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2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并肺结核120例(糖尿病并肺结核组)、单纯2型糖尿病80例(糖尿病组)以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9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比较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2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IL-6、IL-10水平及HOMA-β、HOMA-IR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的关系.结果 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外周血IL-6及IL-10水平、HOMA-β 及HOMA-IR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糖尿病并肺结核组高,糖尿病组次之,健康对照组低,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肺结核组外周血IL-6及IL-10水平较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肺结核组HOMA-β低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HOMA-IR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HOMA-β低于健康对照组,HOMA-IR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IL-6水平及HOMA-IR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呈正相关,HOMA-β与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ho激酶活性升高,存在炎性因子高表达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现象,为糖尿病引发肺结核的可能机制.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难愈性创面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VSD组和传统组3组,每组40例.联合组在传统换药法治疗基础上采用VSD联合HBOT治疗,VSD组在传统换药法治疗基础上采用VSD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后创面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4/5以上时间,治疗后创面内肉芽组织巨噬细胞计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标记指数.结果 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创面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4/5以上时间及创面内VEGF标记指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SD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创面内VEGF标记指数高于传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4/5以上时间短于传统组;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创面内VEGF标记指数高于VSD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4/5以上时间短于V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HBOT治疗难愈性创面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血管新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后总有效率.
-
类风湿关节炎伴颈椎半脱位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颈椎半脱位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方法 选取RA伴颈椎半脱位64例作为RA伴颈椎半脱位组,另选取RA无颈椎半脱位192例作为RA无颈椎半脱位组,分析RA伴颈椎半脱位临床表现,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治疗、RA疾病活动度、RA关节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RA伴颈椎半脱位64例,常见形式为寰枢椎前后脱位(AAS)(90.6%,58/64),其次分别为垂直半脱位(VS)(20.3%,13/64)、下颈椎半脱位(SAS)(4.7%,3/64).RA伴颈椎半脱位患者78.1%(50/64)有颈痛,伴颈椎活动受限、枕后放射样疼痛;15.6%(10/64)有脊髓、神经根损伤症状和体征;另有7.8%(5/64)存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RA伴颈椎半脱位组较RA无颈椎半脱位组年龄小、病程长、大关节及小关节受累数目多及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伴颈椎半脱位组骨侵蚀评分及X线下骨质破坏率均高于RA无颈椎半脱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关节受累数目较多(尤其是大关节受累)、外周关节骨破坏明显及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RA患者,需警惕颈椎半脱位.
-
脑血管病后遗症长期卧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气、凝血功能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气、凝血功能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期长期卧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年龄>65岁的CAP 90例,将无脑血管病病史的30例作为CAP 1组,脑血管病后遗症期无长期卧床的30例作为CAP 2组,脑血管病后遗症期长期卧床的30例作为CAP 3组.另选取年龄>65岁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4组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及hs-CRP.结果 治疗前,CAP 1、2、3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及hs-CRP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AP 1、2及3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D二聚体(DD)、蛋白C(PC)及hs-CR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氧分压(PaO2)及抗凝血酶Ⅲ(ATⅢ)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 2及3组PaCO2、DD、PC及hs-CRP均高于CAP 1组,PaO2及ATⅢ均低于CAP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 3组PaCO2、DD、PC及hs-CRP均高于CAP 2组,PaO2及ATⅢ均低于CAP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P 1、2和3组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AP 1组DD、PC和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ATⅢ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P 1、2、3组及正常对照组DD、ATⅢ、PC及hs-CRP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P 1、2及3组DD、PC及hs-CR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 2及3组DD、PC及hs-CRP均高于CAP 1组,ATⅢ均低于CAP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 3组DD、PC及hs-CRP均高于CAP 2组,ATⅢ低于CAP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患者会出现血气紊乱、凝血功能受损及微炎症状态,且随着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期情况加深而加重.临床可以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期CAP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抗凝和抗感染治疗,以增强疗效.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皮瓣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溃疡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皮瓣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皮瓣移植术治疗.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溃疡面积及治疗结束后溃疡情况(溃疡创面愈合所需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所需时间和截肢率)、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及4周后观察组溃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及肉芽组织形成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VSD联合皮瓣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有效率较高,可进一步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和新鲜肉芽组织的形成,降低截肢率,且安全性较好.
