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闪婚后,我变得忧心忡忡

    作者:李小舟

    咨询:方石,男,33岁,企业员工我和吕玲相识三个月就闪电结婚了.婚后我才发现,我跟她简直是矛盾重重.吕玲长相一般,是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子,我们是在相亲会上认识的.当时跟她谈话,竟然发现彼此还是小学校友.我想,10多年不见的校友竞然又遇到一起.而且还聊得挺投机,难道缘分真的到了?

  • 1767名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马莉;张春霞;丘金浪

    目的 分析某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为其健康干预策略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每10年一个年龄组,将参检的1767名员工的常见疾病与异常指标检出率进行分类统计,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常见疾病与异常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舒张压偏高88例(4.98%);过敏性鼻炎52例(2.94%);慢性咽炎227例(12.85%);脂肪肝200例(11.32%);胆囊息肉73例(4.13%);混合痔61例(3.45%);甘油三酯偏高249例(14.09%);低密度脂蛋白偏高458例(25.92%);空腹血糖偏高52例(2.94%);尿酸偏高185例(10.47%);血小板偏高204例(11.54%);总胆固醇偏高149例(8.43%);血压偏低79例(4.47%).胆囊息肉、低密度脂蛋白随着年龄提升,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血压偏低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脂肪肝、甘油三酯偏高检出率趋势呈现凸型;尿酸偏高呈现凹型.男性舒张压偏高、慢性咽炎、脂肪肝、胆囊息肉、甘油三酯偏高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而女性混合痔、血小板偏高和血压偏低的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论 该企业员工常见疾病发病率与异常指标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水平.

  • 珠海高新区企业员工的"微"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作者:何爱萍;陆慧怡

    对本辖区内300名来某院体检的劳动者进行调查研究.从"微"生活观念 、健康意识 、行为习惯 、从医观念4个方面探讨"微"生活方式的特征,进而提出建议,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结果显示,男性占53%,女性占47%.不同性别对于"微"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青年人群使用手机2~5h占57.42%,中年人群使用手机时间2~5h占8.95%,具有显著差异.在调查中,78.87% 的人群认为手机可以缓解体检候诊排队时的焦虑,82.25% 的人群认识到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健康,57.72% 的人群认识到进餐时使用手机会影响消化吸收,48.23% 人群认为睡前使用手机对睡眠会有影响.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新生活方式在劳动生活 、物质消费 、闲暇生活 、医疗行为等领域的先进性,同时这种巨大的生活变革背景下也蕴藏着一系列隐患问题.

  • 上海市企业员工健康管理认知状况分析

    作者:苌凤水;励晓红;张晓丹;杨玉慧;王奔奔;周一心;邓云;吕军

    目的:了解上海市企业员工健康管理认知状况.方法:以自拟调查表方式对上海市部分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员工健康管理概念认知正确,且非常认同健康管理的积极作用,57.3%的员工倾向选择医院作为健康管理机构,从高到低的购买意向分别是健康体检(84.0%)、健康知识讲座( 46.9%)、心理健康管理(37.7%)、健康咨询(36.4%)、健康档案(34.0%)、慢性病管理(22.8%)和生活方式指导与干预(19.1%),而影响因素则是费用(60.5%)、服务态度(52.5%)、技术实力(49.4%)、距离(46.3%)、以前去过(20.4%)、有随访服务(19.8%)和口碑(17.3%).影响员工选择健康管理机构的前二位因素是费用(60.5%)和服务态度(52.5%).结论:上海市企业员工对健康管理的认知状况良好,除传统健康管理服务外,对心理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慢性病管理也有较大需求.

  • 上海市162名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及需求意向分析

    作者:张晓丹;杨玉慧;陈娇花;王奔奔;励晓红;周一心;吕军;苌凤水

    目的:了解上海样本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及需求意向情况.方法:以自拟调查表对上海的样本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员工自感健康状况较好的仅占60.1%,患有慢性病的员工占28.0%,有焦虑情况员工占28.3%.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率较高的是健康宣传(77.8%),其次是健康讲座(72.8%)和健康体检(68.5%),利用率较低的是心理健康管理(21.0%)和慢性病管理(24.7%).不同年龄和工作年限人群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率不同.40%的企业员工愿意购买系统健康管理服务,16.0%的员工愿意承担每月500元以上的健康管理费用.结论:企业员工的自感健康状况大多较好,但慢性病比例高于社会总人群,应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利用的健康服务主要是传统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和心理健康管理仍是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利用中的短板.从综合购买意向和付费意愿来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需求较高,发展前景良好.

