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약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42X
- 国内刊号: 21-1543/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二甲双胍联用六味地黄丸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六味地黄丸联合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38例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9)与对照组(n=69),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空腹血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体重指数(BMI)、肝脏超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FINS、HbA1C、TG、TC、ALT、AST、HDL-C、LDL-C以及BMI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观察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脂肪肝治疗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P<0.01).结论:二甲双胍与六味地黄丸联合用于初诊T2DM合并NAFLD患者,能够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减轻胰岛素抵抗状态,从而逆转肝脂肪变性的进程,降低血脂水平,对于初诊T2DM合并NAFL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
仲景之乌头减毒调护法
目的:以《金匮要略》为基础,研究乌头减毒、药后调护方法,为中医临床安全运用乌头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现代研究进展,筛选《金匮要略》中所有运用乌头的方剂,对其中乌头减毒、药后调护法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果:《金匮要略》中乌头减毒法包括炮制解毒、煎煮减毒、配伍减毒、服用方法减毒四类,并对乌头类药物服用后的调护方法进行了明确地阐述.结论:乌头虽为大毒之品,但可通过诸多特殊的方法佐制其毒性,临证用之,若方法得当,必能探手取效而无毒害之弊.
-
从《黄帝内经》认识中医之脾脏
中医之脾与现代医学中所论述的脾器官有所不同,其在疾病的发病、诊断和治疗、预后方面均有着不同的意义.该文梳理《黄帝内经》中有关于脾的记载,从脾的阴阳属性、五行属性、脏腑属性、脾的病证以及脾的养生与调护五个方面认识了中医之脾.同时中医之脾脏与其他四脏有密切联系,这对现代医学中其他系统疾病“从脾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淫羊藿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及机制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发现淫羊藿具有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破骨细胞内Ca2+浓度;提高破骨细胞代谢速率,并降低破骨细胞线粒体膜电势和细胞间ATP促进凋亡;抑制TNF-α的表达,促进TGF-β1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减少骨质丢失;抑制破骨细胞骨架F-actin环的构建及其调控蛋白PAK和RhoGTPases的表达,减弱破骨细胞与骨组织的锚定和在骨组织表面的附着;促进OPG基因表达,提高OPG/RANKJ比值,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抑制p38、JN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影响骨吸收,并通过抑制ERK的磷酸化,降低转录因子蛋白家族NF-KB的活化而抑制破骨细胞生长;通过雌激素样作用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功能平衡,产生补肾健骨作用.作者从多个层面对淫羊藿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
于世家教授运用黄芪治疗糖尿病兼证经验撷菁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不仅要制定严格的血糖控制方案,更要注重其并发症的防治.中药黄芪对于糖尿病兼证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于世家教授应用黄芪遣方用药治疗糖尿病兼证的经验,随证治之,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
脑外伤患者采用血液稀释加川芎嗪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血液稀释加川芎嗪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外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吸氧、降颅内压、营养、抗生素、脱水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稀释加川芎嗪治疗,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昏迷严重程度、预后情况进行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 β、IL-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血浆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神经功能有所提高、昏迷情况有所改善,预后良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有所降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有所升高,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突出,治疗组的预后GO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1 β、IL-6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有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有所升高,变化幅度以治疗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稀释加川芎嗪能有效缓解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血浆NO活性,提高SOD水平,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
从萧埙《女科经纶》看闭经的因机证治理论框架
《女科经纶》系统收集整理了清代前期及之前中医妇科经、带、胎、产的证治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该文以原作者的论述思路为主线,分析归纳文中所载闭经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治则,提炼出《女科经纶》闭经的因机证治理论框架.
-
手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影响
目的:观察手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手针内关穴并记录心电图,分析造模以及针刺前后HRV的差异.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复制后,HRV分析显示造模后低频成分/高频成分(LF/HF)比值升高;针刺内关穴后,LF/HF比值降低.结论:手针内关穴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HRV改变.
-
中医文化惠民思路研究
随着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中医文化的惠民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凸显.该文抓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推进中医文化惠民工作的大好时机,就目前人民群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认同和需求问题,以及中医文化惠民工作的覆盖面、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几点思考,期望对中医文化惠民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创新性的建议.
