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杂志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중국집업약사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师协会
- 影响因子: 0.6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5433
- 国内刊号: 10-146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415例血培养阳性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三级医院2013-2015年血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三级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各临床科室住院和门诊患者所送检的血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Whonet 5.6软件对所有血液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耐药性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血液标本来源和痰液标本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自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15,143,15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高(31.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15.2%),对一线抗假单胞菌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22.7%。除美罗培南和妥布霉素外,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内的其余抗菌药均呈上升趋势。血液标本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痰液标本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患者来源的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的耐药率均低于成人患者和老年人患者来源的菌株。结论:2013-2015年云南省三级医院血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数量逐年增多,对包括一线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内的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痰液标本来源的菌株高,应加强对血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连续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FOCUS-PDCA 循环方法在我院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精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FOCUS-PDCA 循环法在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精细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FOCUS-PDCA 循环管理法引入我院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精细管理,通过改善储存环境、培训专管人员、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等,制订管理措施。经过执行、检查、改正处理,后评价效果。结果:在麻精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数有95处,其中制度相关因素占16处。实施 FOCUS-PDCA 循环后,问题数为24处,制度因素减少至5处。结论:FOCUS-PDCA 法可有效促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
某三甲医院2012-2015年9149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了解该院中草药不合理用药情况,以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5年的中药饮片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任意1天的处方200张(周六、日除外),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结果:2012-2015年分别抽查该院处方2149张、2200张、2400张和2400张,共9149张,不合格处方分别为1021张、864张、541张和399张,处方不合格率分别为47.5%,39.3%,22.5%和16.6%;不合理处方以未注明特殊煎煮要求以及有毒中药超剂量未签字盖章为主。未注明饮片特殊用法要求的处方占不规范处方的80.2%,含毒性饮片超量使用处方占用药不适宜处方的88.7%。结论:该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较高,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益母草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通过对益母草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鉴别,为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丙酮-无水乙醇-盐酸(10︰6︰1)为展开剂,对以不同方法提取的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碘蒸气熏后,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斑点清晰,操作简便。结论:可用该法对益母草颗粒进行快速的鉴别。
-
正交试验法优化水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松叶的总黄酮含量,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各因素对水松叶的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水松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时间2 h,提取2次,固液比1︰20。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提高水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
采用ABC分析法调查某三甲医院2015年药品使用情况
目的:通过调查某三甲医院2015年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用药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信息系统(HIS)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全部药品出库记录,采用 ABC 分析法对药品销售金额及品规数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对 A 类药进行药理学分类及用药分析。结果:A 类药品共233种,占总金额的75.01%;B 类药品268种,占总金额的14.98%;C 类药品1207种,占总金额的10.01%。其中,A 类药高度集中在抗微生物药物、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病药物。结论:该院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抗菌药应用、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病药物尚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
FDA批准抗肿瘤药 Olaratumab 上市
美国 FDA 于2016年10月19日批准礼来(Lilly)公司的 Olaratumab(商品名:Lartruvo)注射液上市,与多柔比星合用于治疗不能进行放疗或手术,但适用含蒽环类药物疗法的软组织肉瘤成人患者。
关键词: -
1066份药品说明书执行标准项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现行药品标准类型以及药品质量执行标准情况。方法:选取本地区2015年6月1日-12月31日正在使用的药品说明书1066份作为研究对象,对药品说明书中的执行标准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6份药品说明书中,有889种药品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标准,有135种药品执行进口分装药品标准,有27种药品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标准,有15种药品执行其他药品标准。结论:我国药品标准类型繁多,难以对药品质量进行统一标准的评判。我国应建立药品标准评估机制,统一药品质量标准,全面提升药品内在质量的控制水平。
-
我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与分级管理探讨
目的:为规范化管理我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门诊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全部处方共603700张进行分析,查阅药品说明书、疾病诊疗指南、期刊文献等信息,处方按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适应人群(性别、年龄)5个超说明书用药类型进行分析汇总;参考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循证证据,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门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及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分级管理草案,并在门诊药房工作中开展应用。结果:本次调研共发现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14352张,占门诊处方总数的2.38%。结论:超说明书用药应充分参考循证医学证据,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分级管理草案、常见超说明书用药目录的建立,可为门诊药师处方审核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博路定和其他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博路定和其他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对核苷初治的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Mestr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博路定和其他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对核苷初治的 HBeAg 阳性 CHB 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追查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按照改良后 Jadad 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11个 RCTs,共2326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8周时,博路定组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OR=1.42,95%CI(1.17,1.73)],HBeAg 转阴率[OR=1.35,95%CI (1.08,1.69)]方面均显著高于 AD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路定和其他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组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转阴率[OR=1.36,95%CI(0.80,2.3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1.08,95%CI(0.60,1.93)]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初治的 HBeAg 阳性CHB 患者治疗48周时,博路定促使 ALT 复常和清除 HBeAg 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其他抗乙肝病毒核苷酸类药物,但在降低血清 HBV-DNA、安全性方面相似。
