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助孕技术与出生性别比例的关系

    作者:张静雯;伍捷阳;马文敏;杨美琼;罗国群;黄建洲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出生性别比例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1年5月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ART治疗的8744例患者,通过直接询问或电话随访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结果: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成功妊娠并分娩2164例,共出生婴儿2831人,男婴1467人,女耍1364人,男女比107.6:100;按照辅助生殖技术的种类进行分组,出生性别比在IUI、IVF鲜胚移植、ICSI鲜胚移植、总鲜胚移植、FET分别为117.0、112.0、92.9、105.7、105.9:100,与国际社会公认的出生性别比正常范围(102~107)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包括IUI、IVF、ICSI、FET,均不会导致明显的男女比例失调.

    关键词: IUI IVF-ET ICSI FET 性别比例
  • 早期补救ICSI的安全性和价值

    作者:周世敏;李艳萍;邬伶仟;刘冬娥;刘能辉;姚仲元;陈仙花;张叶青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早期补救ICSI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2011年及201 2年每年收治的受精失败、取卵后6h行补救IC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2010年IVF卵子数为18192,IVF取卵周期数为1402,ICSI取卵周期数为469,受精数13678,受精率为75.19%,正常卵裂数为9668,正常卵裂率为95.91%,优质胚胎数为6667,优质胚胎率52.12%,移植21周期,临床的妊娠率达到了42.73%;2011年IVF卵子数为24507,IVF取卵周期数为1667,ICSI取卵周期数为488,受精数1 5960,受精率为65.12%,正常卵裂数为13181,正常卵裂率为98.34%,优质胚胎数为9334,优质胚胎率69.94%,移植21周期,临床的妊娠率达到了47.11%;2012年IVF卵子数为17640,IVF取卵周期数为1321,ICSI取卵周期数为450,受精数11 670,受精率为66.16%,正常卵裂数为9668,正常卵裂率为96.88%,优质胚胎数为6470,优质胚胎率61.17%,移植21周期,临床的妊娠率达到了48.26%;三年临床的妊娠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补救ICSI治疗体外受精失败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逐年提高,目前已成为治疗体外受精失败的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体外受精失败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父方年龄及精子来源对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倪晓蓓;王珊珊;徐志鹏;陈林君;张宁媛;孙海翔

    目的 分析ICSI周期中父方年龄及精子来源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且女方年龄在30~34岁的患者,总例数为489例.将患者按是否临床妊娠分组,分析父方年龄(<30岁、30~40岁、>40岁)和精子来源(精液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对于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临床妊娠组有348例,未临床妊娠组有141例;临床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一般情况如女方年龄、基础FSH、体重指数、内膜厚度、可利用胚胎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是否临床妊娠作为因变量,精子来源和父方年龄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来源与临床妊娠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父方年龄与临床妊娠相关(P<0.05);不同父方年龄组的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随着父方年龄的增长,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 结论 在ICSI周期中,随着父方年龄的增长,ICSI的临床妊娠率下降,而精子来源并不影响临床结局.

  •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建华;周梁;季兴哲;张洲;师娟子;邢俊平

    目的 探讨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microTESE)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并在第一周期接受ICSI周期microTESE的281例NOA患者和ICSI周期睾丸穿刺取精术的95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之间获取精子行1CSI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两组间新生儿的出生参数. 结果 NOA组和OA组在正常受精率(63.50% vs.66.37%)、优胚率(46.24% vs.46.35%)、临床妊娠率(60.29% vs.70.97%)、流产率(5.88% vs.4.84%)及出生婴儿活产率(54.41% vs.66.13%)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A组和OA组间出生新生儿的孕周[(38.27±1.79)周vs.(38.31±2.22)周]、出生体重[(2.98±0.62)kgvs.(2.87±0.68)kg]及男性性别比例(43.48% vs.66.0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婴儿的活产率偏低,但是出生新生婴儿的各种参数正常,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补救ICSI对首次IVF助孕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兰兰;蔡嘉力;任建枝

    目的 探讨早期补救ICSI对首次IVF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中心行首次IVF治疗的5029个取卵周期,IVF受精4~6 h后根据第二极体的排出情况判断受精与否,对半数以上卵母细胞未受精的患者实施补救ICSI,其余患者继续行常规IVF,比较补救ICSI组(n=413)及常规IVF组(n=4616)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临床结局,并计算早期补救ICSI对首次IVF周期临床结局的贡献值.结果 早期补救ICSI组原发性不孕患者的比例及不育年限显著高于常规IVF组,输卵管及盆腔因素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IVF组,基础FSH显著低于常规IVF组,窦卵泡数显著高于常规IVF组(P均<0.01);补救ICSI组获得了较多的卵母细胞数[(9.65±5.20)vs.(8.89±5.48)个]及成熟卵数[(8.36±4.56)vs.(7.88±5.01)个](P<0.01),但受精数[(6.22±3.70)个]与优质胚胎数[(2.94±2.76)个]均显著低于常规IVF组[分别为(7.05±4.74)个、(3.40±3.03)个](P<0.05),同时多原核(≥3PN)胚胎率(5.85%)也显著低于常规IVF组(8.26%)(P<0.01);两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补救ICSI对首次IVF周期双原核(2PN)受精率的贡献值为4.25%,对优质胚胎率的贡献值为3.67%,对临床妊娠率的净贡献值为2.72%,总贡献值为3.49%.结论 早期补救ICSI取得了和常规IVF相似的临床结局,有效提高了首次IVF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是针对IVF周期受精完全失败或低受精的有效治疗手段.

