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的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已确诊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25例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视网膜进行OCT检查,观察视网膜厚度与形态特点.结果RP患者乳头黄斑束中点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中心凹及距中心凹颞侧4mm处的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失去正常反射相,但差异无显著性.不同患者的图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从OCT断面上观察RP患者视网膜的特点与已知的视网膜病变特点相一致.
-
单眼弱视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单眼弱视人群双眼黄斑厚度差异,为应用OCT探讨弱视发病机制及指导弱视诊断提供线索.方法 Meta分析.检索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并通过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进行文献补充,对有关单眼弱视对象双眼黄斑区OCT检查的临床研究进行筛选、评估和数据提取,将弱视患者双眼黄斑中心凹小厚度、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纳入研究.应用RevMan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应用时域OCT的研究纳入4篇文献,纳入对象均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黄斑中心凹小厚度仅纳入1项研究,弱视眼比对侧眼厚(P =0.045);Meta分析结果提示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比对侧眼厚6.82 μm(P<0.05,95%可信区间为2.81~10.83).应用频域OCT的研究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弱视眼与对侧眼黄斑中心凹小厚度差异及各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高于对侧眼7.38 μm(P<0.05,95%可信区间为3.13 ~11.63),亚组分析提示屈光参差性弱视亚组弱视眼高于对侧眼而斜视性弱视亚组双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黄斑中心区域厚度高于对侧非弱视眼,提示弱视患者黄斑厚度研究可以为弱视发病的外周机制提供佐证.
-
双眼埋藏性视乳头玻璃疣
患者男性,38岁.自觉双眼干涩半个月,于2011年2月15日来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 06,左眼为0.02,矫正视力双眼均为1.0.双眼底表现见精粹图片1,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眼视乳头荧光着染,未见荧光渗漏.双眼视乳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视乳头处视网膜神经纤维高度隆起,呈强反射光带;视网膜外核层被下方的疣体顶压并平滑包绕类圆形的疣体,疣体的周边为平滑的低反射光带.
-
回旋状脉络膜萎缩
患者女性,5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伴夜盲17年,出现视物变形半年,于2010年3月11日来西京医院眼科就诊.否认家族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1(矫正视力为0.5),左眼为0.05(矫正视力为0.1);双眼角膜透明,瞳孔圆,对光反应正常;晶状体轻度混浊;双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示视网膜中心凹厚度变薄,色素上皮层-脉络膜血管层厚度增加,可见多处萎缩斑.视野检查示双眼周边视野严重受损,仅残存中心视野.诊断:双眼回旋状脉络膜萎缩.
-
北京市5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5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进行横断面研究。整群抽取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3个社区和大兴区4个自然村的50岁以上人群346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全身检查及眼科检查。以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SD-OCT)的检查结果为依据,诊断高度近视眼患者是否出现视网膜劈裂,并计算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人群的平均年龄、平均眼轴长度、平均屈光度及佳矫正视力( BCVA)均以均数±标准差( x珋±s)表示。对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患者和无劈裂患者的BCVA、平均年龄、平均近视屈光度数、平均眼轴长度、中心凹下脉络膜的平均厚度及后巩膜葡萄肿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以是否发生视网膜劈裂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的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视网膜劈裂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3468例参与者中,共获得了3278例(6530只眼)参与者的清晰可评估的SD-OCT图像。其中,有101例(164只眼)为高度近视眼患者。高度近视眼患者中有54只眼出现视网膜劈裂,包括视网膜血管旁劈裂37只眼(22.56%),黄斑中心凹劈裂6只眼(3.66%)及黄斑中心凹劈裂合并血管旁劈裂11只眼(6.71%)。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的患眼数占高度近视眼的32.92%。北京市50岁以上的自然人群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为0.83%。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患者的BCVA(0.5±0.7)低于无劈裂者的(0.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视网膜劈裂相关的系统性因素包括高龄( t=2.56,P<0.05)、近视眼屈光度较大( t=2.11, P<0.05)、眼轴较长( t=2.84,P<0.05)、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较薄( t=2.35,P<0.05)及后巩膜葡萄肿( t=6.21,P<0.05)等。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后,后巩膜葡萄肿是视网膜劈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4.40, P<0.05)。结论视网膜劈裂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眼底病变之一,其发生与后巩膜葡萄肿密切相关。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患者的视力显著降低。建议医师应对高度近视眼患者行常规OCT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出现视网膜劈裂。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电焊弧光损伤性视网膜病变的图像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电焊弧光损伤性视网膜病变的图像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14例(28只眼)。