-
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紫癜风病)的辨证论治,观察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总结其辨证论治过的经验.方法:以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7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辨证分为四型:风盛血热型、湿热内蕴型、阴虚火旺型、气不摄血型,分别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证候疗效和疾病疗效.结果:①证候疗效:四型的证候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疗效指标:治疗后四型的尿红细胞计数、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白蛋白定量均明显好转,其中湿热内蕴型的尿红细胞计数有效率低,与其他三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疾病疗效:四型的疾病疗效明显,总有效率为81.08%,其中湿热内蕴型有效率低,与其他三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紫癜风病)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症状,能减少尿红细胞计数和尿白蛋白.
-
无创经络功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经络功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方法:运用无创经络功治疗60例CVI患者,疗程为3个月,结束后3个月随访,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医技检验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56例完成治疗,52例完成随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组、随访组跟治疗前组比较:95%的CI均无重叠,按α=0.05水准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随访与治疗前在症状评分、踝与小腿周径测量值、股总静脉与腘静脉持续返流时间、全血黏度(rt200)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与治疗后在在症状评分、踝与小腿周径测量值、股总静脉与腘静脉持续返流时间、全血黏度(rt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经络功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且简单易学,重复性强,适宜推广.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针灸及壮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近年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其在关节处的红、肿、热、痛让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而针灸及壮医药对于治疗该病有着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优势和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近年来,诸多临床工作者在此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表明了针灸及壮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广阔前景.
-
基于循环系统ADR临床表现的规范化研究
该文回顾性分析了临床中药饮片应用中在循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ADR),对83种中药饮片的循环系统ADR临床表现进行了汇总、归纳与规范,并对影响中药饮片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一指禅推法作用于胆肾经原穴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探讨一指禅推拿与指压胆肾经原穴(丘墟穴、太溪穴)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按随机原则,将一指禅推太溪穴、一指禅推丘墟穴、指压太溪穴、指压丘墟穴的刺激次序进行随机分配.每例受试者按随机次序均给以相应的刺激(一指禅推法或指压法),采用组块模式进行fMRI扫描,获取数据.然后由专人使用SPM8软件进行盲法后处理.结果:一指禅推右侧太溪穴主要激活脑区:右顸叶中央后回,右边缘叶海马旁回、钩回,左颞叶颞上回、颞中回,左枕中回,左额叶额上回、额中回、内侧额回,左脑干红核,右颞叶颞上回、颞中回,右顶叶角回,左顶叶楔前叶、左边缘叶扣带回,双侧丘脑,左尾状体,左屏状核.一指禅推右侧丘墟穴主要激活脑区:左额叶额上回、额中回、左额叶额下回、双侧额叶中央前回,右颞叶颞上回,右额叶内侧额回,右边缘叶扣带回、前扣带回,左边缘叶扣带回,右颞叶颞上回、颞中回、右顶叶中央后回,右额叶中央前回.指压右侧太溪穴主要激活脑区:左额叶中央前回,双侧额叶内侧额回,左小脑前叶,左小脑后叶小脑扁桃体,右小脑山顶,左边缘叶海马旁回.指压右侧丘墟穴主要激活脑区为右颞叶亚沟回,右额叶中央前回,右颞叶颞上回,左额叶中央前回,左颞叶颞横回、颞上回,左额叶额上回,右枕叶梭状回,双侧枕叶舌回,左枕叶楔叶,左中扣带回,左尾状体,左边缘叶海马旁回、左额叶额上回.结论:四组相同之处在于都可激活高级神经活动和内脏活动功能,不同手法对同一穴位刺激激活的脑功能区有所区别,同一种手法对不同穴位刺激激活的脑功能区也不同.
-
祛瘀生新针法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针法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祛瘀生新针法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针刺结合百忧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抑郁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祛瘀生新针法结合耳穴压豆疗法对PSD进行辨证施治,较常规针刺治疗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浅析中医经典理论课程分段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
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对中医经典理论课程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给学生们创造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病案提高两个学习阶段,提供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该教学改革对高校提高中医经典理论教学质量有极大启发,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
从气血角度探讨纤维化肺脏微环境
肺纤维化存在于多种肺部疾病中.虽然益气活血法作为治疗肺纤维化的治则已经被大多数临床研究者认同,但中医对于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机认识仍不十分清楚.该文从中医角度分析了肺的功能与气血的关系,结合肺纤维化组织微环境的变化与中医气虚证、血瘀证生物学表现,提出纤维化状态下肺脏组织微环境的病理改变(局部免疫失衡、气体交换障碍和高凝状态)符合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药能够调节局部免疫失衡,降低血黏度,提高支气管肺泡干细胞存活关键基因c-kit的表达水平,改善局部微环境,有利于肺脏组织修复.
