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RI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对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后的作用

    作者:申勇;王林峰;张英泽;丁文元;杨大龙;李志远;武刚

    目的 探讨MRI T2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在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 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58例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随访超过1年,长7年,平均16.7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1.5 TMR检查.于矢状面T2加权像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明显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05cm2;再于C7T1椎体水平脊髓信号正常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3 cm2;如T2加权像脊髓信号无明显改变,则取脊髓受压严重部位0.05 cm2为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值,计算两者比值.比值数据按大小通过聚类分析法分为三组.结合临床表现判断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成组设计方差分析,各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卡方检验,三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abinski征、踝阵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秩和检验,三组间病程、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元回归方析,改善率的78.6%可以由信号强度比值、术前JOA评分、年龄、病程、Babinski征及踝阵挛来解释.结论 T2加权像低信号强度比值组OPLL患者,年龄相对较小,病程相对较短,Babinski征出现概率较小,减压术后效果较好.反之,信号强度高且伴随锥体束征则提示预后较差.

  • 分区椎板切除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作者:王庆德;梅伟;张振辉;毛克政;姜文涛;李格;牛军杰

    目的 探讨分区椎板切除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分区椎板切除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55.0±8.1)岁.病程1~123个月,平均16.5个月.根据胸椎黄韧带解剖特征及骨化病理过程提出“分区”的概念,将每一减压节段自定义划分为“安全区”、“过渡区”及“危险区”.随着由“安全区”至“危险区”黄韧带骨化程度加重,椎管容积逐渐缩小,因此采取相应不同的手术策略依次进行减压操作,即术中首先切除“安全区”,探查、指导“过渡区”减压,孤立、游离“危险区”并锐性切除.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11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以术后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34例患者共行黄韧带骨化减压83个节段,上胸段(T1~T4)5个节段(6.0%),中胸段(T5~T8)8个节段(9.6%),下胸段(T9~L1)70个节段(84.4%).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0个月,平均(21.7±9.9)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5.3±2.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8.8±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6,P=0.001).JOA评分改善率11%~100%,平均为63.2%±24.7%,优15例(44.1%),良11例(32.4%),可8例(23.5%),优良率为76.5%.12例发生脑脊液漏,术中均未行硬膜缺损修补,严密缝合肌层及筋膜,术后6~8 d脑脊液漏自行停止;2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经清创及抗生素治疗,均完全愈合;1例患者因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而出现胸脊髓暂时性不完全性麻痹,给予急诊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分区椎板切除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具有操作安全、减压彻底等优点,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一个有效技术.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作者:盛伟斌;艾尔肯·沙德尔;欧阳甲;米吉提;程力;宋兴华;徐小雄;华强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特点及改良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1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13例),下肢无力、行走困难(11例),锥体束征阳性(12例),括约肌功能障碍(10例).经X线初步筛查,MRI联合CT或CTM证实,手术切除黄韧带骨化灶41.个节段.该病常见于中下胸椎,其中T8,94个节段,T9.1010个节段,T10.111个节段,T11.125个节段.经后路骨化灶头尾侧"开窗",两侧"截桥"的整体"漂浮"技术,去除骨化的黄韧带.按JOA评分及Hirabayashi恢复率评价手术效果,术前JOA评分1~8分,平均4.1分.结果 14例随访6~57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JOA评分5~11分,平均9.4分,恢复率为76.8%,优良率85.6%.手术中平均失血370ml,手术时间175 min,所有病例均恢复自主活动.结论 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或CTM检查,是诊断黄韧带骨化症的重要手段,改良外科手术技术较为安全可靠,术后疗效满意.

  • 胸椎黄韧带骨化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作者:周方;党耕町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片、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和发展过程,对照研究其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从影像学手段判断黄韧带骨化程度及发展趋势的依据.方法24例因胸椎黄韧带骨化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42~76岁,平均57.9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术.手术所切除的73个骨化节段均进行X线、CT、MRI及病理学分型.将骨化在CT横断面扫描骨窗条件下的形态分为均匀型和不均匀型.在MRI T2加权像上将黄韧带骨化的信号与脊髓信号对比,分为无信号、低信号、等信号及高信号.根据骨化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将黄韧带骨化分为成熟型与不成熟型.对每例患者的1~2个主要压迫节段的骨化韧带组织切片行TGF-β1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表达,共计27个节段.结果73个胸椎黄韧带骨化节段的病理组织学形态与CT分型及MRI信号表现的关系为:在CT上18个均匀型骨化节段均为成熟型骨化;55个不均匀型骨化节段中,51个为非成熟型骨化,4个为成熟型骨化.在MRI上22个无信号骨化节段均为成熟型骨化节段;50个低信号骨化节段均为非成熟型骨化节段;1个等信号骨化节段为非成熟型骨化.MRI与病理组织学形态对应关系的一致率为100%,CT与病理组织学形态对应关系的一致率为94.5%.结论临床上可以将黄韧带骨化的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作为判断黄韧带骨化程度及发展趋势的参考依据.

