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 아체아수아주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593
  • 国内刊号: 61-12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2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倪龙兴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全口前磨牙区多发埋伏多生牙1例

    作者:范宗健;王灵燕;林天祯;王文锋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也称为额外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牙数目异常,可发生于牙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上颌前牙区[1],后牙区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上下颌前磨牙区多发埋伏牙病例。

    关键词: 前磨牙区 多生牙
  • 繁茂性牙骨质结构不良误诊为根尖周病1例

    作者:陈臖;吕逢源;姚志刚;李彬彬;曾琼琼;杜翠;林蕴;杜辉阳;刘斌杰

    繁茂性牙骨质结构不良(FCOD)是牙骨质结构不良(COD)的亚型,是非真性肿瘤性病变,通常无症状。本文就1例将 FCOD 误诊为根尖周疾病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根管治疗病例进行报道分析。

  • 全口髓腔狭窄牙根发育过短畸形1例

    作者:毕力格图;刘晓瑜;肖林喜;常然

    患者女,23岁,因牙列不齐、前牙缺失来我科就诊,要求正畸修复治疗。体格检查:发育良好,营养中等,面部无畸形。口腔检查:牙结石Ⅲ度,牙列严重不齐;牙列式:上颌11~17,22~28,下颌;38~47;各牙牙冠外形无异常,13向唇侧萌出,23、33、43轻度唇倾(图1),部分牙垂直向萌出不全,38牙远中黏膜下阻生。多个牙轻度松动。

  • 有窦型与无窦型根尖周炎微生物群落比较

    作者:漆正楠;尹君;唐子圣;刘莹;邹岩

    目的:分析有窦型与无窦型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菌群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17例原发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样本,其中有窦型9例、无窦型8例。分别经 DNA 抽提和16S rRNA 基因 V3区 PCR 扩增后,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两组样本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然后分别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PLS)对两组样本的菌群结构进行比较,并对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相关区别条带进行割胶测序。结果:聚类分析、PCA、PLS 显示,有窦型与无窦型样本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共有5条区别条带的检出水平在两组间显著不同(P <0.05)。测序结果提示,Dialister invisus、Bacteroidetes clone_X083、Pseudoramibacter alactolytic-us 与有窦型根尖周炎相关,而嗜糖普雷沃菌和纤细弯曲菌则与无窦型根尖周炎相关。结论:有窦型和无窦型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Dialister invisus、Bacteroidetes clone_X083、Pseudoramibacter alac-tolyticus 可能与窦道形成有关。

  • 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牙髓血运重建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佳婧;吴补领;徐稳安;陈秋月;吕婉瑜;易思;屈茜;吕晓琳

    目的:建立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去髓后血运重建模型。方法:20只小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行牙髓摘除术后进行牙髓血运重建处理;右侧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开放形成实验性根尖周炎;另取10只小鼠未处理磨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3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 qRT -PCR 分析。结果:牙髓血运重建组表现为根管腔缩窄,根尖部膨大,管腔内有血管化的新生组织长入,根尖部有骨样和软骨样组织沉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根尖周炎组可观察到根尖周骨质破坏,根管内含大量坏死物质,根尖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IL -1β、IL -6、TNF -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成功建立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去髓后血运重建模型。

  • 磨牙冠部中央区微观组织结构对其宏观抗弯性能的影响机理初步探讨

    作者:刘青;侯铁舟;陶洪;侯思宇;马晶;石昕

    目的:初步探讨磨牙牙冠中央区内部显微组织结构对其宏观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取人离体第三磨牙40个,用硬组织切片机分别切取其冠部中央釉牙本质交界区(DEJ)以及牙本质浅层、中层、深层4个部位的牙片,制成1 mm ×1 mm ×10 mm 的梁型试件;从每个部位各取 10个试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分别检测各部位的抗弯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试件断面处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分析其与宏观抗弯性能的关系。结果:各测试部位的抗弯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牙本质浅层>牙本质中层>DEJ 区>牙本质深层,除DEJ 区与牙本质中层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外,其他各层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牙本质小管的密度从牙本质浅层至深层呈逐渐递增趋势;在 DEJ 区的釉质侧常有裂纹发生,并有部分胶原纤维从牙本质穿透进入釉质,从而使釉-牙本质界区形成相互渗透的连接形式。结论:牙本质的抗弯强度由浅层至深层呈逐渐递减趋势,牙本质小管密度越高,抗弯强度越小;牙本质和釉质交界区互相渗透的连接形式可能是导致 DEJ 区对裂纹扩展具有抑制作用的原因之一。

