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 군의진수학원학보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5227
- 国内刊号: 10-111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APACHEⅡ评分对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于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0所部队医院收治劳力性热射病患者54例,其中存活43例,死亡11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各项指标的差值根据APACHEⅡ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对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54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APACHEⅡ评分2~39(19.70±10.63)分,死亡组评分比存活组高(30.82±5.50vs 16.86±9.73,P<0.001)。APACHEⅡ评分对于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0.044,APACHEⅡ评分佳诊断截点为25.5分,其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83.72%。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以用于预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但个别评分较低的患者仍应引起重视。
-
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呼吸科监护病房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排痰困难患者33例,随机分为口鼻面罩组15例和对照组18例。口鼻面罩组采用经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对照组采取传统吸痰方式,即直接摘下面罩吸痰。记录两组患者在吸痰前、进镜过程中、吸痰中、吸痰结束时、吸痰结束后10min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脉氧饱和度。同时在吸痰前和吸痰结束时检测患者动脉血气水平。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鼻面罩组在吸痰过程中各个时间点心率和呼吸频率始终低于对照组,脉氧饱和度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结束时,口鼻面罩组的pH、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自制的改良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能够使患者呼吸频率、脉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60例(95枚)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灌注分布类型并对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超声造影显示,良性结节造影以环状强化(30/40)及高增强(29/40)为主;恶性结节以不均匀性强化(50/55)及低增强(38/55)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高于良性结节。95枚结节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0枚,恶性结节55枚。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82.5%,准确性为80%;超声造影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5%,准确性为94.5%。结论超声造影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血清ECP、MBL、T-IgE含量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患儿ECP、MBL、T-IgE,并同时与21例哮喘发作组及20例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喘息性支气管炎组较哮喘组儿童ECP、T-IgE的含量降低,MBL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与哮喘组ECP、T-IgE、MBL均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L喘息性支气管炎组较哮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gE、ECP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的含量较正常组高,较哮喘组低,MBL含量在喘息性气管炎组高,提示喘息性支气管炎由感染诱发可能性更大。
-
气管镜介入诊疗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气管镜介入相关诊疗并发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介入肺脏病中心经气管镜诊治的患者113例。按照气管镜检查时出血量的多少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出血组定义为出血量>100 ml,其中出血量>300 ml定义为大出血;对照组为出血量<100 ml。记录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活检情况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年龄和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出血量>300 ml的大出血组,曲霉菌感染和血管瘤是导致大出血的危险病因。结论应警惕非恶性肿瘤患者活检时出血,尤其是曲霉菌感染和血管瘤。要严格气管镜的活检指征,降低大出血的发生率。
-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和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1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4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引导组(U组,n=24)和神经刺激器组(N组,n=24)。膀胱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闭孔神经支配区域,其中17例需行双侧闭孔神经阻滞。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每侧闭孔神经阻滞穿刺尝试次数、操作时间及两种闭孔神经阻滞方法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U组均为1次尝试,N组有18侧为1次尝试,13侧为2次尝试以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少于N组(P<0.05);两组闭孔神经阻滞前后测定的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及阻滞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术后闭孔神经支配区域痛性感觉异常及闭孔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与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比较,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试穿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安全有效。
-
肩峰成形在关节镜下冈上肌腱缝合术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对冈上肌腱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单位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4例,关节镜下证实冈上肌腱全层撕裂。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肩峰成形组和非肩峰成形组,每组17例。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 Score,CMS)和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MS评分和UCLA肩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峰成形术对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患者肩袖修复术术后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白内障术前筛查的应用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4-6月152例(201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分别进行海德堡频域OCT检查、眼科B超检查及眼底彩色照相,对三种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眼科B超阳性病例12眼(6%),包括视网膜脱离1例、后巩膜葡萄肿6例、玻璃体后脱离4例、玻璃体积血1例;眼底彩照56眼(27.8%)获取有价值图像,阳性病例21眼(10.4%),包括高度近视眼底9例、黄斑裂孔1例、老年黄斑变性5例、视网膜脱离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OCT获取有价值图像176眼(87%),阳性病例41眼(占20%),包括黄斑裂孔1例,视网膜脱离1例、老年黄斑变性15例、轻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改变8例、黄斑水肿11例、黄斑前膜3例、黄斑萎缩性改变2例。三种检查结果采用配对χ2检验,P<0.01。结论频域OCT对白内障术前眼底疾病的检出率高于眼底照相及眼科B超,尤其是对于中重度白内障患者。