-
数联组合灸法
从数联组合灸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灸法、分类等方面对“数联组合灸法”进行了论述,认为灸法应在中医传统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组合配伍应用是提高艾灸作用的有效途径,并通过中医“阴升阳降”“补虚泻实”“三焦分治”理论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不同灸法组合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组合灸法临床治疗和治未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眩晕病方药规律研究
搜集历代医家治疗眩晕病的医案,对搜集到的医案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建立明清时期和近现代医案的药物数据库,利用SASV 9.1统计软件对数据库分别进行频数、因子、聚类等数理统计方法和关联规则、链接图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出治疗眩晕病常用药物有天麻、陈皮、白芍、茯苓、半夏等86种,常用药对有陈皮合茯苓、代赭石合石决明等36对,常用名方有天麻钩藤饮、二陈汤等18首.
-
代谢组学在紫癜性肾炎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证型因其难以客观化、标准化而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确有疗效,但其中医分型及疗效评价尚缺乏客观依据.代谢组学因其特有的优势为中医证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该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及其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取得的理论及实践成就,提出将代谢组学应用于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证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及广阔前景.
-
电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脾气虚证大鼠和对机体铁代谢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该实验通过电针针刺脾气虚大鼠的“三阴交”和“足三里”穴,观测实验后大鼠的血清铁(SI)、铁蛋白(Fe)、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和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变化,探讨脾气虚对血液的分子生物学的病理影响,同时尝试研究针刺治疗脾气虚方法和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SD大鼠40只,平均分为4组,依次为正常组、模型组、经穴组、非经非穴组,以饮食不节、过度疲劳为造模因素进行脾气虚造模.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进行正常喂养外,模型组每日上午继续造模,下午不给予针刺,每日捆绑20 min.经穴组和非经穴组进行针刺治疗.试验结束后,各组大鼠取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清铁含量、铁蛋白含量、总铁结合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细胞转铁蛋白mRNA和转铁蛋白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正常组大鼠血清铁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经穴组血清铁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经穴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组大鼠铁蛋白含量、总铁结合力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经穴组铁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经穴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非经非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电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对脾气虚大鼠转铁蛋白mRNA的表达量影响模型组大鼠转铁蛋白mRNA的表达量、转铁蛋白受体mRNA与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经穴组血清转铁蛋白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经穴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非经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脾气虚时大鼠体内的铁代谢出现异常.(2)针刺“足三里”和“三阴交”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体内的铁代谢,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并治疗脾气虚.(3)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系统很可能是脾主升清和主统血功能在物质层面的一种表现.(4)铁代谢异常可能与脾气虚的病理本质有关.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疗效的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6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结合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结合除风益损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和疗效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合组患者水肿消退平均时间为(6.26±1.15)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31±1.52)d(P<0.05).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4.0%(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7%(P<0.05).结论:西医结合除风益损汤加减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效果更佳,可明显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安全性高,有利于临床治疗.
-
美沙拉嗪联合益阳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阳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1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沙拉嗪、益阳愈溃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沙拉嗪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CAI、CRP、ES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发热、脓血便、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疗效评价,观察组指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阳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且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苏黄止咳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晚期肝癌并发症与中医证候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及探讨晚期肝癌并发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48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证候及并发症进行频数统计,对证候进行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证型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晚期肝癌的证型主要有热毒瘀肝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肝胆湿热型及脾虚湿困型.48例死亡肝癌患者中并发肝性脑病35例,31例出现继发感染,并发消化道出血20例,并发肝肾综合征10例,自发性低血糖和胃肠道梗阻各3例.其中热毒瘀肝型的并发症以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肝郁脾虚型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达100%;自发性低血糖的发生率在肝肾阴虚型中较高;脾虚湿困型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梗阻.探讨中医证型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提早做出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供依据.
