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피부병여성병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310
  • 国内刊号: 53-108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4-6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皮肤病与性病》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云南
  • 主编: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2011-2014年昆明地区甲真菌病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林松发;黄云丽;程露;李红宾

    目的:调查和了解2011-2014年昆明地区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行甲真菌直接镜检和/或真菌培养检查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收集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送检的3286例甲标本行甲真菌直接镜检和/或真菌培养检查,其中行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的有2360例,仅行真菌直接镜检926例。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率25.49%(236例),真菌培养检出率17.71%(418例),而真菌直接镜检和/或真菌培养的检出率为35.0%(826例);确诊病例共1062例,其中指甲标本294例,趾甲标本768例;男性患者472例.女性患者590例。病原茵为皮肤癣菌302例(72.25%),其中以红色毛癣菌185例(占61.26%),石膏样毛癣菌73例(占24.17%)为多见;酵母菌87例(20.81%),其中以光滑念珠菌多见46例(占52.87%);非皮肤癣菌霉菌29例(6.94%),其中青霉13例(44.83%),曲霉10例(34.48%)。结论昆明地区近4年甲真菌病病原茵主要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皮肤癣菌,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亦占有相当比例。

  • 阿维A联合祛疣洗剂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作者:顾锐龙;赵婧;谢勇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祛疣洗剂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阿维A联合祛疣洗剂治疗,B组采用阿维A联合冷冻治疗,C组单用冷冻疗法,使用统一的评定标准观察3组病人的治愈、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结果 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83.87%、56.25%,三组复发率分别为9.09%、10.53%、54.55%。 A组与B组相比,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维A联合祛疣洗剂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个可供临床选择的方法。

  • 长效抗菌材料对腋臭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丽芳;陈鹏英;刘爱民

    目的:观察腋臭剥离术后外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对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均沿腋毛区外1.0cm处标记手术区域,采用局部肿胀麻醉,在腋毛区下方作一长约(2.0~2.5) cm切口,沿皮下组织浅层分离术区皮肤组织,翻转皮瓣,用小剪刀剪除腋浅筋膜浅面的大汗腺及皮下脂肪,修剪成仅含皮肤全层和真皮血管网的超薄皮瓣,再缝合切口,放置引流条,无菌敷料包扎,外用8字绷带加压固定。治疗组分别在术后及每次常规换药时外喷长效抗菌材料于术口及皮瓣区,对照组予安尔碘I型皮肤消毒剂外涂。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为(7~10)d,平均(8±0.2)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0~14)天,平均(11±0.6)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7~14)天,治疗组未发生感染;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3例,感染发生率为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有1例切口周围发生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85%;对照组有5例发生切口周围皮瓣坏死,发生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对腋臭术后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 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作者:买买提吐尔逊;马春雷

    目的:观察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组均为60例,对照组每日静滴复方甘草酸昔针2周和口服阿维A胶囊8周;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还每日照射308准分子激光,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1.7%,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 自贡地区200例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分析

    作者:谭敏;罗模桂;雷田兵

    目的:了解自贡地区荨麻疹患者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为防治荨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检测20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200例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135例,吸入组阳性次数为228次,食入组阳性次数为121次,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屋尘、户尘螨、矮豚草蒿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5.5%、27.0%、21.0%。食入性过敏原中,以鱼虾蟹贝、鸡蛋白、牛奶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3.5%、15.5%、10.5%。结论吸入组阳性率显著高于食入组阳性率,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吸入性过敏原是诱发荨麻疹的重要诱因。

  • 云南省白癜风患者的随访性调查研究

    作者:陈伟;吴一菲

    目的:探讨云南省多民族白癜风患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随访调查352例门诊白癜风患者,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起始年龄、部位、临床类型、并发疾病情况。结果白癜风发病的平均年龄为19.3岁,55%以上的患者21岁前发病。其中局限型118例,散发型121例、泛发型28例,肢端型34例,节段型51例。肢端型、混合型发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大部分进展期患者有经常熬夜,慢性胃炎,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另外白癜风患者发病前易受甲减、Ⅰ型糖尿病、慢性荨麻疹或斑秃等的影响,发病后易诱发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白癜风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白癜风患病的促发相关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 308 nm 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志明;陈飞;高宇;窦小军;钱丽萍;杨燕

