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作者:王娟;梁清华;范荣;唐涛;熊新贵;陈疆

    目的:观察经控制释放材料纳米柔性纳米脂质体制成的外用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研究所完成.8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其余γ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0.5%甲氨蝶呤组20只;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2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模型组每天灌服1.5 mL蒸馏水,其余各组于初次免疫7 d后给药,于大鼠右后足分别涂抹0.5%甲氨蝶呤外敷剂、0.25%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约2.0~4.0 g/只(视关节大小而定),每周一次.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定关节症状,关节指数积分越高,关节症状越严重.给药后第4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结果:纳入大鼠8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给药前14 d无明显区别,模型组随着时间延长,关节炎指数积分增加;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于给药后25 d达高峰,但仍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51±0.99,0.98±0.57,0.88±0.49,1.68±1.24,t=2.956,5.461,5.244,P<0.01).②给药后45 d模型组、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γ-干扰素分别为(120.75±1.43),(104.41±1.71),(88.75±1.58),(83.60±1.86),(56.15±2.07)ng/L,t=-64.016,-67.970,-36.928,-48.092,P<0.01;白细胞介素4分别为(23.28±0.13),(36.45±0.15),(46.46±0.16),(48.47±0.12),(61.23±0.27)ng/L,t=398.098,328.973,179,924,186.796,P<0.01].0.5%甲氨蝶呤组、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21.387,46.365,43.639,P<0.01),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t=-238.74,-514.575,-385.096,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和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下扰素水平明显低于0.5%甲氨蝶呤组(t=36.581,30.124,P<0.01),自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高于0.5%甲氨蝶呤组(t=-282.406,-203.685,P<0.01).0.2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与0.5%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用甲氨蝶呤柔性纳米脂质体通过其智能控制释放效应,下凋血清γ-干扰素及上调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作用明显优于普通外用甲氨蝶呤.

  • 抗白细胞介素-4在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芳;符州

    白细胞介素4(IL-4)在哮喘等变应性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IL-4受体是其结构功能的重要单位,阻断IL-4受体可能将在哮喘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可溶性IL-4受体、IL-4受体拮抗体和IL-4单克隆抗体三种阻断IL-4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及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哮喘
  • 哮喘与白细胞介素-4受体信号传导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

    作者:徐勇胜;宋力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调控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重建的一个关键途径涉及白细胞介素-4(IL-4),其受体组件中的亚单位--IL-4受体α亚单位(IL-4Rα)作为IL-4的中间信号,起着枢纽作用,是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基础.IL-4Rα的基因变异与哮喘和特应性相关,人类IL-4Rα基因编码顺序也与哮喘和特应性的易感性相关.目前已经证实一些定位IL-4Rα信号基因序列导致的氨基酸置换可能参与信号的转换.近年来有关IL-4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特应性疾病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相关研究证实,IL-4Rα基因是哮喘和特应性的重要候选基因.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 哮喘与白细胞介素-4受体信号传导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

    作者:徐勇胜;宋力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调控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重建的一个关键途径涉及白细胞介素-4(IL-4),其受体组件中的亚单位--IL-4受体α亚单位(IL-4Rα)作为IL-4的中间信号,起着枢纽作用,是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基础.IL-4Rα的基因变异与哮喘和特应性相关,人类IL-4Rα基因编码顺序也与哮喘和特应性的易感性相关.目前已经证实一些定位IL-4Rα信号基因序列导致的氨基酸置换可能参与信号的转换.近年来有关IL-4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特应性疾病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相关研究证实,IL-4Rα基因是哮喘和特应性的重要候选基因.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 阻断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L-4/IL-4R通路对转录因子STAT4 STAT6表达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莎;符州;田代印;龚财惠;王莉佳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白介素4/白介素4受体(IL-4/IL-4R)通路过度活化与转录因子STAT4和STAT6表达的关系.方法 2007年2-10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哮喘患儿通过RT-PCR、IF和ELISA方法 ,检测经过抗人IL-4R单克隆抗体(mhIL-4RAb)干预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STAT4和sTAT6mRNA的表达、pSTAT4和pSTAT6表达量的变化及培养上清液中IL-4和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并对同期体检的30名对照组儿童进行同样检测.结果 (1)对哮喘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及IFN-γ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哮喘组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3组淋巴细胞中STAT4mRNA、STAT6mRNA表达进行比较:哮喘组STAT4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后两组.STAT6mRNA表达则显著高于后两组(均P<0.05),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荧光显示哮喘组淋巴细胞中pSTAT4表达显著低于后两组(均P<0.05);pSTAT6表达水平则显著提高,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哮喘患儿IL-4/IL-4R通路能够通过影响pSTAT4和pSTAT6的表达影响IL-4和IFN-γ的分泌,从而扭转Th2细胞分化亢进的状态.pSTAT4和pSTAT6的表达之间存在相互拮抗.IL-4及IFN-γ分泌量的变化可以反向影响STAT6及STAT4的转录.

