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Urologic and Reproductive Oncology 현대필뇨생식종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624
- 国内刊号: 42-179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低流量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肾癌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估
目的 观察低流量麻醉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评价低流量麻醉在此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应用安全.方法 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肾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新鲜气体流量为2.5 L/min,B组新鲜气体流量为0.5 L/min.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充气后及拔管前的生命体征,抽取各时段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测定各时段血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测量围麻醉期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吸入七氟烷的容量.结果 A、B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单位时间内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A组,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的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 七氟烷低流量麻醉可以安全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患者.
-
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瘤体内部及周边组织血流灌注信号特点,据此判定疗效.同时根据直肠指检、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前列腺肿块大小、血清PSA等结果进行客观疗效判定.将两疗效判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FU治疗前,所有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均呈快速高增强.HIFU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治疗有效15例,其中无增强12例、少量低增强3例;无效2例,仍表现为快速高增强.客观疗效判定有效15例,血清PSA下降幅度均≥50%,其中2例前列腺结节体积缩小≥50%;无效2例,血清PSA、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大小体积均与治疗前水平相当.客观疗效判定结果与超声造影结果相符.结论 超声造影能准确显示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消融范围及程度,是评价早期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附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1例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是恶性度较高的疾病,确诊主要依赖前列腺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加膀胱灌注化疗为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能改善其预后,其预后较其他前列腺癌差.
-
窄带显像膀胱镜对膀胱肿瘤手术前后病理核分级差异的影响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能否减少膀胱肿瘤手术前后病理核分级的差异.方法 采用WHO/ISUP 2004病理分级标准并结合临床情况,对205例膀胱肿瘤术前活检病理、术后病理分级等进行分析.对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白光膀胱镜组109例,术前G0 23例,G1 60例,G2 22例,G3 4例;术后G0 15例,G1 41例,G2 31例,G3 22例;活检低估51例(46.8%),高估7例(6.4%),一致51例(46.8%).窄带显像膀胱镜组96例,术前G0 15例,G1 45例,G2 30例,G3 6例;术后G0 14例,G1 21例,G2 46例,G3 15例;活检低估45例(46.9%),高估14例(14.6 %),一致37例(38.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独观察G1亚组,窄带显像膀胱镜G1组低估率高于白光膀胱镜G1组(62.2% vs 41.7%),窄带显像膀胱镜G1组一致率低于白光膀胱镜G1组(24.4% vs 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29).行白光膀胱镜者平均随访33个月(4~62个月),复发38例;行窄带显像膀胱镜者平均随访15个月(3~32个月),复发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2).结论 窄带显像膀胱镜不能减少膀胱肿瘤术前活检分级低估现象.
-
膀胱小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 该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颗粒蛋白A(CgA).术后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死于癌复发和肺转移,术后生存时间为13个月.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罕见,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
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价值
目的 研究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无创性地诊断、随访膀胱尿路上皮癌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主研制的FN试纸测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正常体检人群尿液纤维连接蛋白.结果 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4%和79.03%,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7%和68.06%;尿液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特异度较高(100%),但其敏感度仅为47.06%.结论 FN试纸检测对不同分化及浸润深度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价值高于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但不能对膀胱肿瘤的分级以及病灶数量进行检测.
-
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出血3例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大小不等的弹簧钢圈或PVA颗粒,对3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盆腔出血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结果 栓塞后出血均停止,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平稳,持续随访无再发出血.结论 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盆腔出血的方法.
-
膀胱全切手术预后与术前合并症的关系-基于中国人口的单中心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在中国人口中,合并症与膀胱全切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至2010年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的2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包括年龄、性别、手术延搁时间、尿流改道类型、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TNM分期、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在内的临床资料.使用ACE-27合并症评分表对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情况进行评估.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合并症与术后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2±11)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7±31)个月.151例(61.38%)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118例(47.97%)患者至少存在一个器官的合并症.其中无合并症患者128例(52.03%),轻度合并症患者79例(32.11%),中度合并症患者33例(13.41%),重度合并症患者6例(2.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度合并症(P=0.002)和重度合并症(P<0.001)患者的术后总生存率较无合并症和轻度合并症患者低.除此之外,年龄≥70岁(P=0.002)、手术延搁时间≥12周(P=0.044)、盆腔淋巴结清扫的范围(P=0.014)及TNM分期>T3(P<0.001)也与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降低有关.结论 随着合并症严重程度的增加,膀胱全切术后患者的生存率逐渐下降.