-
薯蓣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薯蓣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严格入组60例符合国际公认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用薯蓣丸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国际公认ASAS20、BASDAI50疗效评价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采用BASDAI评分、BASFI评分,测量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抽血查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期系统客观评价薯蓣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BASDAI、BASFI评分.治疗前,患者对BASDAI、BASFI的评分较高,治疗后评分逐渐下降,治疗前后不同时间BASDAI、BASF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792,P=0.001;F=82.508,P=0.000).②主要体征: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治疗前,患者枕墙距、指地距测量数据较高,schober试验的测量数据较低,治疗后枕墙距、指地距测量数据逐渐减小,schober试验的测量数据逐渐增加,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测量数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871,P=0.000;F=38.303,P=0.000;F=8.629,P=0.010).③实验室检查: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治疗前,患者CRP、ESR数据较高,治疗后CRP、ESR数据逐渐下降,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RP、ESR数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306,P=0.000;F=20.401,P=0.000).④在治疗1个月时达到ASAS20的人数为34例(56.67%),治疗3个月时达到ASAS20的人数为43例(71.67%);治疗1个月时达到BASDAI50的人数为26例(43.33%),治疗3个月时达到BASDAI50的人数为35例(58.33%).薯蓣丸能有效减轻缓解期A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3个月后可明显改善AS患者的BASDAI、BASFI、脊柱疼痛分数、功能指数、炎症分数等疗效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薯蓣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升了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
丹参酮对冠心病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冠心病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SR、Fb、nbl、nb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溶栓后早期再灌注损伤患者的血流及血脂水平,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患者预后.
-
尿酸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尿酸平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尿酸平,对照组50例,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28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常规、肝功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均有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85.7%、7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甘油三酯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平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甘油三酯水平,且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再加外用复地霜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湿疹2号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起效时间、治疗时长、半年内复发比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比率分别为98.00%与90.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u=4.3458,P<0.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均有了下降,但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治疗时长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半年内复发比率为4.00%与1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 2=5.0051,P=0.025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疾病痊愈,降低复发比率,值得临床推广.
-
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其对高血压伴随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辅助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随症状改善作用及临床效果,优化临床治疗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头痛、失眠、头晕、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等伴随症状,对照组患者按常规降压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电子血压计测血压,观察头痛、失眠、头晕、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等伴随症状改善效果,并进行伴随症状疗效及总临床疗效评价,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头痛、失眠、头晕、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的症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对伴随症状疗效显著,尤其是改善头痛、失眠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肿痛安胶囊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肿痛安胶囊与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诊治的7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加用肿痛安胶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用口泰漱口液含漱.用药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PD)、附着水平(PAL)、血清白介素1-β(IL-1 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I、PPD、PAL及龈沟液中IL-1 β、IL-6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痛安胶囊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甲硝唑片.
-
军事化管理环境下慢性胃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军事化管理环境下慢性胃炎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02名军事化管理环境下的学员及工作人员以单纯随机抽样法按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具有慢性胃炎症状者进行胃镜检查确诊;并以环境所在地周围329名普通居民作为对照,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军事化管理环境下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为32.19%,环境附近普通居民的发病率为17.02%,两组发病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军事化管理环境、精神紧张焦虑、心理障碍、睡眠不良是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胃炎是军事化管理环境下的常见疾病,应积极开展干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左归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年的应时治疗评价
目的:观察左归丸应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应时治疗组25例采用立冬至大寒服用左归丸3个月,非应时治疗组21例于非冬季时段服用左归丸3个月,对照组22例(C组)在确诊后即采用福善美(阿仑磷酸钠)连续治疗3个月;第2年各组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计算每年疗程结束后的证候积分,并测定腰椎L2~L4、髋部的骨密度,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当年治疗3个月后证候积分下降差异显著,应时治疗组优于非应时治疗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骨密度改善方面仍以对照组为优(P<0.05);第2年维持原方案治疗3个月后,应时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显著(P<0.05);平均骨密度增长情况与非应时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冬三月服用左归丸应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维持2年以上,不仅服用方便,综合疗效也优于非应时治疗组与西药组.
-
丹膝合剂联合西药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丹膝合剂联合西药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遵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联合西药治疗组)48例,然后将两组中轻中度及重度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的含量及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轻中度及重度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CRP及PCT含量及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血清炎性指标的含量及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膝合剂联合西药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更有助于炎症状态的控制.
