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草酸生产的膜技术创新工艺研究

    作者:高林霞;万端极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诸药等功效.甘草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黄酮及甘草多糖等[1].甘草酸是甘草甜味的主要成分,纯的甘草酸是一种优质药物,可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和癌症等疾病.甘草酸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和热的稀乙醇[2],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遇酸则沉淀.

  • 浓缩前列安丸水提取的工艺研究

    作者:王洪军;肖晏婴;邹如政;黄德红;刘敏;代云要

    浓缩前列安丸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襄阳市中医名师邹如政主任医师治疗男性病的院内制剂,由荔枝核、郁金、桃仁、红花、白芷等20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活络、化瘀通淋之功,用于肝郁络滞、湿热瘀阻引起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1]。为充分发挥每个药材的药效成分,结合我院制剂的生产条件和前期多次小试生产[2],调整为对郁金、白芷、乌药等芳香性药物低温烘干粉碎;其他如荔枝核、桃仁、红花等采取水煎煮法提取,烘干粉碎,混匀后制水丸,临床疗效可靠。本实验对采用水煎煮提取部位的药物进行工艺考证,以提取液中丹酚酸B含量和干浸膏得率2个参数的综合评价为提取工艺的考察标准,现报告如下。

  • 灵丹油清咽喷雾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和芳;余启荣;高柏丽;何渭清;李家平;胡玉霞

    目的 研究灵丹油清咽喷雾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微乳剂处方组成要求,对处方中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配比进行优选;另外进行了抗氧剂、防腐剂及矫味矫臭荆筛选.结果 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吐温80和乙醇作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与灵丹草油比例为9:1时,可制得外观稳定的灵丹草油微乳.结论 按研究确定的工艺参数,所制得的灵丹油清咽喷雾荆澄清透明,性质稳定.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锁阳总黄酮工艺研究

    作者:张君菡;刘永峰;裴栋;刘毅;魏鉴腾;杨勇智;邸多隆

    目的 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锁阳总黄酮工艺.方法 以大孔吸附树脂对锁阳总黄酮的分离效率和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锁阳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性能,以吸附/解吸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确定了GS-6为佳大孔吸附树脂.在GS-6大孔吸附树脂上优选的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038 g·ml-1(相当于原生药),以6BV·h-1流速吸附,上样量为45 BV(树脂床体积),4 BV水冲洗树脂柱,8 BV的70%乙醇以4 BV·h-1的流速解吸附.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锁阳总黄酮得率为82.85%,纯度为83.44%.结论 优选的GS-6大孔吸附树脂对锁阳总黄酮吸附容量、解吸附率和含量结果良好,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桑杏汤的水提工艺研究

    作者:孟军华;张盛;黄荣增;丁建中

    目的 探讨桑杏汤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 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水提佳工艺为:第1次补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 清热化湿养阴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袁国卿;牛国英;张金玺;龙致贤

    目的:探讨制备清热化湿养阴颗粒的佳工艺.方法:以收油率为指标,单因素筛选法拟定挥发油提取条件和β-CD包合工艺;以总水提物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水提条件;以颗粒质量为指标,确定制粒工艺.结果:确立了清热化湿养阴颗粒的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简便实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君子汤的水提工艺

    作者:曾卫阳;周本杰;黄晓芬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的佳水提工艺.方法:正交试验,5个因素,2个水平,以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5个因素对四君子汤水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用药材饮片,加水量10倍,浸泡30 min,提取2次,2 h/次.

  • 中药浓缩颗粒开发及前景展望

    作者:郭浩生

    我院制剂室与临床上有经验的老专家、老中医通力合作,开展了中药浓缩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如已投入临床使用的银石解热汤,鼻炎汤,小儿七星汤,清热泻肝汤,大承气汤等,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疗效满意,现将中药浓缩颗粒的制备方法,特点及开发前景介绍如下:

  • 澄清剂在镇心痛口服液工艺中研究应用

    作者:赵小燕

    用澄清剂代替醇沉和水沉制备的镇心痛口服液,通过取样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和稳定性考察,证明了澄清剂在镇心痛口服液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

  • 咽炎康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狄留庆;刘忠保

    为了优化咽炎康颗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熊果酸、多糖等为指标,得出佳的浸提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佳的喷雾干燥及制粒条件,进而得出合理的颗粒制备工艺.

  • 派莎防晒乳膏的处方设计与制备工艺

    作者:常明泉;郝新才;袁胜浩;董钊;段德鉴

    目的 研制有防晒、护肤、修复功能的防晒产品.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3种化学吸光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parsol 1789),3-(4-甲基亚苄基)-d-1-樟脑(parsol 5000)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parsol MCX)在派莎防晒乳膏中的佳配比,并采用此配方进行制备工艺研究,以吸光度、性状作为考察指标,确定制备工艺.结果 所选配方吸光度高,防晒剂用量少,产品细腻均匀,涂展性好,性状稳定.结论 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稳定.

