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李玉闽;邱月燕;邱小兰;阙庆和;邱启东

    在医疗和急救中,血液是抢救他人生命的一种特殊而又宝贵的资源,应加倍地珍惜和爱护.为减少临床血液浪费,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由龙岩市中心血站供给的成分血:红细胞悬液6 050袋、冰冻去甘油红细胞36袋、洗涤红细胞84袋、冰冻血浆4 264袋(普浆、新浆)、机采血小板472袋、冰冻血小板267袋、冷沉淀3 460袋,共计14 633袋.

  • 不同的红细胞制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效果的影响

    作者:于玉芳

    目的 对比4种不同种类的红细胞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C、D 4组,A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B组患者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C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D组患者输注去白洗涤红细胞,比较4组患者输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胆红素等指标.结果 A、B、C、D组患者输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 、80.0% 、93.3% 、93.3%,C、D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输注后的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间、A组与B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制品和去白洗涤红细胞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输血方法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戎世琴

    目的 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73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输血方式的不同把患者分为洗涤组(57例)、悬浮组(58例)、联合组(58例).洗涤组输入洗涤红细胞,悬浮组输入悬浮红细胞,联合组采用血液置换结合输入洗涤红细胞.比较3组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等.结果 3组患者输血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水平均有好转,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效果更佳,输血后与洗涤组、悬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输血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洗涤组的71.93% 和悬浮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置换结合洗涤红细胞输入为治疗AIHA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临床血液指标.

  • 202例贫血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疗效评价

    作者:吕春兰;王金枝

    本文采用三盲法,选择输注洗涤红细胞适应症20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样调查输用浓缩红细胞和输用全血各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将其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从而大力推广成份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不同成分血输注策略对贫血早产儿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夏建新;胡文辉;黄蓉

    目的:观察成分输血对贫血早产儿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儿科需要输血治疗的贫血早产儿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浓缩红细胞输注)和观察组(洗涤红细胞输注)各48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的比例.结果:输血后两组患儿的输血量、输血次数、输血后血红蛋白以及输血后血细胞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前Treg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对照组Tregs比例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输血后观察组Tregs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体质量增加缓慢、喂养困难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0.4%、22.9%、36.3%和(32.14±6.2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39.6%、14.6%和(41.25±8.16)d (P<0.05).输血后观察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贫血早产儿输注洗涤红细胞后对Tregs无显著影响,并且有利于早产儿贫血临床预后好转,因此符合输血指征的贫血早产儿推荐使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

  • 成分输血对早产儿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蓉;张明春;刘建

    目的:观察成分输血对早产儿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儿科需要输血治疗的早产儿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红细胞悬液组和洗涤红细胞组各54例,两组患儿给予相应的成分输血.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亚硝基硫醇(RS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结果:洗涤红细胞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67±1.14)d、(31.26±5.14)d、25.93%和9.26%,均短于(或低于)红细胞悬液组的(8.22±1.58)d、(40.17±7.22)d、37.04%和16.67%(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血液流变学参数均减小,且洗涤红细胞组小于红细胞悬液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儿RSNO、SOD、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红细胞悬液组RSNO和SOD降低,MDA升高(P均<0.05),而洗涤红细胞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细胞悬液可加重患儿体内的应激反应,洗涤红细胞较红细胞悬液更有利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对于符合输血指征的早产儿,推荐使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

  • β-地中海贫血反复输血产生抗-E抗体1例

    作者:蒋利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因β-地中海贫血反复输血入院,查体:T 36.1℃,R 20次/分,P 88次/分,BP 110/70mm Hg;精神欠佳,发育正常,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未见异常,头颅五官正常,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肝、胆、脾、双肾、膀胱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大小便常规无异常,血常规血型为O型,抗-D阳性,表现型为CCDee,RBC1.38×1012/L,Hb33g/L,PLT 340×109/L,WBC3.8×109/L,分类L 0.28,N 0.68,E 0.04.本次申请输注洗涤红细胞2u,由于配血时主侧凝集,故送本站血型室检测并配血.

