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文献杂志

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Literature 중의문헌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1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4737
  • 国内刊号: 31-16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40
  • 曾用名: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杏苑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方松春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张锡纯的哲学观与静坐养生法

    作者:许春蕾;国华;张雪亮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临床大家,在养生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其“生平慕哲学”,在论著中多次谈及“哲学”,张锡纯所谓的“哲学”即“养生”、“保身”之学,并提出“哲学诚可济医药之穷”、“医者兼研究哲学,庶于医学可登峰造极也”.张锡纯经亲身实践提出“静坐之功,原为哲学之起点,不但可以卫生,实能沦我性灵,益我神智也”,并有专论“论卫生静坐法”、“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由此,张锡纯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可见一斑.

    关键词: 张锡纯 哲学 静坐 养生
  • 传统时间针法中的易学思维

    作者:罗桂青;李磊

    本文探讨了传统时间针法与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支)法、养子时刻注穴法、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等传统时间针法的形成是在易学象数学说的指导下,把《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与天地相参、经脉气血流注、针刺须候气逢时等学说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结合在一起,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来推算人体气血的开阖和所相应的经脉穴位,从而将按时刺灸的理论原则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易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对传统时间针法形成和构建的影响.

  • “毛折”考释

    作者:牛淑平

    “毛折”一词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为了分析方便,首先宜疏理其上下文意的背景,所以这里将相关原文整体录下.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胭)脱肉,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关键词: 素问 名词 考释
  • 从靥到瘿的考释

    作者:曾明星;向楠;陈继东

    本文对“瘿”字源流进行了梳理,认为“瘿”起源于“(貝貝)”或“婴”,从象形分析,“(妥)”可能为“瘿”的表意初文字,“瘿”字尚存在其他多种写法;“瘿”在古代主要指“颈肿”、“颈瘤”及“瘿木”;“靥”有多种释义,不单指动物甲状腺,我们推测“靥”与“瘿”之间可能存在声旁互换现象.

    关键词: 文字 考释 训诂
  • 《卫生宝鉴》特点与中医传承价值

    作者:温雯婷;虞舜

    《卫生宝鉴》为元代罗天益(约1220-1290年)所撰,内容包括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四个部分,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是易水学派的重要著作.《卫生宝鉴》具有以经典为基础,以实践为依据,以经典引导临床,以实践阐述经典的特点,尤其是其对医案和临床的重视,为中医学的传承方式提供了范例.

  • 浅析中国古代女医成才之路

    作者:沙蕾;雍丽;龚芳芳

    在封建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女医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身医技能力和文化素养,行医救人,有所建树.秦汉魏晋时期,女医崭露头角;隋唐时期,女医逐步正规化;宋金元时期,女医发展渐受掣肘;明清时期,女医分流日趋明显.她们对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也必将历万世而不朽其名.

  • 试论汉魏六朝时期佛教医学成就

    作者:梁玲君;李良松

    佛教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特征,是中华医学的重要宝库.汉魏六朝时期是佛教医学的萌芽和奠基时期,就汉魏六朝的佛教医学的发展成就进行论述,从寺院医学、佛医典籍以及疾病的病因、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以便认识佛教医学并指导临床诊疗.

  • 叶天士治疗中风既病防变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欧志斌;叶瑜

    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且善诊杂症,多有良效.他在继承前人学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了“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的观点.在治疗上他认为“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治则治法,他强调应该掌握中风传变规律,根据疾病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治疗的同时避免阴液干涸,因时制宜,时刻注意守定正气,结合患者的体质区别用药,截断扭转疾病的传变,重在治本,不废治标,使得中风防治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医家防治中风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 王孟英阴虚生痰治法探要

    作者:戴玲

    本文通过对《王孟英医学全书》中陈某、萧某、石某三则医案的遣方用药特色逐一进行分析,阐述王氏对痰病的辨证论治思想,从而探索王氏治疗阴虚生痰的规律,以供中医同道临床借鉴.

  • 罗知悌生平及《罗太无口授三法》考

    作者:张雪丹;王其倩;张如青

    罗知悌是宋末元初医家,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老师.罗氏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家之学,下启丹溪学派之先河,著有《心印绀珠》和《罗太无口授三法》两部医著,然前者业已亡佚,后者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罗太无口授三法》分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内科杂病及妇人胎产前后诸疾证治,共五十六门、九十余证.每一病证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罗氏临证制方用药,灵活变通,习先贤之法,但不拘泥古方,言“遵仲景方法,然变态百端,不能悉举,仔细详之”.

  • 《景岳全书发挥》著者考证

    作者:刘光华;吴振起

    《景岳全书发挥》,世传姚球所撰,时书商为求速售而伪托叶天士之名.本文根据书中序、称谓、语言风格、文字内容、学术思想,参考相关史料及书著进行对比、考证、分析,认为本书既非姚球所撰,亦非叶天士之书,或为叶氏同时代上海名医沈璠所著.

  • 从孙辑本《神农本草经》看《太平御览》对辑佚的重要价值

    作者:曹瑛

    《太平御览》引用了《神农本草经》大量佚文,孙辑本《神农本草经》可谓运用《御览》辑佚《本经》的范例.孙氏将《御览》作为重要材料,对底本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考校,在《本经》辑佚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如考订药名用字、考证《本经》经文、补充或考校《吴普本草》佚文、重视《本经》及《吴普本草》相关佚文的收录.孙辑本为类书用于辑佚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绝好的样板,是古医籍整理的宝贵经验.孙辑本的成就证明,《御览》对于辑佚具有重要价值,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利用.