  • 骨化灶游离前移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作者:史峰军;刘长胜;张勇;于泉;刁振斌;崔明宇;李春龙;王大勇

    目的应用改良前路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2例134个骨化节段,其中连续型35例122个节段,跳跃型4例9个节段,局限型3例3个节段.术前CT检查骨化灶厚度指数(O-Index)为12.4%~78.8%,平均43.2%.手术经颈前路于椎体开槽,深至椎体后缘时用微型磨钻向骨化灶边缘游离.处理与硬膜严重粘连不宜切除的骨化灶时,可用丝线缝穿骨化灶一侧残余的后纵韧带或骨化灶周围的纤维组织,轻轻提起系在植骨块或颈长肌上,使骨化灶完全缩入骨槽内;对体积较小、与硬膜粘连轻的骨化灶予以切除.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8年,平均3年8个月.按JOA标准评估神经功能,术前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3~16分)28例,术后平均改善率74%;中度(8~12分)11例,术后改善率75%;重度(<7分)3例,术后改善率78%.CT显示42例84个节段骨化灶前移至骨槽内,椎管内径恢复正常.术中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2例,脑脊液漏12例,术后骨化灶残留6例9节段,无术后死亡及瘫痪加重病例.结论应用骨化灶游离前移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相对安全,减压彻底,可减少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使神经功能获得大程度恢复,对于骨化灶厚度指数在80%以下者均可考虑行前路减压.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百成;高石军;孙然;邵德成;陆博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产生、转归、相关因素及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48例(264膝)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119膝采用了保留后十字韧带型假体,145膝采用不保留后十字韧带的后稳定型假体.142例(150膝)患者术后两周内连续服用消炎痛,106例(114膝)患者未服用任何非甾体类抗炎药.术前X线片测量关节间隙骨赘的大小并分为1~3度.术后3、6、12、24个月拍摄X线片,根据异位骨化形成情况分级:0级,无异位骨形成;Ⅰ级,骨化物<2 cm;Ⅱ级,骨化物>2 cm;Ⅲ级,骨化物>5 cm.手术前后测量关节活动度,按照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共有27膝(10.23%)膝关节发生了异位骨化,Ⅰ级13膝,Ⅱ级8膝,Ⅲ级6膝.Ⅲ级异位骨化患者术后12个月KSS评分(83.1±1.5)分,对照组(0级)(94.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级异位骨化患者术后12个月关节活动度88.2°±4.1°,对照组(0级)101.5°±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关节2度、3度增生患者异位骨化的发生率高于1度增生患者(P=0.014,P=0.007).术后服用消炎痛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率低于未服用者(P< 0.01).使用保留后十字韧带型假体患者与使用后稳定型假体患者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Ⅲ级异位骨化可引起临床症状和关节活动度受限.术前严重的增生会增加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术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降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异位骨化的发生与所用假体没有关系.

  •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韧带细胞成骨潜能的评估及相关高通量测序分析

    作者:宁尚龙;陈仲强;马信龙;范东伟;孙垂国;苗军;曾岩;李危石

    目的 评估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韧带细胞的成骨潜能,并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表达.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10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骨化组)与10例不伴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胸椎疾病患者(非骨化组),术中收集黄韧带标本行细胞培养,采用Flexcell FX-4000细胞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周期性牵张应力来诱导成骨并检测两组细胞成骨指标的表达,再各纳入3例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染色镜下观察染色细胞数和面积半定量分析,以及ALP活性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骨化组表达在0h明显高于非骨化组(t=5.757,5.141,2.358,P<0.05),且随诱导成骨而增加,其中定量检测及染色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64,P=0.003;F=17.35,P=0.00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骨化组AL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水平在0h、12h和24 h几乎均高于非骨化组,且随诱导成骨而增加,除BMP-2和OCN在12h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与Real-time PCR结果类似.而在各项检测中非骨化组各指标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骨化组出现671个上调基因和314个下调基因.在得到的基因本体功能分析(gene ontology terms,GO terms)中可发现22个上调基因富集到的与成骨相关的GO terms.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韧带细胞具有较高的成骨潜能,并明显表达成骨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基因L1RL1、PTHLH、DKK1、BMP6、SPP1和FGF1等可能与TOLF的成骨紧密相关.