  •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腹痛1例

    作者:唐兰

    患者,女,44岁,工人,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乏力、四肢软弱、面色苍白,到我院行骨穿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予以羟基脲、马列兰等治疗,并以强的松40mg/d维持治疗.2 年前,患者症状加重,到我院复查:血常规及骨穿提示继发"纯红再障",给予康力龙治疗,并每月以洗涤红细胞400~800ml维持.1999年12月18日下午,患者来我院输洗涤红细胞,在输之前予以地塞米松5mg静推,当推完地塞米松约2min,病人突感心前区不适、心慌、发热感,随之出现下腹部绞痛,疼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查体:T36.8℃,HR88次/min,律齐,R20次/min,面色发红,下腹部拒按,呈强迫体位,未经特殊处理,20min后疼痛自行缓解,面色恢复正常,此时输洗涤红细胞无任何反应.患者在我院输洗涤红细胞期间共发生类似反应3次,第二次与第三次反应时病人未出现面色红热,出现腹痛、心慌的时间与第一次相同.

  • 两种洗涤红细胞制备方法的比较

    作者:范学东;冯菊;茅芹

    目的 比较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 (简称自动法) 与手工法制备洗涤红细胞 (简称手工法) 的差异.方法 按照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要求, 分别采用自动法和手工法制备洗涤红细胞.对添加盐水量、制备时间、制备信息获取和洗涤红细胞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与手工法制备洗涤红细胞比较, 采用自动法制备的洗涤红细胞0.9%氯化钠注射液的添加量更准、制备速度更快、红细胞回收率和血浆蛋白去除率显著提高.结论 无论在操作和血液制品的质量方面,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均优于手工法.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容量范围的确定

    作者:陈显;郭东辉;黄成垠;刘洲君

    目的 应用全自动成分血分离机确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容量范围.方法 根据成分制备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统计分析成分血分离机近一年1U、1.5U、2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容量范围.结果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1U为149± 10%mL,1.5U为213±10%mL,2U为305±10%mL;洗涤红细胞容量范围:1U为141±10%mL,1.5U为202± 10%mL,2U为273± 10%mL.结论 按照GB18469-2012要求,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Hb及Hot含量,洗涤红细胞中Hb和上清蛋白质含量均符合国标要求,此次统计出的容量范围可定义为符合我中心的标示量,便于制备工作中能够及时高效地检测出容量异常血液,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保障血液质量.

  • 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效果观察

    作者:宋毅;李蓓;张进;王明民

    目的 观察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效果是否符合国家质量要求.方法 设置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的运行参数,制备30袋洗涤红细胞,检测洗涤红细胞的容量、血红蛋白含量、上清蛋白质含量和溶血率.结果 30袋洗涤红细胞的检测指标均符合国标质量要求,容量(mL):248.367±3.685,血红蛋白含量(g):43.727±1.681,上清蛋白质含量(g):0.014±0.005,溶血率(%):0.037±0.008.结论 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符合国家质量要求.

  • 不同原料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比较

    作者:张燕华;宋春红;车进;李天君;李美霖;麻静敏

    目的 比较使用去白膜和未去白膜的2种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方法 选取保存期内的2U悬浮红细胞60袋,随机分为2组(30袋/组),分别用去白膜悬浮红细胞和未去白膜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检测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Hb、游离Hb、上清液蛋白、溶血率、血小板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种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均在新国标范围内,其未去白膜洗涤红细胞白细胞、Hb、血小板含量分别为(1 079.14±276.53)×106/袋、(52.00±5.19)g/袋、(0.54±0.91)×1010/袋,去白膜洗涤红细胞白细胞、Hb、血小板含量分别为(50.98±28.90)×106/袋、(41.10±4.22)g/袋、(0.008 2±0.011)×1010/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洗涤红细胞中游离Hb、溶血率、上清液蛋白含量(P>0.05).结论 2种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均符合新国标要求,去白膜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其白细胞及血小板含量更低于未去白膜组.

  • 对洗涤红细胞质量控制项目删除白细胞清除率的探讨

    作者:纪云鹏;朱红芹;蔡莉

    洗涤红细胞一般是指用大剂量生理盐水洗涤保存期内的全血、悬浮红细胞等,以去除80%的白细胞和98%的血浆蛋白,保留至少70%的红细胞,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GB18469-2001)对此有严格的规定[1].但2012年5月11日《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颁布后,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取消了对白细胞清除率的要求,对红细胞蛋白含量和上清液蛋白含量有了明确规定,同时增加了溶血率<0.8%的规定[2].江苏省血液中心在2012年7月按照国家新版标准的要求,结合卫生部同期颁布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对血液从采集、检验、成分制备、到放行出库等各个环节的SPOS进行了调整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质量管理科在对洗涤红细胞进行质控抽检时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2012版新标准删除了2001年旧版标准中“白细胞清除率≥80%”的规定,这导致在洗涤红细胞制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现报道如下.