-
湿性愈合方法在癌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方法治疗癌性伤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患者中发生癌性破溃的患者22例,应用湿性愈合敷料换药1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2例癌性肿瘤破溃患者应用湿性愈合敷料换药后治愈9例(41%),效果显著11例(50%),伤口稳定未发展2例(9%)。结论湿性愈合方法及新型敷料,能促进癌性伤口早期愈合,减少创面渗出及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间我院住院或门诊确诊的OSAHS患者61例,正常对照2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OSAHS划分为轻、中及重度组,所有研究对象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曲线的分析测量通过STI完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TAPSE、E/A、IVA减小,RAVM、E/Em、DTm、IVRT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SR、SRs、SRe、SRe/SRa均减小,SRa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OSAHS患者右心室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
-
60例创伤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外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93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AAST)胰腺损伤分级,本组60例中,Ⅰ级损伤25例,Ⅱ级损伤19例,Ⅲ级损伤6例,Ⅳ级损伤6例,V级损伤4例。保守治疗17例,手术治疗43例。29例行胰腺损伤修补并放置引流,胰腺空肠吻合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胰体尾切除1例,手术探查4例,一期清创,二期行胰肠吻合2例。治愈54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2例。无并发症29例,并发胰漏15例,胰腺假性囊肿8例,腹腔感染9例,胰管狭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2例。结论胰腺损伤的治疗要根据具体伤情来决定手术方式。对于严重的胰腺损伤,要遵循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原则,术后充分引流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JNK/c-jun在肝脏应激与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C-jun是一种即早基因,其表达受到c-jun的N-末端激酶(JNK)的调控。C-jun和JNK信号通路作为创伤、应激、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的调节因子,参与调节多种肝脏应激与损伤的过程。本文对近年来c-jun和JNK信号通路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导致的肝损伤、内质网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航空生理环境下肝脏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药物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关键词: 统计学符号 -
以腹痛症状为首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典型的五大主征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损害。据报道,60%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1],以腹痛首发者少见。TTP的死亡率可达79%。现将收治的1例以腹痛症状为首发的TTP患者报告如下。
-
胫骨上段松质骨内异常钙化1例报道
1病例资料男性,26岁,以左膝关节后侧反复疼痛3年,跑步为甚,于2013年3月22日到玉田县医院骨科就诊。3年前因左膝关节前部疼痛诊断为胫骨结节软骨炎行软骨结节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疼痛消失。但继之出现长跑后膝关节后侧疼痛现象,分别按软组织损伤、小腿三头肌肌腱拉伤诊治,效果均不明显。查体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行走正常。胫骨平台后外侧部位有深压痛。膝关节X线片提示,平台下部有长约6 cm、宽约0.5 cm条形高密度影(图1,图2)。局部CT扫描正位显示在胫骨上段正中松质骨内有一两头略尖的梭形条状高密度影(图3),侧位显示条状物位于松质骨内偏后侧(图4),长宽径与X线片基本一致,条状物中心轴位显示近似实体状(图5),CT值为1500 Hu左右。V-R三维重建正位显示,梭型条状物体位于胫骨上段正中松质骨内(图6),侧位显示位于髓腔偏外后侧,与髓腔不直接相通(图7)。血生化检查电解质和碱性磷酸酶等与骨代谢有关的成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诊断考虑为左胫骨松质骨内异常钙化症。
-
本刊“病例讨论”栏目征稿
-
锌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脊髓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锌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模型小鼠脊髓磷酸化(phosphoryltion,p)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喂养的NPP组锌饲料30 mg/(kg·d)喂养2周,低锌喂养的NPP组锌饲料0.85 mg/(kg·d)喂养2周,高锌喂养的NPP组用硫酸锌水溶液227 mg/(L·d)喂养2周。采用足底注射辣椒素(0.5%5μl)制备NPP模型:对照组锌饲料30 mg/(kg·d)喂养2周后足底注射溶剂。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术后7 d锌对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结果高锌喂养能显著增加血清和脊髓中锌的含量,脊髓pCREB表达下调(P<0.01);而低锌喂养加重血清和脊髓的缺锌状况,脊髓pCREB表达上调(P<0.01)。结论锌能抑制NPP模型小鼠脊髓pCREB的表达。
-
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的影响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组(B)、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肝动脉结扎组(C)、梗阻性黄疸5 d行胆管再通+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组(D),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1周应用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P、GGT变化,TUNEL染色观察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 A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B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见少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少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脱失;C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多量胞质空泡化改变,大量胆管上皮脱失,可见胆管壁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D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散在数个胆管上皮细胞空泡化,少部分上皮脱失,凋亡指数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情况下行肝动脉结扎会导致肝门部胆管严重的缺血缺氧改变,甚至胆管壁坏死,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明显减轻肝总动脉结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的损害。
