) pg/ml, t =1.992, P =0.027)]。 PCI术后1周RIPC组患者血清apelin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t =2.447,2.383, P <0.05)。 RIPC与△apelin、MACE呈负相关( r =-0.698, P <0.05;r =-0.611, P <0.05),△apelin与MACE呈负相关( r =-0.653, P <0.05)。结论 RIPC干预治疗可能通过调节脂肪因子apelin浓度改善肥胖AMI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情况。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海涛;孙莹杰;周锦;陈万成;陈克研;张铁铮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S)和对照组(D),每组10例.S组于麻醉后在左下肢绑扎止血带行远端缺血预处理,D组不作缺血预处理.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T1)、48(T2)、72h(T3)记录患者的尿量;生化检测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ELISA检测患者肾损伤分子-l(Kim-1)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尿量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S组术后各时点的尿量均明显多于D组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Scr、BUN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两组T1、T2时点的Scr、BUN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术后T3时点血清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液Kim-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S组在T3时点的Kim-1水平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可显著减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姜泓羽;朱乾坤;高凤敏

    目的 研究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随机、对照的单中心研究,选取牡丹江附属红旗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08月诊断为STEMI患者并成功行急诊PCI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处理组(n=30)和对照组(n=30).远端缺血预处理组在行PCI治疗前给予患者3个2min缺血/2min再灌注循环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4h测血清CK-MB,cTnI和hs-CRP水平的含量情况.结果 远端缺血预处理组患者术后CK-MB,cTnI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降低PCI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

  • 远端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鲁芳芳;王伟(综述)

    远端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发现可以保护脑组织的一种方法,这一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通路、体液传导或者神经-体液共同作用传导的。脑保护的分子机制可能与ATP敏感的线粒体钾通道、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大麻素受体等有关。文章阐述了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脑保护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方向。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血浆S-100β、NSE及Ngb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依爵;陶伟平;林微微;崔娓;于士剑;葛培青;张军

    目的 评价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对动脉瘤行栓塞术患者血浆钙调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红蛋白(Ng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7例拟行检塞术的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在手术开始前于左下肢实施RIPC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缺血再灌注干预.分别在RIPC实施前、RIPC实施后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血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NSE和Ngb水平.结果 RIPC组的S-100β、NSE水平在组间同时间点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变化.RIPC组各时间点Ngb水平也未见明显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Ngb水平与RIPC干预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与RIPC组术后24 h时点比较,Ngb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 RIPC对动脉瘤栓塞患者血浆S-100β、NSE水平无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Ngb浓度.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的影响

    作者:乔欣;杜耘;刘毅萍;张小飞;熊卉

    目的 研究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全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41~69岁,体重49~68 kg,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远端缺血预处理十全胸腔镜体外循环组(RIPC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监测两组RIPC前(T0)、RIPC后即刻(T1)和RIPC后30 min(T2)的pH;监测两组术前、出室前、术后24 h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并在麻醉诱导前、RIPC后6、24和48 h采集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cTnI)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基本情况.结果 T1时RIPC组pH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24 h RIPC组CI明显高于C组(P<0.05),而两组各时点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24 h RIPC组cTnI含量明显低于C组(P<o.05或P<0.01).术后6、24和48 h RIPC组CK-MB活性明显低于C组(P<0.05),而两组L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和术后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损伤,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 远端缺血预处理及创伤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作者:柴青;张可贤;唐育民;李桂芳

    目的:通过单独运用远端缺血预处理和远端创伤预处理及两者联合运用的方式给予大鼠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再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而评估两种方法单独运用和联合运用的优劣.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远端创伤缺血预处理组、远端创伤预处理组和远端缺血预处理组5组.腹部正中切开腹壁2 cm作为创伤预处理,双侧股动脉阻断作为缺血预处理,然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过程中监测大鼠血压情况,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定大鼠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心肌损伤标记物,并取心脏标本染色后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3个实验组血清氧化抗氧化指标、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心肌肌钙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乳酸脱氢酶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运用缺血预处理和创伤预处理或者两者联合使用均能诱导产生心肌保护作用,但是联合使用并没有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基于这个结果,对行腹部大手术的病人可以不必再给予缺血预处理来保护心肌;而对于行其他非腹部大手术和微创手术的病人,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保护病人脏器功能是有益的.

