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两种GO期同步化方法效果评价

    作者:严丽萍;陶茂萱

    目的 评价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两种方法对细胞周期GO期同步化效果,并分析再进入细胞周期各期的时点.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血清饥饿0~48h以及恢复血清培养0~24h内细胞周期分布改变;分析接触抑制3天及传代后24h细胞周期分布改变.结果 血清饥饿48h后能够达到较好的同步化效果,血清再刺激16h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进程,G1期的细胞在16h后明显减少,24h时达到低点;S期的细胞在16h后明显增加,于20h左右达到峰值;G2期的细胞在20h时增加明显,24h时达峰值.接触抑制同步化3天后GO达83.36%,传代后,G1期的细胞在13h后逐渐减少,S期的细胞在13h后逐渐增加,于22h时达峰值,G2期的细胞在19h后逐渐增加,25h时达峰值.结论 血清饥饿48h或者接触抑制3天均能使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达到GO期同步化状态,恢复血清16h和传代后13h细胞逐渐进入周期.血清饥饿法要优于接触抑制法.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唾液酸与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笑如;李玉闽;方晓霞;邱懿

    唾液酸(SA)是9碳神经氨酸衍生物的总称, 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中; 细胞的分化, 恶性细胞的迁移, 细胞识别、粘着和接触抑制等都与膜上SA有关[1].

  • 猫实验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PCNA的表达

    作者:刘铁城;马志中;刘百臣;王常观;张卯年

    研究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的增殖情况.利用微穿刺技术将0.25%Healon注入视网膜下腔造成视网膜脱离,并在不同时间(术后0.5、1、2、3、4、5、6、7、10、14、20、30、60天)摘除眼球.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脱离后RPE细胞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光镜下确定PCNA染色阳性的RPE并量化增殖反应.结果显示,在上述相应各时间点,组织切片平均每0.25mm视网膜有PCNA标记的RPE细胞数是:脱离区分别为0.055、0.444、0.861、1.972、3.139、5.833、6.028、4.917、3.333、2.195、1.083、0.195、0.056,非脱离区为0.000~0.63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表明,神经视网膜与RPE细胞分离可诱导RPE细胞PCNA表达.

  • 血清唾液酸的测定在肝癌和肝硬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丽娟;袁振铎

    唾液酸(sialic acid, SA)是神经氨酸的一种衍生物,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与癌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接触抑制的丧失及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而且不随年龄和性别而改变[1].为探讨SA的测定在鉴别肝癌和肝硬变的意义进行以下研究.

  • 接触抑制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TSC-22)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史强;魏英杰;崔传珏;李君;刘晓艳;白媛媛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模型,研究接触抑制对TSC -22表达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探明TSC -22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的确切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差速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Sprague - Dawley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下述实验:①以不同初始密度接种细胞,分为两组:A组为50%融合组:以1.0×105/ml密度接种细胞于T25细胞培养瓶中,培养24h;B组为100%融合组:以2.0×105/ml密度接种细胞于T25细胞培养瓶中,培养24h;②均以2.0×105/ml的初始密度接种细胞于T25细胞培养瓶中,分为4组:A组为未融合组:接种后培养6h(至贴壁未融合状态);B组为融合组:接种后培养24h(至100%融合状态);C组为胰酶消化打破融合组:接种后培养至100%融合后,0.25%胰酶消化,离心混悬后重新贴壁,继续培养6h(此时细胞重新贴壁但未融合);D组为胰酶消化重新达融合组:接种后培养至100%融合后,0.25%胰酶消化,离心混悬后重新贴壁,继续培养24h(此时细胞重新达到100%融合).以上各组分别提取mRNA和蛋白,应用实时定量PCR( real- time PCR)、蛋白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TSC -22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时定量RT -PCR和蛋白印记结果表明:①心脏成纤维细胞融合度达到100%,即发生接触抑制时,与50%融合度组相比,TSC -22的mRNA和蛋白水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②融合组心脏成纤维细胞与未融合组相比,TSC -2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胰酶消化打破融合组心脏成纤维细胞与融合组相比,TSC -2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胰酶消化重新达融合组成纤维细胞与胰酶消化打破融合组相比,TSC -2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本实验结果明确表明,在体外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中,接触抑制是诱导TSC -22表达升高的重要因素.当心脏成纤维细胞发生接触抑制时,TSC -22可能通过行使其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在接触抑制后所触发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对TSC -22确切功能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阐明心脏重构机制.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的风险:促瘤及成瘤性

    作者:胡宜;程鹏;刘云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应用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BMSCs可通过以下机制促进肿瘤生长并形成肿瘤.首先作为一种免疫缺陷细胞,BMSCs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并通过IDO,PEGE2等多种途径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及功能.其次,BMSCs还可能分化为内皮细胞及血管周细胞,参与构建肿瘤基质而促肿瘤生长.再次,有研究显示,长期体外扩增BMSCs,可致其出现永生化并显现肿瘤细胞特点,如形态变小而致密,表面标志物表达异常,接触抑制减弱及端粒酶活性增强等,移植入动物体内,可形成肉瘤.BMSCs恶性转变及成瘤的遗传学原因与染色体不稳定或基因序列错误累积有关,包括染色体增加、缺失及转位等.本文就近期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安全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 血清中唾液酸水平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王立强;路来金;孙晓玲;穆占义;杜月娟

    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9碳糖神经氨酸的一族复合物的总称,为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其含量与癌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接触抑制的丧失及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近年来,采用测定血清唾液酸(SA)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已有报道[1,2],本文采用神经氨酸苷酶偶连法,对104例不同种类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清中的唾液酸含量的测定,对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