-
Shh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癌旁组织中Shh和Gli-1蛋白的表达,探讨Shh和Gli-1异常表达与NSCLC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SCLC及癌旁组织中Shh和Gli-1蛋白的表达。结果 Shh和Gli-1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但在NSCLC中表达明显增强。Shh、Gli-1蛋白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表达增强明显。但与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 Shh和Gli-1蛋白的异常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
-
高正加速度应激对人体唾液睾酮及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正加速度(+Gzz)应激对飞行员唾液睾酮(testosterone,T)、皮质醇(cortisol,C)及二者比值(T/C)的影响。方法47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在+6.5 Gz,+7.0 Gz和+8.0 Gz暴露前后取受试者唾液,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唾液T及C水平。结果+6.5 Gz、+7.0 Gz、+8.0 Gz作用后唾液T浓度与暴露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唾液C的浓度均高于+Gz暴露前水平(P<0.05),其中+8.0 Gz暴露后C较+6.5 Gz后、+7.0 Gz前、+8.0 Gz前均高(P<0.05);T/C值在不同+Gz暴露后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机种、年龄、飞行总时间对不同+Gz暴露后飞行员唾液T、C以及T/C变化无影响。唾液T与C在高+Gz应激后的变化无相关性;年龄与基础T/C呈正相关性。结论+Gz暴露时提高了飞行员的唾液C浓度,提示唾液可能作为飞行员应激及疲劳的评价指标。
-
硝酸镓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目的:通过硝酸镓、顺铂单药及二者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作用,观察其对胃癌BGC823细胞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胃腺癌BGC823细胞培养及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凋亡细胞进行测定;MTT技术对肿瘤细胞增殖进行测定。结果 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硝酸镓对BGC823细胞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小剂量硝酸镓与顺铂配伍应用能大大提高顺铂作用效应,配伍高浓度组在24 h、48 h、72 h的抑制率为70.0%、71.4%、72.3%。结论硝酸镓对胃癌细胞的作用与顺铂无明显差异,为肿瘤治疗及制备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
进行性血红蛋白减少-继发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药物引起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认识水平。方法报告并分析1例异烟肼引起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特征及诊治经过。患者为94岁的高龄老年人,该患者主要诊断为肺结核和慢性肾脏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进行性贫血,通过骨髓活检诊断为PRCA,起初误诊为抗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抗体引起的PRCA。结果后找到的真正原因为异烟肼引起的PRCA。结论本例患者为我们提供了临床实证,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解释的贫血,可能为异烟肼引起的PRCA。
-
克拉屈滨治疗复发毛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1例经克拉屈滨治疗的复发毛细胞白血病的病例分析,进一步了解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和方法。方法观察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例经克拉屈滨治疗的毛细胞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经1个疗程克拉屈滨治疗,3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随访5个月持续部分缓解。结论克拉屈滨是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适合在中国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
-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作者循证医学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我刊作者循证医学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4月-2013年4月,对向我刊投稿的275位作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认为很了解循证医学知识的38例(13.8%),认为循证医学指导临床科研很重要的158例(57.5%),使用循证医学知识指导临床频率较多的25例(9.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和医院等级是循证医学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年龄增加是了解程度的有利因素(P=0.027),医疗、研究职称是重要性认知的有利因素(P=0.000),年龄增加(P=0.048)和医院等级增高(P=0.029)是使用频率的有利因素。结论加强对年轻、低年资医疗工作者以及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循证医学知识教育和应用方法培训,是提高其循证医学知识知晓率的关键。
-
不明原因发热中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中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09年2月-2012年12月间符合FUO诊断标准的URT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年龄<40岁组和≥40岁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URTI 58例,平均年龄38.6岁,平均发热时间25.1 d,75.9%表现为间歇热,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40岁组较年龄<40岁组确诊时间长(P=0.0077)、医疗花费多(P=0.0000)。结论表现为长期发热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多可自愈。如能早期诊断可减少患者的恐慌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
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目的:通过对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收治的1例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的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56岁女性,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伴关节肌肉痛、咽痛、一过性皮疹、甲状腺肿大、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贫血,根据其临床表现、病理及骨髓穿刺结果确诊为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结论此例病症临床罕见,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应想到坏死性淋巴结炎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的可能,确诊依据病理,治疗主要依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
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18 fluorine-fluoro-2-deoxy-D-glucose,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12年1-12月间行18F-FDG PET/CT检查的FUO患者临床资料,将18F-FDG PET/CT影像学诊断和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FUO患者78例,其中感染性疾病21例(26.9%)、结缔组织病9例(11.5%)、恶性肿瘤24例(30.8%)、杂病类9例(11.5%),终仍有15例(19.3%)未能明确诊断。18F-FDG PET/CT在所有FUO病例诊断准确率75.6%,敏感度100%,特异度44.1%,阳性预测值69.8%,阴性预测值100%,在恶性肿瘤准确率、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18F-FDG PET/CT在FUO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帮助很大,值得推广。