  • 大兴区部分企业员工"非典"相关知识、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吕建华;汤冬梅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非典"的相关知识、心理、行为情况,为今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新发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大兴区四家企业280名员工进行有关"非典"相关知识、心理、行为等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兴区企业员工对SARS防治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已被大多数员工. 所采纳,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结论今后应将知晓率和形成率低的人群做为重点健康教育对象,同时将"非典"疫情时群众形成的卫生防病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长期保持下去,是今后健康教育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浅议人类工效学在改善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中的应用

    作者:杨建平;吴礼康;朱志良;吴志强;田亚锋;饶展宏;徐新云;庄志雄;袁建辉

    职业性紧张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类型企业工作场所中提影响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人类工效学干预措施对降低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应用人类工效学改善企业员工职业性紧张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讨.

  • 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作者:高飞;陈龙;裴华;张凤阁;张本;马文有

    目的:验证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单独与共同影响.方法:对4745名被试用分层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单独影响和交互作用.结论:单独使用"消极应对"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不利影响;而单独使用"积极应对"的应对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两种应对方式结合使用能显著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比单独使用这两种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更有利.

  • 企业员工应激源的因素结构研究

    作者:高飞;陈龙;裴华;张凤阁;张本;马文有

    目的:该研究旨在确立企业员工应激源的因素结构.方法:经过对3 946名被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出企业员工应激源的9因素结构.结果:因素分别命名为职业发展、住房问题、工作特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子女问题、组织气氛和夫妻关系.结论:企业员工应激源的9因素结构获得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支持.

  • 正念团体训练对改善企业员工身心状况的作用

    作者:李波;李欣欣;马长燕

    目的:在企业员工中,使用正念团体训练方法,探索该方法对员工睡眠质量、应对方式以及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7名被试,分为实验组和等待组.对实验组进行八周正念团体训练.使用正念、睡眠质量、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职业延迟满足问卷进行训练前测、八周训练结束后测和间隔三个月的追踪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被试各指标前测差异均不显著;后测中,实验组积极应对方式和职业延迟满足分数显著优于等待组;追踪测中,实验组各指标(除消极应对方式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正念水平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但在追踪测中显著优于前、后测(x2=13.613,P<0.01),睡眠质量、积极应对方式、职业延迟满足分数有显著的上升,消极应对方式分数显著下降.结论:正念团体训练后,员工的身心状况有显著的改善,可以尝试在企业员工中进行推广.其效果和干预模式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检验.

  • 企业员工乙肝相关知识调查研究

    作者:周爱春;李元元;陈平;周惜华

    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原因,为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企业和医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0名企业员工的乙肝一般知识、传染源、传播途径、乙肝疫苗认知情况、乙肝知识获得途径、正向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 2000名企业员工在对乙肝一般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认为"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者仅占33.05%;认为"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是乙肝主要传染源者"仅占39.10%;有73.55%的人认为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手段是注射乙肝疫苗,但注射过该疫苗的人数只有58.20%,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乙肝的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其中来自电视占62.80%,医院教育占50.60%,报刊占46.0%,广播占29.25%,其它占27.30%.结论 企业员工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存在不足,有待于积极干预措施的落实.

  • 广州市某旅游公司职工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杨玉珍;谭琳;李莉;杜琼;陈新梅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卫生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市某旅游公司400名员工进行测评.结果被调查的企业员工的总均分为(1.59±0.30),常模为(1.44±0.43),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他的因子分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高于常模,采用全国常模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性员工的人际关系、偏执、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员工的抑郁、焦虑明显高于男性(P<0.01);不同工种员工之间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恐怖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旅游公司员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 技工型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侯艳飞;张小远

    目的 了解技工型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广东省10家生产制造类企业的849名技工型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对其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49名技工型企业员工职业倦怠检出率为65.1%(553/849),职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6(0.9)、2.4(1.6)、2.0(2.0)和3.0(1.8)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工作不满意组和无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组员工出现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的风险增加(P<0.01);不找人倾诉组员工出现职业倦怠及成就感低落的风险增加(P<0.05);年龄≤19.0岁组员工发生情绪衰竭的风险增高(P<0.05);男性组、工龄≤2年组员工出现成就感低落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 技工型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因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育经历的不同而异,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历可以减轻其职业倦怠.

  • 东莞市虎门地区高血压综合干预413例报告

    作者:龙飞隆

    目的:研究东莞市虎门地区企业员工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地区内413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达标、服药情况以及吸烟饮酒、高盐等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管理组血压达标(低于140/90 mmHg)的人数较对照组多;管理组按时服药人数较对照组多,间断服药以及未服药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管理组吸烟饮酒、高盐以及每周锻炼人数较对照组少,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企业场所建立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开展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及高血压患者管理,提高在职人群高血压的控制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获得职业场所内开展高血压防治的经验.