-
某院2010-2015年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趋势分析
目的:探索某职业病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发展趋势,为制定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5年各3个月的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500张,对不合理用药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进行连续干预,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门诊处方平均药品种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处方平均药费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应用率从2010年的48.90%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19.18%;注射剂应用率在2014年为37.27%,其余4年均在30%以下;上呼吸道感染、尘肺、高血压、糖尿病是门诊处方前几位病种。结论:连续干预可使处方平均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应用率、注射剂应用率得到持续改进,但处方平均药费依然逐年上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尘肺、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是该院重点监测目标。
-
不同干燥方法与浸润时间对太行山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与浸润时间对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的有效成分丹酚酸 B、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丹参药材质量标准项下高效液相测定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 B、丹参酮类的含量。结果:通过研究丹参中丹酚酸 B、丹参酮类的含量测定数据可知,随着浸润时间的不断延长,水溶性成分丹酚酸 B 的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水浸润24 h 后,未检出丹酚酸 B。丹参酮类在80℃烘干处理的样品中含量高,阴干处理的样品中含量低。结论:本实验数据准确反映了不同干燥方法及浸润时间对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的有效成分丹酚酸 B、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为丹参药材进一步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
奖金三次分配模式在住院药房中的应用
目的:对住院药房按工作量核算奖金的三次分配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为需进行三次分配的部门提供参考。方法:对住院药房奖金三次分配模式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实行按工作量计算奖金三次分配后,住院药房成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都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按工作量再对比奖金的三次分配模式在住院药房发药核对中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美国FDA关于模拟灌装警告信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2005年至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网已公布的关于无菌药品生产模拟灌装的警告信进行归纳和整理,对制药企业在模拟灌装试验中常见的缺陷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将来拟通过美国FDA 检查的无菌制药企业在模拟灌装方案设计和执行时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
基于J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探讨临床药学监护报告质量控制及其建议
目的:基于 JCI 认证标准探讨临床药学监护报告质量控制,提高我国临床药学监护水平,促进临床药学监护工作规范化。方法:通过回顾国家相关法规对医院药师职责要求以及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国际医院认证标准,说明临床药学监护工作应当建立监护报告制度和对报告内容实施质量控制。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监护工作应当按照 JCI 国际医院认证标准对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分析、评估,终以药学监护报告形式上传临床医生,并纳入医院病案质量管理。临床药学监护报告质量管理是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的核心内容。
-
国际互联网药品经营监管模式对比及思考
结合国际典型案例,从互联网药品经营监管法制、监管体制、监管机制3个角度出发,了解美国、英国、德国互联网药品经营的模式,结合我国互联网药品经营现状,分析我国网上药店发展存在的障碍,并提出对策。我国应健全互联网药品经营法制体系,完善互联网药品经营监管机制,推进政府与协会紧密合作,保障互联网药品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
优化专窗调剂模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的优化措施。方法:依据门诊医生出诊规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合理安排专科窗口以及相邻专科窗口,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优化调剂模式;采用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的调配差错率、调剂速度、患者候药时间和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新模式前后,药师高峰期平均每小时调配处方数分别为132.4张和151.8张,处方调配总出错率分别为0.23%和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新模式后,患者等候取药>15 min 天数较实施前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各项指标评价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优化专窗调剂模式后,缩短了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减轻了人力资源负担,提高了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新的专窗调剂模式适合基层医院门诊药房推广使用。
-
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探讨知识产权战略对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技术创新行为的作用,阐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机构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科学选择。从加强法制教育、抓住政策机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及打开国际视野几个层面,提出推动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途径。
-
我院门诊拆零药品目录制订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制订拆零药品目录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方法:运用药物的基本概念,结合药品稳定性特点,通过相对量化的方式制订拆零药品目录。结果与结论:制订出我院门诊药品拆零目录,共包括79种拆零药品。科学地制订拆零药品目录既能够保证拆零药品的可行性,降低患者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又能够避免过度和盲目拆零对药品质量和药房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剂量调整中的应用
目的:为药物基因组学应用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 PharmGKB 网站提供的药物基因组学剂量指导,对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剂量的指导进行总结,并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华法林等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综述。结果与结论:药物基因组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已体现于临床当中,但大多数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尚待验证。
-
1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病例分析
本文分析1例25岁女性抗 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20余天,发作性面部及右上肢抽搐7天,发热2天”入院,后陆续出现出现精神分裂、深度昏迷等症状。终经血清抗 NMDA 受体抗体阳性,脑脊液抗 NMDA 受体抗体阳性,诊断为抗 NMDA 受体脑炎。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注射人丙种免疫球蛋白、呼吸支持、康复护理等治疗,同时给予镇静、化痰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近2月治疗,患者从深昏迷中清醒,木僵,抽搐等部分症状得到缓解,后期仍需继续接受免疫治疗。该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尽早确诊治疗对本病预后十分重要。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