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医学与哲学杂志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杂志

Medicine & Philosophy 의학여철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影响因子: 1.3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772
  • 国内刊号: 21-109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22
  • 曾用名: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与哲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杜治政;胡大一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耐多药肺结核标准化治疗效果评价及生存分析

    作者:宋其生;任彦微;蔡春葵;李刚;于洋

    评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STR)在大连市耐多药治疗疗效,分析耐多药(MDR)结核死亡病例高危因素.收集大连市结核病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117名MDR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疗效评价及死亡高危因素分析.92例MDR患者中,38例(41.30%)治愈,4例(4.35%)完成治疗,14例(15.22%)治疗失败,16例(17.39%)死亡.25例广泛耐多药(XDR)患者中,6例(24.00%)治愈,5例(20.00%)治疗失败,5例(20.00%)患者死亡.方案不完整,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为MDR/XDR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因此,STR可行、有效,但仍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新药研用及新的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 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巍;刘冉生;张爱旭;袁智勇

    为了探讨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的价值,选取我院食管癌患者39例,采用KV-CBCT扫描进行模拟定位,参照图像制定放疗方案,并确定CTV-PTV的外放边界,以指导食管癌放疗.结果显示,中段食管癌CTV-PTV的外放左右,头脚,前后边界距离均明显大于上段食管癌,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与脊髓两种正常组织受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CTV、PTV受照射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超过正常组织受量的阈值.因此,KV-CBCT在制定食管癌放疗CTV-PTV的外放边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小儿输尿管息肉诊治经验探讨

    作者:崔西春;王志芳;张胜利;李泸平;范应中;王家祥

    探讨小儿输尿管息肉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减少漏诊误治.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及外院转入的36例输尿管息肉患儿临床资料,男28例,女8例,左侧29例,右侧6例,双侧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分离,合并结石8例,因外院漏诊延期手术8例.3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输尿管息肉.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静脉肾孟造影(IVP)肾积水减轻或消失,随访6个月~10年,患儿腹痛症状消失,肾积水未再反复,未见息肉复发.小儿输尿管息肉起病较为隐匿、症状不典型、易合并泌尿系结石、肾积水不重,常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痉挛或单纯性泌尿系结石而误诊漏诊,需引起临床重视.

  • 神经根沉降征对于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旭升;智晓东

    研究分析神经根沉降征对于腰椎管狭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回顾性研究自2013年9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检测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及阴性患者术前及术后ODI评分、VAS评分,术后Macnab疗效评定,比较两组间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ODI评分及Macnab疗效评定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阳性神经根沉降征的腰椎管狭窄患者较阴性组预后预测价值更令人满意.

  •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冠脉血管病变数量的关系分析

    作者:孟心国;陈魁

    为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量的相关性,选取1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ELISA法测定Lp-pLA2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Lp-pLA2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Lp-pL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量呈正相关性,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刚;王小合;张艳青;马海燕;谢亚男

    对我国不同地域5所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和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我国现行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临床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与意义,论证其对医学生建立“以健康为中心、预防重于治疗、防治结合”理念、医学院校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医师实施健康管理的作用与影响,探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提出临床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一些初步构想.

  • 探讨Ilizarov技术和中国骨伤科治则之关系

    作者:夏招;王斌

    中国骨伤科治则是以传统骨伤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骨科技术形成的治疗骨病的原则,是中西结合医学的精华,是中国哲学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智慧结合;Ilizarov技术的优势是微创,核心是张力-应力法则,原理是骨外固定技术引导下的牵拉性组织再生、修复、重建.二者的形成背景、指导思想、技术方法均大相径庭,但是二者的精髓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就二者的关联性做简要分析,为更好实践中医骨伤技术提供新方法,也为Ilizarov技术注入新鲜元素,完善该技术的本土转化.

  • 男性气概笼罩下的多重身份——整形科医生叙事话语中的身份构建

    作者:毛艳枫;徐斌

    对医生身份认同的研究是帮助分析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视角.本文运用话语分析中的叙事分析法和批判话语分析法对一名整形科医生的叙事话语进行了剖析与阐释,试图揭示该医生对自己身份及其社会意义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叙事话语中,个案医生通过各种话语策略构建了患者的“拯救者”、同事的“领导者”和“竞争者”、朋友的“互助者”以及家人的“保护者”等四种有机相连的社会身份,这四种身份共同释放出了强烈的男性气概.