为患者检查双眼视力,并进行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14例(28只眼)患者全部同时发生电焊弧光损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佳矫正视力均显著下降。其中,患眼佳矫正视力≤0.2者3例(6只眼),占21.43%;佳矫正视力为0.3者8例(16只眼),占57.14%;佳矫正视力为0.4者3例(6只眼),点21.43%。 OCT检查,结果显示黄斑区的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带( IS/OS)萎缩、脱失者14例(28只眼)占1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萎缩性改变者8例(16只眼)占57.14%。结论电焊弧光可以造成人眼视网膜的损害,常双眼同时发病。其损害主要造成视网膜黄斑区的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带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萎缩和/或脱失。而且,前者损害在此类患者中几乎皆有发生,后者损害可发生在部分患者当中。 OCT的检查结果可以清晰地展示黄斑区的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带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变化。因此,OCT检查是电焊弧光损伤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对患者以普通检眼镜检查患者术眼眼底和OCT检查,分别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于黄斑变性的漏检率。将数据整理成4格表的形式,进行相对危险度的计算。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OCT检查的100例(100只眼)患者中,发生黄斑病变者7例(7只眼),其中黄斑水肿者2例(2只眼),老年性黄斑变性者1例(1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者1例(1只眼),黄斑区出血者1例(1只眼),黄斑裂孔者1例(1只眼),黄斑萎缩者1例(1只眼);术前以普通检眼镜检查患者术眼眼底,7例(7只眼)患者没有明确检测出黄斑病变,漏检率高达7%。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度近视眼及患者年龄>60岁。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00,2.27,2.50;95%CI分别为(1.837,8.087),(1.050,4.900),(1.140,5.530)。其中,25例(25只眼)糖尿病患者中有4例(4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6.0%;15例(15只眼)高度近视眼患者中有2例(2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3.3%;50例(50只眼)年龄>60岁的患者中有5例(5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0.0%。结论 OCT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具有较高的黄斑疾病检出率,可作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性白内障 术前检查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前房角角度与三面镜检查前房角分级的对应性研究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测前房角角度与三面镜检查前房角分级的对应性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门诊的患者32例(64眼),双眼均纳入研究,排除有角膜水肿或混浊、角膜炎症、角膜斑翳、内眼手术史及眼球穿通伤病史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裂隙灯显微镜下三面镜检查前房角分级及OCT检测前房角角度。采用三面镜检查并记录受试者患眼的眼别及鼻侧、颞侧、上方及下方象限的前房角分级情况(采用Scheie分级法);采用OCT检测并记录受试者患眼的眼别及鼻侧、颞侧、上方及下方象限的前房角角度。结果受试者32例(64只眼,256个象限)。其中,男性7例(14只眼,56个象限),占21.88%;女性25例(50只眼,200个象限),占78.12%。年龄26~69岁,平均45.4岁。采用三面镜检查受试者前房角分级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前房角角度的结果情况,分别为:宽角,鼻侧为43.12°±6.21°,颞侧为46.23°±7.01°,上方为40.12°±5.66°,下方为45.17°±6.13°,前房角角度范围为35°~50°;窄Ⅰ,鼻侧为34.15°±4.17°,颞侧为35.13°±3.13°,上方为33.10°±4.17°,下方为37.10°±3.07°,前房角角度范围为30°~40°;窄Ⅱ,鼻侧为24.88°±2.49°,颞侧为24.96°±4.06°,上方为23.05°±3.86°,下方为25.03°±3.01°,前房角角度范围为20°~30°;窄Ⅲ,鼻侧为15.23°±5.38°,颞侧为15.05°±6.01°,上方为13.71°±5.26°,下方为14.39°±5.29°,前房角角度范围为10°~20°;窄Ⅳ,鼻侧为5.10°±4.11°,颞侧为5.31°±3.21°,上方为4.67°±4.07°,下方为5.47°±2.87°,前房角角度范围为0°~10°。结论采用OCT检测前房角角度可以作为前房角分级检查的新方法。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研究进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术式.近年来,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这可能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厚度的异常改变有关.脉络膜作为一个高度血管化的组织,为外层视网膜提供氧气及营养物质等,尤其是提供黄斑区的营养和血供.脉络膜厚度变薄或者萎缩,将会严重影响光感受器的功能,甚至导致光感受器细胞死亡.近年来,随着增强深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观察脉络膜各层的细微结构及脉络膜厚度的定点测量在临床上成为可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白内障术后脉络膜厚度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能与炎症反应、基因表达、眼内光线的增加及机械牵拉等因素相关.本文就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眼科常用影像诊断法对眼部肿瘤的综合诊断作用
眼部肿瘤是致盲重要的疾病之一,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在眼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除眼科常规检查,如裂隙灯显微镜及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屈光间质混浊无法窥清眼底的病例,影像学检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有必要阐述超声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影像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脉络膜血管瘤、眶内肿瘤及类瘤病变等疾病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用,从而为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学及诊断学研究现状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NA-AION)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致盲性眼病,常会引起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和黄斑厚度及容量变化。