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外阴癌行广泛外阴切除联合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

    作者:付立仙;文书娟;孙颖;张容

    外阴原发性恶性肿瘤是女性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4%左右,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范围大,出血多,极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和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癌微创手术已在临床开展[1].本科于2017年5月首次对1例外阴癌患者行广泛外阴切除联合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 赛肤润在外阴癌患者放疗皮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东阳

    目的:探讨赛肤润在外阴癌患者放射治疗皮肤护理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60例外阴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行常规皮肤护理,即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忌用刺激性物品,避免摩擦损伤。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照射前后将赛肤润均匀涂抹于放疗照射野皮肤,5~6次/d,比较两组皮肤反应程度。结果两组放疗结束时皮肤反应比较,对照组皮肤反应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赛肤润用于外阴癌放射治疗患者,可有效地控制皮肤反应,加强溃疡面愈合,有效防治放射性皮肤反应。

  • 10例外阴癌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护理

    作者:詹瑞君

    总结了外阴癌患者术前与术后的护理重点及措施,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训练、局部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等.认为外阴癌患者术前术后要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使患者安全度过术前术后期,促进病体的康复.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p53抑癌基因蛋白在老年妇女外阴营养不良及外阴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海莉;薛翔;苏宝山;张欣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外阴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p5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老年妇女外阴正常外阴皮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EGFR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p53均阴性.EGFR在增生型、硬化苔癣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三者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和鳞癌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型营养不良(P<0.05);而鳞癌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53基因蛋白在外阴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外阴营养不良病变的各型营养不良组织(P<0.01).结论老年妇女外阴癌组织中p53与EGFR阳性表达率较高,EGFR与p53突变在老年妇女外阴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手术治疗外阴癌31例临床分析

    作者:汤文娟

    目的 探讨外阴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1999年~2009年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1例外阴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9例(29.0%),Ⅱ期14例(45.2%),Ⅲ期8例(25.8%),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局部扩大切除1例,广泛外阴切除3例,广泛外阴切除加单侧淋巴结清扫7例,广泛外阴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17例,广泛外阴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3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2.3%,无明显下肢水肿,随访5年总的生存率为67.7%,其中Ⅰ期88.9%,Ⅱ期64.3%,Ⅲ期50.0%.结论 外阴癌手术方案应个体化,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采取保留功能的保守性手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应保留大隐静脉及其主要分支.

  • 外阴癌临床分析及预后因素的探讨

    作者:王静;陈亦乐;黄龙兴

    外阴癌是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生率大约每年10万人中1~2例,并且大部分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本文收集38例1988~1998年间在我院诊治的外阴癌病例,经病理确诊,按FIGO1988年TNM分期,行5年以上随访,现分析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对预防外阴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叶春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外阴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46例外阴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外阴癌根治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另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和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52,P<0.05),术后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外阴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间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阴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梁锋;章一新;陈昴

    目的: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阴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5年3月,对6例外阴癌的患者均采用广泛的外阴癌根治术,扩大切除所受累的外阴皮肤。根据切除后外阴组织缺损面积的大小,在腹壁切去相同大小的腹壁下穿支皮瓣,以一侧腹壁下动静脉为蒂,通过阴阜区皮下隧道转移至外阴,重建外阴形态。结果6例患者切取腹壁下穿支皮瓣(6~10 cm)×(12~17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Ⅰ期再造尿道口、阴道口外形满意。结论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阴癌根治术后创面,皮瓣转移安全、方便,副损伤轻,术后外阴形态满意,是较好的外阴修复重建的方法之一。

  • 外阴癌术后康复裤的研制

    作者:张嘉美;肖莉莉

    介绍一种实用新型外阴癌术后患者穿着的康复裤的研制及使用.将传统的病号裤进行改良,以开裆裤外罩短裙为主体设计,在保护了患者隐私的前提下,不仅促进了患者的舒适度,更利于对患者外阴伤口的观察及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辅以可适用于各种体型的可调节裤腰,悬挂各种引流袋的吊带,增加患者安全性的松紧裤脚等多个便携设计.该项设计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治疗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外阴癌 术后康复裤
  • 藻酸盐敷料联合益我妙喷剂护理外阴癌术后切口的效果观察

    作者:郑霞;曹慧娇;赖月容;李丽华

    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联合益我妙喷剂在外阴癌术后切口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手术治疗外阴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术后切口;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喷益我妙加外敷藻酸盐敷料。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感染情况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藻酸盐敷料联合益我妙喷剂,可促进外阴癌患者切口愈合,防止切口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 老年外阴癌广泛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钟肖红

    目的 总结外阴癌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7月对7例外阴癌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做好术前后的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均无并发尿路感染、皮瓣坏死、下肢水肿、压疮等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住院天数20~30 d,平均25 d.结论 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而且手术范围广泛、创面较大,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因此,术前应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做好预防术后感染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做好创口及会阴部护理,保持引流通畅,积极预防下肢循环障碍、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等的发生.

