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肺通气方式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付承华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单肺通气治疗期间机体内氧自由基(SOD)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1、6、8、TNF-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单肺通气期间进行双肺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单肺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6、8、TNF-a以及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1、6、8以及TNF-a、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间断性行双肺通气相比可有效减少对肺部组织的损伤.

  • TAPPA支气管阻塞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导管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庄科;王俊华;芮鹏飞;秦瑜;朱国栋

    目的 :研究TAPPA支气管阻塞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导管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36例,并分为2组.对照组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治疗,实验组行TAPPA支气管阻塞管治疗,使用纤支镜检查确定导管的位置并进行固定.结果 :实验组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术中肺萎陷优良率以及术后咽喉疼痛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插管30min后的PAW指标、单肺通气时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吸气平台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科手术实施单肺通气的患者接受TAPPA支气管阻塞管插管,可以促进插管的顺利进行.

  • 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李俊伟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均行胸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对照组采用单腔管单肺通气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气分析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开胸时、开胸后30 min、恢复双肺通气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PaO2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R、PaCO2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科手术中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效果优于单腔管单肺通气麻醉.

  • 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效果

    作者:凌勇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的临床麻醉.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医院接收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采用间歇性正压通气,在单肺通气过程中采用间歇性正压通气或者是萎缩肺持续正压通气.结果 在pH、HR、MAP、SaO2等指标方面,麻醉前和间歇性正压通气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TCO2、PaO2、PaCO2等指标方面,麻醉前和间歇性正压通气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癌胸腔镜下手术,采用单肺通气,肺萎缩效果较为满意,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观察支气管麻醉不同呼吸参数对气道的影响

    作者:金香兰;康吉龙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呼吸参数对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I~Ⅱ级全麻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在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3次/min;B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4次/min;C组呼吸参数定为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6次/min;D组潮气量7mL/kg、呼吸频率17次/min.各组病人分别于OLV前、OLV后30 min、OLV后 60 min、OLV后 90min(分别称为T0、T1、T2、T3、),监测并记录气道峰压、气道阻力.结果:当潮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呼吸频率的增加Ppeak 、Raw 值也逐渐增高,T1、T2、T3各时间点D组的Ppeak 、Raw 值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呼吸参数(VT=7ml/kg,f=14-16次/min)为比较理想的呼吸参数.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呼吸参数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堵塞器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春美;张秀娟;马志佳;成国荣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堵塞器肺隔离技术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60例ASAⅡ~Ⅲ级择期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堵塞器组(实验组)和双腔导管组(对照组)各30人,比较两组的单肺通气前和单肺通气30min时的PMAX、SpO2、PETCO2、体位变动后堵塞器或双腔导管移位例数、术野暴露满意度、术后咽部疼痛声嘶发生例数.结果:单肺通气30min时实验组PMA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TCO2 、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位变动后移位例数及术野暴露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咽部疼痛声嘶发生例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堵塞器肺隔离技术在开胸手术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全身麻醉单肺通气根据体表面积设置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的合理性研究

    作者:逄立侠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下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根据体表面积(body-surface area,BSA)设置潮气量(tidao volume,VT)和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的合理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OLV手术患者120例,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肥胖组,每组又按体重或BSA设置VT、MV均分为两个亚组:消瘦组分为A、B亚组,正常组分为C、D亚组,肥胖组分为E、F亚组,每亚组20例.A、C、E3个亚组根据体重设置VT=8ml/kg、MV=90ml/(kg.min);B、D、F三亚组据BSA设置VT=250ml/m2、MV=3L/(m2.min),机控OLV.于T1(OLV开始前)、T2(OLV开始后30min)、T3(OLV结束前)记录PETC02 、pH、PaCO2,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A亚组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E亚组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据BSA设置VT、MV各组监测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全身麻醉OLV设置VT=250ml/m2、MV+3L/(m2.min)是一种合理、准确的方法.

  • 单肺通气麻醉的护理

    作者:陈姝妤

    目的:探讨双腔管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宣城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间施行单肺通气麻醉的胸外科手术病例共计3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57例患者行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顺利,胸外科手术均获成功.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均得到纠正和康复.结论:随着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不仅仅是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而是在手术室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中充分体现临床科室普遍实施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作为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娴熟的技术及敏捷的应急能力,在麻醉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保持良好的双肺隔离,加强气道管理和围手术期监测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刁玉晶;石晓民;孙晓燕

    目的:分析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双腔导管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封堵器组则用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咽喉痛、声嘶发生率;导管定位时间、插管时间、肺萎陷评分;患者单肺通气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封堵器组咽喉痛、声嘶发生率低于双腔导管组(P<0.05);封堵器组导管定位时间、插管时间短于双腔导管组,肺萎陷评分低于双腔导管组(P<0.05);两组单肺通气时间、拔管时间相近(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价值相似,但相对来说,支气管封堵器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在适应证下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首选.

  • 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的效果比较

    作者:汪亚宏;刘国;王忠慧

    目的: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和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患者采用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进行患者定位时间、插管时间、肺萎缩程度的对比.结果:单肺通气后30min、单肺通气后60min、双肺通气时3个时间点,A组患者的气道压力显著高于B组,B组患者肺萎缩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平均定位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组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肺通气中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操作时间更短,并且应用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功能及七氟醚的FA/FI影响研究

    作者:蔡强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以及七氟醚FA/FI的主要影响。方法:收治实施开胸肺叶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分为A组(采用定容通气模式)、B组(采用定压通气模式)、C组(采用小潮气量联合PEEP通气模式),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组患者气道峰压在T2、T3、T4各时点均有一定升高,然而A组、B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OLV状态下采用定压通气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顺应性,但是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七氟醚的FA/FI。