-
膝关节隔盐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膝关节隔盐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隔盐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45例,取内外膝眼、曲泉、鹤顶、膝阳关、阿是穴等进行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4周,共治疗12次.采用膝关节骨关节炎自评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隔盐灸总体疗效、对WOMAC总分、疼痛、日常活动及VAS评分的改善均优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膝关节隔盐灸可以有效的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僵硬情况,缓解患者日常活动不利的情况,具有镇痛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药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39例给予黄连颗粒剂与二甲双胍联合.然后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定期复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两组对于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有很好的疗效;但观察组在治疗第30天后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异常均效果不佳,观察组对于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恢复胰岛功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脂异常.结论:黄连颗粒剂联合二甲双胍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地榆升白片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所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所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性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放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当外周血白细胞低于2×109/L两组均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果:实验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显著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效预防鼻咽癌放化疗所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温阳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临床证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双侧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足三里、梁丘诸穴微循环量,之后给予中药汤剂口服,以温阳活血为法,2周后再次测定患者上述穴位的微循环量,并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侧胃经各个穴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微循环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改善胃经循经气血供应,从而促进疾病痊愈.
-
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化瘀和胃汤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化瘀和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疏肝化瘀和胃汤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胆汁反流程度、胃黏膜改善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脘灼痛、反酸、嘈杂、恶心呕吐、口苦纳差等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胃黏膜炎症改善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化瘀和胃汤治疗疗效显著,对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胆汁反流程度,改善胃黏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头针结合背俞穴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抑郁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背俞穴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抑郁功能影响.方法:收集以中风后抑郁为诊断而收入我院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每次1片,每日1次晨起口服,28 d为1个疗程;实验组予以头针结合背腧穴治疗.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进行一次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测定、改良Barthel指数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来评定PSD患者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量表、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实验组均有更为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背俞穴对中风后抑郁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改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腹部深部热疗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深部热疗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对照的原则,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腹部深部热疗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病情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两组IL-2及IL-10值水平升高,TNF-α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观察组IL-2及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短波行腹部深部热疗配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且进一步提示慢性盆腔炎的发病与患者血清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失衡密切相关,免疫学指标的检测或可以揭示综合疗法的作用机制.
-
从《本草纲目》论8种偏颇体质之饮食结构
现代研究中,饮食的偏嗜对于体质的形成影响重大.因此饮食的摄入合理有助于提高人体正气,从而预防病邪侵入.针对王琦体质分型中的8种偏颇体质,从《本草纲目》中选取相应的食物,组建成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为内容的饮食结构.将这8种饮食结构中给出的食物,灵活的选取,合理搭配,针对性的改善偏颇体质.并运用于人群的健康管理中,为中医健康管理膳食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
从气与痰论治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现代医学主要予以镇定催眠药治疗,此类药物的应用存在依赖性、成瘾性等弊端.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失眠的治疗具有二定的特色.跟随导师期间,深悟导师从气与痰论治失眠的临证经验.我们认为气郁痰结是失眠的病机关键.治疗失眠当调气祛痰为主,方用温胆汤临证化裁,临床效显.
-
从中医肾精论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是目前脏器损伤后,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主要手段.“肾精”在中医理论中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基本物质,提示干细胞与肾精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中医药参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切入点.该文拟从中医肾精理论出发,探讨中医肾精与干细胞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指导与理论依据.
-
从郁论治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常由于“郁”这一精神因素而诱发,通过对发病及病机的分析,认为郁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郁所导致的肝脾失调在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有重要地位.作者在临床上发现,注重调理肝脾以解其郁、治其泄,坚持针药并重,加强心理疏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养荣润肠舒对便秘大鼠肠道c-Kit蛋白含量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c-Kit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中药复方养荣润肠舒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养荣润肠舒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其中模型组和养荣润肠舒组大鼠均采用盐酸吗啡皮下注射的方法造模.观察期为10 d,实验大鼠末次给药后2h,脱颈处死,立即打开腹腔,分离大小肠,选取大鼠近端结肠组织约2 cm,生理盐水冲洗后,置于液氮中冷冻,-70 ℃保存备用.采用western-blot的技术方法检测大鼠结肠c-Kit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并应用Chemi Imager 5500凝胶成像分析软件(America)分析,记录每条蛋白电泳带的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Kit蛋白在模型组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养荣润肠舒组c-Kit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约为模型组的2.93倍(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荣润肠舒能通过调节c-Kit蛋白表达来增加ICC的数量和功能,进而增强结肠蠕动,达到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
-
肖瑞崇教授围治法治疗咳嗽病经验证治
肖瑞崇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运用“围治法”治疗咳嗽等内科疾病,并依据此法遣方用药,临床应用取得显效.