  • 张重华诊治声带白斑经验

    作者:李艳青;臧朝平;顾思远

    张重华教授是全国及上海市名老中医,多年来一直坚持采用中医特色方法,治疗西医乏术或疗效不佳的耳鼻喉科常见病及难治性疾病.他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对声带白斑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及调理善后、预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认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简要介绍张重华教授诊治此病的经验.

  • 朱松毅治疗痤疮经验举隅

    作者:边风华;杨新伟;徐光耀;章斌;于露;李萍

    名中医朱松毅老先生将皮肤科的常见病痤疮,根据它的不同发病原因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归纳为:1.肺经风热型,清肺枇杷饮化裁,从源头上清泻肺经之热;2.肺胃湿热型,茵陈蒿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并重用生石膏以清解肺胃之热,取得较好疗效;3.心火炽盛型,三黄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体现釜底抽薪之意;4.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逍遥散加减,使气血舒畅,从而激发冲任通盛.朱老在治疗的全过程中还特别注重顾护脾胃,把握分寸,灵活用药,全面调理调护,取得良好疗效.

  • 何立人治疗小儿腹水一例随记

    作者:金涛

    2015年4月间笔者随师何立人教授门诊,一小儿推门雀跃而入,嬉笑顽皮.一进门就拉起衣服展示他的肚子:“看,没了(注:指腹水)”.小患者显然已对看病流程驾轻就熟了,自觉地伸出双手放在脉枕上.3个月不见,他面色口唇日趋红润有光泽,个子又长高了,脸上已有了同龄小孩的阳光.

  • 张大昌老中医辑录之矾石硝石验方选按

    作者:高振华

    已故老中医张大昌(1926-1995年),字唯静,河北威县人氏,世医出身.张老勤学敏思,医道经法,治学有得,临证效验,随笔记之,其辑录的矾石硝石验方,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 丁氏内科张伯臾临证经验和教学思路举隅

    作者:黄吉赓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丁甘仁医学派的各代内科医生,采取传统与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使中医药学的医疗、教学、科研有了蓬勃的发展,张伯臾先生是丁氏内科的代表之一,临床经验丰富,文中列举了伯老治愈的几例病例,从中得以窥见伯老的辨证论治方法.同时,伯老临床带教的经验,也为现代中医药医教研的创新带来启示.

  • 关于中医妇科文献研究的粗浅思考

    作者:王春艳

    简要分析中医妇科文献研究的价值和现状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部分不足,提出以下三方面思考:1.重视中医妇科文献分类研究法,包括按医著、按年代、按内容、按医家、按流派、按地域、按病程等开展分类研究.2.其他妇科文献研究的方法学思考,包括从关注中医妇科之“形”到应用之“魂”,由关注文献载体的形式到研究妇科内涵,从个体研究扩展至群体区域性研究等内容.3.关注妇科文献研究成果的载体创新.

  • 刘寿山中药文献研究历程初探

    作者:李浩;甘镜汝;杨涛

    采取医学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刘寿山的中药文献人生进行研究.发现刘寿山拜赵燏黄为师,做龙伯坚秘书,分别形成了他编撰《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的中药条件和文献条件;其《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第一编的完成,奠定了他中药文献研究的学术地位,标志着刘寿山中药文献摘要研究方法已经成熟.因此,依据刘寿山中药文献学术研究主线,将他中药文献人生历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940年前中医药求学入门阶段、1940年到1949年中药学进业夯基阶段、1949年到1963年文献学精业成型阶段、1963年后文献摘要编撰调节成熟阶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第一编的价值及其前后五编体例继承关系.这种依据学术研究划分人生历程并突显学术研究结果的方式,有助于突显刘寿山中药文献研究学术特色,对刘寿山的学术继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余瀛鳌学术思想探讨——基于余瀛鳌著述、成果的分析

    作者:张卫;李哲;李洪涛

    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与文献学家余瀛鳌先生医著、文章的分析,总结余瀛鳌先生的学术思想,并提炼出其学术造诣可以归纳为逐渐上升的四个阶段,即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到“去粗取精,由博返约”,再到“临床文献,相互印证”,终力求达到“学而不泥,圆机活法”的境界.

  • 从脾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朱慧英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等方面来论述脾脏在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探讨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认为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无论在COPD的急性加重期或稳定期,调脾在COPD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作用.

  •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访求记

    作者:李群堂

    民国时期出现了三种《伤寒杂病论》古本,其中“桂林古本”一再以各种形式出版,“长沙古本”也偶可一见,惟“涪陵古本”学者未睹真容.学苑出版社陈辉先生发心出齐三个古本,故有本文所记述之访求经过.

  • 眼病针灸简史

    作者:徐红;张进;王海丽;刘坚;吴九伟;应嘉炜;皋凌子

    眼病针灸是中医眼科及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眼病针灸的发展情况,将基本发展脉络分为秦汉两晋时期、隋唐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及现代5个时期.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对各个历史时期眼病针灸发展特点及情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 眼病 针灸 文献
  • 近代以来中医“脑”范畴流变研究

    作者:张宁怡;牛一焯;秦晓慧;刘珊;段晓华

    近代以来,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不断影响着中国各个学术领域,尤其对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方法造成极大影响.中医在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尝试“中西医汇通”,其中对中医“脑”概念的重新思考便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本文以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为线索,探讨社会变迁尤其是西医的传入对中医“脑”范畴流变的影响,总结不同时代中医对“脑”范畴的不同认识,探索未来中医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医 近代中国
中医文献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