  • 醒鼻凝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及对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和白细胞介素4、13的影响

    作者:邱彩霞;郑健;艾斯;马安阳;翁珂涵;李旭微

    目的 观察中药醒鼻凝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变应性鼻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志愿者10例为健康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醒鼻凝胶剂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4、IL-13、TSLP水平,评估症状总分、视觉模拟量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血清IL-4、IL-13、TSL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血清IL-4、IL-13、TSL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血清IL-4、IL-13水平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血清TS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中药治疗组症状总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醒鼻凝胶剂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IL-4、IL-13及TSLP起下调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平衡机制,以此干预变应性鼻炎,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4、6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浩宇;钱美加;冯晓纯

    目的 观察紫癜疹消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4、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清热解毒中药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静脉滴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紫癜疹消颗粒,疗程共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6.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介素4、6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紫癜疹消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且可能调节白细胞介素4、6水平.

  • 集群免疫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4和INF-Υ的影响

    作者:雍磊;程相铎;郑晓丹;刘娜娜;张彩霞

    目的 检测集群免疫治疗(cluster immunotherapy)前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Υ干扰素(INFF-Υ)的变化,探讨集群免疫治疗的机制.方法 68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予剂量累加阶段为期7周的集群免疫治疗,而后每4周给予1次维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IL-4和INF-Υ值.检测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中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年的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值降低,而血清INF-Υ值升高.治疗组血清IL-4值(均数±标准差)由治疗前的(17.01±3.26) ng/L降至(11.43±2.48)n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6.84±2.94)ng/L降至(13.89±3.05)nb/L,治疗组血清IL-4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INF-Υ值(均数±标准差)由治疗前的(12.24 ±2.39) ng/L增至(16.98 ±3.16) n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1.96±2.15) ng/L增至(13.92±2.34)ng/L,治疗组血清ⅢF-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群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4值,同时能升高INF-Υ值.本研究表明调节患者血清IL-4和INF-Υ的平衡可能是集群免疫治疗的分子免疫机制之一.

  • 白介素13在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贵庭;严振球;廖金英

    目的研究白介素13(IL-13)在急、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内IL-13,IL-4,干扰素γ(IFN-γ);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3总IgE,并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急性荨麻疹患者淋巴细胞IL-13的表达显著升高,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L-13表达略有升高,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的表达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血清IL-13的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相符;急慢性荨麻疹患者IL-4的表达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γ的表达在荨麻疹患者中无明显改变.IgE的表达在急、慢性患者中均显著升高.但IL-13的表达和IgE抗体的量无相关性.结论 IL-13在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甲型H1N1流感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

    作者:李杨;秦晓松

    目的 通过检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初步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14日到2009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2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FN-γ及IL-10均显著增高(P<0.05).IL-4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进程中,Th1和Th2细胞的平衡被打破,患者细胞免疫相对增强,体液免疫不同程度的受到抑制.

