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蛋白酶原结合血清胃泌素检测对萎缩性胃窦炎的应用意义

    作者:郑毅

    目的:分析萎缩性胃窦炎患者采用胃蛋白酶原结合血清胃泌素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根据病理学诊断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萎缩性胃窦炎)和对照组(40例,非萎缩性胃炎),检测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血清胃蛋白酶原II(PGII)、胃泌素-17(G-17)水平,并计算PGI/PGII比值(PGR),对比两组患者PGI、G-17、PGR值.结果:实验组患者PGI、G-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899,2.503,P<0.05),实验组患者PGR值虽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组间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931,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蛋白酶原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对临床诊断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血清PGI、G-17水平下降提示可能出现萎缩性胃窦炎,应尽快采用胃镜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诊.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幸;王璐;董蕾;郭晓燕;史海涛;许绍娴

    目的 研究胃癌高发区陕北安塞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PGI/PGII(PGR)以及胃泌素-17(G-17)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48例健康查体居民,同时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及血清PGI、PGII、G-17浓度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将研究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血清PGI、PGII、G-17浓度及PGR值变化.结果 Hp总感染率为40.54%,其中男性感染率为43.08%,女性感染率为38.55%;不同性别Hp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p阳性组的血清PGI、PGII、G-17浓度均高于阴性组,PGR低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Ⅱ高值组Hp感染率高于正常值组(P<0.05).PGR低值组Hp感染率高于高值组(P<0.05).G-17高值组Hp感染率高于正常值组(P<0.05).结论 HP感染继发血清中PGI、PGII及G-17浓度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HP感染及HP感染相关性胃病.

  • 体检“加餐”,选这12个物有所值

    作者:

    1.胃蛋白酶原现在,有胃病的人很多,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五位.对于这部分人群,推荐做胃蛋白酶原的检测.这个检查很简单,抽血就能完成,对筛查早期胃癌有不错的效果,可以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级筛查手段.

  • 胃蛋白酶原联合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验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张美娜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检验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胃部不适来我院检查的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PGⅠ、PGⅡ、PGⅠ和PGⅡ比值(PGR)、Hp-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自愿接受胃镜和胃镜下病理活检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确诊检查.结果 Hp-IgG抗体阳性的患者PGⅠ、PGR明显低于Hp-IgG抗体阴性的患者,且PGⅡ水平明显高于Hp-IgG抗体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1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胃癌57例;以PG和Hp-IgG抗体均为阳性作为胃癌筛查标准,共检测出胃癌51例,确诊率为89.47%,漏诊率10.53%,确诊率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与Hp-IgG抗体与胃癌发病机制关系密切,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早期检出率,临床价值较大.

  • 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禹梅;刘婕;荆成宝;张善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PGR)及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试验组则加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疗程为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清胃蛋白酶原和G-17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Ⅰ、PGR、G-17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PGⅠ、PGR、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及G-17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可阻止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生,此治疗方案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3C-尿素呼气试验(UBT)值与老年胃癌

    作者:夏俊;陈星;姚健凤;于晓峰;赵尚敏;王根生

    目的:分析老年Hp感染患者UBT值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性别不限,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根据胃镜下表现分为胃炎组、溃疡组(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癌组.对其中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进一步抽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并计算两者的比值PGⅠ/Ⅱ.分析3组之间差异.结果:共252名患者入选,其中有214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在3组患者中,溃疡组UBT值和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高,而胃癌组低.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0.01.并发现当UBT值低于20‰时,胃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3.458(1.751-5.342).结论:低UBT值与老年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必须提高警惕.

  • 胃蛋白酶原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林;李继昌;郭文涛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其PGⅠ/PGⅡ比值(PGR)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经胃镜活检病检查,同时完善血清学检查确诊早期胃癌患者36例、非萎缩性胃炎108例、胃溃疡29例.结果:早期胃癌患者血清PGI和PGR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早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Ⅱ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I的含量及其PGR对早期胃癌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蛋白酶原及生长激素释放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赛群;刘丽;王伟宁;黄萍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变化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80例FD患者分别在罗马Ⅲ症状分类、有无Hp感染两种情况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血浆总Ghrelin及酰基化Ghrelin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类型FD患者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组的PG Ⅰ、PGⅡ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总Ghrelin及酰基化Ghrelin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腹痛综合征(EPS)纽只有PG Ⅰ、PGⅡ、PGR以及总Ghrelin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FD患者中Hp+组的PG Ⅰ、PGⅡ平均水平高于Hp-组,而PGR低于Hp-组,上述差异显著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Ghuelin及酰基化的Ghrelin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的上述各项指标在Hp+组与Hp-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D患者中,Hp感染可能引起胃蛋白酶原PG Ⅰ、PGⅡ水平升高,以PGⅡ为主.血清Ghrelin的变化对FD特别是PDS的发病起促进作用,导致患者早饱,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

  • 黔南少数民族消化道疾病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的意义

    作者:罗锦斌;龙瑞银;郑娟;张丹丹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少数民族成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水平及与胃部疾病关系.方法:收治胃疾病患者240例,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4组,同时对其血液血清进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胃泌素-17检测.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Ⅰ表达水平低于胃溃疡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PGⅠ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胃癌组PGⅡ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非萎缩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比较,PCR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G-17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组及胃癌组(P<0.05);非萎缩性胃炎组G-17表达水平均低于胃溃疡及胃癌(P<0.05).而苗族、布依族组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Ⅰ、PGⅡ、PGR可作为胃癌的筛查检测手段,少数民族胃部疾病的PGⅠ、PGⅡ、PGR水平变化和汉族基本一致.

