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蛋白转导结构域在抗原交叉提呈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龚伟;张竞;梅兴国

    大量实验证明,蛋白转导结构域可高效携带多种类型的物质穿越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因此,将蛋白转导结构域与外源抗原连接(融合)可以促进外源抗原的交叉提呈,递送外源抗原进入MHC-Ⅰ型途径进行加工提呈,从而诱导CTL应答.本文综述了蛋白转导结构域在抗原交叉提呈中的应用进展.

  • 复合疫苗佐剂促进蛋白抗原通过交叉提呈和交叉致敏诱生CD8+CTL反应的研究

    作者:王美菊;刘颖;罗兴;杨春亭;于三科;许洪林

    目的 研究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ligodeoxynucleotides,CpG-ODN)与Al(OH)3或Montanide ISA720等组成的复合佐剂在小鼠体内促进蛋白抗原通过交叉提呈和交叉致敏诱生CD8+ CTL反应的能力.方法 以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为抗原,分别以CpG X1、Al(OH)3(即Alum)、Montanide ISA720、CpG X1+Alum和CpG X1+Montanide ISA720为疫苗佐剂,分别于0和4周经肌肉注射免疫C57BL/6小鼠,体积均为100μl,分别含20 μg OVA、20 μg CpG X1、74μl Montanide ISA720和/或100 μg Alum.通过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体内CTL杀伤试验评价不同佐剂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通过表达OVA的黑色素瘤和李斯特菌攻击模型评价不同佐剂在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与OVA组相比,Al(OH)3本身不能有效诱生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CpG X1或Montanide ISA720单独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IFNγ分泌和CTL活性,但不增强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反应.两种复合佐剂具有比单佐剂更强的细胞免疫佐剂效应,其中CpG X1+ Montanide ISA720只能增强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的IFNγ分泌,而CpG X1+Alum不仅能够增强抗原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的IFNγ分泌,还能够增强CD8+CTL的杀伤活性.在黑色素瘤和李斯特菌攻击模型中,CpG X1+Alum佐剂显示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论 CpG X1与Al(OH)3组成的复合佐剂能够有效促进蛋白抗原通过交叉提呈和交叉致敏诱生功能性CD8+CTL反应.

  • 不同单核细胞亚群来源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曲春枫;杜君;孙宗棠

    树突状细胞由多种表型特征及生物学功能特性不同的亚群组成,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群体.近年来研究表明,人体内外周血单核细胞由CD14++CD16-和CD14+CD16+两个群体组成,小鼠体内则由CD115+Ly6Chigh和CD115+Ly6Clow组成;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可发育分化成为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外诱导产生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反应.小鼠体内CD115+Ly6Clow群体是机体稳定状态下外周组织器官树突状细胞的重要前体细胞, CD115+Ly6Chigh单核细胞是炎症状态下外周淋巴器官中树突状细胞的重要来源.CD115+Ly6Chigh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呈外周摄取的抗原,另一方面还可将MHC-Ⅰ/抗原肽复合物传递给淋巴组织中原住性树突状细胞.不同来源树突状细胞间的协同和交互作用确保机体诱发针对不同外源抗原刺激的有效免疫应答.

  • DEC-205对病毒抗原的提呈机制及其作为分子内佐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玉竹;罗小莉;孔祥军;吕凤林

    DEC-205是一种表达于大多数APC细胞的Ⅰ型跨膜蛋白,属于甘露糖受体家族.DEC-205在抗原的内化、处理及呈递中扮演重要角色.但DEC-205介导抗原内化、提呈的机制并未被探明,尤其是其在介导抗原交叉提呈机制以及作为疫苗分子内佐剂等方面.本文通过对DEC-205的结构的认识,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抗原提呈机制和DEC-205的研究进展,总结了DEC-205作为分子内佐剂角色的研究现状.

  • CD8α+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原交叉提呈作用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子昭;赵西宝;陈玮琳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MHC Ⅰ)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方式称为抗原的交叉提呈作用,亦可启动CD8+T细胞反应.小鼠淋巴组织包含一类表达CD8α以及其他特殊表面分子的树突状细胞(DC),该CD8α+ DC通过特殊的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方式对细胞相关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进行更高效的交叉提呈作用.我们主要总结了CD8α+ DC介导的抗原交叉提呈作用的细胞内机制、作用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文荣;杨贵波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EC9A),又称为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群受体1(DNGR-1),属于非经典的2型跨膜C型凝集素样受体,其表达具有高度的树突状细胞(DC)限制性.小鼠CLEC9A主要表达在CD8α+DC和CD103+ DC表面,人CLEC9A主要表达在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3阳性DC(BDCA3+DC)表面.在表型和功能方面,人的同时表达CLEC9A和BDCA3(CLEC9A+ BDCA3+)的DC与小鼠的CD8α+DC具有相似性.CLEC9A能够与坏死或受损细胞的纤维状肌动蛋白结合,经细胞质区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结构启动细胞内信号的转导.CLEC9A能介导内吞作用,参与交叉提呈抗原等作用,在抗病毒感染、肿瘤预防与治疗和疫苗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CLEC9A分子的研究进展.

  • 乙肝病毒样颗粒在初始树突细胞进入I类和II类MHC抗原提呈通路

    作者:张香玲

    病毒样颗粒( VLP s )代表了有效地引发机体免疫的病毒蛋白的高密度展示方式,由乙肝病毒外膜蛋白组成的病毒样颗粒可以诱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然而,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外膜蛋白VLP s可以破坏树突细胞的功能。作者研究了乙肝病毒外膜蛋白VLP s和树突细胞亚类的相互作用及抗原在树突细胞中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和II类抗原呈递途径的提呈状况。在体外试验针对 CpG的应答中,乙肝病毒外膜蛋白VLP s降低了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的α-干扰素的产生,但是在体内给予CpG情况下,不会损坏普通树突细胞或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的表型。为了评估细胞免疫应答,制造了含有卵白蛋白( OVA )模式表位的乙肝病毒外膜VLPs,OVA 抗原表位(257~264)和 OVA (323~339)分别是通过MHC I类和II类抗原呈递途径提呈的。乙肝病毒外膜蛋白VLP-OVA (157~264)在体内能被CD8+树突细胞交叉提呈,但不会被CD8-树突细胞提呈。因此,乙肝病毒外膜蛋白VLP s可在原发树突细胞和启动的细胞毒细胞以及协助性T细胞中通过MHC I和MHC II类抗原呈递途径进行提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