    关键词: ICSI IVF 临床结局
  • 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对MII卵母细胞有效胚胎形成率的影响

    作者:潘家坪;阮井玲;黄媚媛;王羽;梁珊珊;滕晓明;吴海霞

    目的 探讨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SERa)对卵母细胞利用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250周期ICSI治疗患者,根据卵母细胞有无SERa分为两组:SERa+组(至少有1个卵母细胞SERa阳性,A组)50周期;SERa组(所有卵母细胞均无SERa,B组)200周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 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而异常受精率显著增加(P<0.05);A组中的SERa-卵母细胞与B组卵母细胞相比,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异常受精率也显著增加(P<0.05);A组中SERa+卵母细胞与SERa卵母细胞相比,异常受精率显著增加(P<0.05),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卵母细胞胞浆内滑面内质网聚集增加异常受精率,降低卵母细胞利用率.

  • ICSI周期显微取精术治疗13例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季兴哲;刘项;周梁;孙建华;周寒鹰;张洲;师娟子

    目的 探讨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在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男科就诊并接受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13例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指标主要包括AZF微缺失类型、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次数、单/双侧睾丸取精、精子获得率、精子可用率、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 结果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13例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中,AZF微缺失类型分别为:AZFa区完全缺失1例,AZFc区完全缺失9例,AZFc区部分缺失1例,AZFd区部分缺失1例,AZFc区完全缺失伴AZFd区部分缺失1例.共行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14例次,其中9例次单侧睾丸取精术,5例次双侧睾丸取精术;精子获得率78.57%,可用率72.73%.行ICSI助孕治疗者的正常受精率61.29%、可用胚胎率71.43%、优胚率40.48%、临床妊娠率57.14%. 结论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可以使部分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获得数量足够的精子行ICSI助孕治疗,并能获得良好的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精液常规参数与ICSI的指征

    作者:陈振文;谷龙杰

    不孕不育与夫妇双方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约50%与男方因素有关.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的发展,特别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使一些以往无法治愈的男性不育患者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为男性不育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 早期补救 ICSI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孙海翔

    受精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精卵相互作用严格有序而又协调发育的复杂过程.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平均受精率约60%~80%[1].受精一旦失败,可能没有胚胎移植,患者被迫放弃周期.

  • Sr2+辅助卵母细胞激活技术改善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受精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钱云;陈娟;聂晓伟;谈勇;美马博史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不受精子数量和形态影响,具有受精率高、多精受精率低等优点,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尤其是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将精子直接注射到卵母细胞胞质内,绕过了自然受精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因此常用于体外受精障碍者.尽管如此,临床上仍有1.29% ~ 3.00%的ICSI周期存在受精率低甚至受精完全失败[1].研究表明,卵母细胞激活不充分可能是导致ICSI受精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2].辅助卵母细胞激活(assisted oocyte activation,AOA)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因卵母细胞激活不足引起的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并能获得正常发育的胚胎[2-3].辅助激活的方法包括电脉冲、机械刺激、乙醇、Ca2+载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和蛋白磷酸化抑制剂应用等[4-6].近年来有报道,Sr2+已成功应用于诱导小鼠和人类卵母细胞的激活[7-8].本研究拟采用ICSI技术结合Sr2+辅助处理,评估Sr2+作为卵母细胞的激活剂能否有效改善ICSI周期的临床结果,现报道如下.

  • 不同来源精子行卯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郐艳荣;贺占举;王晟;张蕾;薛晴;尚鹃;陈菲;鞠慧岩;左文莉;廖秦平;杨慧霞;徐阳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中心行ICSI助孕的患者,选取不孕原因为单纯性严重少、弱、畸精症和无精症的,且年龄在35岁或35岁以下的153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共完成165个取卵周期,146个移植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两组:射出精子组(严重少、弱、畸精症组)和睾丸精子组,比较两组间的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值、Gn支数、Gn天数、HCG日E2值、内膜厚度、MII卵数、受精、卵裂、可移植胚胎、优质胚胎、临床妊娠及流产情况.结果:两组间的女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值、Gn支数、Gn天数、HCG日E2值、子宫内膜厚度、MII卵数、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多胎率无统计学差异;睾丸精子组的受精率、2PN受精率较射出精子组高(72.3%vs 82.O%,P<0.01;67.9%vs7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虽然睾丸精子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60.7%、42.0%)高于射出精子组(50.0%、35.6%),但是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精子行ICSI助孕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结局,不比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精液中的精子差.