  • 免疫比浊法PGⅠ/PGⅡ 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性能验证分析

    作者:黄新城

    目的: 在临床开展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 和 Ⅱ(PGⅠ/PGⅡ)检测前,对PGⅠ/PGⅡ 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以厂家配套的高、低值浓度样品为样本,进行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验证.以厂家配套的质控标准品为样本,进行正确度验证.将质控标准品稀释,PGⅠ 范围为2.5~160.0 ng/mL,PGⅡ范围为2.0~70.0 ng/mL,将结果 做回归与相关分析.以厂商提供干扰物进行抗干扰能力验证.结果:PGⅠ 和PGⅡ 的低值浓度样品批内精密度的分别为3.23%CV和2.93%CV,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87%CV和2.80CV%.PGⅠ 和PGⅡ 的高值浓度样品批内精密度的分别为1.75%CV和2.60%CV,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75%CV和2.46%CV.PGⅠ 和PGⅡ 准确度偏倚均在 ±5%以内.在PGⅠ 范围为2.5~160.0 ng/mL,线性系数r=0.999;PGⅡ 范围为2.0~70.0 ng/mL,线性系数r=0.996,均到达要求.结论: 免疫比浊法PGI/PGII检测试剂盒在日立7600-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性能符合临床要求.

  •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关系

    作者:张德忠;江伟春;刘泽洪;叶永玲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TNF-α-308)多态性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5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50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TNF-α-308基因型,同时检测其TNF-α和血清PG亚群(PG Ⅰ和PG Ⅱ)水平,分析TNF-α-308多态性与血清PG水平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TNF-α-308的GG、GA、AA基因型和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6%(373/500)、22.4%(112/500)、3.0%(15/500),85.8%(858/1 000)、14.20%(142/1 00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9.2%(396/500)、19.0%(95/500)、1.80%(9/500),88.70%(887/1 000)、11.30%(113/1 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584和1.713,P均>0.05);胃癌组TNF-α、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分别为(1.03±0.31) μg/L、(84.24±24.81) μg/L、(23.04±4.95) μg/L和3.85±1.49,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53±0.21) μg/L、(130.27±25.58)μg/L、(20.83±5.83) μg/L和6.45±1.0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614,t值分别为28.882,8.240,22.363,P均<0.01);TNF-α、PGⅠ及PGⅠ/PGⅡ比值在胃癌组不同基因型(F值分别为180.511、72.840、36.110)及其不同临床分期(F值分别为34.378、30.981、26.084)患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与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α与PGⅠ及PGⅠ/PGⅡ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48、-0.704,均P<0.01).结论 TNF-α-308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胃癌的易感性因素,其通过调节TNF-α水平参与胃癌发生发展.TNF-α水平变化影响血清PG表达,胃癌组患者不同基因型及临床分期的PGⅠ和PGⅠ/PGⅡ比值明显不同,用血清PG筛查和诊断胃癌时,应注意PG受TNF-α调控影响.

  • 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异常标准的研究

    作者:李月红;张祥宏;黄飚;王俊灵;米建民;申海涛;张志刚;严霞;邢凌霄;王士杰

    目的 探讨中国胃癌高发区健康成年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年龄、性别分布规律和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癌筛查的血清PG异常的界定标准.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分析河北省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农村自然人群606名健康成年居民血清PG水平和分布特点;对比分析72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当地居民血清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确定适合中国胃癌高发区居民CAG和胃癌筛查的血清PG异常界定标准.结果 606名健康成年居民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均呈偏态分布,其中位数分别为161μg/L、14.8μg/L和10.5,无明显年龄和性别差异.720例当地成年居民血清PG水平和胃黏膜病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用于CAG和胃癌筛查的PGⅠ、PGⅠ/PGⅡ比值的佳异常界定值分别为PGⅠ≤60μg/L、PGⅠ/PGⅡ≤6,PGⅠ与PGⅠ/PGⅡ比值串联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并联,而特异度却明显高于并联.结论 胃癌高发区健康成年居民血清PG水平呈偏态分布.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综合分析,PGⅠ≤60μg/L、PGⅠ/PGⅡ≤6是中国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和CAG筛查较为合适的异常界定值.

