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국중의약신식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304
- 国内刊号: 11-351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参芪醒脑方对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醒脑方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老年痴呆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ICR小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参芪醒脑方高剂量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参芪醒脑方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14 d.第15日Morris水迷宫实验、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开始前20 min氢溴酸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诱发小鼠记忆障碍建立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层及海马组织ChAT、AChE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醒脑方中、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对新事物探究能力明显下降、分辨指数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醒脑方各剂量组小鼠分辨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皮层及海马组织AChE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醒脑方低、中剂量组小鼠脑皮层AChE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参芪醒脑方各剂量组小鼠脑海马组织 AChE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参芪醒脑方各剂量组小鼠脑皮层及海马组织ChAT蛋白表达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参芪醒脑方能明显改善氢溴酸东莨菪碱致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降低脑内AChE蛋白表达有关.
-
针刺对失眠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外周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及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组、百会+三阴交组和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制作大鼠失眠模型,各针刺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 min,连续7 d.ELISA 检测大鼠血清NE、DA、5-HT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DA、NE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血清DA、NE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百会+三阴交组大鼠血清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各针刺组间比较,百会+神门组总体疗效优于百会+三阴交组及百会+非经非穴组.结论 针刺改善大鼠睡眠结构可能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循经选穴针刺可能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因素之一.
-
大黄酒炙前后配伍山楂水煎液中7种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大黄酒炙前后配伍山楂水煎液中7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大黄酒炙前后配伍山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Thermo-C18 endcapped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水煎液中没食子酸、绿原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7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2%、100.3%、99.8%、102.8%、103.5%、98.5%、99.5%,RSD均小于2.7%.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酒大黄较生大黄除没食子酸含量升高外,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均不同程度下降.山楂与生大黄、酒大黄配伍后,水煎液中绿原酸含量有所上升.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大黄酒炙前后配伍山楂水煎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柳茶总三萜提取富集工艺优化及抗缺氧活性研究
目的 优选藏药柳茶总三萜的提取富集工艺并研究其抗缺氧活性.方法 通过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筛选柳茶总三萜的提取溶剂;再以总三萜含量、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优选柳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然后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类型、上样浓度、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优选其富集工艺;后通过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和急性减压缺氧实验研究其抗缺氧活性.结果 优选的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20,提取2次,每次1.5 h,平均总三萜含量可达32.25%;优选的富集工艺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浓度为2 mg/mL,80%乙醇5 BV洗脱,总三萜含量可达61.09%;柳茶总三萜抗缺氧活性较强,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本研究优选的柳茶总三萜提取富集工艺稳定、重现性好,所得柳茶总三萜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
-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芩蒿滴鼻剂提取工艺
目的 探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芩蒿滴鼻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 L9(34)正交设计,以一枝蒿酮酸、绿原酸、盐酸伪麻黄碱、总黄酮含量及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优选芩蒿滴鼻剂的提取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用60%乙醇溶液,加12倍量,提取3次.结论 本研究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大生产需要,可作为该制剂合理开发的依据.
-
镇癫开窍颗粒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镇癫开窍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龙胆、黄芩、大黄、白芍.采用HPLC对制剂中的龙胆苦苷、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2:8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3 nm(龙胆苦苷)、230 nm(芍药苷),柱温为室温.结果 薄层色谱能检出龙胆、黄芩、大黄、白芍.龙胆苦苷在2.396~11.98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2%(RSD=2.70%);芍药苷在2.728~13.6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2.42%).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镇癫开窍颗粒的质量.
-
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蛭内异胶囊中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
目的 采用一测多评法对黄蛭内异胶囊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确定一测多评法对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85:15),流速1.000 mL/min,检测波长440 nm,柱温30 ℃,以大黄素为内参物建立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 以校正因子计算所得各成分含量与外标法实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相对误差均小于5%.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用于黄蛭内异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可靠.
-
"陇药产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发展"陇药产业"是甘肃省发掘新经济增长点、构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必要措施.应合理划分、完整构建、平衡陇药产业链;明确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建立和完善陇药产业产学研激励机制;选择适当的宣传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加强陇药产业监管.
-
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新论
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意指医者在诊察患者过程中经由临床辨证思维与诊疗时作追踪的具体记录.历代文献中均有代表性的医案著作,不同时期的医案著作有其不同编纂方式与书写体例,在中国医学史上也各有其代表性意义.本文挖掘探源中医医案的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即《史记》是早的中医医案记录,《普济本事方》则以医案作为临证经验的论述佐证,《伤寒九十论》是中医学首部记述性医案的著述,《小儿药证直诀》是早的儿科系统性病案汇编,《洗冤集录》是世界早的法医学专书,《名医类案》搜罗诸子百家医案而成为早的中医病案著作,《临证指南医案》是温病学重要的医案著述,《古今医案按》开创了全面评述古今医案的先河,《经方实验录》则是近代具代表性的《伤寒论》经方医案.
