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微生物与感染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미생물여감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6184
  • 国内刊号: 31-196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34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微物生与感染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闻玉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登革病毒感染HepG2-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艳雷;王娟;高娜;范东瀛;王一松;安静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严重限制了登革病毒(DENV)致病机制研究的进展.本研究旨在构建DENV感染小鼠模型,为阐明其致病机制提供实验材料.首先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构建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移植后10d腹腔接种DENV,通过检测病毒在体内分布及主要器官的组织学改变,评价该动物模型的实用价值.结果显示,在SCID小鼠成功移植HepG2并感染DENV后,出现病毒血症及主要器官严重损伤等现象,但无后肢麻痹等人类登革热无关症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epG2-SCID人鼠嵌合模型,该模型能支持DENV复制,并表现出部分人类DENV感染的临床症状,为研究DEN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 儿童坏死性肺炎9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月钮;张明军;陈菲;朱晓东

    为提高对坏死性肺炎临床表现的认识和诊治成功率,收集2007年8月~2012年7月入住本院经肺组织病理确诊为坏死性肺炎的9例患儿资料,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治疗经过和转归,讨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的诱因、早期诊断与相关治疗手段.9例患儿(男6例、女3例)年龄1~7岁(平均3.5岁),持续发热11~43 d(平均22 d).4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5例病原学检查为阳性,8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肺内出现多发小空洞.9例患儿均存在肺实变伴胸腔积液,病理学诊断为大片肺坏死伴炎性浸润,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并存活,术后10个月CT提示肺结构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胸部CT扫描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坏死性肺炎患儿经积极抗感染及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4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确定者的追踪研究

    作者:杨锦;李丹;王继宝;李艳玲;段星;项丽芬;叶润华;杨跃诚;龚渝蓉

    通过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2008~2011年49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随访复检情况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揭示WB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对象均来自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中的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和WB确证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08~2011年WB检测的2 452份样本中,有2.00%(49/2 452)为HIV抗体不确定,人员构成以自愿咨询检测者所占比例大,占26.53%.S/CO值从大到小均有分布,但S/CO值≥10的样本复检阳性率较高,为83.33% (5/6).WB结果呈现12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以p24和gp160为主,其余10种呈散在分布.49例HIV抗体不确定者有27例成功进行了随访复检,其中8例HIV抗体复检转为阳性,转阳率为29.63%(8/27).处于感染窗口期、临床期的患者及处于某些特定生理时期的正常人群都可能出现HIV抗体不确定的结果.因此,除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及对出现不确定结果的受检者加强随访外,必要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从而作出准确诊断.

  • 伤寒沙门菌质粒对巨噬细胞自噬过程的影响

    作者:王贝贝;阙凤霞;李嫄渊;吴淑燕;黄瑞

    为研究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对人巨噬细胞THP-1自噬过程的影响,以携带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的野生株ST6、消除pRST98的突变株ST6-ΔpRST98和将pRST98经接合转移的同补株ST6-c-pRST98为受试菌,与THP-1共培养建立感染模型,并加入自噬作用阻断剂氯喹(CQ)进行干预.首先测定CQ单独作用对细胞及细菌的影响,确定CQ适浓度;在细菌和细胞共作用后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mRFP-GFP-LC3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LC3Ⅱ蛋白、P62蛋白、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变化.结果显示,30μmol/L CQ对细胞自噬的阻断效果明显,且细胞存活率超过50%,对细菌也无明显影响.WB结果显示,用该浓度CQ干预后,ST6-ΔpRST98感染组细胞的LC3Ⅱ及p62表达量上升程度显著高于野生株ST6组及回补株ST6-c-pRST98组;CQ干预组3株受试菌感染细胞LC3点状结构数量均高于未加CQ组,且ST6-△pRST98感染组细胞的点状结构数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在自噬前期发挥作用,早于溶酶体降解的过程.

  • 人腺病毒36型与肥胖发生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瑞;高晓萌;商庆龙;谷鸿喜

    病毒感染与肥胖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近年来受到关注,尤其是人腺病毒36型(Ad-36)感染.Ad-36抗体的存在与肥胖者体质指数增加具有相关性,体外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实验也支持Ad-36诱导肥胖发生.在肥胖发生机制方面,E4 orf-1基因和脂肪细胞分化通路受到关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被认为在Ad-36引发降血糖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Ad-36的研究数据仍然有限,其与肥胖发生之间关系的确认需更多的流行病学数据和更深入的研究.

