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器对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比较
目的:在错合畸形患者中分别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比较和研究两者的矫治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泰安市口腔医院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25例安氏Ⅰ类轻度牙列拥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的25例患者用于参照组,对比和研究2组患者的矫治效果满意度以及拥挤改善程度相关数据的统计值.结果:隐形矫治患者的矫治效果满意度及倾斜牙矫治时间统计值、扭转牙矫治时间统计值对比参照组患者均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错合畸形患者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应用的效果要比固定直丝弓矫治器存在更大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直丝弓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
目的 分析直丝弓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两所单位收治的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牙周指标、修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牙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修复治疗,既可改善牙周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修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直丝弓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 矫治效果 -
自制焊锡球镍钛丝在前牙反颌矫治中的应用
在前牙反颌的矫治过程中,方法不尽相同,却有殊途同归之效.短的疗程,佳的矫治效果是好矫治器的公认标准,本人数年来将焊锡球镍钛丝技术应用于临床收到更加快捷、理想的效果.
-
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对比观察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口外弓支抗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直丝弓矫治器(MBT),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微型种植体植入作为支抗,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外弓.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矫治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及牙齿等多方面指标水平[(包括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下唇突度、颏前点及上下唇突点切线与眼耳平面夹角(Z角)及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垂直距离(U1-NA)、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的垂直距离(Apg-U1)、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矫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口外弓比较,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加强支抗进行矫治,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建立更为良好的咬合关系,颜面部外侧貌更符合美学标准,且能够有效缩短矫治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及负担,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的价值.
-
LASIK术中负压吸引对视神经及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因其显著的矫治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它的安全性和对眼部的不良影响,例如术中负压吸引造成的瞬时高眼压是否造成视网膜缺血和视神经纤维层的损害等始终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急性高眼压对眼组织的损伤,实质是缺血-再灌注的问题.高眼压可造成视网膜缺血,轴浆流运输在筛板处受阻,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变薄、缺损,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营养不良,节细胞发生凋亡[1].青光眼、一过性高眼压也可造成视网膜完全和部分缺血,在临床上常用视野的改变来测量这种损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检查出视野缺损之前,患者的视神经纤维可能已有40%丧失.本文就LASIK术中负压吸引导致的瞬时高眼压对神经纤维层、玻璃体、视网膜及视神经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
个体化舌侧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随着成人正畸需要的增加,美观托槽已越来越多地被正 畸医生采用.病人为了追求治疗过程的美观效果,常会要求以美观矫治器进行治疗,如透明塑料托槽、透明陶瓷托槽等.但不管采用何种透明材料的托槽,却难免从唇侧看到矫治器.因此,唇侧完全不可见矫治器—舌侧矫治器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正畸医生所关注.自1970年开始,美国加州正畸医师Craven Kurz采用改良的唇侧矫治器粘结于牙齿舌侧面矫治—些简单的错颌畸形开始,近10年来,舌侧矫治技术的倡导者和先驱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已使舌侧矫治技术成为一种成熟高效的固定矫治技术.通过不断地应用,正畸医师追求舌侧矫治器精确、较小的舌刺激、简便操作的想法越来越迫切.个体化舌侧矫治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使得托槽与每个牙齿的舌侧解剖形态更加贴合,以发挥更佳的矫治效果.
-
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牙弓狭窄的临床应用
牙弓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造成牙列拥挤、前牙前突、后牙反(牙合)等不良后果.本文收集了我院口腔科2002年以来的26例上牙弓狭窄病例,通过使用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扩开腭中缝,再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成功地解除了牙弓狭窄及其所伴有的排列拥挤及后牙反(牙合)等病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
颌骨牵引延长术的研究进展
牵引成骨技术,是指对生物活体组织逐渐给予缓慢而稳定的牵引力可以使其产生张力,这种张力可以激活某些细胞的合成和增殖功能,从而促使组织再生与生长.颌骨牵引延长术是在肢体牵引延长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颌骨牵引技术可以以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矫治效果,而且在牵引过程中,软组织相应得以延长.利用颌骨牵引技术,只要完成一个简单的骨切开术,安装牵引器,通过每日的牵引,下颌骨就会向着医生希望的方向生长.