-
还少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少胶囊联合克罗米芬对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60例,给予还少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中药组60例,单用还少胶囊治疗;西药组60例,单纯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卵泡质量、排卵情况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在排卵率、妊娠率比较,联合组和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联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中药组宫颈黏液、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联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成熟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少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从而减少克罗米芬抗雌激素样作用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增加患者妊娠率,临床疗效确切.
-
下肢痿证从腹股沟区论治
下肢痿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认为下肢痿证与腹股沟区关系密切,该文从经络、经筋和解剖角度对腹股沟区与下肢痿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阐明了从腹股沟区论治下肢痿证的原理.
-
郭恩绵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总结
郭恩绵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湿浊瘀血内生,外邪内舍于肾所致脾肾两虚、肾络亏损、湿瘀互结之证.治以补益脾肾、祛湿通络之法,自拟良方玉肾露,随症加减,临床疗效甚佳.
-
于术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浙江于潜产白术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经硅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浙江于潜产白术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1)蒲公英萜醇乙酸酯、(2)白术内酯Ⅱ、(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杜松脑、(6)白术内酯Ⅰ、(7)白术内酯Ⅲ.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苍术属植物白术中分离得到.
-
10种常用中药提取物和10种单体对3种细胞增殖检测方法影响
目的:评估MTT法、SRB法和FDA法对中药的兼容性,确定适用于中药药效研究的细胞增殖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无细胞体系和细胞体系两种实验体系,分别检测10种常用中药提取物和10种单体对MTT法、SRB法和FDA法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无细胞体系中,中药提取物和单体均不与SRB直接作用.3种中药单体影响MTT法检测结果;6种中药单体影响FDA的检测.10种中药提取物中,8种影响MTT检测结果;4种影响FDA的检测.细胞体系中,影响MTT法、SRB法和FDA法检测结果的单体数量分别为4种、4种和7种.结论:SRB法适于中药对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
大黄酸改善大鼠非脂肪性肝病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治疗作用.方法:52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和NAFLD组(38只),以高脂膳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平分为3组:大黄酸组(RH组),吡咯列酮组(PIO组)和模型对照组(MC组).分别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大黄酸组(RH组)及吡咯列酮组(PIO组)和模型对照组(MC组)比较,肝功能明显改善;HOMA-IR明显降低;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肝脂肪变性明显好转.结论:大黄酸可能通过改善IR、纠正低脂联素血症和脂代谢紊乱等多种途径,逆转大鼠NAFLD的肝脂肪变性和肝功能异常.
-
大蒜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用不同浓度大蒜素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处理K562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h123探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16、p27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浓度3~24μg/mL)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作用K56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5%、21.4%、34.6%,对照组凋亡率为2.2%;Casepase-3、Casepase-9相对活性显著增加;p16、p27的表达升高,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蒜素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16、p27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Casepase-3、Casepase-9活性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大蒜素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
定痛膏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定痛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足趾肿胀法和小鼠尾压痛法实验观察定痛膏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结果:定痛膏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炎症反应,使小鼠的足趾肿胀程度降低43.24%;并可使小鼠的痛阈提高33倍以上,显著延长尾压痛小鼠疼痛潜伏期;且其作用效果与扶他林接近(P>0.05).结论:定痛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
复方守宫散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守宫散(SGS)对环磷酰胺(Cv)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碳廓清试验、溶血素生成试验、DNF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观察SGS对荷瘤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SGS能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碳廓清试验中,SGS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血素试验中,SGS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IgM和IgG的生成,增加脾细胞溶血素的产生;细胞免疫试验中,SGS能促进免疫低下小鼠的DTH反应,可以提升CD4+、CD8+细胞数和CD4+/CD8+的比值,并提高脾淋巴细胞IL-2的含量.结论:SGS通过刺激免疫低下小鼠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良好的增强作用.
-
IL-1β和IL-2的表达在大鼠心律失常发生中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IL-1β和IL-2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其在表达过程中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和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即对比组、模型组、空白治疗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采用分别灌注IL-1 β和IL-2的方法,观察大鼠心律变化,通过动态监测IL-1 β与IL-2对大鼠血浆神经肽的影响及各个时段的心电图变化,同时利用WesternBlot和激光聚焦(LSCM)显微镜检测IL-1 β和I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灌注IL-1 β组的大鼠心肌组织表达空白组和西药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灌注IL-2组的大鼠心肌组织表达空白组、中西药结合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灌注IL-1 β和IL-2后的大鼠心肌组织发生变化,大量的IL-1 β和IL-2可能对大鼠心律失常的形成有诱导或促进作用.
