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和复位过程中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达的状况,以评价其在接触抑制机制中的意义. 方法对72只猫眼行晶状体囊外摘除和玻璃体切除手术.3周后,利用微穿刺技术制作视网膜脱离和复位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取眼球并制成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PCNA的表达.光镜下确定PCNA阳性的RPE细胞并量化增殖反应.采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脱离组的脱离区和非脱离区及复位组复位区RPE细胞层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在视网膜脱离后24 h,脱离组脱离区视网膜RPE细胞层出现PCNA阳性细胞,5~6 d达到高峰,20 d后逐渐回落.在复位组复位区,PCNA标记的RPE细胞明显少于脱离组脱离区.脱离组非脱离区视网膜很少有PCNA标记的RPE细胞.3组PCNA标记的RPE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视网膜脱离诱导RPE细胞增殖,而视网膜复位后这种增殖受到抑制.表明视网膜复位过程中,接触抑制的机制在发挥作用.
关键词: 色素上皮/眼 增殖细胞核抗原 穿刺术 接触抑制 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 -
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附51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临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行脑血管造影者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18岁-80岁,平均52.0±15.6岁.局麻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51例患者中,完成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41例,成功率80.4%.桡动脉穿刺失败10例,改穿同侧股动脉成功完成手术.全组病例均无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安全可行,成功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酌情选用.
-
癌性腹水穿刺后针道种植转移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癌性腹水穿刺后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增强对针道种植转移的认识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例癌性腹水穿刺后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针道种植转移常常发生在粗针多次穿刺后的3~75天,平均14天;临床表现有穿刺部位疼痛(84.62%),穿刺部位出现结节(100.00%);所有病例皮下结节活检结果为转移性腺癌,其中69.23%(9/13)为低分化腺癌.结论:腹水穿刺虽有安全、实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癌性腹水有沿穿刺针道种植转移的可能,临床应掌握好适应症;对穿刺后皮下结节进行活检有利于原发疾病和腹水性质的判定.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目的:旨在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与同期经股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比较,分别观察二组在手术和住院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桡动脉组在平均穿刺时间、平均导管到位时间、导管更换次数、平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上稍长.经桡动脉组在局部并发症、压迫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病人舒适性、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优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与经股动脉同样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的穿刺局部并发症少见,病人更乐意接受.
-
头皮囊状淋巴管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男,27岁,因"头部包块突然增大1 d",于2012年10月入院,患者出生时发现右侧颞部存在1个包块,随年龄增长,包块呈缓慢性增大,曾在上小学时出现包块增大,行包块穿刺术抽出血性液后包块缩小.此次再次突然增大.
-
导管误入锁骨下动脉的非外科处理3例报告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扩张鞘或导管误入锁骨下动脉的处理办法.方法通过交换拔管的方法,将留置在动脉内的导管直径每20min减少0.5mm,直至完全拔除.结果 3例误入锁骨下动脉并下鞘的病例均成功拔出扩张鞘或导管,无1例出现不良后果.结论交换拔管有利于动脉逐级弹性回缩,易于止血,比直接拔管的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处理导管误入锁骨下动脉的另一可选方案.
-
建立无痛人流术静脉给药通道血管选择探讨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术建立静脉给药通道,手背小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对初期推注药液时引起疼痛感觉的比较,以便选择佳穿刺部位.方法 选择61例作手背表浅静脉穿刺(A组)123例作上肢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B组)并对两组病人穿刺的成功率和疼痛感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的统计学结果P>0.05.结论 采用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初期推注药液时刺激小,痛感率低,值得借鉴.
-
股动脉穿刺术后同侧腓肠肌静脉血栓的处理
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腓肠肌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虽然少见且表现不严重,但诊断及处理不及时也可出现较大深静脉血栓或肺梗塞,笔者总结报告一组该类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体会,以供借鉴.
-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种类及引起并发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153例在穿刺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导致并发症的因素,并行趋势分析.结果:153例均穿刺成功,病理结果诊断明确,有并发症发生114例,其中气胸67例,肺出血38例,纵膈及皮下气肿6例,胸膜反应3例.气胸与胸膜夹角、病灶深度、病灶大小、针调整次数等影响因素相关,肺出血与病灶深度、病灶大小、及是否损伤气道等因素密切相关,二者的趋势分析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气胸和肺出血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病灶深度、病灶大小等.
-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385例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穿刺方向、穿刺效果及术中技巧.方法:385例各类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采用艾贝尔型双腔深静脉导管,起始穿刺进针点位于右锁骨中段下1.0~1.5 cm处,首先从右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交界处为穿刺方向进针,穿刺失败者改右锁骨下静脉为穿刺方向进针,再失败者改行左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操作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385例均穿刺成功,第一种穿刺方法导丝置入困难几率、手术操作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优于后两种穿刺方法.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采用右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交界处为穿刺方向的穿刺方法,手术操作时间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穿刺成功率高.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30例分析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诊断方法,对肺部周围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回顾分析了2006年2月~2008年12月30例胸部CT导向穿刺活检病例,就其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改良经皮骨肿块穿刺术的临床价值
经皮骨肿块穿刺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近年文献报导不多[1~5].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采用常规法,后又用改良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改良法在进骨髓腔、病变整体取样、局部用药等方面有较多优点,值得总结推广,介绍如下.
