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男士"特区"生活有6忌

    作者:

    大量的临床资料告诉我们,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睾丸炎、附睾炎、早泄、阳瘘、阴茎癌等,是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病,它们折磨着众多折男性,也在提醒着男性,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特区".

  • 男士"特区"生活有6忌

    作者:

    大量的临床资料告诉我们,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睾丸炎、附睾炎、早泄、阴痿、阴茎癌等,是危险男性健康的常见病,它们折磨着众多的男性,也在提醒着男性,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保护自己的"特区".

  • 腿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后皮肤缺损一例护理体会

    作者:潘春丽

    针对一例罕见阴茎癌伴巨大淋巴转移病例,对腿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后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特别是创面固定、皮瓣观察等方面的护理,并做好相关的健康指导.

  • 包皮环切新技术探讨

    作者:胡述鹏;余明;宋波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成年男子常见病,易引起龟头包皮炎的反复发作,是引发阴茎癌的主要因素,且性生活时易引起疼痛,可导致性失去和谐或心因性功能障碍.

  • 中医治疗阴茎癌验案1则

    作者:武迎梅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在包皮系带附近、阴茎头冠状沟、包皮内板及外尿道口边缘,它的发生与包茎、包皮过长及包皮垢的刺激有密切关系,易于早期发现.临床表现常在龟头或包皮内板出现丘疹、湿疹、疣、水疱及溃疡等,有的呈乳头状生长,或溃疡经久不愈.早期手术切除有效,但对病人影响大,且容易复发转移;晚期手术化疗均不理想,局部放疗尚有一定效果.近年来,我门诊部李建生主任应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1例阴茎癌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简介如下.

  • 癌症的中医理论溯源

    作者:邵波

    中医学对癌瘤的认识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殷虚甲骨文中就记有"癌"的病名.在公元前12世纪的<周礼>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医学分科的情况,"凡民之有疾者,分而治之".其中设有"疡知"专科,"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的治疗.当然,根据资料分析,这里所说的"肿疡"中,无疑地包括了某些体表性癌瘤在内,诸如皮肤癌、乳癌、甲状腺癌、阴茎癌、口腔癌、淋巴肉瘤等,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受中医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至今称癌瘤为"肿疡".

  • 负压吸引在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应用

    作者:孔丽丽;何杏勤

    目的 通过对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负压吸引与加压包扎的比较,探讨负压吸引在降低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医护人员可操作性的优势.方法 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分为加压包扎组(A组)和负压吸引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下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可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 负压吸引组患者主观舒适度明显好于加压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8,P=0.041);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3,P=0.022);皮下积液、下肢水肿、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加压包扎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换药操作用时较加压包扎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非加压包扎并持续负压吸引的包扎方法 能提高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医护人员术后换药、观察伤口情况节省时间.

  • 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观察

    作者:辛险峰;杨秀娟;李晓健;董红艳;苏立新

    晚期癌症治疗方法很多,本文旨在观察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Epidural Controlled Analgesia,PCEA)在癌痛的临床应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文共观察17例,其中男性9例,女8例,平均年龄56±12岁.其中8例肺癌伴骨痛综合症,3例肺癌,2例乳腺癌,2例胰腺癌,1例阴茎癌,1例宫颈癌,均为中重度疼痛,每日肌注或静注哌替啶600~1000mg,疗效不明显.

  • 阴茎癌根治术后"幻痛"一例报道

    作者:鄢建勤;徐启明

    患者,男性,81岁,1年前诊断为阴茎癌,在当地行阴茎癌根治术:阴茎全切、双侧睾丸切除、膀胱造瘘,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第三天起一直觉会阴部不适,感觉阴茎、睾丸仍存在,逐渐出现会阴部疼痛,特别是龟头部位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疼痛严重时,出现烧灼感或电击样疼痛,难以忍受,立位时有阴茎勃起感.体查:会阴部阴茎、睾丸已切除,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未扪及肿块,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肝脾B超正常.患者曾在多个医院泌尿科反复检查,无阳性发现.曾行局部放射治疗,无明显疗效,服用曲马多、消炎痛、苯二氮卓类药物、卡马西平等效果不满意.

  • 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飞亚;姚林;李学松;周利群

    阴茎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一般首先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开放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治疗阴茎癌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1],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切口较大,术后易发生皮瓣坏死、淋巴漏、淋巴囊肿、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并发症[2-3],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痛苦.近来,有学者报道了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4-5].笔者对1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飞亚;姚林;李学松;周利群

    阴茎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一般首先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开放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治疗阴茎癌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1],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切口较大,术后易发生皮瓣坏死、淋巴漏、淋巴囊肿、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并发症[2-3],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痛苦。近来,有学者报道了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4-5]。笔者对1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小肠转移性鳞癌伴类白血病反应一例