  • 棘突蛋白在冠状病毒跨宿主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王玉燕

    冠状病毒感染有相对严格的宿主和组织特异性,其中部分病毒在演化中会发生细胞嗜性改变.冠状病毒的跨宿主感染能力主要取决于病毒表面棘突蛋白的变异及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改变.棘突蛋白的变异主要集中在受体结合域(RBD),其他区域也与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特异性有关.另外,较大的RNA基因组、独特的套氏亚基因组转录、复制过程中模板转换引起的高频率基因重组等使冠状病毒不断出现毒力或宿主变异,而共感染和持续性感染则为病毒重组及跨宿主感染提供了机会.

  • 人巨细胞病毒病毒体的组装研究新进展

    作者:毛有胜;贾淑芳;计晓;李增;王明丽

    阐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毒体的组装过程对研究HCMV致病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与运用提供新的思路.HCMV组装可概括为两大阶段:初期为入核阶段,主要为核衣壳组装.在胞质中表达的病毒蛋白形成多种形式的多聚体并进入细胞核,在核内相互作用形成衣壳并将病毒DNA装入衣壳中,核衣壳初步形成.第二阶段为出核阶段,主要涉及被膜与包膜的组装.在核中形成的原始核衣壳出核移至胞质,终在胞质中组装完成.此过程极其复杂,涉及众多蛋白间相互作用及宿主细胞的参与.值得一提的是,组装过程中多种蛋白的变异会导致病毒复制失败.组装完成的病毒体经修饰成熟释放出细胞后,再感染新的宿主细胞.本文对HCMV病毒体组装机制的新研究作一综述.

  • 人肠道病毒分型方法和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玲;胡芸文;周志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人肠道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应用广泛,基因测序自动化发展迅速,促进了人肠道病毒分型方法和鉴定技术的发展.鉴于新型人肠道病毒不断被报道,人肠道病毒的范围目前明显扩大,本文就人肠道病毒分型方法和鉴定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斌;黄瑛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儿童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有证据显示Hp感染在一些胃肠外疾病中也起一定作用,特别是Hp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长发育障碍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近期Hp感染与胃肠外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痘苗病毒天坛株载体研究与应用概述

    作者:阮力

    1982年,文献首次报道外源基因成功在痘苗病毒WR株(小鼠嗜神经毒株)中获得表达,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198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在朱既明院士的组织下成立了痘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研究协作组,提出使用痘苗病毒天坛株开发可用于人体的痘苗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的新思路.该研究历时10余年,成功构建了痘苗病毒天坛株高效表达载体,并广泛用于外源基因表达、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单克隆抗体研制和诊断试剂开发.本文简单介绍了该载体的研究及应用,并对载体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 对人肠道病毒及其感染的再认识

    作者:滕峥;张曦

    长期以来,由于人肠道病毒种类众多,以隐性感染为主,引起的疾病症状从轻到重、表现多样,病原检测手段有限等原因,人们对人肠道病毒及其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缺乏全面了解和认识.随着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国频发人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的流行,有必要对其及所致疾病再认识.

  • 如何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家庭护理?

    作者:俞慧菊;张庆立

    Q:如何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家庭护理?A: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儿童无法自主表达病情,因此监护人应特别注意.当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现象时,严禁家长自己给孩子服药,应马上送孩子去医院就诊.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时,也不用慌张,因为大多数孩子得的可能是轻症手足口病.轻症手足口病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在家隔离休息,按医嘱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一般1周左右痊愈.但是,由于极少数患儿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监护人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体温和食欲,一旦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惊跳、四肢抖动等,要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 从痘苗病毒天坛株看继承与创新

    作者:闻玉梅

    2013年迎来了继续改革与创新的一年.作为我国约5 000种科技期刊的一份子,《微生物与感染》该如何继续前进?"温故而知新",了解过去、继承传统,将为我们探索、创新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年度的封面图片为痘苗病毒天坛株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追溯痘苗病毒天坛株的历史,可至1926年.当时天花在全球大为流行,在中国有位约25岁的西北军士兵因患天花住在那时的北平传染病医院.

微生物与感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