  • 农村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祥宏;孙旭明;赵文元;严霞;王俊灵;张振国;米建民;谢同欣;王会艳;三角顺一;青木一雄

    目的 探讨农村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ELISA方法对赞皇县1 504名30岁以上居民血清Hp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以放射免疫学方法对该组调查对象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和GAS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赞皇县农村成年居民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66.4%,在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年龄组的居民中,30~50岁和70岁以上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居民血清Hp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血清Hp IgG抗体阳性居民血清PGⅠ、PGⅡ和GAS水平(62.3μg/L,15.45μg/L,74.00pg/ml)均明显高于Hp IgG抗体阴性者(42.1μg/L,6.40μg/L,66.00pg/ml),P<0.005,而血清PGⅠ/PGⅡ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4.0∶6.6,P<0.005).结论 赞皇县大部分农村成年居民有Hp感染;Hp感染可影响血清PG和GAS水平.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分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卫红;李萍;张蕾;王丽华;于凤华

    目的 探讨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9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肝胃不和型60例、脾胃湿热型7例、肝郁脾虚型6例、脾胃虚弱型7例、胃阴不足型13例)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结果 单纯型浅表性胃炎胃泌素、胃动素及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与伴有出血、糜烂、反流的浅表性胃炎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证型胃泌素、胃动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和胃阴不足型患者胃泌素、胃动素含量较低,表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胃黏膜分泌功能较弱.结论 虚证和虚实夹杂证胃黏膜分泌功能减弱.

  • 参芪健胃饮经验方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7例

    作者:王晶晶;李春涛

    目的 观察参芪健胃饮经验方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北京市顺义区医院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普瑞酮胶囊;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参芪健胃饮经验方内服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胃镜病理检查对治疗前后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腺体萎缩的程度给予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PG、IL-32、VEGF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1.0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等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GⅡ、IL-32、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健胃饮经验方联合替普瑞酮胶囊能够逆转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可能是通过干预PGⅠ、PGⅡ、IL-32等血清因子水平以减轻胃黏膜的炎性损伤实现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化浊解毒治萎方对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

    作者:郭敏;李佃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治萎方对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奥硝唑片0.5 g、克拉霉素0.5 g、雷贝拉唑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0.6 g,每天两次,早晚各1次)连服用14天后停用;试验组在四联用药基础上应用化浊解毒健脾方,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胃镜、病理组织学改变,PGⅠ/PGⅡ的变化。结果(1)总有效率:试验组90%,对照组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Hp根除率:试验组90%,对照组4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3)胃黏膜病理:在改善胃黏膜萎缩程度方面试验组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G Ⅰ/PG Ⅱ的变化:治疗后试验组 PG Ⅰ/PG Ⅱ为(12.92±1.31),对照组(8.03±0.98),试验组明显提高了PG Ⅰ/PG Ⅱ比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治萎方联合四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减轻Hp对胃黏膜的损害;有效减轻胃黏膜萎缩程度,甚至可以逆转萎缩性胃炎,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胃蛋白酶原尤其是PGⅠ水平,促进胃黏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利于胃黏膜修复,恢复腺体功能。

  •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表达水平与证候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泽琦;孟祥梅;于春月;李依聪;刘凯歌;曹雅蕾;丁霞

    目的 通过对胃癌早期筛查"血清学活检"指标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进行测定,结合证候分布研究结果,找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不同证候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探索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胃癌早期筛查率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检测,结合临床证候判定结果,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证候类型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慢性胃炎不同证候类型间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的表达差异.结果 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证候类型间存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表达水平的不同.结论 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进行胃癌早期筛查时,可结合中医辨证,实热类证候类型比虚寒类证候类型具有更好地检测准确性.

  • 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作者:庞海江;许家艳;丁守坤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Hp阳性CAG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Hp阳性CAG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PG(PGⅠ、PGⅡ、PGⅠ/PGⅡ)、炎性反应递质水平、胃液pH值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数变化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H值、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G(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pH值、炎性反应递质水平(IL-6、TNF-、hs-CRP)、血液流变学指数(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G(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四联疗法可以对Hp产生抑菌作用,有效控制Hp阳性CAG患者的PG、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胃黏膜,发挥良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作者:王永增;马艳荣;刘玉生;司雁菱;张建博;孙岭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血瘀型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体为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PG)、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第0天)及治疗后(第40天)进行PG检测.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PG和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治疗后2组PGⅠ含量和PGⅠ/PGⅡ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PGⅡ含量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能改善Hp阳性CAG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增强胃黏膜的分泌功能,提高血清中PG的含量,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健胃消痞汤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转归的影响与机制作用

    作者:周亮;邓丽娅;郭凌飞;李金存

    目的:观察健胃消痞汤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炎症因子水平和胃黏膜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符合患者,以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导入期治疗,包括给予抑酸、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助消化药等对症处理;导入期结束后给予叶酸片,10mg/次,3次/d,饭前15min服用.对照组服用温胃舒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健胃消痞汤,每天1剂,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降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的76.92% (χ2=4.919,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黏膜病变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腹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黏膜炎症、腺体减少/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COX-2蛋白阳性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清G17,PG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GⅠ/PGⅡ也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IL-1β和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FN-γ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胃消痞汤能减轻PLGC临床症状和萎缩程度,对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有一定的阻断或逆转作用;并能提高G17,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抑制COX-2蛋白表达,调节IL-1β,TNF-α,IFN-γ炎症因子水平.

488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