  • 中国日间手术政策演变及对医疗决策发展的启示

    作者:俞德梁;刘小南;宁鹏涛

    日间手术作为欧美的主流外科模式,在21世纪初由中国部分医疗机构自发引入,以期解决“住院难、住院贵”的难题.随着其优势逐渐得到社会各界认可,更多的医疗机构加入其中,2011年,成都市政府将日间手术的开展纳入年度政府工作目标,从而正式在中国得到政策支持.其后各地政府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2年江苏省发布国内首个规范日间手术开展的省级政策文件,2015年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先后发布国家级政策文件,为进一步改革国内日间手术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奠定基础.日间手术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对其政策的演变也值得思考,从二者的互动中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未来日间手术发展的有益启示.

  • 如何科学地制定临床决策——循证医学、指南共识、精准医学、整合医学与临床决策

    作者:何权瀛

    临床决策是每一位医生每天临床实践中必然要面临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影响无数患者健康与生命的关键.目前大家对于临床决策的内涵、原则及决策依据比较熟悉.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循证医学、临床指南/共识、精准医学及整合医学,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方法.然而,目前人们对于上述医学模式对临床决策的作用认识并不一致,见仁见智.为了更科学地发挥上述医学模式对于临床决策的作用,本文依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于以上医学模式与临床决策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 LED可视光索插管系统与视可尼气管插管对患者舒适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浩林;张峰;张进;陶国才

    探究LED可视光索插管系统、视可尼与喉镜气管插管对患者口腔黏膜、软组织及牙齿损伤发生率的差异,观察两种气管插管方式的插管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氧饱和度的变化.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176例,随机分成L组(LED可视光索插管系统组)和S组(视可尼组).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损伤情况及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插管成功率均达到95%以上,S组平均插管时间为(40.1±6.6)s,L组平均插管时间为(35.4±7.3)s,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LED可视光索插管系统用于气管插管,方便快捷,损伤程度小.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诱导期使用LED可视光索插管系统或视可尼气管内插管均可保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且LED可视光索插管系统相对不良反应更低,值得推广.

  • 三种方式治疗椎体转移瘤的近期疗效评价

    作者:刘启震;卢培硕;江仁兵;白靖平

    探讨椎体转移瘤的治疗方式选择,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5例单椎体转移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即单纯手术组25例,手术联合放疗组22例和单纯放疗组28例.照射剂量为40Gy~60Gy,2Gy/次,5次/周.分析三组患者半年内治疗疗效.1个月时三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手术联合放疗组(P<0.05);手术联合放疗组照射剂量为(57.27±4.56)Gy,单纯放疗组照射剂量为(43.93±4.97)Gy(P<0.05).调强放疗可以有效地对椎体肿瘤实施精准放疗,同时减少脊髓的放射损伤.手术联合放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及单纯手术.椎体转移瘤肿瘤切除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负荷、缓解脊髓压迫,提高了肿瘤的放疗剂量,为椎体转移瘤的根治性放疗提供了空间.

  • 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对肿瘤化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栾月;董岩;张斌;高亚杰;付虹

    为了探讨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本文回顾分析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具有明显癌症疼痛并接受含铂两药联合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312例,分为癌症疼痛非规范化治疗组和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组,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规范化组更为显著,两组mOS有显著差异,在亚组中,有骨转移的患者的效果更好.提示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可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与是否有骨转移无关.

  • 短期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焦虑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惠洁;季晓飞

    为缓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继发焦虑及评估抗焦虑药物应用时程,本研究对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继发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0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心肌梗死后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发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短期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的焦虑评分(P<0.05);且患者6个月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仅有11例患者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停药12个月内再发焦虑,且焦虑评分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因此短期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

  • 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表露在临床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陈端颖;王茜

    自我表露是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自我表露在临床上的意义,并结合医学语料分析医护人员进行自我表露时应注意的问题.自我表露的临床意义体现在:能提高医疗效果,能调节医患关系,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医护人员的自我表露只有具备正确的表露目标,合适的表露对象,适宜的表露内容,准确的表露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意义.

  •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质性研究

    作者:杨光远;张建军;马筠;李轶琛;徐汉明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征,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选取4组青少年患者家庭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同时对4组家庭观察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有关的家庭功能信息,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发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呈现出家庭关系联结疏离-缠结化,家庭互动情境矛盾化,家庭预后被动性的特点.表明家庭功能影响着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历程,疾病反过来影响着家庭功能,在临床实践中需对患者的家庭功能状态进行干预,促进患者的康复.