  • 远端缺血预处理在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郭永忠;张总刚;杜宇奎;叶尔买克·唐沙哈尔;阿依别克·乃比

    目的 评估远端缺血预处理在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40例风湿性心脏病需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远端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停机时(T1)、停机后6小时(T2)和停机后24小时(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 远端预处理组T1、T2、T3的cTnI、LDH、TNF-α、IL-1β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的MD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保护性炎性因子的分泌,有助于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及改善.

  • 线粒体KATP通道介导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严重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体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宪文;蒋玲玲;刘晓芬;吴云;李云;张野

    目的:观察远端缺血预处理( RIPC)对严重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体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 g,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 C组)、失血性休克组( S 组)、RIPC组( R组)、RIPC +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组( B组),每组8只。采用经大鼠颈动脉60 min内放血占总血容量50%,观察30 min后经颈静脉30 min回输释放的血液建立严重失血性休克和复苏模型。在放血前双侧后肢以止血带捆绑阻断血流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4个循环形成RIPC。 B组在RIPC前15 min经颈静脉注入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5-羟基葵酸盐)10 mg/kg。 C组所有手术操作同S组,但不放血。持续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 MAP)到血液回输后2 h,在放血前、放血后、输血前、输血后即刻、输血后1、2 h用彩色超声仪测量心输出量( 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肌做功指数(MPI)、左室后壁厚度(LVPWD)。结果在失血和休克阶段,与 C 组比较, S 组、B 组和 R 组 MAP、CO、LVEF、LVFS均降低(P<0.01),MPI、 LVPWD升高(P<0.01);血液回输后,与 C 组比较, R 组 MAP、CO、LVEF、LVFS、MPI、LVP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比较,S组和B组MAP、CO、LVEF、LVFS明显降低( P<0.01), MPI、LVPWD明显升高(P<0.01);S组和B组各心脏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IPC明显保护严重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体心脏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KATP通道激活有关。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肝脏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云;张野;胡宪文;黄山;盛奎;程琛

    目的观察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RIPC)对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RIPC组:患者右上肢绑止血带,切皮即刻予以充气至压力达到26.6 kPa,维持5 min后放气至0 kPa,维持5 min,循环3次;对照组:切皮即刻右上肢绑止血带不予充气放气,维持30 min。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转氨酶升高及对照组中胆红素升高(P<0.05);术后第1天,RIPC组转氨酶与胆红素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IPC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肢体RIPC可改善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短期肝功能的恢复,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 连接蛋白43在远端缺血预处理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血脊髓屏障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张燕;张双霜;胡霁;袁芬;刘娇;戴军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x43)在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对血-脊髓屏障(BSCB)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照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I/R+R组).分别于恢复灌注后48h行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及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TUNEL凋亡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脊髓组织Cx4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Cx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脊髓结构损伤严重,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明显增加,Cx43 mRNA及Cx43、TNF-α、IL-1β和MMP-2/9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R+R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高(P<0.05),脊髓损伤较轻,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凋亡神经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明显降低,Cx43 mRNA及Cx43、TNF-α、IL-1β和MMP-2/9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RIPC可以保护SCIRI时BSCB的完整性,减轻脊髓损伤,改善后肢神经运动功能,其保护机制可能与RIPC抑制Cx43的表达,从而下调TNF-α、IL-1β及MMP-2/9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小肠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卫平;卫洪波;陈图锋;汪根树;区广生;陈规划