  •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黄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初步鉴定

    作者:王哲;许汉鹏;罗卓荆;张义福;史晓娟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机理.方法 2004年3月-2004年12月对8例行后路减压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岁)进行术中取材,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区域的黄韧带细胞,并进行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等方面研究;同时对7例急性外伤性下胸椎压缩骨折行胸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8岁)进行术中取材,体外培养青壮年患者的下胸椎黄韧带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体外成功地培养出黄韧带细胞15株,其中骨化患者黄韧带细胞8株(OLF1~OLF8),正常黄韧带细胞7株(NLF1~NLF7),黄韧带细胞可以在体外增殖和传代,通常正常黄韧带生长较慢,而骨化患者的黄韧带细胞则生长较快,并且可形成典型的钙结节样结构;80%以上的细胞呈碱性磷酸酶(ALP)强阳性反应;细胞内的ALP活性及其合成的骨钙素(BG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细胞浆有BMP-2与TGF-beta1的阳性表达,表明体外培养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区域的黄韧带细胞呈现典型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而正常黄韧带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表型.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的非骨化区域中存在大量具备典型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细胞,可能被骨形成蛋白等骨生长因子所调控.

  •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骨化相关特异性miRNAs分析

    作者:赵晓涛;雪原;张殿英;董胜利;郁凯;李建鹏;杨忠

    目的 三维黏附培养下获得并分析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相关特异性miRNAs.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手术分别获取4份DISH患者骨化黄韧带组织块与4份创伤患者正常黄韧带组织块,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在人完全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HAAM)上培养,收获前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提取细胞总RNA并检测其质量,通过YM-100 (Millipore)微离心过滤柱得到片段< 300 nt的小RNA,采用μParafloTM miRNA微阵列基因表达实验和分析技术分析miRNAs表达谱,对结果中部分差异miRNAs进行qRT-PCR验证;采用PicTar 2005、miRanda v5、TargetScan 5.1软件预测靶基因;使用Gene Ontology进行靶基因功能注释,基于KEGG Pathway数据库分析靶基因所参与的骨化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使用TRANSFAC 7.0public转录因子数据库及Patser预测程序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HAAM上生长时形态保持良好,呈簇状分布,复层生长并建立起细胞间联系;免疫荧光鉴定发现DISH组细胞骨钙素和Ⅰ、Ⅱ、Ⅲ型胶原呈阳性,正常组细胞Ⅰ和Ⅲ型胶原呈阳性;共获得15种信号比值>1.5倍差异表达的miRNAs,12种上调、3种下调,qRT-PCR验证结果与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共预测出67个靶基因,影响细胞分化、黏附及矿物质沉积等活动,参与MAPK、Wnt、TGF-β、Focal adhesion等多个骨化相关信号途径,预测出10种差异性miRNAs的转录因子.结论 HAAM可实现成纤维细胞在体外三维黏附下生长,部分miRNAs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DISH发病.

  • 同种异体半膝关节移植术后随访23年一例报告

    作者:肖永志;姜晓峰;曹立新;李雪;申明家

    患者男,24岁.于1978年6月16日因右膝关节疼痛4个月就诊.X线片显示右胫骨平台下方偏外侧有一4.5 cm×8 cm椭圆形骨溶解影像,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无分隔、骨化、钙化及骨膜反应.

  • 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骨化生二例报告

    作者:虞和君;赵兴;黄悦;范顺武

    血管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经常可见到钙化现象,但是大面积骨化现象非常少见,尤其是合并骨化生的四肢血管瘤更为罕见[1].我们收治2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骨化生的患者,报道如下.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与小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鹏;祁敏;陈华江;袁文

    目的 探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发生异位骨化(hetrotopicossification,HO)的原因及与颈椎小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Discover假体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133例完整患者资料,男74例,女59例;年龄23 ~ 56岁,平均(42.63±4.15)岁;单节段109例,双节段24例.在颈椎X线片上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在颈椎CT片上采用Park等颈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分级标准对小关节的退变程度进行分级;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采用McAfee标准对异位骨化进行分级.统计不同随访时间节点手术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分级.根据是否发生异位骨化将患者分为异位骨化组和无异位骨化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活动范围、术前小关节退变程度.结果 1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 4.8年,平均2.9年.末次随访时,25例(18.80%,25/133)患者出现异位骨化,其中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异位骨化组(6.8°±3.9°)明显小于无异位骨化组(9.1°±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位骨化组患者术前颈椎小关节退变程度明显重于无异位骨化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与术前小关节退变呈正相关(r=0.683,P=0.033).结论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与术前患者小关节的退变具有相关性.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术前颈椎小关节的退变程度明显重于未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异位骨化分级越高,术前小关节的退变越严重.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选择与异位骨化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非非;孙宇;赵衍斌;张凤山;潘胜发;刘忠军