-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micro-albumin creatinine ratio,ACR)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GDM 100例作为GDM组,正常孕妇80例作为正常孕妇组;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及治疗方案不同,GDM组分为GDM饮食组77例和GDM胰岛素组23例.GDM患者与正常孕妇均于孕中及晚期检测尿ACR、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中期及孕晚期GDM组尿ACR、mALB、β2-MG及血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孕妇组;GDM组孕晚期尿ACR、mALB、β2-MG及血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GDM饮食组尿ACR、mALB及血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GDM胰岛素组,孕晚期GDM饮食组尿ACR、mALB、β2-MG及血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GDM胰岛素组;GDM饮食组孕晚期尿ACR及mALB均高于孕中期,GDM胰岛素组孕晚期尿ACR、mALB、β2-MG及血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饮食组尿ACR阳性率明显高于尿mALB和β2-M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孕晚期GDM组尿ACR分别与尿mALB、β2-MG及血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ACR升高与GDM肾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ACR对GDM肾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
痴呆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影响及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痴呆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影响及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髋部骨折52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认知功能状态将其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两组,痴呆组49例,非痴呆组472例;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局将其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病死组103例,存活组418例.分析比较患者一般数据、术中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1年病死率及独立生活能力等,并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痴呆患者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9.4%.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80岁、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全身麻醉、呼吸系统并发症、脑卒中及谵妄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围手术期及术后1年病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男性、痴呆、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呼吸系统合并症、合并症≥3项及美国麻醉协会麻醉(ASA)分级 Ⅲ~Ⅳ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有呼吸系统合并症、合并症≥3项及ASA分级Ⅲ~Ⅳ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痴呆在老年髋部骨折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与非痴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相比,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痴呆患者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呼吸系统合并症、合并症≥3项及ASA分级Ⅲ~Ⅳ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的影响.方法 选取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288例,均随访1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脑梗死组233例,复发脑梗死组5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浆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cy与脑梗死复发及不同CISS分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 复发脑梗死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 homocysteinemie,Hhcy)发生率高于未复发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Hcy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及穿支动脉闭塞(PAD)型脑梗死患者中Hhcy脑梗死患者复发率高于正常Hcy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cy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和复发相关,尤其是LAA及PAD型脑梗死复发率高,对此类患者及早干预并启动二级预防尤为重要.
-
人乳头瘤病毒E6/E7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世界上第3 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 位[1].99%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2] ,但是90%的HPV感染可以自行治愈,仅有5%左右的HPV感染会发展为持续性感染,且仅有持续的高危型 HPV ( HR-HPV )感染才能引起宫颈癌[3] ,所以早期筛选、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关键[4].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发展趋势已经由简单关注是否有HR-HPV感染,转向于关注是否有HPV E6/E7 mRNA转录及HPV E6/E7蛋白的过度表达. HPV E6/E7 现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慢性荨麻疹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慢性荨麻疹( chronicurticaria, CU)是指每日或几乎每日发生,持续6周及以上的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发病率较高[1-2]. CU主要临床表现为每日或几乎每日出现的风团和瘙痒,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程长,发病时皮肤瘙痒难忍.CU虽然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可给患者带来诸多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诊断及鉴别诊断较难,临床治疗也颇为困难,常规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还会产生嗜睡及恶心不适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加之部分患者还存在抗组胺现象,治疗效果更加不理想[3]. 为此,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CU的新诊疗进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
右美托咪定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使其具有明显的抗焦虑、镇静和镇痛作用.自1999年右美托咪定在美国注册,只被批准静脉注射( IV)给予重症监护病房( ICU)机械通气成人患者24 h的镇静. 2008年美国又增加了一项适应证,允许在手术和其他手术之前和(或)期间使用右美托咪定来镇静非插管患者. 2011 年右美托咪定已被欧盟批准用于ICU成人患者的镇静. 从全球化角度来看,右美托咪定的适应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
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目的 探讨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6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采用抗感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0、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外周血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IL-10、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对照组升高,外周血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12%,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及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相关.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预防复发的作用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FD)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老年F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NPY和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SS和VI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NPY和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SS和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复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复发率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老年FD可促进血清NPY和MTL释放,抑制血清SS和VIP分泌,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乳果糖口服液进行治疗的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单纯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的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停药后4、8、12周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8和12周,观察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难治性功能性便秘可增强患者胃肠动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且不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
-
丹参川芎嗪联合电针刺激等治疗颈源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电针刺激等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颈源性高血压100例,按入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顺利完成临床研究且能提供可靠临床试验数据.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电针刺激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刺激等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情况、疼痛情况、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治疗前,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动脉Vm均高于对照组,动脉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电针刺激等治疗颈源性高血压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能达到降低血压及缓解疼痛的目的,且临床效果良好.