    目的:观察308nm 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308nm 准分子激光(2次/周)联合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与对照1组40例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2次/周)及对照2组40例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次/d)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2.50%、47.5%,三组总有效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308 nm 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优于308nm准分子激光单独照射和单用他克莫司软膏,且安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郭月宏

    黄褐斑是指颜面出现黄褐或淡黑色斑片为特征的皮肤病。临床治疗方法繁杂而且疗效不确切。笔者对2012-2013年前来本院就诊并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患者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精神科住院患者伴发皮肤疾病调查分析

    作者:王东;张秀华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伴发皮肤疾病的情况及与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对568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伴发皮肤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8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伴发皮肤疾病的患病率为55.99%,以身心性皮肤病、药疹及色素沉着为主,且多数患者的皮肤疾病得不到及时诊治。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应重视精神疾病患者所伴发的皮肤疾病,及时给予系统的诊治。

  • 裸花紫珠片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

    作者:陈伟;吴一菲

    目的:评价裸花紫珠片联合2%夫西地酸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寻常型痤疮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裸花紫珠片联合2%夫西地酸软膏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2%夫西地酸软膏外用,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6.48%,对照组有效率60.0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裸花紫珠片联合2%夫西地酸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较理想的痤疮治疗方法。

  • 本刊对来搞的相关要求

    作者:

    关键词:
  • 3107例自愿咨询检测人群危险行为及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析

    作者:崔文庆;张秀劼;霍俊丽;罗红兵

    目的: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危险行为和阳性检出情况。方法对2013年主动到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云南省CDC)进行自愿咨询检测的求询者,由咨询员对求询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咨询,了解求询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开展危险行为评估,填写个案咨询调查表,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和结果告知。结果2013年云南省CDC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共接诊3107例求询者,求询者中男性、30岁以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较多,检出HIV抗体阳性878例(阳性检出率28.3%),有注射毒品史、有男男性行为史和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6.8%、41.6%和2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求询者中检出抗体阳性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30岁、已婚有配偶、离异或丧偶、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男男性行为者、注射吸毒行为者。结论随着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艾滋病检测的认识,并主动寻求检测服务,求询者中有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的比例较高,开展大众人群广泛的性道德性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和艾滋病检测工作势在必行,规范和提高VCT的质量,对感染者的发现、管理、行为改变、减少二代传播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VCT HIV 阳性 分析
  • 2013年云南省VCT门诊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相关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作者:张秀劼;霍俊丽;崔文庆;杨志芳;李志晴;胡轶;苏兴芳;郭艳;方清艳

    目的:分析云南省自愿咨询检测(以下简称VCT)门诊男男性行为人群(以下简称MSM)的HIV、梅毒感染状况,为云南省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12月,在云南省VCT门诊接受检测咨询的MSM为调查对象,对其社会人口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239例MSM进行了HIV检测,年龄以40岁以下为主(占81%),HIV阳性309例, HIV感染率为7.3%,梅毒感染率为1.8%。 HIV梅毒双重感染28例,双重感染率0.7%。其中54.7%的MSM求询者为首次接受HIV检测,其HIV感染率(8.3%)显著高于过去一年曾接受过HIV检测的感染率(6%)。合并梅毒感染的MSM求询者HIV感染率(36.8%)显著高于没有感染梅毒者的HIV感染率(6.8%)。结论云南省接受VCT服务的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其中合并梅毒等性病感染者感染HIV的风险高,加强对该人群的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是以后干预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 鬼臼毒素酊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比较