-
黄芪当归对药不同剂量与配比对IPF小鼠生存状况及TGF-β、IL-6、 Foxp3、 ROR γt基因表达水平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与配伍比例的黄芪、当归对药对IPF小鼠生存状况及Th17/Treg细胞分化关键基因TGF-β、IL-6、foxp3、RORγt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保护机制.方法:SPF级ICR雄性小鼠8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6个不同配比与剂量的黄芪当归组成的中药治疗组(①大剂量黄芪当归5∶1组;②大剂量黄芪当归1∶1组;③大剂量黄芪当归1∶5组;④小剂量黄芪当归5∶1组;⑤小剂量黄芪当归1∶1组;⑥小剂量黄芪当归1∶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 mg/kg)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6个中药治疗组给予不同配比与剂量的黄芪当归水煎液灌胃治疗,于第28天处死小鼠,采用Real time-RT-PCR法检测Th17/Treg细胞分化关键基因TGF-β、IL-6、foxp3、RORγ t表达水平,HE染色及武兆发简化Mallory氏胶原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HE染色及胶原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可见支气管周围及肺泡间隔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程度明显.中药第1、6组肺泡炎明显好转,肺泡内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肺泡隔、细小支气管周围的纤维化病灶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中药第2、3、4、5组肺泡炎较对照组重,但与模型组比较有很大程度的减轻,肺泡隔纤维增生灶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但不如第1、6组明显.第28天时,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均呈上升的趋势,中药第1组小鼠体重上升趋势较大(P<0.05).第28天死亡率,中药治疗组小鼠的死亡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第1组死亡率与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GF-β、RORγt、IL-6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oxp3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小鼠的生存率与体重变化及病理形态观察来看,大剂量黄芪当归5∶1组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h17分化关键基因TGF-β、IL-6、RORγ t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Treg分化关键基因Foxp3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NCX1表达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NCX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32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模型、补肾、健脾、活血及骨疏康组.以地塞米松(2.5 mg/kg,2次/周)肌注造模.除正常组及模型组外,各治疗组予以相应的中药治疗.9周后,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测定骨组织NCX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降低(P<0.01),血清TRAP含量升高(p<0.01),骨NCX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MD升高(P<0.01),血清TRAP含量下降(P<0.01),骨NCX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补肾中药可能通过下调骨NCX1表达而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健脾及活血中药.
-
银翘散和玉屏风颗粒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银翘散和玉屏风颗粒以及联合应用二者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培养后鸡胚的血凝滴度观察银翘散和玉屏风颗粒以及联合应用二者不同时间点体外直接抑制流感病毒及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治疗作用.结果:银翘散提取物、玉屏风颗粒对IV感染鸡胚具有治疗保护作用.银翘散提取物、玉屏风颗粒联合应用比单方对IV感染鸡胚保护作用略强,但无显著差异.结论:银翘散提取物、玉屏风颗粒以及联合应用二者具有治疗流感病毒作用.
-
对医药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文章在总体分析医药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医药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服务区域,打造特色示范专业群;工学结合,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课岗对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专兼结合,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发挥优势,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特色突出,建设高职医药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
-
于睿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我国的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药防治心衰,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中药也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可靠,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辨证施护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24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0例患者采用辨证施护,而对照组12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生存质量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病患进行护理治疗,记录护理前后病患的恢复情况,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22例,治愈率高达73.3%,而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愈的患者有17例,治愈率为56.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早发现和积极的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利于促进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病患痊愈.
-
针灸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刍议
针灸临床疗效是指医者经诊断后采取相应针灸技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其影响因素众说纷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各家所言,认为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因素可大致归为医者因素(主体)、针灸因素(介质)、患者因素(客体)、环境因素.医者因素主要包括调神、辨证、腧穴配伍、手法等;针灸因素主要包括针灸器具、刺激量、病谱、辅助手段等;患者因素主要包括疾病、个体差异、患者心理等;环境因素包括地理、时间、社会、诊室等方面.
-
慢性前列腺炎微观辨证
对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的数据库为中国知网(CNKI),以慢性前列腺炎、辨证为主题词检索2004-2014年的相关文献,筛选整理后按照参考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现代化辨证研究进行综述.从而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诊断提供文献参考.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