-
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预防第三产程胎盘滞留的效果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预防第三产程胎盘滞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单胎足月分娩胎儿娩出15 min胎盘仍无剥离征象的产妇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研究组采用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预防第三产程胎盘滞留,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第三产程胎盘滞留.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胎盘娩出时间、出血量及输血、胎盘自然娩出、人工剥离胎盘、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褥感染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药后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及输血、胎盘自然娩出、人工剥离胎盘、胎盘剥离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均较平稳,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胎儿娩出15 min胎盘仍无剥离征象的产妇采用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预防第三产程胎盘滞留可缩短胎盘自然娩出时间,减少人工剥离胎盘发生,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
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ARDS 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aO2/FiO2)及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VLWI、PVPI、CV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O2/FiO2及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VLWI、PVPI、CVP及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FiO2及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血管内皮通透性,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增加血清抗炎因子表达.
-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 选取SAP 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7(IL-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CD3+、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7、TNF-α水平及CD4+/CD8+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及CD3+、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可提高治疗效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血管内超声在特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IVUS通过对病变程度、性质和累及范围精确判断,可帮助介入医生选择佳治疗策略,指导介入治疗过程,在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总结IVUS在特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
24 h连续工作的"侦探"——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监测人体24 h的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能够利用回放系统经电子计算机处理作快速阅读和分析,可以分别显示监测期内心脏搏动总数、快心率、慢心率及平均心率等,且其结果可用不同方式显示,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资料,从而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做短暂静态记录的不足.
关键词: -
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开腹手术患者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的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推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及术后12、24 h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β内啡肽(β-EP)]、应激激素[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麻醉诱导前15 min,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和24 h,两组血清TNF-α、IL-6、IL-10、PGE2、NPY、SP、NGF、Cor、E、NE、Glu及CD8+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15 min升高,血清β-EP及CD3+、CD4+、CD4+/CD8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15 min降低;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10、PGE2、NPY、SP、NGF、Cor、E、NE、Glu及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EP及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开腹手术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能够减轻痛觉感受,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维持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麻醉维持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87例,按麻醉维持DEX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3组各29例.麻醉维持低剂量组给予盐酸DEX每小时0.4μg/kg持续静脉泵入,高剂量组给予盐酸DEX每小时0.8μg/kg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比较3组术前1 d及术后1、3 d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术后1 d,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3组均低于术前1 d,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MMSE评分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均低于术前1 d,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血清S-100β蛋白、hs-CRP及IL-6水平3组均较术前1 d明显升高,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明显低于高剂量组;术后3 d,血清S-100β蛋白、hs-CRP及IL-6水平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均较术前1d明显升高,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低剂量组明显高于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均明显短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每小时0.4μg/kg盐酸DEX持续静脉泵入麻醉维持可以提升认知功能,降低血清S-100β蛋白、hs-CRP及IL-6水平,提高麻醉后10 min Ramsay镇静评分,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