  • 钛网三维支架表面纳米管形貌的制备及其体内成骨诱导能力的研究

    作者:常蓓;韩天啸;李福平;寇宏超;张玉梅

    目的:观察钛网三维支架表面构建的纳米管形貌对其体内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钛网扩散连接的方法构建三维支架,并分别在20、25 V 电压下通过阳极氧化法在其表面构建纳米管形貌。SEM观察各组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后,植入新西兰兔双侧股骨外髁部骨松质内,定期对各动物进行序列荧光标记。分别于植入后1、3个月取材,用 Micro -CT 扫描分析各组的骨形成量;用硬组织切片观察各组支架表面及内部骨形成情况。结果:20 V 电压在钛网支架表面形成纳米凹坑,25 V 电压可制备出管径约为80 nm 的纳米管结构。植入动物体内后荧光标记显示,实验组1个月时即表现出成骨活性。CT 扫描分析显示,植入1个月时实验组的骨体积分数(BV /TV)、骨小梁数目(Tb.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骨小梁间隔(Tb.Sp)则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植入 3个月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钛网三维支架表面纳米管形貌可以增强材料表面的早期成骨能力,并能促进材料与骨组织的结合。

  • 蔗糖及木糖醇对血链球菌和变异链球菌相互作用的影响

    作者:赵光洁;赵燕霞;姜新亚;李蓓蕾;楚金普;刘学军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木糖醇对血链球菌(S.s)产生过氧化氢(H2 O2)能力及血链球菌与变异链球菌(S.m)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邻联茴香胺-辣根过氧化物酶法测定有氧环境中不同浓度蔗糖、木糖醇对 S.s 产生 H2 O2的影响,通过平板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蔗糖、木糖醇对有氧、厌氧环境中 S.s、S.m 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有氧环境下,S.s 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木糖醇培养基中培养6 h 累积产生 H2 O2的量由高到低 BHI +50 mmol/L 蔗糖组>BHI +5 mmol/L 蔗糖组>BHI 组>BHI +5 mmol/L 木糖醇组>BHI +50 mmol/L木糖醇组(P <0.05);6 h 时,菌悬液 A600值标准化之后的相对 H2 O2量为 BHI 组>BHI +5 mmol/L 蔗糖组>BHI +50 mmol/L 蔗糖组>BHI +5 mmol/L 木糖醇组>BHI +50 mmol/L 木糖醇组(P <0.05)。同时接种两种细菌在有氧、厌氧环境均中未观察到相互抑制的作用;先接种 S.m,对 S.s 的抑制作用在50 mmol/L 蔗糖中明显,同种培养基中厌氧环境下的抑制作用强于有氧环境;先接种 S.s,对 S.m 的抑制作用在50 mmol/L 蔗糖中明显,同种培养基中有氧环境下的抑制作用强于厌氧环境。结论:S.s 在不同含糖培养基中产生 H2 O2的能力不同;S.s 与 S.m 的相互作用受到接种顺序、外源性糖及环境中氧的影响。

  • 切削 Ti2448与纯钛金瓷强度的对比评价

    作者:谭勇;高勃

    目的:比较相同条件下切削 Ti2448(Ti -24Nb -4Zr -7.9Sn)与纯钛金瓷的结合强度。方法:采用常规喷砂方法分别对纯钛和 Ti2448进行表面处理,测试处理后的金属表面粗糙度、表面能;用三点弯曲实验对两种金属与 Duceratin Kiss 瓷粉的结合强度进行评价,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金瓷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和成分组成进行分析。结果:经喷砂处理后纯钛组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能和三点弯曲结合强度分别为1.30μm、33.11 mJ/m2、30.52 MPa,而 Ti2448组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能和三点弯曲结合强度分别为 1.35μm、36.70 mJ/m2、43.90 MPa,均高于纯钛组(P <0.05);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显示,与纯钛组相比,Ti2448组的瓷剥脱面有更多的残留瓷,且有 Sn 元素贯穿金瓷界面渗入瓷层。结论:利用常规表面处理方法对切削 Ti2448进行表面处理后,能够获得优于纯钛的表面润湿性和金瓷结合强度。

  • 乳牙深龋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百泽;徐勇;邬礼政;葛鑫(综述);王小竞(审校)

    由于乳牙特有的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加之儿童饮食特点及其口腔自洁、清洁作用差等因素,使得乳牙极易发生龋损且发展迅速而成为深龋,从而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及其正常咬合的建立,甚至还会影响其全身生理或心理的健康。因此,对深龋乳牙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乳牙深龋治疗术式的转变和相关治疗药物作一综述。

  • 第三期牙本质形成的机理与调控

    作者:庞宇轩;尹硕(综述);张娟;李江(审校)