    作者:周凡

    目的:观察比较鬼臼毒素酊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单用鬼臼毒素酊治疗,对照组35例,单用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均能达到临床治愈,但复发率不同,治疗组复发率5%,对照组复发率4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2检验(×2=8.813?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鬼臼毒素酊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达到高标准,有效的降底了复发率,效果显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作者:周萍书;代佩灵;代延能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每晚坚持用2%~3%苏打水适量坐浴1次,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并将克霉唑栓塞入阴道内,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分别在2、4周末做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8.75%),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5),且治疗组预后较好。结论伊曲康唑胶囊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反复少。

  • 同患三种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

    作者:杨志芳;张琬悦;方清艳

    患者女,48岁,文盲,离异,农民,因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查出梅毒血清阳性即转我中心进一步检查确诊。询问病史,患者为农民,离异多年,长期在外地打工,与比她小10岁的男子同居,从来不用安全套,且不知道其同居男友的身体状况,但看见他在偷偷吃药(具体药物不详)。平时身体基本健康,自诉此次因阑尾炎住院查出梅毒血清阳性即被转介到我中心进行确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黏膜未见皮损,再次抽血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同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球菌培养、衣原体抗原及支原体培养检测,结果:HIV 抗体初筛阳性,梅毒TRUST 1∶64, TPPA阳性,淋球菌培养阳性,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阳性,经网络直报疫情查重发现该县医院已上报该患者艾滋病及梅毒疫情,并已告知该患者病情,患者因不相信县医院的检查结果才到我中心进一步检测。其同居男友已被诊断艾滋病并已服药多年,但从未告诉她。

  • 2012-2013年广州市南沙区梅毒疫情分析

    作者:古东;吴敬英;麦国洪;樊玉婷;陈丽珍;梁耀广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依据临床特征分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等类型。中国于1964年宣布基本消灭梅毒〔1〕,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梅毒再次传入,不同类型梅毒开始流行,报告数逐年上升〔2〕,广州市的梅毒发病率从2005年至2011年呈上升状态〔3〕。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州市南沙区(国家级新区)梅毒流行状态,及早做好南沙区的防治工作,特对2012-2013年梅毒疫情分析如下。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例

    作者:黄彩花

    患者,男,62岁,2014年3月19日初诊诉近1周内面部迅速出现皮疹(见图),无痛痒,无发热,无其他不适症状,面部皮疹取材病理检查。结果示:真菌感染。患者近几天持续发热,伴寒战,关节酸痛,咽喉肿痛,无项强、恶心、呕吐,既往无结核、肝炎传染病接触史。查体:T 38.5℃,BP 18/11kpa,面部散在分布大量结节、斑丘疹,有的中央呈凹状坏死性丘疹,颌下可触及3个约1.3 cm×1.5 cm淋巴结,无触痛。咽部充血,项软,心肺(-),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 10.5g/L, WBC 3.0×109/L,N 0.55,L 0.44,血沉10mm/h,T细胞亚群计数:CD4绝对数7×106/L,CD8绝对数142×106/L,CD3绝对数150×106/L,抗链球菌素“O”105U,类风湿因子(-),结核菌素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阴性,高度怀疑艾滋病,进一步行真菌培养,报疾控中心检测,结果示HIV蛋白印迹实验阳性。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在37℃血培养基菌落为深红黑色,转25℃沙堡氏培养基培养表现为菌落表面绒毛样,其周围的培养基渐转为红葡萄酒色,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分枝分隔菌丝体,有典型的帚状枝,同时转37℃沙堡氏培养基上呈酵母相,为温度双相菌,根据菌落特征可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后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此例艾滋病患者多年来离婚无偶,常出入性服务场所,患者拒绝治疗,失访。