-
从雾霾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致病特点推测温霾发病条件及其特征
雾霾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虽属性不同,但都与气候关系密切,且二者致病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比较分析雾霾与SARS致病特点,推测雾霾联合异常温热气候可能导致的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温霾"的发病条件与发病特征,并提出相关的预警和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医防控新型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气候和环境因素联合致病开辟新的中医思路.
-
我国居民中药材砷暴露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我国居民中药材的砷摄入水平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2008-2016年,在全国采集各类中药材正品2056份,检测其砷残留量.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黑龙江、辽宁、江西、贵州和甘肃5省采用问卷方式调查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药材消费情况,共5739人.结合上述消费数据和砷残留量数据,采用确定性评估方法,对我国居民中药材砷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同时,以目前我国中药材砷限量值进行理论评估.结果 中药材砷平均含量为0.81 mg/kg,动物类药材砷残留量水平(平均3.29 mg/kg)高于植物类药材(平均含量0.71 mg/kg).消费数据显示,中药材煎服使用量均值为207 g,P95为540 g;作为药膳的食用量均值为43 g,P95为500 g.以实际检测数据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常规服用中药材的人群砷暴露风险较低,但对长期服用的P95高暴露人群或作为药膳食用的P95高暴露人群,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动物类中药材砷残留量是植物类中药材近5倍,但根据其实际用量,整体风险并不高.以砷限量值2 mg/kg进行理论评估,结果显示当前中药材砷的限量标准足以保护一般用药人群,但对长期服用的人群或作为药膳食用的P95高暴露人群,仍存在健康风险.结论 当前执行的2 mg/kg限量标准总体是适宜的.在目前的中药材砷残留量水平下,我国大部分居民因中药材导致砷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但对于终生服用或作为药膳大量食用中药材者,砷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需要关注.
-
魏子孝善用药对治病经验探析
药对属于中药配伍范畴,常相对固定应用,具有疗效好、用药精简等优点.药对的功效并非来源于单味药的运用,药物之间可通过配伍实现新功用.魏子孝教授擅长运用药对,所用药对多取自经典方剂,并结合自身经验及现代研究成果加以发挥,临床疗效明显.
-
结合圆运动理论浅谈IgA肾病辨治
本文结合圆运动理论,认为IgA肾病的基本病机为水寒、土湿、木郁,因此,治疗总体上以温水、运土、达木为原则,但其发生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从"分期分段分层"原则论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显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由于术者对该病认识不足及操作熟练程度不同,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介绍以"分期分段分层"为指导原则,在治疗该病时能提高疗效,便于各层次临床医师的临床操作.
-
半夏泻心汤治疗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体会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常见的表现是腹痛和腹泻,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的常用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大.仲景名方半夏泻心汤多用于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本文介绍以半夏泻心汤联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以腹痛为主的EG,以及半夏泻心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以腹泻为主的EG,均获得满意疗效.
-
补中益气汤加栀子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
本文论述补中益气汤加栀子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的理法方药.笔者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及应用,认为临床但见脾胃虚弱、阴阳升降失常之病机,即可使用补中益气汤治之.
-
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进展
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化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基础,也是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对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进行分级并制定分级标准是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近年不同类别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分级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中药材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为多种中药材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范围,其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仅对某种或若干有效/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未必能反映其总黄酮量,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测定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是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目前,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及近红外光谱法等.本文对中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及特点进行综述,为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雷公藤制剂生殖毒性及联用减毒研究进展
雷公藤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目前常见制剂包括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昆仙胶囊、雷公藤双层片和雷公藤总萜片等.生殖毒性是雷公藤制剂治疗免疫性疾病时棘手的不良反应之一,而通过联用单味药或复方可明显减小雷公藤制剂生殖毒性.本文就近年该领域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基于专利分析的世界传统药物创新技术分布与趋势研究
目的 了解世界传统药物的创新技术整体布局与趋势.方法 按照国际专利分类法结合关键词检索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对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世界传统药物相关专利文献进行统计.采用频数统计进行趋势分析、热点分布研究;采用文本聚类、相关性分析进行热点分析;采用 Innography 专利数据库集成的专利强度分析功能,进行世界传统药物专利强度分布分析;采用趋势图、气泡图、树图、文本聚类环形图等可视化图表进行结果展示.结果 近年世界传统药物专利申请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为主.创新技术主要集中在药物组合物、生药、提取物、化学成分和健康服务等方面.消化系统疾病、疼痛/发热/炎症、感染、皮肤疾病等为传统药物疗效研究的热点领域.除临床治疗外,传统药物作为化妆品、保健品、膳食补充剂、饮品等新用途也被广泛深度开发.结论 世界传统药物专利逐年递增,中国、美国的创新技术世界领先.慢性病、难治病为传统药物治疗的热点领域.传统药物的多种新用途被广泛开发.
