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卵巢甲状腺肿伴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彭全洲;王晓玫;左敏;胡锦涛;朱富强;成志强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进展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5月收集的1例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51岁女性,体检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入院。右附件囊肿,大直径10.0 cm,切面囊实性伴陈旧性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成熟的甲状腺滤泡组成,部分呈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组织学类型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化肿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TF-1、CK19、HBME-1、galectin-3均(+),而甲状腺成分甲状腺球蛋白和TTF-1(+),CK19、HMBE-1和galectin-3均(-)。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恶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类型,恶性变的诊断标准同甲状腺癌,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因其少见,治疗方法尚未统一,可参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 人肿瘤坏死因子和顺铂分别灌注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观察

    作者:杜阳;裴毅;杜新

    目的:观察比较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和顺铂分别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每组都充分引流胸水,观察组每周给予rmhTNF 200万IU;对照组,每周给予顺铂40 mg,两组均3周为1个疗程。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95%)高于对照组(56.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毒副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骨髓抑制、肝肾毒性、恶性呕吐、乏力四种类别发生的毒副作用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71%,对照组改善率为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hTNF胸腔灌注给药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水,与顺铂相比毒副作用小,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细胞染色体检测在诊断恶性多浆膜腔积液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继华;刘彦慧;郑德清;曾丽萍;顾红祥;关晓东

    目的 探讨细胞染色体检测对诊断恶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染色体检测采取涂片染色镜检定性的方法 .本研究共有43例恶性肿瘤和30例非恶性肿瘤伴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对其浆膜腔积液均进行了染色体、癌细胞、CEA等检查.结果 浆膜腔积液染色体检测的敏感性为79.07%,准确性为92.65%,明显优于癌细胞、CEA的检测结果 (P<0.05,P<0.01),且特异性高达96.67%.31例恶性肿瘤伴渗出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28例染色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0.32%;12例恶性肿瘤伴非渗出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6例染色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0.00%,两组阳性率均较高,但经比较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伴发多浆膜腔积液时,无论是渗出液还是非渗出液,其染色体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都很高,对诊断恶性多浆膜腔积液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非渗出液的细胞培养时间应适当延长.

  • 顺铂联合贝伐珠单抗对老年肺癌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杜楠;赵辉;王海滨;李晓松;付艳;范忠义;陈殿君;孙君重;高珂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水患者的疗效和监测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胸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组(贝伐组,n =36)和腔内单纯顺铂组(顺铂组,n=34).同时设30例良性胸腔积液对照组.贝伐组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60 mg和贝伐珠单抗300 mg.顺铂组除不加入贝伐珠单抗外,其余同贝伐组;同时,各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胸腔积液VEGF和CEA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可评价的70例老年患者中,贝伐组总有效率为83.33%,顺铂组为52.9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组治疗前后比较,胸腔积液VEGF和CEA水平明显降低(P<0.01).贝伐组胸腔积液中VEGF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其疗效明显强于顺铂组(P<0.01).贝伐组中,VEGF阳性者有效率明显高于VEGF阴性者(P<0.01).两组患者Ⅲ和Ⅳ级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耐受良好.恶性胸腔积液VE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结论 胸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且安全,而且,胸腔积液VEGF表达对监测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前降钙素原在中国与马里恶性疟疾患者的比较研究

    作者:乔松;屠政良;郑彬荣;王宇军;张剑;金戈

    目的 探讨前降钙素原(PCT)对中国与马里危重恶性疟疾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恶性疟疾患者分成中国患者组(n=28)与马里患者组(n=35),分别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的PCT水平、疟原虫数量及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对疟原虫数量、APACHEⅡ评分与PCT水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中马两组患者治疗后PCT水平(F=5.9、7.4,P均<0.05)、疟原虫数量(F=24.6、35.1,P均<0.05)及APACHEⅡ评分(F=29.8、37.4,P均<0.05)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个时间点比较,中国患者组较马里患者组下降更明显(t=15.9、17.2、23.4,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PCT水平与各时间点疟原虫数量呈正相关(r=0.52、0.87、0.69、0.54,P均<0.05),但与APACHEⅡ评分不相关(P均>0.05).结论 PCT能够反映中国与马里恶性疟疾患者疟原虫感染程度及治疗前后变化,对恶性疟疾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但不能完全反映临床病情及疾病预后.

