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颅脑损伤
小儿颅脑损伤很常见,发生率每年约为100~150/10万,男性高于女性[1].随着道路交通的高速发展,且儿童户外活动较多,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小儿颅脑外伤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中、重型脑损伤仍是儿童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大约每年每10万儿童中有10人死于颅脑外伤,一般文献报道病死率为15%~20%,低于成人36%~40%左右[2].目前,国内从事小儿神经外科的专业医师很少,远远不适应小儿颅脑损伤救治的需要.本院外科设此专业较早,诊治万余例,病死率低于15%.小儿颅脑损伤涉及面较广,现仅从颅脑解剖角度和损伤特点,将常见疾病诊治阐述如下.
-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液体治疗的探讨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液体治疗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少有报道.我院2000年至2008年顺利完成450例神经外科小儿手术,积累了一定液体治疗经验,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261例,女189例,年龄0.6~15岁,平均7.8岁.450例全部行MRI、CT检查及手术治疗.
-
儿童罕见颅底骨巨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20~40岁成人,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溶骨性肿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其中不到1%的骨巨细胞瘤原发于颅骨,在儿童发病,更是罕见[1-2].2011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10岁.本次就诊4年以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面瘫,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可见左侧岩骨尖占位,岩骨尖骨质有破坏.但当地医院报告颅内未见异常,未给予特殊治疗.此次因左侧面瘫加重,左耳听力下降就诊于我院.
-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1].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离囊壁即可.而鞍膈内型颅咽管瘤(图1b)的手术切除方法与鞍膈上型颅咽管瘤有所不同,肿瘤的囊壁和鞍膈共同形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的囊壁,只放出囊液而不切除囊壁,术后囊壁可再次封闭,肿瘤囊壁分泌囊液,肿瘤复发.因此,将鞍膈和下方的肿瘤囊壁一并切除是切除鞍膈内型的关键技术.现将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自1998年以来的手术经验介绍如下.
-
怀念中国小儿神经外科奠基人白广明医生
白广明医生(1927年9月5日至1979年12月5日)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留任于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工作,1955年参加北京同仁医院由苏联专家举办的神经外科学习班,毕业后到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工作.
-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养细则
一、神经外科医师培养原则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诊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实践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外科学的主要亚专科有:神经肿瘤、神经创伤、脑血管病、脊髓脊柱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等.由于神经外科学是处理人体高中枢问题的科学,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标准要有更高的要求.应该在有完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条件、病源、成就)的单位成立“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以达到正规化培养合格的神经外科专业医师的目的.神经外科医师的培训为连续性5年制,将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培养成掌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神经外科医师,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达到能独立诊治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能独立完成颅脑外伤、大脑和小脑凸面肿瘤、脊髓外肿瘤、简单型脑动静脉畸形等手术.
-
硬脑膜切开的几种方法
硬脑膜的切开有很多种方法,根据部位和手术的要求,也有一些特殊的硬脑膜切开法,如翼点入路的放射状切开.剪开硬脑膜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获得佳(而非大)的颅内暴露,对于半球手术可以要求大范围的脑皮层显露;(2)硬膜剪开的长度短;(3)便于缝合;(4)操作简单.缝合硬脑膜的顺序与切开的顺序相反,即:先剪开的后缝合,后剪开的先缝合.根据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以下三种硬脑膜切开法.
-
天坛医院诊治儿童颅咽管瘤国际领先
在导师王忠诚院士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罗世祺教授指导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张玉琪、主任医师马振字等,采用开颅新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隆间入路和经额部纵裂入路,较好地解决了儿童颅咽管瘤外科手术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近5年来已为158名患儿进行治疗,肿瘤全切除达94%,病死率不足1%,成为目前国际该病种开颅治疗的大一组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今年初刊登在美国权威期刊<小儿神经外科杂志>上.
-
神经外科技术新进展
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国际临床神经外科学习班于2004.11.23~27日在北京举行.由前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M.Samii教授牵头主讲,并作了现场手术演示,主要内容涉及颅底神经外科、脊柱神经外科及小儿神经外科,本文对相关领域技术的新进展进行摘述.