  • 实验性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L-4分泌活性的检测

    作者:方芳;吕昌龙;祁赞梅;王庆辉;那立新;刘军;吕超

    目的:了解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白细胞介素4(IL-4)的分泌能力.方法:利用水浸限制刺激法诱发小鼠消化道溃疡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iIEL的IL-4分泌水平.结果:水浸限制刺激诱发消化道溃疡后4 d,iIELIL-4分泌水平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消化道溃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IL-4产生水平未见明显变化.IL-4在溃疡早期愈合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并进一步证明iIEL分泌的Th1细胞因子在消化道溃疡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 哮喘患儿血浆IL-4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眭建;徐道银;王晓莺;端礼荣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浆IL-4水平,了解哮喘患儿的免疫学特征.方法:检测哮喘患儿血浆IL-4、IgE含量,对血浆IL-4与血浆总IgE进行相关性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IL-4和血浆总IgE.结果:①实验组血浆IL-4水平为115.8±48.5 pg/m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IL-4水平38.3±10.0 pg/ml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显著(P<0.01).②实验组血浆总IgE水平为185.3±51.3 kU/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总IgE水平45.6±16.0 kU/L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显著(P<0.01).③血浆IL-4与血浆总IgE水平呈正相关,r=0.693,差异显著(P<0.01).结论:哮喘患儿血浆IL-4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血浆IL-4检测对于哮喘患儿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 木犀草素直肠保留灌肠对哮喘模型大鼠幼鼠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作者:洪丽军;魏广州;陈祖仁;刘克新;张永政;王芳;王丛礼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直肠保留灌肠对哮喘模型大鼠幼鼠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雌雄各半SD大鼠幼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组、灌肠组,各20只。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及IL-4含量,镜下观察哮喘模型大鼠幼鼠肺组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肠组和灌胃组均可明显升高支气管哮喘大鼠血清IFN-γ含量,及降低IL-4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灌肠组与灌胃组病理组织学观察肺组织浸润减少,管壁和平滑肌厚度减少,组织充血水肿现象减轻。结论木犀草素保留灌肠能够降低哮喘大鼠幼鼠血清中IL-4及增加IFN-γ含量。

  • 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TNF-α和IL-1表达及IL-4对其的调控

    作者:张立煌;孙永良;石裕明;方海林;李敏伟;姚航平;刘克洲

    目的:分析IL-4对亚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NF-α和IL-1的调控作用,评价IL-4在亚重肝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生物学、免疫组化和RT-PCR等方法测定PBMCs TNF-α、IL-1的表达.结果:亚重肝患者PBMCs TNF-α、IL-1表达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虽然IL-4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IL-4 mRNA/TNF-α mRNA和IL-4 mRNA/IL-1α mRNA的比值明显降低,IL-4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LPS诱导的亚重肝患者PBMCs TNF-α、IL-1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IL-4对亚重肝患者PBMCs的作用效应降低.结论:IL-4对亚重肝PBMCs TNF-α、IL-1的表达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亚重肝的治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作者:程翔;廖玉华;李彬;葛洪霞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Th)细胞亚群1和亚群2(Th1/Th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64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心绞痛(UA)36例)、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21例胸痛综合征(CPS)患者和23例对照(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ACS组培养液上清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SA组、OMI组、CPS组和C组,OMI组、SA组、CPS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IL-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ACS患者培养液上清中IFN-γ水平随发病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但AMI患者IFN-γ高表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ACS患者存在Th1/Th2功能失衡,主要表现为Th1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ACS的发病机制之一;AMI患者Th1/Th2功能失衡可能参与了AMI后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心室重塑过程.

  • 泡球蚴感染小鼠中Tim-3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作用研究

    作者:张峰波;员静;朱玥洁;庞楠楠;安梦婷;闫芳;丁剑冰

    目的:研究泡球蚴感染小鼠Tim-3、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方法: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和对照组,取小鼠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淋巴细胞Th1和Th2细胞水平以及Tim-3在Th1和Th2上的表达水平,用流式微珠阵列技术(CB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IFN-γ、IL-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泡球蚴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Tim-3在Th1中表达增高,Tim-3+Th1细胞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泡球蚴诱导小鼠Tim-3在Th1细胞高表达,下调Th1免疫应答介导了Th1/Th2失衡.

  • 人树突状细胞体外直接抑瘤作用研究

    作者:王群;张利宁;丁培芳;王晓燕;刘军莉;张蘋;冯照雷;孙汶生

    目的:诱导获得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研究其体外直接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自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体外rhGM-CSF和rhIL-4联合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其相关表型;利用MTT法检测所诱导DCs及其培养上清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体外直接抑瘤效应.结果:诱导5~7天后的悬浮细胞具有典型的DCs形态,流式分析显示HLA-DR表达率为64.02%,CD14表达率为2.34%;抑瘤实验显示:DCs对HT29、Hela及HepG2.2.15三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20.16%,25.44%,75.41%,而对Lovo和HepG2两种肿瘤细胞系,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DCs培养上清均未见明显的抑瘤效应.结论:人类DCs可对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其作用不同.此作用可能由DCs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接触而触发,而与DCs分泌的细胞因子关系不大.