  • 坏疽性脓皮病1例

    作者:顾明生;王健;赵婧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下腹部丘疹、水疱、溃疡伴疼痛2月余就诊。2月前,患者下腹部突发数枚红色小丘疹、水疱、结节伴局部疼痛,到医院就诊,以“生殖器疱疹”诊治,病情反见加重,联合“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仍无效,病情继续加重,局部形成溃疡并渐扩大,同时少数皮损愈合形成浅肤色萎缩性疤痕,周边又见新疹发生。遂转来我所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发育良好,营养正常,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检查可见:下腹近阴茎根部红斑基础上散在数枚小丘疹、丘疱疹、结节、浅肤色萎缩性疤痕及溃疡,溃疡大小(1.0 cm×2.0 cm)左右,边缘堤状隆起(图1);实验室检查RPR、TPPA、HIV及HSV-Ⅱ等均为阴性;溃疡边缘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局部浅表结痂,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细胞水肿,基底细胞可见灶性液化变性;真皮乳头水肿,浅、深层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周围密集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其间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图2、图3)。综合临床、病理及实验检查诊断坏疽性脓皮病。给予甲泼尼龙8mg 3次/d 与复方甘草酸苷(每片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2片3次/d口服及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治疗2天患者即诉疼痛明显减轻,病情有所好转;持续治疗1月,病情逐渐好转直至痊愈,激素随之逐渐减量至停药随访。随访2月时,患者诉邻近部位再发丘疱疹、小水疱伴疼痛,考虑该病复发可能即予以甲泼尼龙8mg 3次/d口服及地塞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治疗1周即愈。现仍在随访中。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的研究

    作者:陈超超;邓丹琪

    目的:筛选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组、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差异蛋白,从整体水平寻找SLE患者血清的异常蛋白,寻找SLE的分子标记物。方法选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 CM10芯片),用Protein Chip Biomarker System 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读取芯片信息,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 SE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SLE活动组40例、稳定组40例及正常人群40例血清的蛋白质质谱图,对不同分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统计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并用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① SLE活动组与稳定组的血清中有53个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峰( P<0.05),活动组血清中的差异蛋白有21个上调表达,32个下调表达;② SLE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共存在22个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峰( P<0.05),稳定组血清中的差异蛋白有15个上调表达,7个下调表达;③ SEL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共存在44个有统计学差异的蛋白峰( P<0.05),活动组血清中的差异蛋白有17个上调表达,27个下调表达;④应用生物学信息鉴定出铁调素、神经分泌蛋白生长因子片段、β淀粉样肽前体,活动组较正常组/稳定组表达升高;中性粒细胞防御素3和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血浆蛋白酶c1抑制剂片段、补体C3片段、α-1抗胰糜蛋白酶,活动组较正常组/稳定组表达都下降;交联-α-胰蛋白酶抑制物H4重链片段,稳定组较正常组表达升高。结论① SLE患者血清中蛋白质表达和正常人血清有差异;②铁调素与狼疮肾炎活动有关,有望成为SLE活动的生物学标签;③中性粒细胞防御素3和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具有趋化作用、调理吞噬作用、细胞毒性、参与补体激活;④血清C3的下降可以成为诊断SLE的辅助性指标。

  • 麻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IL-2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彩霞;陆林;贾曼红;李晓岚;丁文立;郭敏;韦焘;邹子宏;王笑彬;徐元品;张晓红;李贤光;曹兰;周晓鸿

    目的:探讨IL-2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Treg)在现症麻风病人外周血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 CBA)检测30例现症麻风病人及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麻风病人及5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结果现症麻风病人血清中的IL-2(771.83±348.03)pg/ml高于对照组(45.03±29.05) pg/ml,外周血Treg细胞(17.626±8.1977)%高于正常对照组(9.998±1.7062)%;现症麻风病人血清IL-2浓度与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呈负相关线性关系。结论 IL-2和Treg细胞的调控失衡可能与麻风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关键词: 麻风 现症病人 IL-2 Treg
  • 585nm/1064nm双波长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酒渣鼻的疗效比较

