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百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

    作者:陈丽艳;王昶

    目的:分析百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百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琼脂扩散法考察其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萄萄球菌的抑茵直径.结果:百里香精油共分离出23个峰,鉴定出其中9种化学成分,主要是百里香酚(44.36%)和对伞花烃(31.04%);百里香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茵直径分别是32mm ±0.5mm和40.5mm±1.0mm.结论:百里香精油主要成分是百里香酚和对伞花烃,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葡萄柚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陈丽艳;王昶

    目的:对葡萄柚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葡萄柚精油的分离鉴定.结果:鉴别出葡萄柚精油的9种化学成分,占总精油含量的95.18%.结论:检测确定了葡萄柚精油中的9种化学成分,其中D-柠檬烯(D-limonene)的含量高,达到90.59%.

  • 不同产地山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光静;汪莉莎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5个不同产地山茶籽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共鉴定出5种脂肪酸组分,主要成分均为油酸;不同产地的山茶籽油中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可将山茶籽油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作为鉴别其产地的指标。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茶叶中溴虫腈和茚虫威

    作者:周华;张蕴;吴平谷;张喆骅;金莞尔;陈卫国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茶叶中溴虫腈和茚虫威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离心,提取液经CARB/NH2柱净化后,再经SLH小柱净化,以DB-5MS毛细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后,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下进样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法对于溴虫腈和茚虫威的线性范围均为0.10~ 10 μg/mL,测定茶叶样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08 mg/kg,定量限分别为0.03和0.025 mg/kg.加标回收率为75.6%~ 92.7%,相对标准偏差为3.6%~11.4%(n=6).结论 该法净化效果好,结果准确,适用于茶叶样品中溴虫腈和茚虫威的同时检测.

  • 食具消毒柜内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杜治波;王德海;俞越

    目的 分析食具消毒柜内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确定异味的来源.方法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对消毒柜内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模拟消毒条件,研究挥发性成分与消毒柜内辅助材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消毒柜使用前、后均检测到多种有机气体物质;经过一个消毒周期后,油漆膜和密封条分别产生了56和76种有机气体物质;经紫外光照和加热后,密封条产生了56种有机气体物质.结论 紫外光照和加热均会诱导辅助材料产生气体物质,消毒柜内部有机气体物质主要来源于辅助材料.

  • 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中脂肪酸成分的定量与比较

    作者:严俊安;谭洪兴;朱李佳;于微;杨慧;沈湘;王竹;刘小立;王俊

    目的 探讨白皮花生和红皮花生中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差异.方法 样品经过水解、萃取和甲酯化后,色谱柱为HP-88(100 m×0.25 mm ×0.20μm),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深圳、清远等6个地区的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中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脂肪酸甲酯标准曲线在0.2~ 1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80),方法回收率92.3%~118.8%,精密度(RSD)1.64%~7.70%.两种花生中均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等21种脂肪酸,总脂肪含量42.5% ~ 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C-MS法能快速、灵敏地检测花生中的脂肪酸,红皮花生和白皮花生中的脂肪酸种类相同含量接近.

  • 鲜榨柠檬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效果及被膜形成的影响

    作者:朱安妮;袁宁;唐俊妮;王琼;史辉;马伊萨兰;陈娟;马力

    目的 研究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柠檬果皮和果肉分别榨汁测定总酸;采用顶空取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采用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两种鲜榨原汁的抑菌效果;采用试管法和96孔板法研究两种鲜榨原汁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鲜榨柠檬果肉原汁总酸为98.86 g/kg,鲜榨柠檬果皮原汁总酸为6.05 g/kg;GC-MS结果表明鲜榨柠檬果皮和果肉原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以柠檬烯、γ-萜品烯、α-松油醇、柠檬醛等为主;鲜榨柠檬果肉原汁对7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明显抑菌效果,鲜榨柠檬果皮原汁均未出现明显抑菌作用;鲜榨柠檬果肉原汁对部分细菌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鲜榨柠檬果皮原汁对部分细菌被膜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鲜榨柠檬原汁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及被膜形成影响的研究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成都市市售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残留量检测

    作者:霍娇;岳茜岚;李哲;张立实;陈锦瑶

    目的 调查成都市市售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残留情况,为评估其使用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成都市市售一次性塑料餐饮具进行分层抽样,共获得7类60份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中16种PAEs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 16种PAEs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检出率分别为6.7% (4/60)、10.0% (6/60)、46.7%(28/60)和28.3%(17/60);高检出量分别为10.3、6.4、7.2和65.6 mg/kg.其余12种PAEs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结论 本次抽检样品中部分PAEs检出率较高、高残留量较大,且有不得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PAEs检出,故有必要进一步测定其在不同食物模拟液中的特定迁移量,以评估对健康的影响.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种农药残留方法研究

    作者:李倩;赵冬丽;巩俐彤

    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农业生产中大量而持续的使用农药,导致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造成土壤农药污染.土壤中的农药污染可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迁移积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乃至农产品的安全,终经由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各种化学药物的残留期越短越好;从植物保护角度,如果残留期太短,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杀虫、治病、灭草的效果[1-2].因此,评价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对防治土壤农药污染及研制新型农药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并采用液液萃取法作为传统富集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选择适当的溶剂可同时萃取多种农药,本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 超临界CO2萃取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赵立春;邱明华;邱德文

    目的 研究苗药大果姜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抗心血管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了超临界CO2萃取方法从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果实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58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51.95%.结论 主要成分是古巴烯7.73%、n-癸酸4.68%、桉树脑3.24%、斯巴醇3.20%、β-人参萜烯3.11%,为进一步开发大果木姜子提供科学依据.