    目的 观察小肠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单纯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JPC)、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和远端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RIPC+IR).远端缺血预处理方式采用于小肠系膜根部游离动脉血管并夹闭5 min后开放5 min,反复3次.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于肝蒂阻断肝脏供血45 min,阻断范围占整个肝脏的70%,开放复流3 h.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肝脏苏木素-伊红(HE)病理、心血管指标.结果 复流3 h后,RIPC+IR组的ALT、LDH、心血管指标[平均动脉血压(MAP)、外周血氧饱和度(SaO2)]为(434.26±133.42)U/L、(2536±181)U/L、(83.1±7.3)mm Hg(1 mm Hg=0.133 kPa)和(97.4±0.5)%,明显好于IR组(953.64±114.12)U/L、(5734±296)U/L、(67.1±7.4)mm Hg和(93.1±0.6)%(P<0.05).RJPC+IR组肝脏HE病理改变程度比IR组小.门静脉中IR组血清NO浓度(15.54±2.34)μmoL/L低于RIPC+IR组(18.10±1.82)μmol/L(P<0.05),外周血中,IR组血浆ET浓度(672.4±63.1)ng/L高于RIPC+IR组(451.7±63.6)ng/L(P<0.05),门静脉中IR组血清ET浓度(612.5±48.2)ng/L高于RIPC+IR组(401.5±51.2)ng/L(P<0.05).结论 小肠RIPC可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点,NO及ET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柴青;张可贤;唐育民;李桂芳

    目的:通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给予不同部位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RIPC),观察其对心肌IRI保护作用的差异,并探讨抗氧化作用在其中的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成5组:对照组、股动脉对照组(无预处理措施,暴露双侧股动脉)、股动脉组(行双侧股动脉阻断的IPC)、主动脉对照组(无预处理措施,暴露主动脉)和主动脉组(行主动脉肾下水平阻断的IPC),预处理措施为3个循环的5 min阻断和5 min再灌注,之后建立心肌IRI模型(30 min缺血180 min再灌注).实验结束后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 Ⅰ),取心脏标本行梗死面积、HE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基础值和缺血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后,除对照组,其余4组的平均动脉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P<0.05),主动脉组血压下降明显和心肌梗死面积大(P<0.05).与对照组比,其余4组血清的MDA增高(P<0.05),SOD、LDH、CK-MB和cTnⅠ降低(P<0.05),心肌组织的MDA增高(P<0.05),SOD降低(P<0.05),其中主动脉对照组血清的MDA增高明显(P<0.05),SOD、LDH、CK-MB和cTnⅠ降低明显(P<0.05),心肌组织的MDA增高明显(P<0.05),SOD降低明显(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配列紧密,横纹清晰,其他4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其中主动脉组的病变明显.股动脉组和主动脉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IPC可能通过降低机体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来发挥心肌IRI保护作用,但扩大RIPC的范围却并不能增大这种保护作用,表现为机体的抗氧化水平亦相应有所下降.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临床围术期缺血心肌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乔欣

    基础科学实验表明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RIPC)通过一处组织或器官的简短缺血处理从而对另一组织或器官随后产生的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可为围术期缺血心肌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方式.小样本随机临床试验显示,下肢RIPC可有效减少心肌损伤,减少与麻醉和手术相关的其他缺血并发症的发生.RIPC在临床围术期的实施简单可行,但在将其推荐为临床常规使用之前仍需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评估其利弊.

  • 远端缺血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虎;杨天德

    类似于心肌缺血预处理,目前发现多处组织器官短暂缺血可增强其自身及其他器官对缺血的耐受程度.例如肾脏、小肠和肢体的短暂性缺血对其他的自体组织器官,如心肌、脊髓、肝等也有保护作用,可减轻随后长时间缺血所致的组织器官损伤程度.由于这一保护效应发生于缺血预处理以外的组织器官,不同于经典的心肌缺血预处理,因此被称为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preconditioning).自1993年Przyklenk对其进行首次阐述以来,近几年有关远端缺血预处理的产生机制及效应器官的研究正日益增多.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