    目的 分析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选择与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48例接受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资料,男21例,女27例;年龄20~ 53岁,平均42岁;脊髓型颈椎病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单节段置换术38例,包括C3-43例、C4-55例、C5-628例、C6-72例;双节段置换术9例,包括C+5、C5-64例、C5-6、C6-75例;三节段置换术1例(C3-4 C4-5、C5-6);共59个手术节段.在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使用McAde分级法评价异位骨化形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曲度、置换节段与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等因素与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关系.对阳性结果及其选择阈值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进行检验和量化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5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60 ~ 120个月,平均70.3个月.术后59个节段中,20个出现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3.9%(20/59).患者性别、节段活动度、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曲度和术前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这四方面因素中,仅术前置换节段与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与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该因素的AUC为0.813,95%置信区间为0.666 ~ 0.959,据此计算出病变节段与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的临床佳判断阈值为0.9.结论 患者选择相关临床因素中的术前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具有相关性;针对可变旋转中心的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假体,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较相邻节段丢失超过10%者不适合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前路手术治疗

    作者:陈德玉;陈宇;卢旭华;严望军;王新伟;杨海松;田海军;袁文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影像学表现、前路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43~72岁,平均53.6岁.骨化物分型:局限型3例,分节型2例,连续型5例,混合型3例;骨化物范围涉及1~5椎,平均2.8椎.患者均通过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切除骨化后纵韧带减压,术中6例患者后纵韧带骨化和硬膜囊骨化得以完全分离,硬膜囊保留完整,另7例患者硬膜囊出现不同程度撕裂或缺损.结果 8例患者术前CT横断面成像上表现为典型的"双影征",2例患者表现为整块骨化物存在中心低密度影,余3例患者表现为椎管狭窄率超过90%的严重后纵韧带骨化.术后5例患者并发脑脊液漏,其中3例经卧床休息、局部加压治疗3~5 d后愈合,另2例患者皮肤愈合后形成间歇性脑脊液囊肿,经反复穿刺抽液治疗1个月后痊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所有患者JOA评分从术前平均8.1分提高至术后平均13.2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平均57.3%.骨化硬膜囊切除和未切除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三维重建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后纵韧带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合并硬膜囊骨化并非前路手术的禁忌证,前路手术切除骨化后纵韧带、彻底减压是提高此类患者手术疗效的关键.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

    作者:任凯晶;于建华;李晓辉;宋立明;高志国;张铁良;郭录增

    目的 分析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34.68岁;病程3~16年,平均8.53年;屈曲畸形角度30°~90°,平均60.13°.单侧16例,双侧12例,16例(24髋)合并髋关节强直.采用改良的髋关节前外侧与外侧联合切口,生物型假体21例(29髋),混合型假体7例(11髋).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股骨侧假体采用Gruen的14分区法,髋臼侧假体采用DeLee和Charnley方法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 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9.88°(0°~95°)增加至术后平均124.75°(90°~175°).屈曲畸形程度由术前平均60.13°(30°~90°)减少至术后平均6°(0°~10°).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2.88分(12~58分)提高为随访时平均88.23分(69~98分),优20髋(50%),良15髋(37.5%),可3髋(7.5%),差2髋(5%),优良率87.5%.除1例术中出现股骨干穿通骨折和1例出现髋关节早期脱位外,X线检查均未显示假体松动移位迹象.8髋(20%)出现异位骨化.生物型假体和混合型假体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有效方法.

  • 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

    作者:雪原;王沛;马信龙;郑永发;张义修;李杨;邰杰;孙景成;郭世绂

    目的介绍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并探讨其疗效.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102例,男63例,女39例;年龄33~71岁,平均49.7岁.脊髓病位于上胸段33例,中胸段37例,下胸段32例.改良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206±0.958.术前存在感觉障碍99例;束带感7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77例,JOA括约肌功能评分为1.996±0.521.采用层揭法进行减压:第一层,切除椎板背侧皮质;第二层,以关节突关节面为深度标记铲除骨化组织;第三层,高速磨钻打磨使骨化组织呈蛋壳样;第四层,蚕食切除.结果减压2~4个椎板,平均2.8个.全部病例随访3~41个月,平均18.9个月.99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69例,部分恢复30例;73例束带感均完全消失;77例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术后JOA评分为2.632±0.407,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3,P<0.01).术后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751±0.652,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1),运动功能恢复率81.1%,疗效优良率94.1%.结论层揭薄化法减压具有对脊髓侵袭小的优点,术前脊髓神经压迫定位和术中病变椎体的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作者:李危石;陈仲强;曾岩;齐强;郭昭庆;孙垂国;刘忠军