    作者:蔡梅;张佩莲;邓丹琪;谢红

    目的:观察585nm/1064nm双波长激光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酒渣鼻的临床疗效,并与强脉冲光( IPL)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波长激光与强脉冲激光分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酒渣鼻共55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激光治疗有效率为95.6%,强脉冲光治疗有效率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多见瘀斑、水肿,皮肤干燥,均可恢复。结论585nm/1064nm双脉冲激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酒渣鼻疗效优于强脉冲激光,安全性高。

  • 胶原纤维在皮肤光老化进程中的变化

    作者:郑瑞;张嘉;董志姗;李灵敏;冯艳;白春爱

    目的:观察随着年龄增长,胶原纤维在光暴露皮肤和光保护皮肤中的变化,探讨紫外线对皮肤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取(9~78)岁正常皮肤标本共30例,采用VG法染色并观察结果。结果与青少年皮肤的胶原纤维染色结果相比,中老年人皮肤的光暴露和光保护部位的胶原纤维均表现为减少,但光暴露部位胶原纤维的减少更明显。结论长期紫外线照射,可能造成皮肤胶原纤维减少,从而皮肤出现皱纹、松弛的老化表现。

  • 综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观察

    作者:夏武昌

    目的:观察异维A酸、胸腺肽内服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口服异维A酸、胸腺肽,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对照组25例仅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异维A酸、胸腺肽内服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确切,可供基层皮肤科医师参考选用。

  • 结核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治疗观察

    作者:杨志花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报道较多,但结核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病例护理较一般带状疱疹困难及复杂,现将35例结核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 白果致接触性皮炎4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杜策;黄莹

    目的:分析、探讨白果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确诊为白果引起的接触性皮炎4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有明确白果接触史,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大多在接触或食用白果1天后发病,就诊时多被误诊,主要以颜面部、双手红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伴瘙痒、灼热感,所有患者抗过敏、对症治疗在(5~8) d均痊愈。结论白果具有致过敏引起皮炎的作用,可能与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关,也可能同时与Ⅳ型变态反应有关,白果引起的皮炎和不少皮肤病有相似临床表现,临床上需仔细鉴别,治疗上一般常规抗过敏治疗有效。

  • 伐昔洛韦分散片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吴小粉;周金凤;卞桂芳;顾同玲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分散片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7例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分散片0.3g,2次/d,连用7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胸腺五肽1mg肌肉注射,1次/d,两组同时外用本所制剂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7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4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伐昔洛韦分散片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孔嵘

    目的:观察吡美莫司外用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外用吡美莫司,对照组外用5%硫磺霜,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分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2.00%,对照组有效率24.3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18,P﹤0.01)。结论吡美莫司外用对玫瑰痤疮的炎症性皮损有较好疗效。

  • 物理抗菌剂在老年留置胃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洪熙

    目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配合使用物理抗菌剂(洁悠神)喷洒全口腔,观察其减少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及口臭的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全口腔喷洒洁悠神,3次/d;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对照两组患者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及口臭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臭、口腔感染、口腔溃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洁悠神应用于口腔护理能有效预防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及口臭。

  • 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疗效观察

    作者:牛玉华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予玉屏风散5g,3次/d,左西替利嗪10mg ,1次/d;对照组64例予左西替利嗪10mg,1次/d,两组均于用药4周和8周末观察疗效,并于停药1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经卡方检验χ2=5.34,χ2=6.27,P 值均小于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玉屏风散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病理性瘢痕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畅;王晓川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是皮肤创面在愈合过程中,真皮区过度产生、沉积大量结缔组织基质所形成的一种纤维代谢性疾病,毁损外形,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目前病理性瘢痕仍然没有满意的疗法,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对近年来病理性瘢痕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瘢痕 治疗 进展
  • 黔东南州2003-2012年新发麻风患者畸残状况分析