-
应用PAR指数评估正畸研究生临床教学效果
Richmond等[1]于1992年提出PAR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指数,它是用于治疗结果评价标准化、一致化而设计的指数,记录了错畸形的所有特征,用于客观评价错畸形严重程度和正畸治疗成功程度。错畸形患者治疗后PAR分值的高低可以从牙颌方面反映治疗效果,分值越低表明治疗后越接近正常的牙颌关系。在PAR指数的临床应用中,主要以治疗前后PAR分值的减少量作为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PAR分值的减少量越多,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前后PAR分值差异(简称总分差)和PAR分值减少百分率可反映治疗成功的程度,数值越高,矫治效果越好,改善程度越大。由于正畸临床上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矫治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有一定的矫治难度,本研究将PAR指数用于正畸研究生对此类病例治疗效果的评估,为正畸研究生教学质量和临床治疗质量的评估提供参考。
-
小基托平导在固定矫治重度深覆(牙合)的临床运用
对前牙深覆(牙合)的矫正治疗,近年来,临床医生采用多种方法,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对部分病人缺乏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小基托平面导板矫治15例Ⅲ°前牙深覆(牙合)患者,作者感到此法简单、有效,且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
固定式舌刺矫治器的制作
舌刺矫治器是用于破除伸舌、舔牙、吮指和原发性吐舌等不良习惯[1],其为活动矫治器可由患者或医生自由摘戴,舌刺给患者带来强烈不适感,导致患者尤其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少年儿童时常自行摘下矫治器,从而延长矫治时间,影响矫治效果。如将舌刺转移到固定矫治器上,则会发挥固定矫治器的优势。本文介绍这种改良型固定式舌刺矫治器的制作。
-
Damon-2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拥挤拔牙病例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的提高,正畸患者对矫治医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达到好的矫治效果,还要求治疗过程快速、舒适、无痛等.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自锁托槽矫治器,其特点是弓丝不需要用结扎丝或结扎圈固定在槽沟内,而是通过托槽本身的结构使之纳入槽沟.由于弓丝无需结扎,故而与托槽间的摩擦力较小,从理论上说牙齿移动的速度应该更快.下面介绍一例使用Damon-2被动自锁托槽系统矫治因拥挤而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的病例.
-
正畸托槽与弓丝的摩擦力研究进展
随着滑动机制在固定矫治中的普遍应用,托槽与弓丝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摩擦力越大,牙移位的实际矫治力比例就越小,进而影响矫治效果.所以,为减小摩擦阻力,获得有效的牙移位与适的生物组织反应,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正畸托槽与弓丝的摩擦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正畸托槽与弓丝摩擦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舌侧正畸技术间接粘接的临床护理配合特点
舌侧正畸技术将托槽巧妙的隐藏在牙齿的舌侧面,满足了成人患者因职业和社交活动的需要而提出的"美观正畸"、"隐形正畸"的要求.与唇侧正畸相比,舌侧正畸同样可获得高质量的矫治效果,临床上使用舌侧矫治器的患者日益增多.为配合医生开展此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具体介绍了临床粘接舌侧矫治器中的护理配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总结了粘接舌侧矫治器过程中的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前牙开(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
前牙开(牙合)(anterior open bite)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错(牙合)畸形类型,表现为后牙处于大咬合位时上下前牙无垂直向接触,这种错(牙合)畸形可以造成患者的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对颜面外观的影响也很大.由于形成因素复杂:可能是牙性的、骨性的、神经肌肉性的,且各种因素并存、相互影响,所以要想获得理想而稳定的矫治效果难度很大,对正畸医生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从临床角度,以下几点建议在开(牙合)畸形的诊治中需要关注.
-
正畸矫治的长期稳定性
1944年Milo Hellman医生曾经这样阐述"保持正畸治疗后的长期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至今为止对于导致矫治复发的因素尚不十分明了."至上周为止我开业已经30年了,在此期间治疗过各种错<牙合>畸形,正畸患者多达11,000人次,积累了大量宅贵的临床资料.我本人对正畸矫治后长期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正畸矫治后可以保持其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
如何大限度地维持我们的矫治效果?
人们常说:"笑到后的才是好的."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正畸领域.长期以来,正畸学者逐渐认识到通过矫正器使牙齿在骨骼中移动并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后,牙齿总是具有回复到原来位置的倾向,从而使矫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矫治器的去除并不意味着正畸治疗的结束,保持阶段作为正畸治疗的后阶段对于正畸效果的维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正畸临床矫治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
在临床上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并不少见.在制定临床矫治方案时会有多种考虑,不同设计方案将会影响到矫治疗效.为了使Ⅱ亚类错(牙合)畸形达到更佳的矫治效果,现临床总结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正畸矫治方案的制定和临床疗效的评价,为临床矫治该类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舌侧正畸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成熟的固定矫治技术.由于舌侧正畸隐形、美观的矫治效果,深受患者,尤其是对矫治美观性要求较高的成人患者的热烈欢迎.
-
咀嚼效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牙缺失患者行口腔修复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咀嚼功能和改善语言功能,以及满足美观需求.咀嚼效率是评估修复或矫治效果的重要指标.咀嚼效率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