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久泻宁颗粒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

    作者:马少丹;阮时宝;李宗;吴符火;许仕纳;苑述刚

    久泻宁颗粒是由我国国家级名老中医、福建中医学院原院长俞长荣教授治疗慢性肠炎的多年经验效方改变剂型而来,方由山药、白芍、砂仁等9味药物组成.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及临床实践,其中砂仁等3味药物采用提取挥发油的方法进行制取.本文以挥发油包合率作为挥发油包合工艺的考察指标,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探讨挥发油佳包合工艺条件.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二冬膏总皂苷工艺研究

    作者:张理波;季巧遇;眭荣春;李露爽;张娟娟

    目的: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二冬膏总皂苷的佳工艺。方法:以二冬膏总皂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二冬膏总皂苷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D101型树脂纯化效果较好。通过树脂纯化后,二冬膏总皂苷的纯度由26.59%上升为62.07%,平均收率为73.09%。结论:本方法纯化效果好,且优化后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 牛膝多糖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海南

    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补肝肾、止腰膝酸痛、散恶血、破症结等作用.

  • 金银花口含片工艺研究

    作者:郑海南;孙宝兴;胡顺宇;孙磊

    目的:优选金银花口含片的提取与制备工艺.方法:以现实可行性和成本小以及有效成分的有无为指标,确定采用用水提取;以口感为考察指标,并对辅料进行优选.结果:经过工艺辅料比例的优选,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以蔗糖、淀粉、糊精等为辅料制成的口含片,口感优良.结论:其生产工艺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要求.

  • 利胆口服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作者:陈润清

    利胆口服液由黄芪、金银花、益母草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清热解毒等功能,临床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原生产工艺采用水煎醇沉法,需耗用大量酒精,成本较高,现改用澄清剂代替醇沉法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澄清效果,为考察其对有效成分有无影响,采用TLC法比较了两种工艺中黄芪等的色谱有无差异,并用薄层扫描法比较了两种工艺所得产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 狗皮膏制备工艺控制指标的研究

    作者:张金莲;陈小荣

    以狗皮膏传统制备工艺的经验操作为参照,对炸药、熬油、下丹等关键步骤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制定了炸药、熬油和下丹的适宜温度、时间等控制指标及适宜丹油比例。为狗皮膏等黑膏药的现代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

  • 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傅灵艳;艾琴英;曾治君;刘红宁

    小檗碱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药材成分而被广泛地应用,为提高小檗碱的提取得率,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黄连药材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进展,探讨传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并阐述新型提取技术在该方面的提取应用,从而为小檗碱的工业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 妇科得生滴丸的工艺研究

    作者:王丽静;胡蓉;姚闽;陈新菊

    目的:建立妇科得生滴丸的提取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妇科得生滴丸的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确定佳提取条件:取当归、柴胡、羌活、木香用90%乙醇浸泡后渗漉,渗漉药渣与益母草、白芍合并,水煎,70%乙醇沉淀,得稠膏,加3倍量的聚乙二醇类和1倍量的硬脂酸聚烃氧40酯,滴制.结论: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全面;制备工艺稳定.

  • 肇实淀粉提取及漂白工艺的研究

    作者:刘永;严子军

    以肇实(芡实)为原料,提取肇实淀粉,采用曲线回归法探讨了淀粉乳浓度、H2O2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肇实淀粉白度的影响,并经正交实验确定了肇实淀粉漂白的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佳漂白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3.0%H,O,,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 h,pH3.0.

  • 苦参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及抑菌研究

    作者:房康;陈辰;高荣凯;王素云;张颖颖;赵启韬;闫滨

    目的:确认苦参中总黄酮佳超声提取工艺及其对多种病原菌的小抑菌浓度(MIC)。方法:采用L18(37)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超声提取优化工艺,以微量稀释法考察苦参总黄酮水溶液的MIC。结果:佳超声提取条件为1∶10料液比,50%乙醇浓度,提取15 min,pH=9,提取1次,MIC结果表明苦参总黄酮对多种病原菌均有一定抑制效果。结论:超声提取法具有快速、操作简单、节省能源等优点,此工艺可用于实验室提取苦参总黄酮实验,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不明显。

  •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应用进展

    作者:孙勇;叶蕾;张理星;张健翔

    药物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和精密性等,决定了用药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认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理论发展和工艺研究已趋于成熟,药物新型给经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在临床较广泛的应用即将或已经开始.它主要包括:缓释控释剂型,即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有效浓度;靶向给药系统,即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以及反应时辰生物学技术与生理节律同步的脉冲式给药,根据所接受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释放药量的自调式给药,即在发病高峰时期在体内自动释药的给药系统.