    目的 回顾研究手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1至2005年手术治疗胸椎OPLL 55例,男19例,女36例;年龄35~73岁,平均51.9岁.均伴有脊髓损害.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椎管后壁切除术34例、前方OPLL切除减压术15例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6例.结果 55例中36例(65.5%)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OLF),18例(32.7%)合并颈椎OPLL.单纯发生于上胸椎的OPLL 13例(23.6%),中胸椎12例(21.8%),下胸椎及胸腰段17例(30.9%),广泛分布者13例(23.6%).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7.1个月(6~168个月).37例神经功能有改善,改善率为76.6%,无改善2例,加重4例.前方入路获随访者13例,其中3例症状加重,余改善率平均为82.9%(42.9%~100%).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获随访者25例,1例无改善,1例加重,余改善率平均为72.6%(22.2%~100%).前后路联合手术获随访5例,1例无改善,余改善率平均为83.9%.结论 胸椎OPLL常合并胸椎OLF及颈椎OPLL.上胸椎OPLL合并颈椎管狭窄可一期行颈后路单开门及上胸椎椎管后壁切除术.两个节段以内的OPLL且不合并有造成脊髓压迫的胸椎OLF可行前路OPLL切除减压术,否则行后路椎管后壁切除术.单节段的OPLL合并胸椎OLF可行前后路联合手术.

  • 下胸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和治疗特点

    作者:郑永发;张弢;王志钢;王沛

    目的 探讨下胸椎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6年6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37例下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韧带骨化29例:16例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13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椎间盘突出症8例(Scheuermann病或非典型Scheuermann病);病变部位:T10,11间隙12例,T11,12间隙14例,T12L1间隙11例.观察病变节段和临床神经定位体征间的关系,评价并总结其病理特征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采用后路减压或经肋横突入路减压治疗,严格遵循"安全手术原则".结果 下胸椎T10,11、T11,2、T12L1病变间隙导致相应脊髓节段和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神经定位检查具有特异性:T12L1椎间病变患者不出现跟腱反射或膝反射亢进,无髌阵挛或踝阵挛,可出现Babinski征;T11,12椎间病变不出现膝反射亢进或髌阵挛,可出现跟腱反射亢进或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而在T10,11椎间病变上述体征均可能出现.21例患者获完全随访,根据改良JOA评分标准,21例效果均为优良.结论 下胸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多是韧带骨化或椎间盘硬突出,引起"一元化"脊髓病变,不同间隙病变有特异性表现,多数采用后路减压术可解除压迫,但应注意安全手术原则.

  • 后路减压矫形融合治疗上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作者:张宏其;陈凌强;罗继;肖勋刚;陈静;向伟能;郭超峰;邓展生;胡建中;王锡阳

    目的 探讨上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及其合并同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27例上胸椎OLF病例,其中11例合并同节段后纵韧带骨化.所有病例均采用"揭盖法"切除椎管后壁进行减压;合并同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者中9例在减压的基础上行后路钉棒内固定矫形融合术,利用"弓弦原理"将胸椎生理后凸角度和骨化后凸角度减小,间接解除前方压迫.研究27例的病变分布节段,评估术后疗效,测量行内固定矫形术的9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随访时减压段胸椎后凸角度和骨化后凸角度.结果 术后27例随访12~78个月,平均35个月.行植骨融合的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9个月,平均5.4个月.根据Epstein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1.5%;伴有同节段脊髓前方压迫并行矫形手术的9例中,优5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77.8%.矫形的9例术后即刻的胸椎平均后凸角度和平均骨化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无显著的角度丢失.结论 采用"揭盖法"进行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弓弦原理"矫形融合可减小胸椎后凸角度及骨化后凸角度达到脊髓前方有效减压,避免再行前路手术.

  • 左上颌窦骨化纤维瘤1例

    作者:刘丹;刘维荣;万浪

    患者,女,37岁,于2009年2月24日因左侧鼻寨伴左眼球突出半年住院,入院检查:左侧颌面部隆起,左眼球突出,视物、运动尚可,鼻粘膜色淡,左侧鼻腔外侧壁向内隆起明显,鼻窦CT显示:左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左上颌窦顶壁、前壁、内侧壁骨质破坏明显,底壁完整,后壁及外壁亦见少许骨质破坏,眶底板基本消失,肿瘤侵入眶内.入院诊断:左上颌窦骨化纤维瘤.

494 条记录 8/25 页 « 12...567891011...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