  • 三氧疗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h1/Th2细胞亚群漂移的影响

    作者:李丽;张巧花;侯淑玲;贺建霞;乔丽娟

    目的:探讨三氧疗法(Ozone therapy)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h1/Th2漂移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7例初治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化疗同时联合三氧(Ozone,O3)治疗,采用O3自血回输(Major O3 auto-haemotherapy,MAH)和O3直肠注气疗法(Rectal O3 gas insuffiation,RI),应用两个周期.对照组单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两组均化疗两周期,化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分别反应Th1、Th2细胞的数量,同时评价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LDH和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①NHL患者Th1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2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Th1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h2细胞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较治疗前升高(P<0.05),LDH和β2-MG较治疗前降低;③对照组Th1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Th2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h1/Th2和LDH较治疗前降低(P<0.05),β2-MG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h1细胞高于对照组,Th2细胞、LDH和β2-MG低于对照组,Th1/Th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64.9%,部分缓解(PR)29.7%,有效率(CR+ PR)94.6%;对照组CR40.0%,有效率7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率及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的分化明显减少,向Th2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变化,Th1/Th2平衡失调并向Th2方向漂移.受化疗打击后Th1反应向Th2漂移,抗肿瘤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O3可使化疗后Th1/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O3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比,可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 过敏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作用影响的研究

    作者:郭胤仕;许以平;徐艳华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者外周血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受特异性过敏原刺激后细胞因子IFN-γ/IL-4、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变化,探讨Th1、Th2与过敏性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ELISA法检测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IFN-γ/IL-4及PBMC在粉尘螨(Df)刺激下产生IFN-γ/IL-4的水平,并以正常人为对照.②采用半定量RT-PCR反应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PBMC受过敏原刺激前后T-bet mRNA、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正常人为对照.结果:①哮喘患者血浆IL-4水平较正常人升高(P=0.001 7),IFN-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760 0),IFN-γ/IL-4的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0 1).②经过敏原刺激后,哮喘患者PBMC产生的IL-4、IFN-γ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t=3.564 4,P=0.001 0;t=3.350 0,P=0.002 0),但哮喘患者IFN-γ/IL-4的比值仍显著低于正常组(t=6.364 0,P=0.000 1). ③哮喘患者PBMC中GATA-3的表达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t=2.274 3,P=0.028 0),而T-bet的表达量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变化(t=0.382 3,P=0.704 4),哮喘患者T-bet/GATA-3比值与正常人也未见显著差异(t=1.115 2,P=0.283 4). ④经过敏原刺激后,哮喘患者PBMC中T-bet、GATA-3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增高(t=2.298 2,P=0.027 6;t=3.788 7,P=0.000 6),但T-bet/GATA-3的比值与正常人比较仍无显著差异(t=1.195 9,P=0.249 1).结论:在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水平上,过敏性哮喘患者不仅存在着Th2反应增强,也存在着Th1反应的增强,因此用Th1/Th2平衡失调学说尚不能满意解释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 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振安;戴吉;赵婉君;王青云;曹忠胜

    目的::探讨腹股沟皮下注射法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的可行性。方法:36只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包括A空白组、A模型组、A治疗组、B空白组、B模型组和B治疗组( A为腹股沟皮下注射,B为颈背部皮下注射)。卵清蛋白( Ovalbumin,OVA) AR模型建立成功后治疗组用OVA进行免疫治疗,隔天一次,共15次。鼻腔连续激发第7天时,进行小鼠 AR 症状评分,鼻黏膜变色酸2R 染色统计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s,EOS)数,ELISA法检测血清OVA-sIgE表达和鼻腔灌洗液中IL-4和IFN-γ表达,计算IFN-γ与IL-4比值。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前,模型组和治疗组AR症状评分均大于5,治疗后,A治疗组AR症状评分小于5。 A空白组、A模型组、A治疗组、B空白组、B模型组和B治疗组EOS数分别为0.78±0.31、21.60±2.90、10.43±2.56、0.83±0.46、22.44±3.39和23.40±4.24,A治疗组EOS数较A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治疗组EOS数与B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白组OVA-sIgE的表达为阴性,其余组为阳性;各组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为10.75±3.38、10.38±3.08、3.02±0.69、2.71±0.89、2.52±0.30和5.45±1.41,A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较A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治疗组IFN-γ与IL-4比值与B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效果好,周期短,操作简单,可行性好,是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新方法。

654 条记录 12/33 页 « 12...9101112131415...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