    作者:王艳芝;彭丽华;杨云生

    患者男,77岁,主因“腹痛5 d”入院,患者于2011年8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全腹持续性胀痛,以下腹为重,进食后加重,无排气,有排便,1次/d,黄色稀便,无发热、恶心、呕吐。8月18日腹痛加重,就诊我院急诊科,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6×109/L,中性粒细胞91.9%,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9%,嗜酸粒细胞0.1%,血红蛋白124 g/L,血小板计数345×109/L;立位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腹部超声提示:(1)轻度脂肪肝;(2)胆囊壁胆固醇沉着;(3)腹水。既往史:患者2006年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2011年3月诊断阴茎癌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图1):阴茎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见一长约5 cm手术瘢痕,腹软,上腹部、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无振水声,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肿大,全腹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腹痛减轻,出现排气,但仍有明显腹胀,伴发热,高38.9℃,且血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高达111.25×109/L,未见幼稚细胞。腹部CT增强(图2,3):肠梗阻;右下腹部小肠管壁软组织肿块伴不均匀强化,大小约5.4 cm ×5.5 cm;腹膜及肠系膜增厚;腹腔积液。骨髓涂片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86%,以成熟阶段细胞为主,红系占7.6%,巨核细胞未见产板型,考虑感染骨髓象。活检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明显,幼稚前体细胞少见,红系增生略偏低,巨核细胞可见,结合涂片考虑为反应性改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积分增高。期间予以广谱抗生素治疗,病情无好转,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为明确病因,于8月28日行剖腹探查见大量淡黄色腹水,吸净腹水,见小肠积气明显,回盲部同右下腹壁黏连,大网膜水肿,质硬,覆盖回盲部,分离黏连后,见小肠系膜部分高度水肿,表覆黄白色分泌物,回肠距回盲部约50 cm处可见一肿瘤,约5 cm ×4 cm,侵破浆膜,同周围系膜黏连,质地糟碎,已破溃,肿瘤内容物流出,清除内容物,纱垫保护肠管漏口。继续探查肝、胆、胰、脾脏无异常,腹腔内多处覆盖黄白色分泌物。后行小肠部分切除+回肠近端远端造瘘术。术后病理(图4,5):小肠、小肠系膜低分化癌伴广泛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 (-), CD34(-), CK7(-), LCA(-), p63(-), PSA (-), vimentin (-), CD117(-), CK (+),actin(pan)(-),CK5(+)。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支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符合转移。本例考虑为阴茎癌小肠转移。术后3d因“腹腔出血”再次行剖腹探查+止血+宫纱填塞+回肠造瘘术。术后病情一度好转,白细胞计数有所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后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9月16日抢救无效死亡。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对策

    作者:高艳娥;杨梅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是常见的性传播病毒[1],寄生于人类鳞状上皮,为双链环状小DNA病毒,有严格的嗜上皮性。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除可引起主要性病尖锐湿疣外,尚在数种人类癌症如宫颈癌、肛门及肛周癌、外阴癌、阴茎癌和食管癌等的成因中起重要作用。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早由德国病毒学家Harold zur Hause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已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明确致病因素,使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惟一可能通过接种疫苗、摒弃不洁性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等手段来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乃至彻底根除的恶性肿瘤。 Harold zur Hausen也因此重大发现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 巨大阴茎癌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陈红;姜进军;薛杰;杜汪燕

    患者男,66岁,务农.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茎肿胀,同时伴有尿道溢脓,尿频、尿痛、尿急,无发热、寒战,无腰腹疼痛,无排尿困难等.曾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阴茎肿胀加剧,来院就诊.

  • 《阴茎癌诊断治疗指南》解读

    作者:《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阴茎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疾病,发病率为O.1~7.9/10万人.欧洲的发病率为0.1~0.9/10万人,美国为O.7~0.9/10万人,其他地区如亚洲、非洲和南美,阴茎癌占男性癌症的10%~20%.社会和文化习俗是影响阴茎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例如,44%~90%的阴茎癌患者合并有包茎,有资料显示阴茎癌与人类乳头状病毒有关.

  • 阴茎癌误诊1例分析

    作者:刘浩;刘伟林;李海清;闫晓丹

    1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因阴茎部溃疡、发痒20余年入院。20年前患者因包茎行包皮环切术,术后阴茎头部渐出现一小溃疡,局部发痒,后曾2次行溃疡清除术,但是效果欠佳,20年来阴茎头部溃疡一直未愈合,期间在多地诊治,考虑龟头炎、湿疹等,给于清洗、抗生素、抗真菌等药物治疗,效果仍欠佳,但溃疡创面亦未明显扩大、加深。查体:会阴部可闻及明显异味,阴茎头部(距冠状沟约1cm)有一小溃疡,直径约1cm,创面发红,无明显出血及坏死,溃疡基地深度约0.5cm,局部略硬。阴茎根部及阴囊未触及明显异常。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直径约0.8cm大小淋巴结1个,活动度良好。左侧腹股沟未触及明显淋巴结。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为5.4mmol/L。由于患者有包茎史,且溃疡创面长达20年未愈合,我们考虑不除外肿瘤可能,行病理活检提示:高分化鳞癌。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活检为慢性炎症和反应性增生。

