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心肌Ⅰ、Ⅲ型胶原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

    作者:武利军;刘维永;晏培松;黄岚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Ⅰ、Ⅲ型胶原改建的病理基础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为防治该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用病理染色、免疫组化对7例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移植的患者左室心肌和7例正常心肌进行病理形态学和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放免法检测血清Ⅲ型、Ⅳ型前胶原(PⅢP、PⅣP、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 结果扩心病心肌细胞变性,肥大伴局灶性坏死.心肌间质中胶原纤维弥漫增生,排列紊乱.这是扩心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定位发现Ⅰ、Ⅲ型胶原在扩心病心肌间质呈明显增生分布,Ⅰ型胶原多于Ⅲ型胶原(P<0.01). 心肌细胞内亦有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 血清PⅢP, PⅣP, LN均明显增高(P<0.05). 结论心肌细胞变性、肥大,间质胶原大量增生改建是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病理基础,也是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 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对地高辛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文爱东;黄熙;蒋永培;梅其柄;赵磊;ZHANG Li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血瘀证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按血瘀程度及心功能状况分为两组,第1组34例,血瘀较轻,心功能为Ⅰ~Ⅱ级,第2组38例,血瘀较重,心功能为Ⅲ~Ⅳ级,两组患者均口服地高辛片0.125~0.385 mg*d-1,用荧光偏振酶标免疫法检测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同时以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用Bayesian一点法拟合地高辛的个体药动学参数,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地高辛药动学参数间差异. 结果 随着血瘀及心功能损伤的加重,地高辛的分布容积显著减少,清除率显著下降,AUC显著提高,血清中肌酐显著增高. 结论 地高辛在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差异,肾功能衰减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快速测定血液脑钠素水平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熊俊杰

    0 引言 临床上常规采用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放射性血管造影检查等手段鉴别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肺源性疾病所致的急性呼吸困难,但在急诊环境中,上述检查手段无法达到方便、及时的要求. 血液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当心室壁张力增大时,从心室分泌释放,其浓度变化与心室受损程度、神经激素调节的状况及呼吸困难程度相关[1]. 我们检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中BNP浓度,探讨其快速检测在鉴别CHF与肺源性疾病所致的急性呼吸困难中的价值.

  • 安心颗粒对阿霉素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方显明;韦斌;郎中云;黄孟军

    目的:探讨安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卡托普利组(C组)、安心颗粒小剂量组(D组)、安心颗粒大剂量组(E组),每组10只.B~E组给予阿霉素腹腔注射造模,C~E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 wk后,用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比B~E组低(P<0.01),而B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较C~E组高(P<0.05).结论:安心颗粒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用于心力衰竭的防治.

  • 定量补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69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文英;龚敏;廖菽丹

    目的探讨定量补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有效性.方法定量补钠组3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定量补钠治疗.结果两组血钠浓度、心功能改变及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HF合并低钠血症给予定量补钠可纠正低钠血症,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 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新国;张君毅;陈静;闵彬;艾雪瑞;李同华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s)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68例CHF患者初次入院后测定血浆BCAAs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根据血浆BCAAs水平分为高BCAAs组(BCAAs> 366μmol/L,n=126)和低BCAAs组(BCAAs≤366μmol/L,n=42).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及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分析;再按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BCAAs组和高BCAAs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显著差异[(40.23±6.96)%和(45.96±7.05)%(P<0.01)].低BCAAs组和高BCAAs组在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14%和22.22%(P<0.01)]和心源性病死率存在显著差异[16.67%和7.14%(P<0.01)].非事件组和事件组的BCAAs水平存在显著差异[(497.45±117.56) μmol/L和(405.78±102.54) μmol/L(P <0.01)].事件组BCAAs水平与组织多普勒心肌做功指数(TDI-Tei)呈负相关(r=-0.421,P<0.001),与LVEF呈正相关(r=0.2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Hs-CRP、LVEF、TDI-Tei、BCAAs、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BCAAs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曲线显著低于低BCAAs组(Log-rank检验;x2=12.39,P<0.001).结论 血浆BCAAs水平是CHF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能有效预测CHF患者的临床预后.