-
近20年中医药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目的 采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近20年中医药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T2DM)相关研究,了解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医药防治肥胖T2DM的相关文献,采用 CiteSpaceV 对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主要研究团体及发展趋势.采用KNS6.6定量分析纳入文献分布特征、核心引文等,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经筛选,纳入文献130篇,涉及主要研究者257名和主要研究团队6个,其中主要研究者有仝小林、董柳、周丽波等,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主要研究方向有肥胖T2DM的分证诊治、针灸治疗、中医干预炎症机制等.本研究预测探索肥胖T2DM中医病机的阐释、中医临床路径的构建可能是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结论 通过可视化分析,可快速、直观了解该领域近20年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热点、演化脉络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为提升推拿手法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2个班分别开展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和传统课堂教学(对照组),课程结束后对比2个班级的理论知识和手法技能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手法演示考核成绩、人体模特考核成绩和手法力学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满意程度评分为95分.结论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
中西药联合应用评价实践探索
目的 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合理性,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评价中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每月门诊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共12期,依照相关法规制定中西药联合应用评价制度进行点评并统计汇总.结果 本研究共抽取1900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抽样处方占医院同期全部处方(含饮片处方)的8.67%,占同期单纯西药处方加单纯中成药处方总和的20.87%,符合处方点评抽样率的要求;骨科处方占绝大多数,每张骨科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和用药金额低于总体平均值.样本中包括1852例患者,男796例,女1056例;中年患者(36~60岁)联合用药多,占总患者人数49.46%;涉及诊断3990条,中医诊断1908条,西医诊断2082条,骨科病类诊断占50%以上;未辨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未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是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主要问题.结论 本院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占比小,处方结构与科室规模、患者年龄、疾病诊断相适应,今后要加强对处方辨证施药、用法用量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价与干预.
-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失眠患者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目的 通过高通量16S rDNA测序,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失眠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选择原发性失眠患者65例,按中医证型分为肝郁化火组22例、心脾两虚组17例、阴虚火旺组26例,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通量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患者便菌群结构,QIIME软件与R语言stats包等分析菌群差异.结果 共得到1226个不同的基因序列分类单元(OTUs),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 OTUs共180个(P<0.05),表明样品有丰富的菌落.肝郁化火组、阴虚火旺组测序序列的定位个数多于心脾两虚组及对照组(P<0.05).非加权UniFrac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显著大于组内差异,表明分组有意义(R=0.103,P=0.002),提示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失眠不同证型高度相关.属水平在不同组间明显差异共57个属(P<0.05),所有物种水平不同组间明显差异共115个物种(P<0.05).对照组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梭菌属(clostridium Ⅺ、clostridiuum ⅩⅧ)、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肝郁化火组优势菌属包括: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nifractor)、埃格特菌属(eggerthella)、嗜胆菌属(bilophila);心脾两虚组优势菌属包括: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阴虚火旺组优势菌属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butyricimonas、odoribacter.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具有丰富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不同菌群结构,可能影响着不同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及结局.
-
地龙降压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地龙降压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动脉硬化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遵循个体化、小剂量、长效、联合的原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地龙降压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晨起及睡前口服.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4、6周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2、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53/58),对照组为82.46% (47/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2组IMT、PWV明显下降,治疗2、4、6周AB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IMT、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周IMT、PWV、AB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龙降压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可增强降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MT、PWV、ABI.
-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其血压变异性(BPV)参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高血压患者515例,进行辨证分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24 h动态血压记录BPV参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参数差异,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MSC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MDCV)、日间(6:00-22:00)平均收缩压(DM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MDBP)、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MSCV)、日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MDCV)、夜间(22:00-次日6:00)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MS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MDCV)、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 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别为160、136、83、69、67例.不同证型间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阳亢证比较,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24 h MSBP、24 h MDBP、DMSBP、DMDBP、NMSBP、NMDBP及24 h MSCV、24 h MDCV、DMSCV、DMDCV、NMSCV、NMD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女性)、睡眠时间<6 h、摄入钠盐量、情绪激动、文化程度与阴虚阳亢证呈正相关;性别(女性)、年龄、摄入钠盐量、文化程度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年龄、摄入钠盐量、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与痰湿壅盛证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压及 BPV 参数高,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压及BPV参数低;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与引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肺病患者肠道便菌群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肺病患者与非肺病患者便球杆菌群特点,为肺肠同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将112例患者分为肺病组47例和非肺病组65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肺系疾病及病程、非肺系疾病及病程、用药、饮食、睡眠、情志、体力及大便情况.采集粪便标本,行涂片法检测球杆菌比值.结果 肺病组、非肺病组分别脱落3、5例.肺病组球杆比平均值为0.78,非肺病组为0.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肺病组革兰阴性杆菌平均值为56.59%,非肺病组为6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肺病组革兰阳性球菌平均值为33.52%,非肺病组为23.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肺病组革兰阴性杆菌异常型23例,非肺病组4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肺病组纳差21例,非肺病组1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肺病组便秘23例,非肺病组1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肺病组便溏15例,非肺病组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肺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的纳差、便秘、便溏,存在肺肠同病趋势,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肺肠同治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年 | 期数 |
2019 | 01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