    关键词: 外阴癌 老年人 护理
  • p16INK4a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宪瑞

    p16INK4a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CyclinD-CDK4/6-pRb-E2F通路中发挥重要负反馈调节作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均发现该基因表达缺失.p16INK4a低表达是卵巢癌不利的预后指数,可作为卵巢癌独立的预后因子;p16INK4a在宫颈癌中呈过表达,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p16INK4a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子宫内膜癌转移灶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而在外阴癌HPV感染型中,常有p16INK4a过表达,是可靠的HPV阳性外阴癌的标记物.

  • 美国FDA批准Gardasil 9可预防9种人乳头瘤病毒引发的癌症

    作者:夏训明

    美国FDA于2014年12月10日批准Gardasil 9( Human Papillomavirus 9-valent Vaccine,Recombinant,重组人乳头瘤病毒9价疫苗),可预防9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癌症,比此前 FDA 批准的 Gardasil 多出5种。Gardasil-9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和直肠癌。

  • 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何桂芬;黄雪梅

    目的 探讨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方法 外阴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易引起并发症,因此加强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对外阴癌的治疗成功非常重要.结果 3例患者经过合理有效护理,缩短住院时间20~ 30天,平均25天,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加强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 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附20例报道)

    作者:陈丽贤;陈历排;黄守松;张苏琴

    目的 探讨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为治疗外阴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对20例外阴癌患者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患者的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平均每侧浅组清扫淋巴结13.2枚(10~ 19枚),股沟淋巴结2.1枚(1~4枚).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皮瓣皮缘坏死,2侧轻度,1侧中度,淋巴瘘及淋巴囊肿未见.远期常见并发症为双下肢水肿,共4例(15.4%),均为轻度.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2月(14~86月),总体无瘤生存率为80.8%,其中N0为100%(17/17),N1为80%(4/5),N2为0(0/4).结论 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外阴癌的疗效.

  • 有些人的病,可能是“盼”来的

    作者:马志国

    九江董女士:我半年前出现白带增多、肛周瘙痒,到医院检查,被确诊患了外阴尖锐湿疣。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不仅没好转,局部反而出现硬结,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发现,自己竟患上了外阴癌。请问这病和尖锐湿疣有关系吗?

  •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附6例分析)

    作者:殷艳;韦业平;黄燕;罗凤娥;麦虹;刘俐伶;邓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外阴恶性肿瘤的手术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接受治疗的6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施行了经下腹部皮下通路的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等.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和广泛外阴切除术.其中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时间为90~135 min,术中出血10~45 mL,双侧淋巴结切除数目13~26枚,术后住院天数10~15 d,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均未出现下肢肿胀、活动障碍等症状.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的手术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它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是治疗外阴癌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但其远期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 原发性外阴癌50例临床分析

    作者:潘忠勉;李力

    外阴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我院1985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原发性外阴癌54例,因其他原因死亡2例,失访2例.本文对随访超过5年并有完整资料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FHIT蛋白和p21蛋白在外阴癌和外阴尖锐湿疣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罗雪慧;范余娟;杨开选;李雷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和p21蛋白在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及正常外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49例外阴鳞癌,51例外阴尖锐湿疣及20例正常外阴组织中的FHIT、p21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p21蛋白在外阴鳞癌组织和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6 7);FHIT蛋白、p21蛋白在外阴鳞癌组织和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外阴鳞癌中FHIT和p2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的组织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FHIT蛋白与p2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①FHIT基因和p21基因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和外阴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关,部分外阴尖锐湿疣有可能是外阴癌的前期病变;②FHIT基因在外阴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与p21基因没有关系.

  • 外阴癌根治术的护理

    作者:郑小琴

    外阴癌占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3%~5%,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1%(1),主要是由于感染及外阴营养不良所致.一般采用根治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2).

288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