  • 巨大阴茎癌一例报告

    作者:朱选文;李方印;刘犇;沈煜;丁海贤;方家杰

    2005年2月我院收治巨大阴茎癌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65岁.因阴茎溃烂4年入院.患者自幼有包茎史,阴茎头一直未能显露.4年前患者出现阴茎头部瘙痒,皮肤破溃,拒绝手术治疗.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郁华亮;卢永良;肖毅;邵志强;郭加翔;杨渝;王宏伟;高江平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9.7±7.5)岁,范围40 ~ 62岁.体重指数(27.97±3.86)kg/m2,范围21.76~33.21 kg/m2.临床分期:T1期4例,T2期2例,T3期1例;7例术前查体及辅助检查均提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盆腔淋巴结肿大,N1期1例,N2期3例,N3期3例;均无远处转移.术前常规评估心肺功能,行腹股沟及盆腔增强CT或MRI检查,行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全麻,患者取平卧位,头低臀高约15°,双下肢伸直呈“八”字分开外展约45°,双膝关节稍屈曲外旋,将达芬奇机器人床旁机械臂由患者两腿间推入.术中于浅筋膜膜性层(Scarpa筋膜)与腹外斜肌腱膜表面之间钝性分离,用自制气囊扩张建立皮下空间后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均无需移动机械臂系统.4例术中利用原套管位置进入腹腔,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例患者共13侧手术,每侧手术时间(70.0±12.51)min,范围50~90 min;术中出血量每侧均<10 ml.左侧清扫淋巴结(14.0±3.3)枚,范围7~18枚;右侧清扫淋巴结(11.0±3.3)枚,范围5~21枚.7例均术后7d拆线,未发生皮肤坏死、伤口延迟愈合、蜂窝织炎等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淋巴漏.7例术后随访时间3~14个月,1例死于肿瘤进展、全身转移,余6例原发灶、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无复发、转移.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顺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能达到预期手术疗效,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将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机械臂置于患者双下肢之间,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时无需移动机械臂,可简化步骤,减少套管使用,如病情需要还可利用原套管位置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多光谱分光融合外科手术引导系统在阴茎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峰;张瑞;梁学志;曹晓明;马彦杰;王璟琪;薛亚洲;王东文

    目的 探讨采用多光谱分光融合外科手术引导系统(MGS)在阴茎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采用MGS进行阴茎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2 ~ 78岁,平均65岁.肿物位于阴茎头或冠状沟,均<T3期;3例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4例不能触及,但超声检查直径>1 cm.所有患者均在阴茎肿瘤近端正常皮肤下或皮内12、4、6和9点处,采用1 ml注射器在各点注射吲哚菁绿溶液0.25 m1(2.5 mg/ml),共1 ml,立刻将成像探头对准注射点,观察MGS显示器上荧光影像的动态变化.MGS显示的图像包括可见光图像、荧光图像和融合图像,融合图像为绿色伪彩.按照图像的动态特征,荧光影像依次包括注射点部、阴茎体部、耻骨联合部、腹股沟部和前哨淋巴结部5个部分.结果 7例患者14侧,除1侧未见显影外,其余13侧显影良好.显影良好的13侧,在注射后15 min左右,其他部位荧光逐渐消失,腹股沟区荧光影像逐渐浓聚固定,为前哨淋巴结体外确定位点.切开该处皮肤后即刻看到荧光强度更强的淋巴结样组织,与周围组织有明确的边界,沿此边界分离、结扎、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淋巴样组织切除后,仍有3侧有残余荧光斑点,进一步切除.未显影的1侧,未找到淋巴结.术后病理证实13侧按照荧光影像体外定位、体内示踪的荧光显影组织为淋巴结,符合率为100%;3侧有残余荧光的组织,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结论 MGS辅助术中荧光成像,显著提高医生的视觉深度,能够实时、动态、准确地体外定位和体内示踪阴茎癌前哨淋巴结.

  • 阴茎癌腹腔镜下和开放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祁小龙;章越龙;刘锋;张琦;周密;张大宏

    目的 比较阴茎癌腹腔镜下与开放式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0~75岁,平均57岁.病程7d~9年,平均18.6个月.术前临床分期T1期10例,T2期7例,T3期6例.10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中3例有2枚肿大淋巴结.根据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S)组10例和开放式手术(open surgery,OS)组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肿大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除淋巴结数量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LS组手术时间(103.6±15.2)min、术中出血量(56.5±6.8)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8±0.8)d、住院时间(8.5±1.1)d,OS组手术时间(156.8±18.3) min、术中出血量(88.5±9.5)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2.5±1.3)d、住院时间(15.7±1.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组切除淋巴结数量为(9.5±1.3)枚、OS组为(10.3±1.5)枚;LS组病理阳性淋巴结数量为5处6枚,OS组为5处7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血病例,无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12~48个月,OS组出现肺转移1例,其余患者无原位复发及转移. 结论 与开放手术比较,阴茎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

251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