  • 无创呼吸机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裴蕊慧;李竹林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S/T模式)抢救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抢救治疗,观察组30例除传统治疗,早期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h症状、体征变化及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动脉血气指标PH、PO2、PCO2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6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HR、RR、MAP、PCO2、BNP明显下降,PH、PO2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使老年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获得缓解的时间缩短,临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 急性左心衰竭预后与血清肌钙蛋白I的关系探讨

    作者:郭宇红;杨林

    目的: 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0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病时血清cTnI水平,观察1周内患者转归,分析不同病因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cTnI水平.结果: 阳性者64例,阴性者38例,阳性者1周内死亡7例,阴性者无死亡,二者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清cTnI阳性者死亡明显高于血清cTnI阴性者.不同病因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庆彦;张广东

    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整体死亡的一个独立、显著阳性相关的因素,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一个独立的预警因子.有学者随访发现,尿酸水平处于高三分位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尿酸水平处于低三分位者的2.7倍[1].为验证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本研究对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尿酸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

  • 冠心病合并心衰88例心电图分析

    作者:肖春兰;王静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2~9月份门诊就诊的冠心病心衰患者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50~59岁36例,60~65岁52例.本组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均依黄宛著的<临床心电图学>为诊断依据而确诊.

  • 重度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16例护理体会

    作者:郑雪莲

    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4年3月收治了16例重度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病情均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BNP、MMP-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静莉;张继军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3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其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BNP和MMP‐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5)。BNP和MMP‐2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及MMP‐2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检测血清BNP及MMP‐2,有助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心衰程度评估。

  • 慢性心衰患者CA125与N-末端脑钠素原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建秀;高华;曹倩;闫超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肿瘤抗原糖类抗原125(C A 125)与N‐末端脑钠素原(WT‐‐ProBNP)及心功能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8例,根据NYHA 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别检测CA19‐9、CA125、NT‐ProBNP、E/E’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LVEF及E/E’。结果:III级患者CA125、NT‐ProBNP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IV级患者较II、I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III级患者LVEF、E/E’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IV级患者LVEF较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E/E'较II、III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CA125与NT‐ProBNP、E/E'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125与心功能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明确慢性心衰的进展。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绍武;宁洁;李治国;邹丽娟;张浩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00例C H F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 未端B型钠尿肽原(N T-proB-NP)和hs-cTNT水平,所有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另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CHF组血清NT-proBNP 及hs-cTNT 水平高于非 CHF组,心衰组患者随心衰分级增加NT-proBNP 及hs-cTNT 水平也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 控制前后hs-cTNT 及NT-proBNP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TNT 的水平对CHF 的诊断和 CHF 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疗效评价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4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志明;穆学芳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新活素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负荷剂量为1.5 μ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075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泵入,连续用药24h-7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临床症状、体征、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结果:新活素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1周心率、LVEF、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新活素组治疗后1周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结论: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

  • 卡托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崇民;成蕊宁;冯占斌;赵喜荣

    目的:从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时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出发,观察应用卡托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对70例CHF患者,在应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物同时应用卡托普利和安体舒通,全部病例均未应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前后2~4周测定血清钾、镁离子及24h动态心电图.结果:所有病例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血清钾、镁离子升高.结论:卡托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 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COPD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贺文婷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合并C O PD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减轻心脏负荷、正性肌力药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及曲美他嗪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气分析及反映心脏功能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治疗后E峰增加42%、E/A 增加45%,IVEF增加15%,A峰、LVPWT/mm、IVST/mm显著降低。结论:联合应用比索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C O PD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平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阿托伐他汀(20mg,qn)组(n=28), 治疗期为6个月,在治疗前和后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容积指数(LAVI),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测定6 min步行距离.结果: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6 min步行距离延长, BNP、LVMI值及LAVI值降低.结论:在标准治疗非缺血性心衰患者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qn)治疗6个月, 可以显著改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与心功能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 充血性心力衰竭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勤华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CHF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单一,诱因多而复杂,并发症常见而重、呼吸道感染普遍,电解质紊乱,以低钠、低氯血症为主.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占69.48%.治疗的基础是合理使用强心剂和利尿剂,在此基础上加用必要的心血管扩张剂、抗氧化剂以及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的药物,同时,注重诱因和原发病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结论:CHF患者临床表现单一,诱因多而复杂,治疗措施应是综合方案.

  • 氯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a IL-6和AngⅡ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俊秀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a,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治疗组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浆TNF-a、IL-6和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TNF-a、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AngⅡ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用氯沙坦或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能降低血浆TNF-a、IL-6水平,心功能得到改善;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在降低TNF-a、IL-6水平和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氯沙坦。

2940 条记录 143/147 页 « 12...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