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尖锐湿疣诊治新疗法

    作者:田扬顺

    尖锐湿疣(CA)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从总体上讲,尖锐湿疣是一种具有致癌潜能的增生性疾病.国内外研究证实,如不及时彻底治疗,尖锐湿疣与外阴癌(有人统计5%~14%外阴癌,曾有外阴湿疣史)及子宫颈癌(有研究报告应用PCR技术证实,在子宫颈癌组织中HPV检出率为93%,在CIN中检出率达94%.文献报告宫颈原位癌有2.18%有湿疣病变,微小浸润癌有13.7%细胞涂片发现不典型湿疣细胞)的发病密切相关.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男性同性恋者),亦可由外界污染的环境、衣物、用具、毛巾、不洁卫生巾、钱币,也可通过坐式便器、游泳、公共浴池及夏季乘坐出租车等方式引起.男女均可发病,儿童也可被感染.新生儿可通过病母产道感染而发生咽喉乳头瘤及(或)肛周疣.

  • 腹股沟肿物(3)

    作者:许怀瑾

    2.2 淋巴结转移癌2.2.1 临床表现在腹股沟区,可触及单个或多肿块淋巴结,初为单发,质硬,无压痛,无特别不适,但不能移动.病人多有肛管癌、阴茎癌、女性外阴癌等现病史或过去史.随着病情进展,结节可以增多并增大,并偶有疼痛.

  • 18例外阴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黄竹影

    目的 总结外阴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 我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8例外阴癌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但术后3例高龄患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4例切口裂开,经积极处理治愈,总治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8. 9%. 结论 手术是治疗外阴癌的主要方法,加强并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 外阴癌根治术35例报道

    作者:段振涛;杜梅;赵建莲;杨朝振

    外阴癌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妇科癌症.当今多数学者不支持盲目扩大根治,主张手术范围应根据病灶大小、浸润深浅和淋巴有无转移而定.在考虑病人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一些正常组织以减少组织损伤,维持器官的生理功能[1].

  • 整体护理在降低外阴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李梦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降低外阴癌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收治并行外阴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整体护理组在术后运用整体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整体护理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无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外阴癌根治术后,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黄仲禄;谢海容;罗春明;王彤洁;胡霞;韩彬;杨华

    目的:研究分析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外阴癌患者24例,将24例患者按照不同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方法分配为两组,依次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开放式手术),研究组14例,对照组10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总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外阴癌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外阴癌根治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作者:付艳华

    目的:分析探讨外阴癌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笔者对10例外阴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前积极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细致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液的情况,保持负压吸引通畅,保持创面敷料干燥,防止切口感染等护理措施,伤口全都愈合良好.结论:全面仔细观察及护理可以提高外阴癌术后伤口愈合率,从而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外阴癌个体化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谢海容;黄仲禄;胡霞;罗春明;韩彬;王彤;匡小容

    目的:总结外阴癌个体化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例外阴癌(术前均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总结本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压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本组8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83.52±12.0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7.53±23.15)ml;6例患者于术后给予负压吸引鼓,留置时间平均(2.21±0.41)d;通过术后随访统计并未发生并发症表现,出现2例复发,其中1例为腹股沟淋巴结复发,通过活检显示切口愈合不良所致,患者自愿放弃治疗,自行离院;另1例为外阴病灶复发,经转入上级医院对症治疗后,经复查显示病灶消失.结论:外阴癌的治疗中,通过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疾病情况,展开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的满意效果,但此结论主要针对术前无淋巴结转移者,至于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否可取的较好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中证实.

  •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价值评价

    作者:黄仲禄;谢海容;罗春明

    目的:探讨外阴癌病人经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LIND)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25例外阴癌病人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12例,对照组13例),传统开放LIND治疗对照组病人,而腹腔镜下行LIND治疗研究组病人,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在外阴切除和整形重建和住院时间,失血量和双侧腹股沟淋巴切除数量方面,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病人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外阴癌病人经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LIND)进行治疗后,疗效显著,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被显著降低,同时,病人的住院时间也可被大大缩短,加速了其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柳叶刀上的长青人生——记我国著名妇科肿瘤诊治专家张志毅教授

    作者:张志毅

    张志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妇科肿瘤学组委员,《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外科系,毕业分配至肿瘤医院从事妇科肿瘤临床工作56年.擅长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外阴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妇癌领域手术治疗.

  • 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综合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鑫;胡红梅;陈萍

    目的 探讨外阴癌根治术患者的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外阴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护理准备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护理准备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优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外阴癌根治术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外阴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曹书兰

    目的:观察对外阴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外阴癌围手术期患者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术前、中、后等方面护理,并观察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对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所选取的5例患者均安全的度过了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且术后切口I期愈合率为80%。结论鉴于外阴癌患者年龄范围较广、老年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病情较为复杂、手术过程所受的干扰因素较多等,较好的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表达在外阴癌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王艳;马庆芬

    目的 探索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表达在外阴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的方法为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正常外阴组织25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s)29例和外阴癌组织40例实施FHIT蛋白表达的检查.结果 正常外阴组织、VINs、外阴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25/25),44.8%(13/29),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2%(2/11),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27.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蛋白的异常表达为诊断外阴癌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外阴癌的治疗与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 外阴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丁东云;马丽娟;林丽

    目的:探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从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及原有疾病方面同时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结果:全部患者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率达90%.结论:由于外阴癌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范围较广泛,非常容易受到污染,相比之下,老年人抵抗力比年轻人差,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护理有助于治疗.

  • 1例外阴癌未婚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储敏

    笔者对1例在全麻下行外阴肿块扩大切除术+外阴成形术的外阴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 输卵管癌2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晋雯

    原发性输卵管癌简称为输卵管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绝经后期妇女.其发生率排列于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外阴癌和外阴癌之后,位居末位.输卵管癌早期无症状,体征多不典型,临床常常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及盆腔包块,即输卵管癌三联症.临床处理同卵巢癌.下面对输卵管癌2例分析如下.

  • 女性外阴癌1例诊治分析

    作者:吕丽娟

    外阴癌指发生于女性外生殖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5%.多发于60岁以上的妇女,其中外阴鳞状细胞癌常见,占80%以上.其他包括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等.外阴癌的主要症状为外阴部位的瘙痒,治疗强调个体化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总的5年生存率为52%~85%,预后主要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FHIT、EGF基因表达与外阴癌发生发展的意义

    作者:王艳;马庆芬

    目的 :探索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与外阴癌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正常外阴组织25例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s)29例 、外阴癌组织40例,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的FHIT蛋白 、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FHIT蛋白在各类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方面,正常外阴组织 、VINs、外阴癌分别为100%(25/25),44.8%(13/29),25%(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EGF蛋白在正常外阴组织中无表达,在外阴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达到了95%(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阴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这两种基因表达与外阴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性.

  • EGF基因表达与外阴癌的关系

    作者:王艳;马庆芬

    目的:探索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与外阴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40例外阴癌患者组织实施EGF蛋白表达检测,给予25例外阴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正常外阴组织、外阴癌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5),95%(38/40),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高分化外阴癌组EGF的细胞阳性表达率为35.6%,而中、低分化外阴癌组各为41.7%、47.1%,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EGF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外阴癌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为外阴癌的进展程度提供重要的信息.

  • 浅谈外阴癌患者的护理分析

    作者:戚红霞

    目的 讨论外阴癌患者的护理.方法 查阅资料结合临床实际病例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果 外阴恶性肿瘤是影响下生殖道罕见的妇科肿瘤.结论 手术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积极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完善各项化验检查.

    关键词: 外阴癌 护理
288 条记录 14/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