  • 输入性恶性疟疾37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金灵肖;赵旭宏;张双丽;殷骏峰;洪江浩;胡丽旦;梁伟峰

    目的 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浦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共37例,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入性疟疾病例全年散发,无明显季节性.37例患者均有疟疾流行区居住史,以男性为主(36例).所有患者均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伴有消化道反应(7例)、意识改变(5例)、皮肤巩膜黄染(10例)、贫血(12例)、肝肿大(2例)、脾肿大(4例)、腹水(1例)等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异常20例,血小板下降30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25例,肝肾功能异常.明确诊断后均予抗疟及综合治疗.在治疗48 ~ 96 h后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血小板下降者在治疗后第3天均开始回升,第7天时恢复正常者28例(93.3%);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有疟疾流行区居住史的发热患者,尤其是血小板减少、CRP增高者应高度怀疑恶性疟疾,动态检测血小板的变化对其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CD45抗体标记与碘化丙啶染色法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于宝丹;谭获;徐军

    目的 探讨CD45抗体标记+碘化丙啶(PI)染色法(简称CD45+PI法)进行DNA倍体分析对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检出率的意义.方法 对28例临床确诊为肿瘤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及20例结核病患者的胸腔积液,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分析:(1)细胞形态学检查法(简称形态法);(2)PI染色法,PI染色后进行流式DNA倍体分析(简称PI法);(3)CD45+PI法,即先用CD45抗体标记细胞表面抗原,再用PI染色进行流式DNA倍体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比较异倍体细胞含量较低(≤3.64%)的标本中,PI法和CD45+PI法进行DNA倍体分析的DNA指数(DI)值差异.结果 CD45+PI法的敏感度为89%高于形态法及普通PI法的36%和71%,且特异度(95%)较PI法(79%)高,在3种方法中CD+45PI法准确性高,为92%.对肿瘤细胞含量较低,异倍体细胞较少的标本,PI法分析DI值为正常;而用CD45+PI法分析DI值却可以检出肿瘤异倍体.结论 CD45+PI法进行DNA倍体分析较之普通PI法可以检测到更低含量的异倍体细胞,有助于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水平.

  • 胸腔积液标本留取和检验技术进展

    作者:段朝晖;蒋军移;邓雅文

    形成胸腔积液的病因繁多,实验室检查可区分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良性与恶性、结核性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验包括常规检验、细胞学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标本留取属于分析前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认识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其在临床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形成胸腔积液的病因以结核性和癌性居多,因而出现了大量针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检验的新项目和新技术。本文就这些新项目、新技术检测结果的意义和全程质量控制进行评述,分析其优缺点,便于临床实验室决定是否开展该项目和技术,同时也便于临床医生选择。

  • 输入性恶性疟1例

    作者:刘雪芹;辛小娟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疟原虫与人巴贝西虫血涂片镜检下不易区分.本文通过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经过、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诊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临床医生须更好地鉴别恶性疟及人巴贝西虫病,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从而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避免误诊.

  • 腹水/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价值

    作者:黄家淼;杨剑;周仁荣;胡健

    目的:评价同时测定腹水和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50,CA125水平及其腹水/血清(F/S)比值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明确诊断的腹水患者105例(良性57例,恶性48例)同时采血和抽取腹水,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和CEA,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CA19-9,CA50和CA125.结果:腹水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高于血清正常上限值(AFP>25μg/L,CEA>5μg/L,CA19-9>37 kU/L和CA50>20 mg/L)时,良性腹水的F/S比值都小于1.2,而恶性腹水的绝大多数F/S比值大于1.2.腹水AFP,CEA,CA19-9,CA50的上述上限值结合F/S比值大于1.2,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8.8%,62.5%,58.3%和72.9%,除AFP外,皆显著高于单纯的腹水浓度和F/S比值的敏感性(16.7%,37.5%,29.2%和47.9%)(P<0.01).四项联合诊断敏感性达91.7%,特异性100%.结论:与单纯血清或腹水中浓度测定相比,同时测定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和CA50的腹水浓度和F/S比值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 老年恶性肿瘤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雪珍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医源性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医院感染日趋增高,已成为恶性肿瘤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策,对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肿瘤 恶性 医院感染
  • 免疫磁珠阴性法富集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方法的建立