    作者:李涛;唐德亮;龙黔清;王方林;陈怀艳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近10年来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黔东南州各县(市)新发病例175例的麻风登记个案资料经核实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黔东南州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比为8.33%,到2012年为50%;Ⅱ级畸残比由2003年的4.17%,到2012年的36.36%;有8个县(市)畸残比超过40%。畸残者中,Ⅰ、Ⅱ级畸残均为19.43%.Ⅱ级畸残人数超过50%的有8个县(市)。年龄在15岁以下的畸残比为42.86%,(15~65)岁者为37.50%,65岁以上者为62.5%。麻风病期在2年以内发生畸残比为37.58%,超过2年和5年者为23.08%和69.23%。少菌型患者的Ⅱ级畸残比(63.64%)明显高于多菌型(33.10%)。结论黔东南州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比较高,近10年程度无明显变化。因麻风诊断的延迟、麻风反应及麻风型别的不同,畸残比差异非常明显,与性别、年龄间差异无显著性。早期发现患者,规范进行联合化疗,有效处理及控制麻风反应是预防新发患者发生畸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新发 麻风 畸残
  • 腾冲县50年麻风流行特点分析

    作者:黄正芹;赵家方

    目的:分析腾冲县50年麻风流行特点和规律,找出麻风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县麻风防治,实现完全控制目标的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方法对腾冲县近50年来(1953~2012年)麻风防治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腾冲县目前麻风疫情控制在基本消灭标准以下,处于低流行状态,其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儿童发病所占比例较小2.67%(4/150),密切接触者发病人数所占比例较低7.33%(11/150),病人的发现方式主要以线索调查为主78.67%(118/150)。结论麻风可防可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早发现病人、早治疗可使其流行得到控制直至基本消灭。

    关键词: 麻风 流行特点 分析
  • 麻风73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小铖

    目的:探讨麻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麻风皮损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早期发现患者。方法对(2003-2013)年发现诊断治疗的73例麻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麻风患者中,多菌型65例,少菌型8例,传染来源:家庭内27例,占36.9%,家庭外35例,占47.9%,传染源不明11例,占15.0%。未出现畸残41例,占56.2%,出现畸残32例,畸残率为43.8%。确诊延迟期1月-196月。结论早期发现诊断是控制传染、避免出现畸残后遗症的关键。

    关键词: 麻风 回顾 分析
  • 口服异维A酸疗法在痤疮中的应用

    作者:鞠强

    异维A酸又称为13-顺维A酸,是第一代非芳香烃类维A酸类药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以同时影响痤疮四个主要发病环节的药物。1982年美国FDA批准口服异维A 酸临床上用于治疗囊肿型痤疮,多年的临床疗效证实该药在痤疮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痤疮指南中均将其列为重度痤疮或者中重度的一线治疗选择性药物。

  • 避孕药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艳

    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可引起皮脂分泌过多和毛囊导管上皮过度角化。绝大多数患者循环中雄激素正常,主要是皮肤作为靶器官对于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表现为5α还原酶活性增加或雄激素受体活性增加。因此对于痤疮患者无需常规进行内分泌检查。对于病史及体格检查提示有高雄激素表现(如青春期前儿童痤疮、性早熟、患者女性男性化体征和症状以及有月经稀少、多毛症、雄激素源性脱发、不孕或多囊卵巢)的患者,可进行检测,好是除了总睾酮以外,还要检查游离睾酮、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以确定高雄激素血症。

  • 痤疮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尹锐

    近年来,随着对激光和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包括皮肤表面细菌定植、卟啉的产生规律、皮脂腺功能研究,涌现出了各种新的激光、光源设备和射频能量来治疗痤疮。痤疮的发病有4个关键环节,包括皮脂腺增生及过度分泌、毛囊口的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和炎症反应的形成。采用光学和激光治疗痤疮,就是基于对这些环节的干扰,特别是细菌的过度定植以及皮脂腺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本刊对来搞的相关要求

    作者:

    关键词:
皮肤病与性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