  • 七氟醚联合异丙酚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明辉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异丙酚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七氟醚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T1、T4时间点,观察组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观察组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异丙酚用于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

  • 术前血必净治疗对结核毁损肺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代冬梅;肖泽林;胡丽珍;温海明;陈敏敏;詹锦六

    目的:探讨术前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结核毁损肺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择期行单侧全肺切除术的肺结核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治疗组(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常规胸外科术前准备,B组在A组基础上,术前1周开始给予中药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滴,2次/d。分别在入院时(T0)、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60 min(T2)和120 min(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TNF-α、IL-6、IL-8及IL-10水平。结果:与T0比较,两组 T2、T3时 TNF-α、IL-6及 IL-8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比较,B 组 T2及 T3时TNF-α、IL-6及IL-8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IL-10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术前血必净治疗可抑制结核毁损肺患者单肺通气期间TNF-α、IL-6、IL-8水平的上升,减轻肺损伤早期的全身炎性反应。

  • 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病人的应用

    作者:卢吉灿;刘超;贾燕

    目的:评价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电视胸腔镜下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组(S组)和异氟烷复合芬太尼组(I组),每组30例.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分钟、切皮、术后10分钟及术毕时各时点MAP和HR,同时连续监测SPO2、ECG、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I组在麻醉手术期间MAP和HR较麻醉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S组除手术开始时MAP有轻微下降外,其余参数在麻醉期间基本平稳; I组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大于S组(P<0.05).S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I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能维持循环稳定,且可控性好,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电视胸腔镜下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关键是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要到位,双肺分隔要确切,患侧肺萎陷要满意.术中严密监护,慎重处理低氧血症等情况,可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 单肺通气期间胸部硬膜外麻醉对肺内分流的影响

    作者:安珂;董铁立;王春亭

    目的:为探讨单肺通气期间(OLV)胸部硬膜外麻醉(TEA)复合静脉全麻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否比静脉全身麻醉(GA)低,甚至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方法:择期开胸病人20例,随机分两组:TEA组和GA组各10例,在诱导插管前,TEA组用0.375%的布比卡因 5 ml行 TEA.两组病人均在 OLV下用异丙酚、芬太尼和哌库溴铵静脉麻醉维持.术中分别在双肺通气(TLV)、 OLV后15、30 min时采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 Qs/Qt.结果:TEA组在 OLV后15、30 min时的 PaO2明显低于GA组(P<0.05), Qs/Qt明显高于GA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胸部硬膜外麻醉PaO2显著降低,增加肺内分流,但未导致低氧血症.

  • 胸部CT成像测定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左肺大泡切除术行右肺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振儒;刘忠;王馨;胡杰;彭印明;王本奇

    目的:研究和分析胸部CT成像测定右主支气管长度预测左肺大泡切除术患者行右肺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胸腔镜左侧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根据胸部CT成像测定右主支气管长度分级分为A组(分级I~Ⅲ级)和B组(分级Ⅳ~Ⅴ级),每组各25例患者.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测定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单肺通气后肺萎陷效果一般,且肺萎陷分级高于B组,P<0.05;A组术中使用纤支镜调整支气管导管位置例数、术后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气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胸部CT成像测定右主支气管长度为Ⅲ级以下的左肺大泡切除术患者行右肺单肺通气后,单肺通气效果差于右主支气管长度为Ⅲ级以上的患者.

  • 单肺通气期压迫性低肺灌注致低氧血症分析及处理

    作者:张艳峰;张留福

    目的:分析单肺通气期因压迫性低肺灌注致血氧降低的原因,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例,术前平静呼吸脉氧饱和度均在96%以上,无慢性心肺疾患,ASA Ⅰ~Ⅱ级.行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和静吸复合全麻.插入支气管插管后,反复听诊导管位置正确,行控制通气,维持PECO2在35~45mmHg.开胸后行单肺通气.结果:右侧开胸5例,左侧开胸1例;右侧支气管插管4例、左侧支气管插管2例;低血氧76%,持续12分钟,同时血压下降,二氧化碳降低,解除压迫后血压、血氧、二氧化碳均恢复正常,低氧期无通气困难.结论:单肺通气期应注意因手术操作等原因所致的心肺受压后低氧发生.

  • 单肺通气后家兔双肺炎性因子变化的比较

    作者:于振宇;李明川;姜秀良

    目的 比较单肺通气(OLV)2 h后,家兔双肺炎性因子的变化及肺损伤程度.方法 健康家兔20只,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双肺通气2h)和OLV组(右肺通气2h).比较两组通气后双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8,IL-10浓度的变化,并行双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LV组双侧肺灌洗液TNFα、IL-1β、IL-8浓度明显升高,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1).左右肺比较,对照组双侧肺灌洗液各炎性因子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OLV组TNFα、IL-1β、IL-8浓度,左肺明显高于右肺,IL-10浓度明显低于右肺(P<0.01).OLV组左肺肺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右肺(P<0.01).结论 家兔单肺通气2h可导致急性肺损伤,而非通气侧肺损伤程度明显比通气侧肺高.

    关键词: 单肺通气 炎性因子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产生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苗级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产生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三组,即全麻组(S组)、全麻复合1.0%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1.0组)、全麻复合1.5%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组(L1.5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中一般资料对比以及麻醉药物剂量应用。结果相较于S组而言,L1.0组与L1.5组在药物剂量应用上明显低于S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麻醉时间方面的比武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治疗老年开胸手术患者通气阶段,可以使让患者肺内分流提升,动脉氧合下降,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一例支气管结石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出血后的术后护理

    作者:贾娜;陈然

    总结了1例支气管结石患者行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术中出血后长期应用双腔气管插管实施单肺通气的护理。针对支气管结石的特点以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症治疗,完善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922 条记录 1/47 页 « 12345678...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