    作者:杨俊俊;徐兴祥;闵凌峰;LIN Ping;钱桂生

    目的 建立免疫磁珠阴性法富集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细胞的方法,探讨该方法富集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5、10、20、50、100个4,6-二眯-2苯吲哚( DAPI)染色的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分别加入20 ml心力衰竭患者的胸腔积液中[约含(1~10)×106个细胞],通过免疫磁珠阴性法富集癌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体外加入癌细胞的回收率.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53例患者的胸腔积液,其中包括经活检病理证实的36例肿瘤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男25例,女11例,年龄40 ~78岁,平均(63±9)岁;17例非肿瘤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男8例,女9例,年龄25 ~81岁,平均(53±18)岁.应用免疫磁珠阴性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53份胸腔积液标本并涂片,然后分别应用瑞姬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 FISH)法进行肿瘤细胞鉴定.结果 分别加入5、10、20、50、100个经DAPI染色的肺腺癌A549细胞的回收率分别为75%、78%、82%、85%和88%,平均回收率为81.6%.应用免疫磁珠阴性法联合瑞姬染色检测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81% (29/36),免疫磁珠阴性法联合免疫荧光染色检出表达细胞角蛋白18(CK18)和DAPI 阳性、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阴性细胞的阳性率均为100%,免疫磁珠阴性法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出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86%(31/36);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瑞姬染色检出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为61% (22/36).免疫磁珠阴性法联合瑞姬染色或FISH与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瑞姬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0,P=0.039;x2=5.818,P=0.012).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免疫磁珠阴性法联合瑞姬染色或FISH、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瑞姬染色均未检出肿瘤细胞,而应用免疫磁珠阴性法联合免疫荧光染色检出CK18及DAPI阳性、CD45阴性细胞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应用免疫磁珠阴性法富集胸腔积液肿瘤细胞的方法可行,且该方法联合瑞姬染色或FISH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而联合CK18、DAPI、CD45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不能有效鉴别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和间皮细胞,还需寻找更特异的肿瘤细胞抗体标志物.

  • 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及腺苷脱氨酶同工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作者:田瑞雪;高占成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 (IL-12) 的浓度及腺苷脱氨酶同工酶(ADA2)的活性三者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02年3月~2003年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等医院的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141例、恶性胸腔积液49例.应用酶速率法检测胸腔积液标本中腺苷脱氨酶(ADA)、ADA2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IFN-γ和IL-12的浓度.比较两组胸腔积液中ADA和ADA2活性,以及IFN-γ和IL-12浓度之间的区别.结果 (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ADA2活性分别为(51.6±10.9)U/L和(47.9±6.9)U/L,恶性胸腔积液组ADA、ADA2活性分别为(20.4±4.4)U/L、(13.2±3.2)U/L,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ADA、ADA2活性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FN-γ和IL-12浓度分别为(112.1 ±45.8)ng/L及(104.3±32.3)ng/L,恶性胸腔积液组IFN-γ和IL-12浓度分别为(24.8±5.9)ng/L和(61.8±10.8)ng/L,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IFN-γ和IL-12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1,0.05);(2)ROC曲线分析结果,IFN-γ以61.7 ng/L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4.4%、95.9%;IL-12的诊断临界值为73.5 n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1%、65.3%;ADA2的诊断临界值为37.8U/L,其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91.8%.结论胸液中IFN-γ、IL-12、 ADA2可为临床鉴别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其中IFN-γ诊断效能高.

  • 以肾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恶性高血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福德;刘玉春;邹万忠;章友康;王海燕

    目的了解以肾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恶性高血压(MHPT)患者的临床与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11年来收治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9~51岁)MHPT患者的血压、眼底、尿和肾功能变化,对比分析原发性和肾实质性MHPT的临床与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27例MHPT患者中原发性、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分别为10例(37.0%)、10例(37.0%)和1例(3.7%),病因不明6例(22.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是肾脏受累的主要表现。与肾实质性MHPT相比,原发性的MHPT尿蛋白量较少(P=0.001),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7/10)。13 例MHPT肾脏病理:原发性MHPT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内膜重度增生,呈现典型的洋葱皮样改变,肾小球为缺血性改变;肾实质性肾小动脉壁厚,细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呈严重炎症病变。部分原发性MHPT经长期治疗肾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以肾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MHPT 不少见,临床易误、漏诊;原发性与肾实质性MHPT的临床、肾脏病理改变及其预后均不同。