-
第21届欧洲小儿神经外科大会召开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继宗教授出席
第21届欧洲小儿神经外科学会(ESPN)会议于5月11-15日在瑞十Montreux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欧洲、美洲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约230人,会议主席是日内瓦大学小儿神经外科主任Benedict Rilliet教授.
-
浅谈小儿神经外科规培护士带教管理体会
组织规培护士上岗前进行护理专业正规、系统的培训,是护士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小儿神经外科专业性强、工作量大、风险高、工作压力大,不仅要具备神经外科护士的职业素质,更要有儿科护士的优秀品质,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重视对规培护士的全面带教是培养优秀护理接班人的重中之重.随着小儿神经外科不断发展,传统的带教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规培护士需求,如何提高规培护士带教质量,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首先提出的,是由人性照护的护理模式发展而来的.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是以"尊重人性、关爱患者"为主题,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不仅适用于成人,更应体现在小儿的手术护理中,是一种创造性整体的有效护理模式.
-
对护理记录公开的探讨
我院自1998年3月~7月,率先在小儿神经外科病房推行了护理记录的公开,就这一新的护理工作形式总结如下.
-
小儿神经外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小儿神经外科病房主要收治0~16岁的颅内肿瘤、椎管占位、脊柱脊髓先天性疾病、颅脑外伤等疾病的患儿.患儿具有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年幼无知、活泼好动、独立及自身保护能力差等特点,同时易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视觉障碍、定向力下降、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神经外科疾病特点,常出现走失、跌倒、坠床、误吸、误食、皮肤压伤、烫伤、管路脱出、伤口抓伤等意外.因此神经外科小儿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护士要具备高度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对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做好预见性护理,避免各种护理安全意外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小儿脑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随着小儿神经外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小儿神经外科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脑血管疾病也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正如小儿神经外科绝不是成人神经外科的缩影一样[1],小儿脑血管疾病也有着其鲜明的特点,以先天性疾病为主.
-
2014第六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
2014第六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2014 CPNF)暨2014世界小儿神经外科继续教育学习班(2014 ISPN Course)、第五届上海国际神经内镜操作学习班(5th SINEHOW)及全国小儿神经外科学组会议将于2013年6月6-8日在上海举行。
-
先天性畸形脊柱裂
案例1春光明媚的一个日子,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病房里一派热闹气氛,科室医务人员正在为患者小王佳"过生日". 小王佳来自广西,出生后父母便发现她的后背上有一个包, 软软的,呈圆形,当地医院诊断为脊髓脊膜膨出,但无法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小王佳逐渐出现小便失禁、右下肢走路不灵活等情况,父母四处求医,却难寻良策.
-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128例临床分析
脑积水是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脑室-腹腔分流术简单有效,应用广泛,但手术并发症也是高的,有报道术后仍有30%的阻塞率和感染率~([1]),因此,如何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10年来,我科共收治128例脑积水患儿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满意.本文通过对脑积水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积水治疗的有效厅法.
-
脑室灌洗治疗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室内灌洗抗生素治疗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54例患者均经受了经脑室手术切除病变和置管脑室外引流.这54例颅内感染的小儿患者中,20例采用脑室内灌洗抗生素治疗,34例采用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结果 颅内感染的持续时间脑室内灌洗组为(5.55±2.25)d,静脉内给药组为(11.25±3.48)d,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 小儿神经外科涉及脑室系统的手术,可留置脑室外引流管,一旦发生颅内感染,抗菌素脑室内灌洗可以有效控制颅内感染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聚氨酯凝胶头圈预防神经外科侧俯卧位手术患儿面部急性压疮的效果
目的 探讨聚氨酯凝胶头圈在预防小儿神经外科侧俯卧位手术中患儿面部皮肤急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后颅窝疾病术中均采用侧俯卧位的42例手术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术中采用高分子聚氨酯"C"形凝胶头圈固定头部,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海绵填充式头圈固定患儿头部.术后观察患儿额颧部皮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额颧部皮肤急性压疮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神经外科侧俯卧位手术中应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可有效地保护患儿面部皮肤,减少压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