  • 补阳还五汤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作者:龙旭阳;方衡;王发善;李建民;任燕冬;张宁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汤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5HP-MS,载气:He,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μL,分流比:1:20。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辅助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 50~550。通过Chemstation和Nist 05a谱库检索认定共有峰。结果: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 A版)对11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匹配,确定并鉴定了9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3以上。结论:本文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以作为补阳还五汤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的稳定方法。

  • 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作者:谈利红;冉海琳;王江瑞

    目的:为了对四川引种玛咖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其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分别提取玛咖中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过结构鉴定,从玛咖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占98.85%的比例.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占73.99%的比例.挥发油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差别较大,十二烷、喹啉、3-甲氧基苯甲醛、棕榈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为两部分中共有的化合物.结论:首次对四川引种玛咖挥发油和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对比分析,该研究为四川引种玛咖药物资源及其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青风藤挥发油中化学成分

    作者:任洁;薛兴亚;章飞芳;徐青;梁鑫淼

    目的:方法:用药典记载的提取方法提取药材青风藤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共分离出200多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鉴定出其中101种化合物.结果:青风藤中主要物质为n-十六烷酸和(Z,Z)-9,12-十八烷酸.意义:该研究为青风藤的物质基础研究和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五苓系列制剂中肉桂与桂枝的TLC和GC-MS分析

    作者:张幸福;张炜;才毛;杨凤梅;范莹莹

    目的:考察五苓制剂不同剂型组方药材的不同点,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TLC和GC-MS均能发现肉桂与桂枝的不同点,五苓片与五苓胶囊的不同点。结论:肉桂与桂枝的药效学成分有所不同,五苓系列制剂中对肉桂与桂枝的使用应合理。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的脂肪萎缩小鼠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吴琪;吴雅韵;韦世杰;余玉英;陈远云;荣向路;郭姣

    目的:脂肪萎缩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aP2-nSREBP-1c脂肪萎缩小鼠血浆代谢谱的变化,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与代谢通路,探讨其生物学基础.方法:应用GC-MS技术对6只同窝野生型小鼠和6只转基因小鼠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借助MetaboAnalyst分析代谢通路.结果:与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比较,转基因(transgenic,TG)小鼠血浆中乳酸、L-缬氨酸、3-羟基丁酸、尿素、d-半乳糖、D-阿洛糖、硬脂酸、棕榈酸、肌醇、油酸、11-十八碳烯酸含量增加.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3条脂肪萎缩相关通路.结论:通过对aP2-nSREBP-1c小鼠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磷酸肌醇代谢途径与脂肪萎缩相关,为阐明糖脂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代谢组学依据.

  • 土荆芥果实挥发油GC-MS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李植飞;唐祖年;戴支凯

    目的:研究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抗菌活性和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同时采用连续二倍梯度液体稀释法和转染法测定其抗菌活性,MTT法观察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1种成分,主要为3-异丙基-6-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2-酮(66.93%),1-甲基-4-(1-甲基已烯基)环已烯(15.67%)及邻甲基异丙苯(12.96%);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白色链株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和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P<0.01),孵育48,72 h后的IC50分别为0.0341,0.069mg·L-1.结论: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及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

  • GC-MS法分析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作者:唐冰;王成芳;费超;杜树山

    目的:研究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黄皮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81%.结论: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9.56%)、石竹烯(14.29%)、(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12.35%)、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庚-2-烯(22.25%)等.

  • 毛血藤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作者:杨胜勇;朱梦如;张洁;陆宽;高玉琼

    目的:分析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为毛血藤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9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8.598%,其主要成分为柏木脑(7.001%),麝香草酚(5.948%),己醛(4.593%),双戊烯(3.708%),芳姜黄酮(3.438%),壬醛(3.256%)等.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为毛血藤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金英黄归汤的工艺改进对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送桂;李欣;李中改;张小艺;王鲁;何珺

    目的:改进金英黄归汤的制备工艺,为提高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含量和提升该制剂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金英黄归汤原制备工艺中删除石油醚的萃取步骤,将70%,75%及80%逐步醇沉改为80%一步醇沉,通过GC-MS联用仪分析金英黄归汤总多糖中单糖组分,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2 min,以20℃·min-1升温至180℃,保持30 min,以10℃·min-1升温至260℃,运行46 min),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柱前压5.27×104 Pa,载气流量1.0 mL· min-1,溶剂延迟时间7.0 min.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接口温度280℃.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比较了改进前后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工艺改进前后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单糖组分均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分数比分别为0.08∶0.08∶0.02∶0.03∶1∶0.04,0.05∶0.07∶0.02∶0.05∶1∶0.08.工艺改进前后总多糖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52,22.69 g·L-1.结论:建立的总多糖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英黄归汤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工艺改进有利于提高该制剂中多糖类成分的含量.

  • 黔产射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杨胜杰;刘明川;梁娜;刘敏洁;薛伟;杨松

    目的:研究黔产射干Bellamcanda chinensis块茎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射干块茎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32个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87%.结论:射干的块茎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衍生物等,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酸乙酯(tetr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17.38%)、豆蔻酸(tetradecanoic acid,14.63%)、棕榈酸乙酯(hex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11.80%)等,分析结果可为射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射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652 条记录 1/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