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耳蜗植入与汉语语音特点的听觉效果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自国外引进已有10余年,数以千计的中国聋人从中受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大量的临床经验证实:对语前聋患者来说,年龄愈小,人工耳蜗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愈好[1].但在同年龄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仍存在着个体差异.汉语普通话言语的语音存在哪些特性?这些特性是否与英语言语的语音特性相同?人工耳蜗的言语处理特性是否适合汉语普通话?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
人工耳蜗技术与音乐转换研究现状
自人工耳蜗问世以来,无数耳聋患者通过这一技术回归有声社会并获得了让人满意的言语交流康复效果[1]。然而,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的感知却并不如像对言语的感知那么理想[2]。由于音乐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之外的交流手段,给人提供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并常常附带着人类的情感。对音乐的感知,是评价术后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也成了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康复效果评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诸如心理声学,神经科学等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此项技术所能达到的听觉效果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人工耳蜗植入者鲜见能够很好地感知和欣赏音乐,这由许多因素所造成。近些年来,科学家们试图了解为什么人工耳蜗在提供良好的音乐感知上存在明显不足,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对于人工耳蜗使用者音乐感知的综述多侧重于感知评估方面,本文就目前在电听觉介导音乐感知机理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人工耳蜗演进的启示
人工耳蜗的研究一开始就被怀疑,而执著的医学家和科学家终还是赢得了胜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关Cochlear Implant的著文较多地出现在耳鼻喉科专业杂志中,欧美多国学者涉足于此项研究.当时的耳蜗植入体虽有多种设计,基本上限于单通道模拟信息系统.由于听觉效果不能达到言语理解水平,当时质疑的声音不少.80年代信号处理的数字技术引入人工耳蜗的研制,使语音频率代码成为可调控的耳蜗神经元群的位置代码得以实现,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人工耳蜗的性能,临床听觉效果取得本质上的突破,质疑声音也销声匿迹.今天人工耳蜗植入已遍及全球,许多重度先天性聋的儿童终于免去了未来人生必然是聋哑人的厄运.工作在20世纪后叶的本学科人士都目睹或亲自经历了人工耳蜗这一演进过程.那么,我们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从而对今后的学科发展有什么帮助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给出拙见,仅供参考.
-
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特点
目的:探讨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明确蜗轴缺如畸形患者EABR阈值与耳蜗发育正常且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9-2015-08期间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蜗轴缺如畸形患者(A组),并筛选耳蜗发育正常且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14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2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分别选取2、6、11电极行EABR检测,比较EABR引出率及阈值的差异.结果:A组EABR引出率为71.4%,B组EABR引出率为100%.A组患者EABR阈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个电极间E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EABR阈值在2、11电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电极EABR阈值低于11电极阈值.结论:蜗轴缺如畸形患者EABR阈值明显高于耳蜗发育正常患者,2、6、11电极间E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BR作为客观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蜗轴缺如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客观听觉效果评价.
-
控制性圆窗刺激产生可重复的功能性镫骨响应
声音经圆窗传入耳蜗,可产生类似于经镫骨底板传入的听觉效果,圆窗刺激的临床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刺激圆窗对耳蜗的影响仍未完全阐明.自2006年以来,已有多篇经圆窗中耳植入的临床应用报道,据作者了解,在所有经圆窗中耳植入术中,都采用了一小片筋膜安放于振动器和圆窗间,以保持它们连接的完整性并达到佳耦合状态.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尚不能定量评估不同的耦合方式或状态对声音传输的影响,也无法解释不同患者间术后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为此,作者设计了本实验,通过机械刺激、精确控制圆窗膜的振动位移,试图探寻获得佳圆窗刺激效果的条件及产生效果差异的原因.
-
如何轻松成功积累Baha植入患者
骨导助听装置(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声音处理器系统从1996年开始在香港成功的应用于治疗特殊听力疾病.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Baha植入体表面涂层、桥基设计、数字化声音处理和处理器增益输出等技术与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同步发展.对于外科医师和Baha植入者来说,这种直接骨导听觉系统植入手术变得更简单、一期手术更快捷、术后开机更早、高保真听觉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