  • 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内精子质量的影响

    作者:余颜;阳方;董良;李俊君;俞旭君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内精子活力的改善作用.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不育患者中筛选出30例附睾管梗阻的无精子症患者,治疗前至少3个月未服用任何生精药物,采用微创性睾丸活检取曲细精管数段送生殖检验室,实验员按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要求,撕碎曲细精管,提取精子悬液,在显微镜下随机数取200个精子,找出其中活动精子数量及活力等级并给以记录.同一患者给与左卡尼汀10mL,3次/d,连续服用3个月后,再次采用同样方法取精,记录活动精子数量及等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睾丸内活动精子数量及活力等级有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内精子的质量.

  • 阴虚体质不育患者行ICSI结局相关指标的临床观察研究

    作者:马春晓;谢雅兰;胡海翔;徐少强;孙哲

    目的:临床观察阴虚体质患者行ICSI助孕技术的妊娠结局,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诊疗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66例不育男性行ICSI助孕技术患者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虚体质不育患者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平和体质正常受精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平和体质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阴虚体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个数、胚胎形成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虚体质不育人群男性生育能力与行ICSI助孕技术相关指标较平和体质不育人群低下.

  • 先天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CFTR基因突变的疗法与观察

    作者:刘伯龙;王娟花;肖秀娟;张益康;李兴欢;唐正;秦松林;胡春飞;许红兵;陈荣安

    目的:探讨先天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cftr基因突变的疗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cftr基因突变32例进行分析,均采用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察治疗后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受精率为61.01%(216/354),卵裂率95.37%(206/216),妊娠率28.13%(9/32)。结论采用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先天性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cftr基因突变,能够提高配偶妊娠率。

  • 附睾穿刺精液处理后精子活力迅速下降1例

    作者:于庆

    1材料与方法卵细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使精卵细胞无需经历复杂受精过程.以显微操作的手段,直接将精子注入卵细胞内,形成受精胚胎.ICSI对精子数量,活力及受精能力的要求极低,是重度少精、弱精、畸精、阻塞性无精等男性不育症有效的治疗手段.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是局麻下,将注射针头刺入附睾头部或体部从中抽取附睾液获得精子的方法,适用于梗阻性无精症等患者.

  • 冷冻复苏TESE或PESA取到的精子后行ICSI分娩一例报道

    作者:于洪君;任海芹;李破;许蓬;许薇

    按世界卫生组织男性不育诊治流程以往临床上针对无精子症的男性不育患者多采用先手术确定诊断,再进行辅助生殖助孕治疗.

  • 通过观察第二极体预测IVF是否受精的意义

    作者:张振强;王美仙

    常规IVF的受精率是60~70%.受精率≤20%~25%时,称为受精障碍,是开展IVF后才认识到的不孕症病因.既往IVF周期是否会发生受精障碍,只有在第二天观察受精卵时方知.此时行ICSI技术补救老化的卵子,使其重新受精,通常结局不良.

  • 胚胎移植后单卵双胎多胎妊娠经超声引导下行减胎术2例

    作者:赵志明;郝桂敏;周英杰;杜彦芳;崔娜;徐素欣;潘文森

    例1,29岁,原发不孕4年,男方为少弱精子症,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移植后14 d血β-hCG 599.86IU/L.移植后4周超声显示:子宫增大,宫内可测及2个孕囊,一孕囊内可见一心管搏动,另一孕囊可见2个卵黄囊及两个心管搏动,诊断三胎妊娠(单绒毛膜囊双胎合并单绒毛膜囊单胎),遂行多胎妊娠减胎术.

  • 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萍;丁露;沙艳伟;林津;曾春花;何雪梅;张玲

    目的:分析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找出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关键因子.方法: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08年5月420个IVF-ET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结局与影响因素(如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史、受精方式、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移植周期类别以及移植胚胎数等)间的关系.结果:IVF-ET助孕周期的妊娠结局与其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史、受精方式、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移植周期类别以及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P<0.05).结论:年龄因素是影响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故采取IVF-ET助孕治疗不孕症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因素,以期提高IVF-ET助孕的活婴率.

  • 宫腔镜诊治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文超;谢晖亮;洪燕;赵晓明;孙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对反复种植失败(RIF)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并经历2次或以上移植失败的2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次移植前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将患者分为3组:A组,82例,再次移植前未行宫腔镜检查;B组,76例,再次移植前经宫腔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宫腔异常,行检查或轻搔刮术;C组,87例,再次移植前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异常,并根据宫腔异常情况予以诊治.比较3组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等.结果 RIF患者宫腔异常检出率为53.37%.245例RIF患者共移植861周期,共移植胚胎1 537枚,162例患者生化妊娠,149例患者临床妊娠,137例患者活产,12例患者流产.比较3组间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腔镜诊治对RIF患者妊娠结局没有明显改善.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