  • c-Myc在胆管癌细胞抵抗接触抑制中的作用

    作者:肖斌;张春燕;罗国松;赵晓芳;余文静;成鹰;段春燕;王进举;冯春红;夏先明;代荣阳

    目的 探讨c-Myc信号调控对胆管癌(CCA)细胞接触抑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C和CCA细胞QBC939与RBE,分析高低密度培养对3种细胞增殖的影响.在采用c-Myc抑制剂10058-F4(F4)抑制c-Myc活性或siRNA干扰c-Myc表达的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分析c-Myc对QBC939和RBE细胞接触抑制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 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C在高密度培养时发生接触抑制,而CCA细胞QBC939与RBE在高密度培养时依然维持高增殖能力.c-Myc在接触抑制的HIBEC细胞表达下调,但在高密度培养的CCA细胞QBC939与RBE中维持高表达,抑制c-Myc可使CCA细胞恢复接触抑制.抑制c-Myc和干扰c-Myc表达能够抑制高密度培养时QBC939与RBE细胞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性,而抑制mTOR能够重建QBC939与RBE细胞的接触抑制.c-Myc在高密度QBC939与RBE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受控于YAP信号通路.结论 YAP/c-Myc通过调控mTOR促进CCA细胞抵抗接触抑制.

  • 脑卒中患者血清、脑脊液唾液酸测定

    作者:侯群;陈眉;王珏;孙岩;黄玥芳;黄晓明

    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SA),是细胞膜糖蛋白、糖脂的重要成分,在细胞的凝集、细胞间的接触抑制、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SA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体液等,神经系统中的含量尤其丰富.测定SA浓度在肿瘤患者中的意义比较明确[1],但有关脑卒中患者SA浓度变化,国内作者报道不一致.为此,我们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云;戴立里;沈鼎明

    一、HSC的增殖活化及凋亡当肝脏受到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的刺激时,HSC增殖并激活,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表达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合成ECM等.Gressner等[1]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HSC激活的"三步级联反应”模式.(1)炎症前期阶段,肝细胞受损后释放丝裂原,旁分泌作用于HSC从而引起HSC增殖,且肝细胞丧失接触抑制.

  • 转化生长因子β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燕;石雪蓉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初的研究始于1978年,Delarco和Todaro发现小鼠肉瘤病毒转化3T3细胞系所产生的多肽因子可诱导非肿瘤细胞转化为失去接触抑制,获得具有在软琼脂层中生长能力的肿瘤细胞,当时称为肉瘤生长因子[1].后续研究发现某些人体肿瘤细胞也产生类似多肽因子,随后这些能刺激静止性生长的细胞呈非静止性生长的因子称为转化生长因子(TGF)[2].TGF包括TGF-α和TGF-β.两者名字类似,但结构和功能却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GF除了能使正常细胞转化外,在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活动中行使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和其他生物学效应[3].

  •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作者:刘铁城;马志中;张卯年;刘百臣;师锁柱;王常观;张高魁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和复位过程中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达的状况,以评价其在接触抑制机制中的意义. 方法对72只猫眼行晶状体囊外摘除和玻璃体切除手术.3周后,利用微穿刺技术制作视网膜脱离和复位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取眼球并制成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PCNA的表达.光镜下确定PCNA阳性的RPE细胞并量化增殖反应.采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脱离组的脱离区和非脱离区及复位组复位区RPE细胞层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在视网膜脱离后24 h,脱离组脱离区视网膜RPE细胞层出现PCNA阳性细胞,5~6 d达到高峰,20 d后逐渐回落.在复位组复位区,PCNA标记的RPE细胞明显少于脱离组脱离区.脱离组非脱离区视网膜很少有PCNA标记的RPE细胞.3组PCNA标记的RPE细胞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视网膜脱离诱导RPE细胞增殖,而视网膜复位后这种增殖受到抑制.表明视网膜复位过程中,接触抑制的机制在发挥作用.

  • 接触抑制下调CD112和CD155在ECV304细胞上的表达伴有对NK细胞杀伤的抵抗

    作者:张葵;陈丽华;贾卫;庄然;金伯泉

    目的:研究细胞培养接触抑制条件下,ECV304细胞表面CD112和CD155表达的变化及其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ECV304细胞接触抑制为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CD112和CD155分子在对数生长状态和发生接触抑制状态ECV304细胞上表达情况的变化;采用51Cr-4 h释放试验,观察NK细胞对2种状态ECV304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结果:CD112和CD155分子在ECV304细胞发生接触抑制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数生长期细胞.NK细胞对发生接触抑制的ECV304细胞的杀伤率比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有所下降.结论:接触抑制会使ECV304细胞对NK细胞杀伤有一定抵抗,同时伴有CD112和CD155分子表达的下调,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 小鼠Wnt-3a基因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初步分析

    作者:尹宗生;张辉;张胜权;王伟;华兴一;胡勇;李光武

    目的:表达具备生物活性的重组小鼠Wnt-3a信号蛋白.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 B-Wnt3a转染并筛选稳定表达的NIH3T3细胞,Western Blot鉴定重组Wnt-3a蛋白的表达,并对Wnt3a/NIH3T3细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力给予检测.结果:Wnt-3a信号蛋白在Wnt3a/NIH3T3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Wnt-3a信号蛋白能够明显提高NIH3T3细胞的融合密度及抗凋亡能力.结论: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的重组Wnt-3a信号蛋白具备生物活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