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郭春生;彭晋;吴贵华;林莉岚;陈思敏;林怀雄;曾英琅;邹东鲁

    目的:探讨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52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320排CT血管成像,扫描数据调入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其中21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结果:该组152例320排CTA检查均能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其中,阴性35例,动脉闭塞15例,动脉变细或狭窄28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76例.21例同时行DSA检查,其中,320 CTA检出的5例动脉狭窄仅1例得到DSA证实,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320 CTA检出的9例动脉瘤经DSA检查证实均有动脉瘤存在;320 CTA检查中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2种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可清楚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避免了分段成像的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及追加扫描,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无创性“一站式”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Moyamoya病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作者:王弘岩;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江飞;郑义浩

    目的 探讨Moyamoya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Moyamoya病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42.60岁.发病高峰中30~40年龄段为12例,40~50年龄段10例.做16层螺旋CTA,扫描参数为:250kV,250mA,螺距15,扫描层厚1mm.同时6例又行DSA检查,将其CTA结果与DSA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30例中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者共27例,占总例数的90.0%,受累段均为颈内动脉末段.病变累及双侧者26例(占总例数86.7%).30例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及迂曲扩张的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等代偿动脉,狭窄血管显示率100%;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28例,异常血管网显示率93.3%.30例中有6例同时行DSA检查,两者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TA可以清楚显示Moyamoya病脑血管改变特点,包括颅内血管狭窄及脑底异常血管网,可以考虑作为Moyamoya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

  • 中晚期肝癌的异常血液供应影像及对介入治疗的影响

    作者:戴社教;王深皓;李红;邹百仓;刘强;相里伟;赵红莉

    目的 分析中晚期肝癌的异常血液供应及对介入治疗的影响,旨在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143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26例;年龄11~ 80岁,平均年龄53.8岁.对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3例中,规则性供血111例,占77.62%;异常供血32例,占22.38%,其中变异性供血17例(占11.89%),寄生性供血15例(占10.49%).32例中,29例成功进行超选择插管并给予化学治疗栓塞治疗,其中18例使用SP微导管插管;3例异常供血未能成功超选择插管,只进行单纯灌注化学治疗.结论 中晚期肝癌的异常供血发生率较高,认识其变异特点,才能确保肝癌介入治疗的准确性和彻底性.

  • 下肢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立艳;李宝玖;李艳;万业达

    目的:探讨下肢CT血管成像检查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行双下肢CT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CT检查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CT血管检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调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B组病人所获得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A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A组(P<0.01).结论:将CT血管成像检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下肢CT血管成像检查,可以使病人更好地配合,获得更为优质的图像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青华;王洪波;柳澄

    随着螺旋CT和多层CT技术的发展,CT血管成像(CTA)在腹部的应用范围由大血管扩展到中小血管,综述了CTA在腹部重要脏器中的新应用.

  •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

    作者:李杨;杜勇;罗天友

    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单次屏气就能获得高分辨力的肝脏影像,通过3D影像处理技术可很好地显示肝脏血管解剖.对肝移植、肝脏肿瘤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

    作者:胡玉川;薛雁山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黏膜病变,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胃肠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内镜下,其有独特的病变特征.综述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胃镜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 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累及血管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王瑛;周翔平;刘荣波

    多层螺旋CT改善了单层螺旋CT的扫描范围与层厚之间的矛盾,使时间、空间分辨力提高,显示肿瘤与血管关系更优越.文中介绍胰腺癌多层CT扫描技术、胰腺癌累及血管的评价指标及多层CT血管成像在其中的应用.

  • 对标准体型病人行低管电压CT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赵磊;杨晓光;包丽丽;刘挨师

    目的 通过对比低管电压CT肺动脉成像(CTPA)与常规CTPA的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从而评价低管电压CTPA应用于标准体型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标准体型(体质量指数≤25 kg/m2,体质量≤80 kg)病人60例,并随机分为2组.A、B两组管电压分别设置为80 Kv和120 Kv.管电流设置基于循环时间测试峰值.评价并对比A、B两组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选取肺动脉干影像质量参数与辐射剂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总体肺动脉CT值与噪声值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总体肺动脉SNR和CNR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187,P=0.309).A组有效剂量显著低于B组[(1.69±0.43)mSv:(5.63±1.84)mSv,P=0.000].有效剂量与CT值和噪声值呈负相关.结论 低管电压CTPA应用于标准体型病人可以有效减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影像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非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发展及应用

    作者:徐俊玲;史大鹏

    近年来,随着MR 设备的发展和新序列的开发,非对比增强 MR 血管成像(NCE-MRA)技术发展迅速,除传统的时间飞跃法和相位对比法外,许多新方法已可用于全身各部位血管成像。 NCE-MRA包括血流依赖和非血流依赖两大类成像技术,这些技术联合应用于不同的成像序列。为了提高对NCE-MRA技术的认识,促进该类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多种NCE-MRA方法的成像机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3D TOF MRA与MR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的联合评价