急性发生的暂时无灌注或低灌注状态导致视神经乳头急性缺血是引起NA-AION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夜间低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全身系统疾病,无视杯或小视杯及显著的眼内压升高等眼局部疾病均是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NA-AION的临床表现为中心视力不同程序下降及周边视野缺损等改变。在NA-AION的诊断过程中,眼底和视野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觉诱发电位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也逐步应用于NA-AION的诊断。笔者仅对NA-AION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就辅助检查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述评。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病因 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OCT对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治疗弥漫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TA)治疗弥漫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 24例患者的(25只眼)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1ml(4mg)治疗,治疗前后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OCT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测量.随访期3~6个月,平均4.5个月.结果佳矫正视力治疗前为0.12±0.07,治疗后为0.3±0.16(P<0.01),22只眼的视力得到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471.76±191.30μm,治疗后为193.88±53.22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黄斑中心凹1 000μ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治疗前为462.72±123.76μm,治疗后为278.36±57.61μm(P<0.01).结论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后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消退明显,患者视力得到提高;OCT能从黄斑部视网膜形态的改变上客观、精确、有效地评判这一方法的疗效.
-
高度近视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的介入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组织的显微形态结构,观察高度近视的OCT图像特征,能明确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病变.有助于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
白内障术后短期随访OCT检查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随访中,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白内障术前眼底窥视不入,黄斑区辅助检查受限的成熟期白内障78例(93眼),术后1周随访,行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OCT及电脑验光等检查.比较OCT检查和眼底彩色照相对术后黄斑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1)术后1周,OCT检查检出黄斑病变36眼,占38.71%;眼底彩色照相检出20眼,占21.51%;OCT检查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眼底彩色照相(P<0.01).(2)术后1周,电脑验光检查显示所有术眼佳矫正视力为光感~1.2,佳矫正视力0.3以上61眼,占65.59%.其中4眼术后OCT检查提示有黄斑病变,但佳矫正视力均高于0.3.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随访中应用OCT检查,有助于提高黄斑病变检出率,对发现、追踪及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病变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关键词:
-
关键词:
-
关键词:
-
关键词:
-
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动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对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维速迭尔治疗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共计13例(17只眼),其中多个渗漏点9例(12只眼),一个渗漏点4例(5只眼).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其6个月的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结果 术后1周,FFA显示15只眼轻度的荧光渗漏,2只眼渗漏消失,OCT显示13只眼神经上皮下积液减少,4只眼神经上皮下少许积液.术后1个月,FFA显示7只眼荧光轻度渗漏着染,10只眼荧光渗漏消失,OCT显示7只眼少许神经上皮下积液,其余积液消失.3个月和6个月FFA显示15只眼荧光渗漏消失,2只眼荧光着染,OCT显示无荧光积存.6个月时,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两行以上的有12只眼,占71%.结论 光动力疗法对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
复方血栓通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治疗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评价复方血栓通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治疗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84例94眼)、对照组B(79例88眼)与治疗组(93例102眼),对照组A给予复方血栓通1.5g,对照组B给予卵磷脂络合碘1.5mg,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1.5g与卵磷脂络合碘1.5 mg,均饭后服用,每日3次.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眼底照像及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标准对数视力表等随访复诊,记录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A、B能明显缩短病程,12周后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和治疗组分别有7,9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血栓通与卵磷脂络合碘联用治疗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促进渗漏吸收和改善脉络膜微循环、缩短病程、改善视力、降低复发率,疗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