    目前为止,对于需要牙髓治疗的患牙仍然面临一个怎样保护牙髓活力而不进行根管治疗的挑战。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为活髓保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第三期牙本质形成的机理和信号通路的研究作一综述。

  • 22例维吾尔族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的三维影像分析

    作者:李艳;于倩;孙玉亮;赵今

    目的:观察维吾尔族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形态特征。方法:收集维吾尔族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22个,进行 Micro -CT 扫描和三维重建,根据 Vertucci 分类法观测根管系统分型、侧副根管分布及发生率。结果:22个上颌第一磨牙中1个牙有4根,21个牙有3根,Ⅰ、Ⅱ、Ⅳ、Ⅴ、Ⅵ、Ⅷ型根管的牙数分别为4(19%)、3(14%)、3(14%)、7(33%)、2(10%)、2(10%);MB2检出率为57%,多位于 MB -P 连线近中偏颊侧,MB -MB2距离为(2.12±1.29)mm。近颊根侧副根管达67%,其中根尖侧支高为57%。结论:维吾尔族人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尤其是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 生物活性玻璃与铒激光联合脱敏对牙本质与纳米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婕;杨佳佳;陈亚明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与铒激光联合脱敏对牙本质纳米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55个离体牙去除牙合面釉质暴露浅层牙本质,用0.5 mol/L 的 EDTA 脱矿后,随机分为5组(n =11):空白对照组(A)、生物玻璃组(B)、铒激光组(C)、生物玻璃+铒激光组(D)、铒激光+生物玻璃组(E)。脱敏后的牙本质面堆纳米树脂柱,测定样本的剪切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形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铒激光脱敏后样本的剪切强度无明显变化(P >0.05),其余各组剪切强度均减小(P <0.05),牙本质小管不同程度封闭。结论:铒激光脱敏不影响牙本质的粘结强度。生物活性玻璃与铒激光联合脱敏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降低。

  • 我国牙周病学本科教学安排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钟金晟;胡文杰

    对牙周病学专委会委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课表,内容包括各大院校牙周病学本科教学的师资情况、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将收到的15所院校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病学本科教学理论课平均26.8学时(12~53学时),实习室实习29.6学时(12~49学时),临床实习4~8周。其中8所院校(53.3%)要求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接诊牙周病患者总量超过15例;要求学生手工洁治超过4例有9所院校(60%),5所院校(33.3%)要求手工刮治超过5例。由此可见,目前许多院校牙周病学教学的理论课、实习室实习和临床实习学时数不足,教学要求较低,不利于本科生毕业后牙周诊疗工作的开展。

  • 苏州地区12~14岁儿童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作者:姚红英;朱林;袁佳璐;吴海燕;隋文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12~14岁儿童正畸固定矫治完成后釉质脱矿情况。方法:分层抽样调查12~14岁正畸患者120例共2862牙,于固定矫治结束后进行口腔检查,记录脱矿发病率、好发牙位以及脱矿牙数(脱矿率)。同时以非正畸治疗组12~14岁口腔健康儿童120名共2876个牙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发病率和脱矿率治疗组分别为39.1%、18.3%,对照组分别为4.1%、5.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中,男、女脱矿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脱矿率上颌侧切牙(34.1%)、上颌中切牙(33.3%)、上颌尖牙(27.5%)、下颌前磨牙(17.4%)、下颌侧切牙(7.5%)、下颌中切牙(5.8%);③脱矿部位集中在托槽龈方釉质面上以及牙颈部。结论:正畸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及规范临床操作。

  • Er:YAG 激光治疗楔形缺损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文东;王鑫;马林;李倩;李珍;张洁;郭春岚;吴宣;蔡文;赵继志

    目的:比较传统旋转器械和 Er:YAG 激光治疗楔形缺损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树脂充填后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68岁口内同颌对称性且程度相似的楔形缺损患者26例共104个患牙,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选取一侧作为对照组,机械预备窝洞;另一侧实验组用 Er:YAG 激光预备窝洞。采用自酸蚀粘结技术,3M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即刻填写调查问卷,对两种方法的疼痛、气味、噪音、恐惧程度及患者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估,术后1年采用改良的评定系统 USPHS 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治疗后即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2/26位患者(85%)认为激光备洞较机械备洞疼痛和不适感轻,在下次治疗时更愿意优先选择激光;4/26的患者认为两种治疗方法差别不大。术后1年 26例患者中失访2例,其余24例共98个牙复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88%(P >0.05)。结论:Er:YAG 激光在窝洞预备过程中患者感觉更舒适,修复体粘结效果与机械预备相当。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