-
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治疗肾癌合并肝后下腔静脉瘤栓
目的 探讨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治疗肾癌合并肝后下腔静脉瘤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2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16例肾癌合并肝后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5例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显露下腔静脉,完整切除瘤栓和根治性肾切除.结果 手术中无一例发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30~320 min,术中失血约200~1 000 ml,所有瘤栓均被完全切除,术中无栓塞发生.结论 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可以充分显露肝后的下腔静脉,对于肝后下腔静脉瘤栓以及部分膈上下腔静脉瘤栓可以运用肝脏游离技术经腹完全切除,避免经胸手术和心肺分流.
-
Ku80基因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 构建并鉴定逆转录病毒介导的Ku80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建立稳定、高效、长久低表达Ku80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方法 针对Ku80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RNA干扰靶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与BglⅡ和Hind Ⅲ双酶切后的pSUPERretro-puro载体连接,构建pSUPERretro-puro-siKu80干扰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载体进行测序鉴定.筛选出基因沉默效应强的干扰序列后使用磷酸钙法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的病毒颗粒随后感染786-O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用RT-PCR检测Ku80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转染后786-O细胞中Ku80蛋白的表达量,以鉴定稳定细胞株.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目的 片断正确插入pSUPERretro-puro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SUPERretro-puro-siKu80干扰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干扰表达载体的786-O细胞Ku80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了抑制Ku80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获得Ku基因稳定干扰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为下一步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研究肾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联合CPPs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效抗癌药物和穿膜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抗癌药物来说,载体的靶向和穿膜功能缺一不可.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生物大分子物质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发现一种小于30个氨基酸的短肽,能够将与之相连的生物分子在体内或体外的环境下内化入细胞,称为细胞穿透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CPPs和靶向的联合将为肿瘤治疗开创一个新的途径."靶向结合,细胞内化疗"能够减少药物对于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毒性作用,发挥穿膜肽的高效穿透细胞膜及强大的载运功能优势,联合CPPs靶向治疗恶性肿瘤,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肾癌进展
肾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2009年美国癌症统计肾癌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4.2%,且发病率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1].就诊时25%的患者已有远处转移,局限性肾癌手术切除后1/3病例出现远处转移[2].肾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免疫治疗总有效率仅15%.2005年美国FDA首先批准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用于治疗晚期肾癌,随后相继有多种药物批准上市,为晚期肾癌的治疗揭开了新的序幕.
-
胆固醇水平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PCa) 是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泌尿生殖系癌症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Ca是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致死率仅次于肺癌[1-2].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预计,2013年将有238 590例新发PCa病例,占所有男性新增癌症病例(854 790例)的28%,同年预期有29 720例PCa相关死亡病例,占所有新增癌症死亡病例(306 920例)的10%[3].我国PCa发病率虽明显低于欧美,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PCa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合并膀胱、骨转移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40岁,因"左侧腰腹部不适10余天"于2011年11月21日入院.患者自诉于2008年、2010年先后发现左侧及右侧乳房肿物,无疼痛,无发热,外院B超示乳房肿瘤,乳房肿物活检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行化疗+乳腺肿瘤根治术+化疗.2011年3月发现左侧腋下小结节,于外院行淋巴结清扫术.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患者,男,47岁,2012年9月因"间断性肉眼血尿半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半月前于劳累后出现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未予特殊治疗后自行缓解,2 d后再次出现血尿,当地医院B超示膀胱占位.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
-
原发肾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发生于肾脏的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十分罕见,在肾脏上皮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生率不足1%,分化不良,预后差.我院2011年10月收治1例肾脏原发小细胞性NEC,现报告如下.
-
阴囊转移皮瓣治疗阴茎Paget病的体会
Paget病由于临床上很像湿疹,故又称湿疹样癌,是比较少见、生长缓慢的皮肤恶性肿瘤,为皮肤原位癌的一种特殊类型.Paget病主要发生在乳房,乳腺外的Paget病以女性会阴部多见,男性外生殖器受累很少见.阴茎Paget病是乳腺外Paget病的一种,为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多为老年人.我院自2002年至2012年共收治了5例患者,利用阴囊皮肤带蒂转移皮瓣一期重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纳米材料-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工具
癌症是由于大量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遗传不稳定性不断累积所形成的一类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多组织和器官并导致严重后果的复杂疾病[1-2].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但是癌症依旧难以彻底治愈,其导致的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已将癌症列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56例晚期肾癌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表现的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 索拉非尼对晚期肾癌的病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其毒副作用相对较轻,通过严格随访,积极预防及对症护理,服药后安全性良好,患者多可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