  • 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斌;徐丽洒;叶磊

    药物都应制成一定的剂型,以制剂的形式应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而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和精密性等,则反映了医药的水平,决定了用药的效果.要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也正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互相促进,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和药物载体的修饰、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大大促进了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90年代以来,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认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理论发展和工艺研究已趋于成熟,药物新型的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在临床较广泛的应用即将或已经开始.

  • 复方益母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林凡友;王世礼

    目的 研究复方益母胶囊的提取工艺,确定有效成分提取佳工艺.方法 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醇沉,考察处方中益母草的提取工艺;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醇提,考察处方中当归等三味药材的提取工艺.结果 益母草采取水提醇沉法和60%的乙醇醇沉,提取的水苏碱含量较高;当归等三味药材采用70%乙醇进行提取,出膏率高,干粉吸潮性小.结论 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成分提取率高,能充分保证复方益母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生产工艺研究

    作者:陈延祥;肖扬帆;李静;王玫玫;张春华

    目的 确定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方法 通过处方筛选确定处方组成,用正交设计法确定工艺条件.结果 研制的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结论 本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 心痛滴剂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

    目的心痛滴剂制备工艺条件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甲醇浓度、甲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对心痛滴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影响依次为甲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甲醇用量.结论优选工艺条件为:加20倍量85%甲醇提取3次,每次2h.

  • 葛根汤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研究

    作者:黄京山;李伟;任尊华;王玉广

    目的 考察分析葛根汤颗粒一步制粒的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葛根汤颗粒处方中糊精作为一步制粒底料,葛根汤浸膏溶液直接喷雾混合制粒干燥,一步形成颗粒,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考察葛根汤浸膏溶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喷浆速度及雾化压力,以成品率、含量和水分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制备葛根汤颗粒的优工艺.结果 不同的工艺条件对该产品的颗粒成品率有较大影响的,其中浸膏溶液的浓度对成品率的影响大、其次为进风温度和雾化压力,喷浆速度影响小.因此确定葛根汤颗粒的工艺条件为葛根汤浸膏溶液相对密度为1.18~1.23,进风温度设定(120±5)℃,雾化压力为0.4~0.6 MPa,喷浆速度为(0.5±0.1)kg·min-1.结论 葛根汤颗粒一步制粒法优点明显,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作者:袁菊丽

    从薄膜包衣的成膜原理、处方组成、影响包衣制剂的工艺参数等方面,介绍薄膜包衣的优点、应用现状及其在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传统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枸杞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韩荣生;李鹏

    目的:研究构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乙醇作为浸提溶剂从枸杞中提取黄酮类化舍物.设定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研究从而得出提取总黄酮的优条件,即完成枸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的选择.结果: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是乙醇的浓度为75%,料液比为1:16,在70℃的条件下浸提2.5 h.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廉价、安全,可作为提取枸杞中总黄酮的佳工艺.

  • 必止咳胶囊制剂工艺研究

    作者:毕云;熊丽娟

    采用正交设计,以苦杏仁中指标成分苦杏仁甙的含量为指标,对必止咳胶囊的制剂工艺条件进行试验考察,优选出佳生产工艺路线及提取工艺条件.

  • 正交设计优选银木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卢化;张义生;蔡君龙;李玉玲;卢金清

    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zt)为樟科樟属植物,又名大叶樟,是中国特有的樟属植物[1-2].其根、叶均可入药,味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经济价值较高.湖北地区是银木生长的主产区,现有野生资源贮量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3-5].但迄今为止,对银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关于银木的基础研究鲜有报道,严重限制了其资源的合理应用.

387 条记录 12/20 页 « 12...9101112131415...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