    作者:王春霞;全冠民

  • 钆剂在增强CT与X线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贺鸣凤;王云华

    碘禁忌证限制了增强CT扫描与X线血管成像在一些病人的使用.钆剂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物逐渐用于碘禁忌病人的主动脉、肺动脉、肝动脉、颈动脉和颅内血管成像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扩宽了影像检查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钆剂作为对碘剂过敏病人或其他不宜应用碘剂进行增强CT或血管成像病人的碘剂替代品,对其原理、技术要求、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双低”CT血管成像的应用现状

    作者:祁丽;张龙江;卢光明

    近年人们对CT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肾病越来越重视,“双低”CT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所谓的“双低”CTA技术即同时采用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的CTA技术,使用该技术需在保证影像质量足够诊断的前提下降低CT检查时病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就“双低”CTA常用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低辐射剂量策略

    作者:陈则君;孟宪平;张龙江

    CT冠状动脉成像已经成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综述前瞻性心电门控、迭代重建算法、低kV技术以及心脏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推荐在临床上根据CT机型、病人的体质量指数、心率变异联合应用多种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并针对每例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扫描方案,以便在影像信息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

  •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兵;王云华

    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是一种新的血管成像检查方法,因其可观察血管内表面,可结合其他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对血管病变进行全面的观察,有利于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螺旋CT仿真血管内窥镜的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应用前景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双侧小腿动脉变异1例

    作者:钟兰宇;董少义;潘海英;上展增;谢哲;罗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活动后双下肢肿胀20年,加重伴疼痛半年"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查体双下肢无畸形,肌张力正常,轻度水肿,右下肢局部皮肤发黑,皮温发凉.葡萄糖耐量试验呈阳性,糖化血红蛋白7.2%,余未见异常.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贺新;张婷婷;王正;杨涛;董少义;冯凯琳;王晓东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技术对椎基底动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椎基底动脉发生起源、路径、数目、窗式等变异的部位及数量.[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成功获得1386根椎动脉:47例(6.8%)起源异常;112例(16.2%)路径变异;1例(0.1%)右侧双椎动脉;38例(5.5%)有窗式变异;62例(8.9%)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未汇入基底动脉,对侧直接延续为基底动脉.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1例,成功获得102根椎动脉:1例(2.0%)起源异常;5例(9.8%)路径变异;51例(100.0%)双侧椎动脉正常汇合成基底动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解剖变异,在研究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的影响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研究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中的应用

    作者:包春艳;张婷婷;王贺新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研究发育正常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患者组)及9例健康体检者(体检组)行头颈64层螺旋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高级血管分析等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发育正常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C4横突孔直径和横截面积.[结果]对患者组及体检组双侧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双侧C4横突孔直径和面积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患者组0.998>P>0.855,体检组0.997>P>0.8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0.05);对患者组及体检组双侧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双侧C4横突孔直径和面积分别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性检验0.855>P>0.196,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0.990>P>0.6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0.05);将患者组与体检组数据合并后(合并组)对双侧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双侧C4横突孔直径和面积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0.999>P>0.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并组双侧椎动脉直径和横截面积、双侧C4横突孔直径和面积分别进行多元相关分析,0.792<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客观的显示椎动脉的管径结构,对了解椎动脉影像表现及指导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较低浓度碘对比剂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

    作者:胡冬冬;黎雪琴;石林平

    [目的]探讨较低浓度碘对比剂(320 mg/ml)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方法]对比剂选择碘氟醇320(320mg/ml)和碘普罗胺370(370 mg/ml).体外实验:2种对比剂分别于生理盐水按1∶16、1∶32、1∶64、1∶128稀释,各取5 ml分别注入直径10 mm塑料试管内,每个稀释比例3支试管,封闭后CT扫描,测量CT值.临床观察:同期行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随机分为碘氟醇320组(320组,32例)和碘普罗胺370组(370组,31例),2组对比剂注射方式及总容量相同,扫描方式相同.观察内容:(1)血管强化程度评价.测量感兴趣区CT值,测量点包括:左冠状动脉主干(left main artery,LM)、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descending artery,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测量点为近段10mm以内部分.(2)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成像质量分优良(充盈良好,管壁清晰锐利,对比良好,3级以上分支显示清楚,满足诊断要求)、一般(充盈尚可,管壁可辨认,对比一般,3级以上分支显示不清,可进行大致诊断)、差(充盈差,管壁模糊,对比差,诊断困难)3个等级.[结果]体外实验:4种稀释比例所测得CT值碘普罗胺370组均高于碘氟醇320组,差异具显著性.两种浓度对比剂CT值250HU以上的稀释比例范围均为1∶16~1∶32.临床观察中,各感兴趣区所测得CT值370组均高于320组,统计学处理显示,差异具显著性(P<0.05,P<0.01).2组病例冠脉成像质量基本都达到了诊断要求,320组良好率为71.875%,370组良好率为77.419%,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较低浓度对比剂320 mgI/ml达到有效血管强化程度的比例与370 mg/ml对比剂基本相同,能在基本满足诊断需要的同时降低总碘剂量,进而降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的应用

    作者:贾策;赵利斌;冯凯琳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中的技术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疑有ASO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数据在ADW 4.3 工作站进行分析,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3例的血管重建图像对ASO有特征性显示,可以准确、清晰显示血管管壁各种斑块及管腔的不同程度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1020 条记录 13/51 页 « 12...10111213141516...505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