-
单针穿刺在卵巢癌腹腔化疗中的应用
卵巢癌是威胁妇女生命严重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癌,临床确诊时约70%以上患者已属晚期.卵巢癌的转移特点以腹腔内各脏器表面弥漫性种植为主,往往具有局限于腹腔的倾向,即使无腹水的病人腹腔冲洗液中也可找到癌细胞.因此,腹腔内用化疗药物是加强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1 ].1996~1997年对卵巢癌病人采用单针穿刺的方法,对8例共39次穿刺及效果的观察,证明此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失败率低,避免了保留导管引起的堵塞、脱落、断裂、感染和生活不便等问题,使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全程腹腔化疗.
-
采用小儿头皮针行胸骨骨髓穿刺的探讨
骨髓检查在儿科疾病、尤其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骨髓穿刺则是儿科常用的临床操作技术。为了克服过去传统骨髓穿刺方法的缺点,提高小儿骨髓穿刺的质量,减少患儿的损伤和痛苦,我们对1998年9月~1999年8月101例次需作骨髓检查的患儿,采用7号小儿头皮穿刺针代替传统的小儿骨髓穿刺针行骨髓穿刺取材,以探讨小儿头皮穿刺针在小儿骨髓穿刺中的可行性,与同期用传统穿刺方法取材的43例患儿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袋鼠式护理在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时疼痛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无需辅助呼吸且未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日龄10 d的30~36周早产儿,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对照组,袋鼠式护理组在进行静脉穿刺前20 min按袋鼠式护理方法与母亲接触,并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维持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则以俯卧位置于温箱中;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哭喊持续时间.结果: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过程中,袋鼠式护理组心率和啼哭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
开颅夹闭联合脑室穿刺术治疗脑动脉破裂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开颅夹闭联合脑室穿刺术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79例Hunt-HessⅢ级以上的脑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行开颅夹闭联合脑室穿刺术,n=39)和对照组(行常规开颅夹闭术,n =40);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第24 h、第7及15天时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评价患者的意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半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运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观察组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第24 h时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及15天时,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发现,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为肺部和颅内感染、脑积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4.019,P=0.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二次出血、Hunt-Hess分级及术后脑积水是影响开颅夹闭联合脑室穿刺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采用开颅夹闭联合脑室穿刺术式治疗效果好于常规开颅夹闭术.
-
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后血肿腔冲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后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对血肿清除率、拔针时间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20 ~ 40) mL患者,在发病后6~24 h给予立体定向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37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及血肿溶解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给予血肿溶解剂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拔针时间、拔针前残余血肿量、术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拔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时血肿清除率、拔针前残余血肿量、术后2周时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中等量(20 ~40 mL)脑出血血肿引流术后患者,给与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可使拔针时间延长,不宜行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
-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细针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FANB)对甲状腺结节(TN)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前行FANB检查、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的住院治疗TN患者资料191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术前FANB诊断T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FANB诊断为取材不满意13例、良性147例、不确定4例、可疑恶性20例、恶性7例;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术前FANB诊断甲状腺结节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符合率分别为80.76%、96.05%、93.82%及93.82%.结论:术前FANB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40岁以上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后临床和病理特点
目的:分析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甲状腺结节(T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行TN手术治疗且年龄≥40岁患者533例病历资料,分析TN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及术后TN的病理类型和良恶性的构成,分析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TN良恶性关系;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评价患者术前超声、细针穿刺诊断的准确性,以结节良恶性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结果:在40~ 59岁中老年人TN多见,男女TN恶性率分别为23.4%、13.6%;TN病理类型中良性结节以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多见(56.6%,11.1%),恶性结节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13.9%),其余髓样癌及其他占1.2%;单发、实性、大结节恶性率高于多发、混合性结节,囊性结节恶变性较低;术前超声、细针穿刺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符合率分别为82.8%、94.9%,恶性结节比例随着术前TSH水平增高而增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TSH是预测TN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40岁以上中老年TN恶性率男性高于女性;超声、细针穿刺及TSH检查对TN良恶性鉴别有重要诊断价值.
-
经皮肺活检术对不同部位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对肺部不同部位病灶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206例肺部肿块或结节的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根据取材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分别采用这3种取材方法对不同病变部位肺组织进行取材,获取组织送病理检查或细胞学涂片检查,比较3种取材方法对肺部病灶与胸膜距离≤2 cm组和>2 cm组病变性质和部位的诊断正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和并发症.结果:病灶距胸膜距离≤2 cm组的诊断正确率(81.48%)高于距胸膜距离>2 cm组(67.35%)(P=0.019 7),病灶距胸膜距离≤2 cm组灵敏度(0.911 8)高于>2 cm组(P=0.8000),两组特异度均为1.000 0;病灶距胸膜距离≤2 cm组中,3组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 4).病灶距胸膜距离>2 cm组中,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高(P=0.028 2);两组中,均以切割加针刺组灵敏度均高(分别为1.000 0和0.916 7);病灶距胸膜≤2 cm组发生气胸和出血的比例均低于病灶距胸膜>2 cm组(气胸P=0.000 2,出血P=0.037 7).结论:CT定位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病灶距胸膜≤2 cm组诊断正确率高,并发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