  • 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兴寿;李天资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但能揭示病因不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为提供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药物靶点等有积极的作用.因高血压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人们希望用分子生物学揭示其神秘的面纱,因此蛋白质组学与高血压的研究,成为高血压模型动物及其临床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LASS2/TMSG-1基因对肿瘤疾病和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作者:保欣;王海峰;王剑松

    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2 (LASS2)是中国发现并命名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也被称作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1(TMSG-1),能够通过抑制V-ATPase质子泵活性、调节神经酰胺表达、调控转录过程等途径抑制人类多个系统的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LASS2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预后和耐药性密切相关,同时有新的研究提出LASS2/TMSG-1能够参与调控正常细胞的迁移从而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现就LASS2/TMSG-1基因在相关疾病中表达的意义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王昱蘅;李明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可以有效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检测方法.利用该项技术,研究者们发现目前许多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等,在疾病早期阶段,均存在RNFL厚度的改变.故认为RNFL厚度的变化可能是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或亚临床体征,可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监测等提供客观依据.

  • 辽宁省八家县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分析

    作者:张译丹;张喜春;项雪;张铎龄;王娅玲;宋志杰;谷雪然;张莹

    以辽宁省各市县中心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ICD编码相对较为完善的八家县医院脑梗死临床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辽宁省八家县级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和决策树模型将脑梗死费用分为高中低三层并进行探讨,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寻找出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辽宁省八家县级医疗机构间脑梗死医疗费用差异较大,影响医保支付的公平性.住院天数、入院途径、糖尿病、肺内感染、高血压以及年龄是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8.2%的病例没有任何并发症却出现在高费用组,应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合理使用.

  • 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分析

    作者:朱亚媛;赵俊

    了解该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展情况,明确其住院费用的结构和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2012年~2013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住院病历信息,分析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和结构比例,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该院住院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结构不尽合理,人工假体的使用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应该控制人工假体价格虚高,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人工假体,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模式,从而控制住院费用增长.

  • 脑血管病诊治的整体观

    作者:许兰萍

    站在人类文化发展时空观的高度,即科学的整体观高度,对脑血管病热点问题进行审视思辨.对医学理论(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医学实践(降压、降脂、降糖)回顾质疑;整体对策:对慢性病(高血压)诊断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观点;对脑血管病预防药物治疗评估的思想方法.倡导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辨、质疑、批判;弘扬东方文明的“适度”;遏制商业化的“过度”对学术的侵袭;学习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推动以复杂性科学观建构学术体系.

  • 脑卒中诊断治疗指南的缺陷——点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作者:丁素菊;吴雄枫

    点评中国和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的差异,肯定指南的意义和影响,也指出其存在缺陷与不足.本文提出国内指南的编写目的和使用者需要延扩,指南制定者和内容涵盖应进行完善,对脑卒中公众教育、卒中救治体系和质量改进应进行补充,针对院前管理需要细化并强调院前急救体系的作用,在卒中症状体征识别方面应全面,诊断流程部分则需要优化,提出静脉溶栓应该规范和进行质量监管,指出脑卒中病因分型选择存在滞后.以此启示我国脑血管病医疗实践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部分改进意见,为下一版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张皓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是中国人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致残病因.为了让存活的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脑卒中康复领域,使得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本文就一些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智能康复技术领域的机器人辅助下步态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基于各种理论的新方法如减重平板步行训练、镜像疗法、运动想象疗法和强制性使用疗法,以及各种环境刺激的新方法如音乐治疗和丰富环境治疗,以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生物电磁刺激技术.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治疗 综述
  • 醒后缺血性卒中的再认识

    作者:蔡艺灵;刘丽;石红琴

    醒后缺血性卒中与其他类型的卒中相比,具有发病时间不确定的特点,从而在治疗策略的抉择上存在争议,尤其是在溶栓时间窗的判断上更是不统一.随着近几年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多模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此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鉴于对临床上醒后缺血性卒中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及无法严格按照时间窗的要求进行溶栓治疗的思考,现将醒后缺血性卒中的认识总结阐述,以进一步加强对其的重视.

  • 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与预防性治疗

    作者:袁勇贵;孙小媛

    卒中后抑郁障碍(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PSD的预防性治疗已成为神经科、精神科和康复科医生关注的热点.PSD的发生可能与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均有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已发现早期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PSD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PSD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性治疗作一综述.

医学与哲学分期目录
期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