  • 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同华

    洗涤红细胞具有去除80%白细胞、98%补体和血浆蛋白成分的独有特点,使之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被首选.为了进一步了解洗涤红细胞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我们选择2007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7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IHA患者洗涤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与洗涤红细胞部分指标比较

    作者:杜滨;王同显;闫皓

    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有时是不可替代的手段,但输血不良反应是影响临床救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FNHTR)、包括血小板输注无效在内的同种免疫、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A-ALI)、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发生与输入白细胞密切相关[1],因此去除白细胞输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去除白细胞的方法有离心法、去白膜法、洗涤法和白细胞滤器过滤法等,我们观察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部分指标,为2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4种红细胞制剂在保存过程中的质量观察

    作者:吕秋霜;任芙蓉;刘长利

    随着临床医疗手段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采供血机构已普遍开展成分血制备工作,并因患者需求多样化及分离处理技术的完善,血液成分品种也相应增加,但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1]中除对全血的红细胞活性功能如:游离K+、Na+、Hb及pH值等有具体要求外,对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辐照血尚缺少相应的质量标准.我们对CPDA抗凝全血、辐照血、悬浮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制剂保存过程中的ATP、2,3-DPG、上清游离K+、Na+、Hb含量及pH值变化做了系统观察,报告如下.

  • 多联袋系统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方法的建立

    作者:郭志丽

    洗涤红细胞是红细胞制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制品已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以上的血浆蛋白,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凝物等,应用本制品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

  • 临床应用洗涤红细胞的调查分析

    作者:廖蓉仙;傅国英;吴少云;徐雪梅;吕豪

    目的 调查分析2014-2015年衢州地区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地应用洗涤红细胞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衢州地区8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洗涤红细胞的用量、输注病例的疾病分布、输注前血清学检测等情况.结果 2015年衢州地区洗涤红细胞用量比2014年增长了39.07%,增幅是红细胞类用量增幅的24.4倍,增幅主要集中3医院;血液病、恶性肿瘤和慢性肾病是输注病例的主要诊断,分别占输注病例的63.49%、19.05%、12.70%;输注前血清学检测项目各家用血医院开展情况标准不一.结论 洗涤红细胞的优点逐步被临床医生所认识,但也切不可经验性应用,用血医院应重视临床输血前综合评估和规范输血科血清学检测是提高该成分性价比的关键.

  • 广州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张伟东;黄爽;关飞舜;梁明月;贝辉喻

    目的 回顾性的对广州地区临床洗涤红细胞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洗涤红细胞的合理、有效应用提供依据,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 调查占广州血液中心血液供应量约70%的10家三级甲等医院,统计分析2008 ~2010年洗涤红细胞的使用增长情况;调查洗涤红细胞用量增幅大的医院2008 ~ 2010年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结果 广州地区10家三级甲等医院洗涤红细胞用量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26.4%,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22.4%,呈逐年增长趋势;洗涤红细胞用量增幅大的医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地中海贫血患者洗涤红细胞的用量所占百分比由2008年的3.7%和8.6%,上升到2010年的19.8%和27.3%.结论 随着成份输血的普及,洗涤红细胞的优点巳被临床充分了解和应用,但其存在的缺点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血液用量的不必要增加;建议各级血站加大对临床医生血液制品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有限的血液资源发挥大作用.

  • 悬浮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制备的洗涤红细胞钾离子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作者:冯博;段澜;王景文;任芙蓉

    目的 了解不同储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中钾离子浓度([K+])和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方法 将储存3 d(3 d组,n=6)、16 d(16 d组,n=6)及31 ~35 d(31 ~35 d组,n=7)的悬红,手工制备成洗涤红细胞,分别于制备前、制备后0、16和24h取样测定其[K+]和FHb.结果 3d组、16 d组和31 ~35d组悬红制备的洗涤红细胞24h时[K+]分别为(3.26 +0.57)、(3.39±1.12)及(2.97 +0.95) mmol/L(P >0.05),且均低于人体正常[K+]上限;3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24 h时的FHb分别为(0.29±0.18)、(0.63±0.40)及(1.06±0.55)g/L,其中31 ~35 d组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FHb明显高于3d组(P<0.01).结论 悬红储存时间对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的[K+]影响不大,制备的洗涤红细胞24h保存期内的[K+]均低于人体正常参考值上限,但对FHb含量有较大影响.建议尽量避免使用接近储存期末的悬红制备洗涤红细胞.

195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