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SARS疫情传播及主要防控措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
摘要: 目的(1)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宏观地模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在自然人群和医院内传播的过程,以及患者通过就诊和社区隔离措施移出传播链的过程.(2)通过计算机对该模型的仿真模拟,分析在突发SARS疫情的情况下,代表主要防控措施的变量对疫情曲线的影响模式和相对强度.(3)重点分析发热监测措施对疫情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今后SARS防控工作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面访、问卷调查、文献检索、个案分析等方式,获取SARS传播的重要参数.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计算机仿真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What-if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能够反映SARS自然传播、患者就诊及医院内传播、社区隔离措施、发热监测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宏观模拟SARS患者从发病到被移出传播链的过程得出下列结果:(1)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患者每日平均接触人数、就诊时医院内接触人数等是对SARS的院内、院外传播过程影响大的几个变量;(2)隔离强度、接诊医生对SARS的警惕性、医院通风消毒、医院优化患者流动路线、医生防护强度是影响疫情控制的主要变量;(3)医院入口的体温筛查措施对疫情控制的作用不大.结论按照目前制定的SARS防治预案,卫生系统能够快速控制突发的SARS疫情.
-
河北省廊坊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危险行为与感染率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廊坊市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及HIV与梅毒感染率.方法 2007年10-11月间在廊坊市、MSM场所和网络共招募MSM 118人,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完成问卷106份,调查收集了同性关系、异性关系、性接触方式以及HIV和梅毒的感染信息.结果 不同方式招募的MSM在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特征上存在差别(P<0.05).约90.0%的人认同自己的同性性取向,82.1%的人保持着与男性的性接触,50.4%的人和女性保持着性关系.该人群性接触方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肛交(87.7%)、口交(58.5%)、吻肛(32.1%)、拳交(15.1%)和群交(8.5%).17.0%的人表示曾经发生过性交出血的情况.在HIV防范意识方面,仅有31.1%的人意识到自己有感染HIV的风险,23.6%的人曾经做过HIV检测.参加检测的84名MSM中HIV感染率为4.8%,梅毒抗体携带率为22.6%.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防治意识较为薄弱,HI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亟需通过多种方式在该人群中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
-
改进累积logistic回归对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评价AD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改进累积logistic同归对AD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抽样调查AD患者196例,年龄58~ 89( 72.3±6.0)岁;男性60例(30.6%),女性136例(69.4%).改进累积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体育活动、糖尿病、MoCA值、听力、经济来源、是否饮酒与AD患者抑郁程度有关(P值均<0.10),“正常”与“轻度抑郁”之间的间距比“轻度抑郁”与“中重度抑郁”之间的间距小.结论 轻度抑郁患者是防治的重点,AD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改进累积logistic回归 -
上海市公立幼儿园4~6岁儿童孤独谱系障碍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公立幼儿园4~6岁儿童中孤独谱系障碍(ASD)的患病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松江区与徐汇区为代表,以普查方式,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社会交往问卷、高功能ASD筛查问卷,对调查区域的公立幼儿园中所有10 385名4~6岁儿童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采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与DSM-5进行诊断.结果 在9 665份有效问卷中,共9名患儿确诊为ASD,男女性别比为8:1,时点患病率为0.93‰,ADI-R评估结果与DSM-5的诊断一致.其中2名患儿没有就诊记录,“语言”相关问题为家长选择就医的首要主诉,“社会交往质的障碍”为确诊患儿显著的症状.结论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孤独谱系障碍的时点患病率较低,可能与一些患儿未入园有关.
-
健康指标对老年人发生死亡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依赖)、健康自评及认知功能等健康评价指标对老年人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1992年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样本,问卷调查3257例55岁以上人群,并于1994、1997和2000年对该样本进行随访,8年累计死亡1155例,失访399例.对死亡与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死亡与生存在性别、年龄、文化及地区上存在明显不同.有生活依赖、健康自评差和认知水平低的老年人死亡危险性高.控制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文化、地区及慢性病史)后,上述趋势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在控制生活依赖以外的所有因素,结果生活依赖与死亡存在独立的关系,联系更密切( OR= 2.279,95%CI: 1.573~ 3.302).以相同的方法分析健康自评和认知功能也存在同样的结果(健康自评较差者 OR= 1.920,95%CI: 1.412~ 2.412;认知功能异常者 OR= 1.888,95%CI: 1.316~ 2.709).结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自评以及认知功能分别对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它们对死亡既有共同作用,也是相对独立的预测指标.对于评估老年人的健康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江苏省部分地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江苏省一般人群HCV抗体的阳性率分布,分析感染HCV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3个地区的传染病防制示范区以乡镇和行政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CV抗体检测,利用SPSS软件分析抗体阳性率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Cox模型拟合1:4配对的logistic回归分析HC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HCV感染情况在不同人群分布有差异,女性感染率(0.965%,95%CI:0.899%~1.035%)高于男性(0.572%,95%CI:0.517% ~ 0.632%);3个县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131%,95%CI:0.103% ~ 0.164%;0.316%,95%CI:0.268% ~ 0.370%;2.173%,95%CI:2.039% ~ 2.31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 59岁年龄组感染率高(1.577%,95%CI:1.425%~ 1.740%),<30岁年龄组低(0.161%,95%CI:0.125% ~ 0.204%);受教育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其中流动人口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率低的地区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史(OR=3.049,95%CI:1.322~ 7.036)、输血史(OR=14.319,95%CI:2.318 ~ 88.459)和共用剃刀(OR=3.604,95%CI:1.096~ 11.851)是HCV感染的独有危险因素;感染率较低的地区分析显示仅血制品使用史(OR=7.202,95%CI:1.170~ 44.310)是独有危险因素;感染率高的地区显示献血史(OR=7.496,95%CI:6.121~ 9.180)、输血史(OR=2.305,95%CI:1.578~ 3.369)和侵入性检查史(OR=1.258,95%CI:1.021 ~ 1.549)为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年龄组单因素分析显示,30~39岁组与他人共用剃刀是独有危险因素,50 ~ 59岁组有针灸史是该年龄组危险因素,50~59岁和60~ 69岁组有侵入性检查是危险因素.结论 HCV感染在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强的人群中感染率高,不安全献(输)血、血制品使用可能是既往几十年中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针灸、侵入性检查以及共用剃刀等在不同人群中的危险度有差异.