-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诊断通常不难,但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的病因诊断仍是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
-
一起食源性停乳链球菌类马亚型暴发感染调查
目的:调查一起食源性停乳链球菌类马亚型(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暴发感染,为快速诊治SDSE感染暴发积累经验。方法采集和分析驻京某部队2012年9月30日-10月1日暴发呼吸道感染7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对比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66例(94.29%),咽痛62例(88.57%)、扁桃体化脓36例(51.43%)。其中38例(54.29%)咽拭子病原学培养结果为SDSE。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enia leukocyte percent,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源性SDSE致人群呼吸道暴发感染比较罕见,病原学分离鉴定是关键,血常规和IL-6检测是较好的辅助检查和病情监测方法。
-
发热门诊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在综合性医院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调研各地发热门诊生存状态,结合我院发热疾病科工作实际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我科接诊流感样病例10614人次,占全年病人总数35.59%,共计报告水痘、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猩红热、艾滋病、梅毒等21种传染病590例,隔离救治重症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15例,为综合性医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隔离和检疫传染病提供了重要平台。发热门诊的成立和常态化使用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发热诊治水平和促进发热学科发展。结论发热门诊对于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筛查、传染病暴发快速处置、完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以长期发热为特点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Sweet综合征1例
目的:提高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诊断中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的认识,探讨CMML临床特点,Sweet综合征(Sweet's syndrome,SS)与CMML的关系。方法回顾1例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合并SS,后确诊为CMML青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长期发热,病程中出现痛性皮疹,皮肤活检示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SS。肺CT示肺部感染,巨细胞病毒COPY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持续高于1.0×109/L,骨髓形态可见2系病态造血,先后诊断为SS合并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抗感染及激素治疗无效,并除外其他引起单核细胞计数高的疾病后诊断为CMML。结论 CMML临床症状可有长期发热,SS可为CMML前驱症状。
-
不明原因发热中发热时间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中不同发热时间的病因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间所有符合FUO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发热时间分为≥21 d和≥30 d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4例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215例(48.4%)、结缔组织病92例(20.7%)、恶性肿瘤19例(4.3%)、杂病类35例(7.9%),终仍有83例(18.7%)未能明确诊断。≥30 d组与≥21 d组相比,FUO病因分布相似,但感染性疾病比例下降(P=0.025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比例减少(P=0.0193)。结论发热时间≥30 d并没有改变FUO病因分布,同时又将一部分具有自愈倾向的上呼吸道感染剔除在外,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不明原因发热中泌尿系感染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中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11年2月-2012年12月符合FUO诊断标准的UT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FUO中UTI多表现为规律间歇热。女性多见尿常规异常(P=0.0271),女性和≥60岁患者尿培养阳性常见(P=0.0316, P=0.0282)。结论 FUO中UTI热型多为规律间歇热,反复尿常规和尿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
-
不明原因发热中感染性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疾病科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符合FUO诊断标准的病例503例,其中明确诊断454例,分为感染性疾病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6个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因素,分别为关节痛、病程、体重减轻、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铁蛋白(SF)、中性粒细胞比例(N)。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t(p)=12.707-1.613×关节痛-0.016×病程-0.878×体重减轻-0.011×AKP-0.001×SF-0.097×N,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Logit(p)佳诊断临界值为2.32,判断个体是否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为68.35%,特异度为89.33%。结论关节痛、病程、体重减轻、ALP、SF、N是FUO中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灵敏度为68.35%、特异度为89.33%,诊断效能较好。
-
发热特征在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发热特征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发热疾病科符合经典FUO诊断标准患者3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FUO疾病谱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在发热特征上均具有各自的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病程(P=0.014)、热型(P<0.001)、高体温(P=0.036)、发热发作的时间(P<0.001),是否伴有畏寒、寒战(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四个独立影响因子为病程、发热发作的时间、畏寒、寒战;泌尿系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热型特征。结论发热特征分析是FUO诊断的重要线索和手段。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04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2 03 04 |
1989 | 01 02 03 04 |
1988 | 01 02 03 04 |
1987 | 01 02 03 04 |
1986 | 01 02 03 04 |
1985 | 01 02 03 04 |
1984 | 01 02 03 04 |
1983 | 01 02 03 04 |
1982 | 01 02 03 04 |
1981 | 01 02 z1 |
1980 | 01 02 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