  • 企业员工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克强;肖雅;黄颖;李斐;毕建璐;程静茹;罗仁;赵晓山

    目的:探讨企业员工亚健康和中医体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亚健康与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某企业5 31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录入的方法录入数据并校正,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回收问卷5 0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05%.纳入分析5000名员工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76.8%.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占83.4%,偏颇体质仅占16.6%;亚健康人群中平和质占42.2%,偏颇体质占57.8%,不同健康状态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亚健康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5种体质被纳入了模型,其中平和体质为负相关,是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保护因素;气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等4种体质则为正相关,是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群体的亚健康状态比较普遍,亚健康企业员工较易出现偏颇体质;平和体质的人群不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而气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等4种体质为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体质”.

  • 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培训情况和需求的调查分析

    作者:陈平;袁逊;周兰英;阮青蓉;余柏来;钟永

    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培训情况和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培训情况及需求的调查问卷,对1532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32名企业员工中,38.05%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从报刊、书上获得,78.13%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急救知识培训,82.25%以上希望和认为有必要接受急救知识培训,92.56%对急救培训内容的需求是一般急救常识,28.66%和41.05%期望的急救培训方式是急救知识讲座和模拟演练.结论 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极度缺乏.积极推进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提高公民自救或互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企业员工院前心肺复苏培训的应用研究

    作者:连向阳;罗丽珊;江勇;李帅兵;甘世祥;徐孝邓

    目的:探讨企业员工院前心肺复苏培训的应用效果,以期从培训内容、方式、步骤、时间及复训时间间隔上得出规律,从而促使企业员工可以掌握更多院前急救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与降低病死率。方法随机从5个企业抽取培训对象300名(每家企业各60名),分成5期到各家企业进行培训,先集中进行理论授课、观看相关录像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与理论知识,然后各家培训人员分为三组(即A、B、C三组,每组20人,培训时间不同,依次为2学时、4学时、6学时)进行现场的讲解操作示范及模拟人身上练习等,后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分析佳的培训时间与复训时间间隔。结果从考核结果来看,5家企业中B组考核成绩要明显优于A组与C组[其中5家企业学时为4 h (B组)所得总分均值为(66.82±4.37)分,而学时为2 h(A组)所得总分均值为(63.45±3.75)分,学时为6 h (C组)所得总分均值则为(63.16±3.66)分],可见培训佳时间为4学时;同时从复训考核成绩来看,2个月时总分均值为(73.85±8.59)分,4个月时总分均值为(78.09±9.14)分,6个月时总分均值为(82.73±10.08)分,可见佳的复训时间为6个月。结论企业应借助人力资源优势,强化员工院前心肺复苏培训工作,选择培训时间4学时与复训时间6个月是为方便、有效及可行的培训策略。

  • 企业员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陈平;袁逊;薛峰;阮青蓉;余柏来;林影红;钟永

    目的 调查城镇企业员工对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知晓现状,为制订企业员工急救知识普及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和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东莞市塘厦镇6家企业的1 600名员工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问卷1 532份,回收率95.75%;其中完整问卷1 475份,部分不完整问卷57份.企业员工对呼救常识、心肺复苏知识、创伤、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知晓率均低于30.00%,人均得分(22.74±9.22)分.他们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刊及书本、广播电视、网络,分别占38.07%、31.08%、17.3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和技能总分与被调查者是否接受过急救培训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城镇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知晓率低,应加强企业员工现场急救知识教育和急救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降低伤残率.

  • 企业员工完美主义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蒋怀滨;林良章;刘钟林;吴凤山;陈艳

    目的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和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关系上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307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条理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显示,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缓解完美主义对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结论 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人格特质可以预测员工的职业倦怠.

  • 深圳市某企业员工睡眠状况与心理状况及其关系

    作者:曾玲芸;江帆;曹长安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企业员工的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某企业200名员工,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8)和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对其睡眠状况和近几周内总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状况高危57例(30.8%)、中危43例(23.2%)、低危85例(45.9%)。失眠99例(53.5%)、可疑失眠44例(23.8%)、无失眠42例(22.7%)。相关分析显示,GHQ总评分与 AIS总评分、AIS夜间睡眠评分和白天症状评分显著正相关(r=0.376、0.33、0.327,P<0.01)。结论深圳市某企业员工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和失眠问题;对失眠的干预可能有利于改善总体心理卫生状况。

150 条记录 7/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