  •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的工艺研究

    作者:杨训;胡连栋;商闯

    目的 研制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通过对处方的筛选和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各处方因素对片剂成型的影响.结果 选择氯沙坦钾处方量1.6的倍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为填充剂,3%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黏合剂,滑石粉、硬脂酸镁为混合润滑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崩解剂制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经影响因素实验,在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外观性状、溶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有关物质、含量均略有下降,且在高湿条件下,吸湿明显,应避光、干燥保存.结论 该工艺可制备出符合药品标准的稳定的制剂.

  • 黄柏胶囊生产工艺考察

    作者:翁何霞

    目的 对黄柏胶囊的主要相关工艺因素进行研究,为优选黄柏胶囊的生产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以规定的处方和生产工艺为标准,采用正交设计等方法,对制备工艺等影响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处方工艺为:黄柏粉碎成细粉,其余药材加水蒸煮2次(2,1 h),加水量为8,6倍,蒸煮滤液浓缩成稠膏与黄柏细粉混合,干燥制粒.结论 该实验结果可靠,工艺简单可行,佳工艺条件适合批量生产.

  • 头孢替坦二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作者:刘秀霞;孙元朋;高景梅;顾孝红

    目的:合成头孢替坦二钠.方法:以7-ACA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取代、加成、酰化、成盐、环合得粗品,在局部100级进行精制、冷冻干燥,得无菌头孢替坦二钠.结果: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确证其化学结构,总收率为26.1%.结论:该合成路线无需特殊的原料及化学试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马来酸桂哌齐特的合成工艺研究

    作者:张静;瞿小兰;焦明坤;彭洋桥;罗智;项光亚

    目的:对马来酸桂哌齐特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四氢吡咯和3,4,5-三甲氧基肉桂酸为原料,经过酰化、胺化、氯代、缩合、后与马来酸成盐等步骤合成马来酸桂哌齐特.结果:所得产物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总收率为59.6%;产物纯度经由HPLC法测定含量为99.2%.结论:该合成工艺简便、合理、可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 正交试验法优选胃乐舒颗粒喷雾干燥工艺

    作者:王俊杰;刘弘;张玲昂;张松亮

    目的:研究胃乐舒颗粒佳喷雾干燥工艺,为其质量稳定提供保证.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干粉收率、含水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主要考察进风温度、浸膏比重、供液速度三个因素对干燥效果影响.结果:优选的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45℃、浸膏比重1.10、供液速度25 ml·rmin-.结论:优选的佳工艺条件合理、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做为胃乐舒颗粒的干燥条件,为其制剂的干燥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 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处方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

    作者:李厚洋;吴开慧

    目的:研制左羟丙哌嗪口含片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含片口感,溶出度为考察指标,以乳糖,蔗糖,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法优化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结果:优化所得佳处方:左羟丙哌嗪6.0 g,蔗糖粉60.0g,甜菊素8.0g,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6.3(1.2)g,羟丙甲基纤维素0.6g,硬脂酸镁0.4g,口含片的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结论:左羟丙哌嗪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科学,可适合工业化生产.

  • 保精片一步制粒法工艺研究

    作者:戴国友;张源;顾和亚

    目的:改进保精片制粒工艺,使其适合压片和薄膜包衣.方法:采用一步制粒法制备保精片用颗粒,确定其一步制粒的佳工艺条件.结果:佳制粒工艺条件是将一定量的保精片用干膏10 ~0.12 MPa中,开启风机并加热,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均匀升温至50℃,以速度25~32 r·min-1喷入黏合剂,雾化压力0.10~0.12 MPa,进风温度75~90℃,物料温度随后控制在43~ 47℃,密切观察物料流化状态,直至黏合剂全部喷入,继续干燥8~10 min,降温出料.结论:一步制粒法颗粒可压性提高,所压片芯硬度好、片重差异幅度缩小、崩解时限符合规定.且一步制粒法比摇摆式制粒法更易控制,生产效率也更高.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干混悬剂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作者:吴小玉;常学军;李嘉宇;游窑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工艺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含量.结果:湿度是影响本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制备环境湿度控制在33%以内.结论:本制剂在低湿的干燥环境下制备和贮藏是稳定的.

  • 药用植物蓝刺头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冬艳;杨雷;薛培凤;高建萍

    蓝刺头( 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其干燥根作为中药禹州漏芦用,其干燥花絮作为蒙药蓝刺头用。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禹州漏芦和蒙药蓝刺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从化学成分、工艺研究、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四个方面对两种药材进行了比较和综述,以期为药用植物蓝刺头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87 条记录 13/20 页 « 12...10111213141516...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