-
道路交通伤害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伤害中来自驾驶员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作用的强度.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56名近期肇事司机和其对照进行EPQ问卷调查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并测试一系列的生理指标.结果饮食节律不正常(OR=1.815)、疲劳(OR=3.263)、消化系统疾病史(OR=3.504)、视力不良(OR=3.825)、离婚(OR=3.226)、早醒(OR=4.931)、混合性睡眠不良(OR=5.719)、简单和复杂反应时(OR=3.498,OR=2.292)、P分(OR=1.352)、E分(OR=1.439)等因素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道路交通伤害与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及与营养相关的不良行为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必要措施,可减少车祸的发生.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估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以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观察组,伤寒Vi多糖疫苗为对照组,按整群随机分层配对的原则,将研究现场分为108个组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配54个组.对两组同时建立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按统一表格和方法对两组的接种反应进行监测、记录,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两组共接种34 543人,其中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8 167人,伤寒Vi疫苗接种16 376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44‰,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38‰;伤寒Vi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79‰,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73‰;跟踪随访接种反应对象共1239人,其中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771人,接种伤寒Vi疫苗的468人.接种后第1天,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组的局部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伤寒Vi疫苗(χ2=13.98,P=0.0002);接种后第2-3天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自接种人群和未接种人群发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已接种人群的发热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反应.结论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与伤寒Vi疫苗均可在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大规模接种,局部及全身接种反应轻微,接种反应率低,有良好的安全性.
-
吸烟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
目的 了解吸烟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承德市双桥区部分30岁以上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1168人,对部分2级及2级以上打鼾者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结果 吸烟组打鼾率(69.09%)显著高于非吸烟组(45.07%,P=0.000).男性吸烟组打鼾率(69.72%)显著高于非吸烟组(60.80%,P=0.033);女性吸烟组打鼾率(61.80%)显著高于非吸烟组(39.70%,P=0.011).男性非吸烟组打鼾率(60.80%)明显高于女性非吸烟组(39.70%,P=0.000).男、女性吸烟组打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7).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指数为影响打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在对127名≥2级打鼾人群进行便携式多导睡眠初筛仪监测后,以AHI≥5,ESS评分≥3、6、9为标准判断有无SAHS,SAHS患病率吸烟组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01).结论 吸烟与打鼾和SAHS的关系密切;吸烟可以使不同性别人群打鼾和SAHS患病率升高.
关键词: 吸烟 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广西壮族人群肝癌家族聚集与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人群肝癌高发家族聚集与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基因多态性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广西某肝癌高发现场壮族人群中,对10个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共91名)和10个无癌对照家族成员(共102名).采集外周血标本,以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所有研究对象CYP2EI基因Rsa I位点基闪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用ELISA法检测HBsAg.肝癌相关因素的暴露情况则应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肝癌高发家族成员CYP2EI基因Rsa I位点c1/c1、c1/c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7%和36.3%;在对照家族成员中,相应的频率分别为48.0%和52.O%(OR=1.901,95%CI:1.067~3.387);两组成员Rsa I位点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7,P=0.02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地肝癌家族聚集的主要危险因素,按其危险度由高至低排列依次为:以玉米为主食、HBsAg携带、CYP2E1 c1/c1型.结论 在广西壮族人群中,肝癌的家族聚集与家族成员的CYP2E1基因Rsa I多态性的分布,有肯定的统计学关系;CYP2E1基因Rsa I多态性的分布不是引起肝癌家族聚集的惟一因素,也不是首要因素,与其他一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更为重要.
-
不同主要性交往场所与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不同主要场所进行性交往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9城市1834例MSM的有效匿名问卷进行分析,比较以互联网、酒吧、浴池为主要性交往场所MSM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差异.结果 浴池组累计同性性伴数、累计同性肛交性伴数、累计同性口交性伴数、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伴数(M 分别40、16、20、4例)均显著高于互联网组和酒吧组(P<0.01).浴池组28.9%的人近1年曾参加群交,显著高于酒吧组和互联网组(P<0.01);互联网组36.4%的人近1年性交出过血,显著高于酒吧组和浴池组(P<0.01).酒吧组和浴池组分别有14.9%和13.3%的人为性工作者,显著高于互联网组(P<0.01).浴池组分别有79.6%的人与MSM性交和45.3%的人与女性性交时使用过安全套,均低于其他两组(分别P<0.01,P<0.05).浴池组HIV感染率为4.2%,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在不同主要性交往场所的MSM具有不同的艾滋病高危行为,需针对不同亚人群制定相应的艾滋病干预策略,尤应加强对浴池等场所的艾滋病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