  • 冷冻联合光动力和腔内灌注化疗对恶性间皮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海波;姚飞;曾健滢;陈继冰;李家亮;穆峰;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目的 探讨冷冻联合光动力和腔内灌注化疗对恶性间皮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12年6月广州复大医院收治的27例Ⅳ期恶性间皮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治疗前都接受过化疗,化疗失败后来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18例接受冷冻外科联合光动力和腔内化疗的患者为综合治疗组,9例只接受腔内灌注化疗的患者为姑息治疗组,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及治疗时机选择和治疗次数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综合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64个月)的总体生存期显著长于姑息治疗组(中位生存9个月,P<0.001).无论是综合治疗(多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81.5个月,单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38个月,P=0.0403)还是姑息治疗(多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26.5个月,单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7个月,P =0.037),多次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单次治疗.结论 冷冻联合光动力和腔内灌注化疗可明显延长恶性间皮瘤患者全身化疗失败后的生存时间,多次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可进一步延长.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1例

    作者:王杰;黄华萍;李羲;刘畅;李华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a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胸膜下间质组织的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约占整个胸膜肿瘤的5%,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匿,后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常被误诊,误诊率高达40%~50%[1].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MPM患者误诊经过报告如下.

  • DNT细胞对体内外胰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卢寅;陈炯;杜敏;杨仁保;夏云连;郑春生;周杭城;武文

    目的 探讨CD4 - CD8 - DNT细胞对体内、外胰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DNT细胞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生长的影响.将18只裸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前两组皮下注射Panc-1细胞以建立荷瘤鼠人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第3组注射DNT与Panc-1细胞按数量5∶1共培养后的细胞混悬液.前两组待成瘤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塞来昔布4 mg/d口服,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蒸馏水口服.每2周测量裸鼠肿瘤体积一次,描绘肿瘤生长曲线.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剥除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1)四甲基偶氮唑盐结果显示,DNT细胞能在体外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生长,且DNT细胞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性;(2) DNT细胞能够干预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DNT细胞能够抑制体内、外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 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宋保玲

    目的:分析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临床资料,均经穿刺或者手术病理学结果明确病变性质,分析超声图像特点并对比病理结果,计算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70例患者中,病理确诊良性病变32例,所占比例为45.71%,恶性病变38例,比例为54.29%,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9.47%(34/38),良性病变结核性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反应性增生与急性淋巴结炎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1.82%(9/11)、88.89%(7/9)与83.33%(10/12)。淋巴结良恶性病变在回声、形态、血流信号与内部改变等发生各具特点;对比良恶性病变PWD参数,良性病变Vmax、Vmin与RI均明显比恶性病变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属于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良好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 骨盆Ⅱ区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建议

    作者:郭征;王臻;李靖;栗向东

    目的 探讨骨盆Ⅱ区(髋臼周围)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指导治疗计划设计和外科手术实施,提高骨盆肿瘤治疗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和我科的经验,分别针对骨盆Ⅱ区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提出具体的外科治疗计划与建议.结果 骨盆Ⅱ区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依赖于良好的术前设计和综合治疗的实施;原发恶性骨肿瘤力求在有效的化疗基础上进行肿瘤的广泛性切除,同时根据成熟的经验选择适宜的骨盆重建方式,由此方能真正提高骨盆肿瘤的局部控制和功能效果;对于转移性骨肿瘤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标准.结论 骨盆Ⅱ区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是骨盆肿瘤治疗的难点,充分认识其治疗特点和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有利于提高其整体治疗水平.

  • 恶性骨肿瘤的误诊分析

    作者:江淮;谢威;吕建军;孙良业;邵松;王鹏飞

    目的 提高对恶性骨肿瘤的认识,降低恶性骨肿瘤的误诊率.方法 总结2001年5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5例曾被误诊的病例,5例误诊患者初诊均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结果 例1、2为股骨远端骨肉瘤,例3为右髂骨转移性鳞癌,例4为间叶软组织肉瘤侵犯腰3,例5为胸5原始神经外胚瘤.例3住院期间死亡,其余4例均手术治疗并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1个月,例1、2现无瘤存活,例4、5分别于术后6、17个月死亡.结论 误诊原因主要为缺乏经验、未认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未能很好地结合临床全面考虑所致.大多数恶性骨肿瘤通过认真仔细地分析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可以获得定性诊断.对不典型病例手术或活检前应充分估计到各种诊断的可能性,并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切忌盲目进行治疗.

    关键词: 恶性 骨肿瘤 误诊
1585 条记录 8/80 页 « 12...567891011...798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