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沉默RohA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汪晓龙;曹顺顺;舒传继

    目的:探讨沉默RohA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株ACC-2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ACC-2细胞,分为siRNA-RhoA组、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Rho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Roh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RhoA组细胞中Roh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RhoA组细胞在24、48、72、96h时吸光度A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Rho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RhoA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沉默RohA基因表达可明显减弱ACC-2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

  • 沉默Yes相关蛋白1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蒋庚西;李春光;赵铁军;李白翎;张冠鑫;陈和忠

    目的 研究Yes相关蛋白1(YA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的小干扰RNA靶向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中YAP1基因的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沉默YAP1对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周期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观察沉默YAP1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沉默YAP1后,A549细胞YA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沉默YAP1抑制A549的增殖、增加G0/G期的细胞比例(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示沉默YAP1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P<0.01).结论 沉默YAP1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具有抑制作用,YAP1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 MicroRNA-205抑制黑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虎艳;王上上;姜敏;张乔安;陈连军

    目的 探讨microRNA-205 (miR-205)表达对人类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A2058)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转染miR-205过表达慢病毒(Lenti-miR-205)构建miR-205过表达的黑素瘤细胞A375和A2058细胞系(miR-205组),转染空白对照慢病毒作为对照细胞系(NC组).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表达钙黏蛋白E(E-cadherin)的细胞数量与荧光强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Twist、整合素(intergrin)、波形蛋白(vimentin)、Zeb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 培养8h和24 h时miR-205组A375与A2058细胞的迁移能力均大于NC组(P<0.01);miR-205组两种细胞的侵袭能力均低于NC组(P<0.01).MiR-205过表达后A375和A2058细胞均由梭形、基质型向圆形、表皮型转化.与NC组相比,miR-205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1),且表达E-cadherin的细胞数量和荧光强度均增加;Twist、intergrin、vimentin、Zeb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 MiR-205通过诱导E-cadherin的表达逆转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抑制黑素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Bloom解旋酶基因RNA干扰载体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罗霂榃;许厚强;刘忠伟;段志强;赵佳福;吴萍;陈福

    目的 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Bloom解旋酶基因的表达,探讨Bloom解旋酶基因表达下调后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使用实验室前期成功构建的两条针对于Bloom解旋酶基因的RNAi载体shRNA-1和shRNA-2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以未转染RNAi载体为对照组,分别在转染24、48、72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转染48 h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RNAi载体后,与未转染对照组相比,各实验时间点的转染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中穿过室膜的细胞数与对照组比均减少(侵袭:119±24、118±30 vs 227±38;迁移:122±13、121±47 vs 277±32,P<0.05),划痕愈合率与划痕迁移距离均降低,48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以RNAi载体干扰Bloom解旋酶基因的表达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为前列腺癌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 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作用

    作者:陆军;赵敬坤;陆爱国;冯浩;王蒲雄志;马君俊;宗雅萍;冯波;刘炳亚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确诊为结直肠恶性肿瘤并手术切除患者(n=85)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L19的表达水平;以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受体CCR7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重组人CCL19 (rh-CCL19)刺激,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CL19表达要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CCL19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P<0.01).在CCR7高表达的SW620细胞中,加入rh-CCL19后,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CCL19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CCL19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

  •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对结肠癌细胞Caco2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卫星;袁扬;刘敬禹;江旭;杨继金

    目的 探讨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对结肠癌细胞Caco2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Caco2给予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抑制物鱼藤酮处理(1μmol/L),采用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aco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1 μmol/L鱼藤酮干预Caco2细胞48 h后,胞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低于未干预组(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1 μmol/L鱼藤酮干预组细胞的迁移率(30.4±1.4)%、侵袭率(20.3±1.0)%均高于未干预组Caco2细胞的迁移率(22.6±1.4)%和侵袭率(15.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鱼藤酮干预组Cac02细胞内ROS水平(5.68±0.44)%高于未干预组(3.46±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可能通过增加胞内ROS水平的方式增强结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 外源性硫化氢通过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人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顺铂耐药

    作者:葛顺娜;段峥峥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和人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株SKOV3/DDP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分别检测NaHS对SKOV3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计算细胞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和细胞活性抑制率(inhibition rate,IR),检测NaHS对SKOV3和SKOV3/DDP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NaHS对SKOV3和SKOV3/DDP细胞中EGFR、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用EGFR的抑制剂erlotinib、PI3K的抑制剂LY294002和Akt的抑制剂MK-2206处理细胞,检测SKOV3和SKOV3/DDP细胞中EGFR、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以及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SKOV3/DDP细胞顺铂耐药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HS能显著促进SKOV3细胞增殖(P=0.000)和侵袭(P=0.033);显著提高SKOV3和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 (P=0.027,P=0.009),降低顺铂对细胞的IR(P=0.001,P=0.009);激活SKOV3和SKOV3/DDP细胞的EGFR(P=0.000,P=0.037)、PI3K(P=0.009,P=0.013)、Akt(P=0.000,P=0.023);erlotinib、LY294002和MK-2206均能阻断NaHS对SKOV3细胞的增殖(均P=0.000)和侵袭(均P<0.01)作用,也能逆转NaHS促进SKOV3/DDP细胞对顺铂耐药的作用(均P=0.000).结论· 外源性硫化氢可促进SK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SKOV3和SKOV3/DDP细胞的顺铂耐药,其机制与激活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T细胞淋巴瘤长链非编码RNA ST20-AS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

    作者:孙漪峰;许彭鹏;赵维莅

    目的·检测T细胞淋巴瘤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ST20-AS1的表达,并探索其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运用lncRNA芯片筛选出ST20-AS1作为研究的lncRNA,通过芯片数据发现ST20-AS1的高表达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Real-time RT-PCR方法验证ST20-AS1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验证其对NOTCH通路的激活作用;构建ST20-AS1稳定表达的T淋巴瘤Jurkat细胞株,进行细胞增殖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和侵袭性的改变.结果·ST20-AS1在T淋巴瘤患者中呈高表达,ST20-AS1高表达患者的NOTCH通路被显著激活.在Jurkat细胞株中发现,ST20-AS1高表达活化NOTCH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利用siRNA敲低NOTCH1的表达后,ST20-AS1高表达细胞株的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结论·ST20-AS1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性.

  • SPAR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的机制

    作者:沈超琴;严婷婷;陈豪燕;房静远;洪洁

    目的·分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PAR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提取GSE9348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资料,分析SPARC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在GEO数据库中提取具有患者临床信息及预后资料的GSE12945数据集,分析SPARC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Cox生存分析.运用GSEA分析探讨SPARC与结直肠癌进程中生物学通路的关系.运用侵袭实验观察在结直肠癌细胞HT29中下调SPARC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HT29、HCT116细胞中下调SPARC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PAR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0).SPARC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P=0.029).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低分化程度、肿瘤复发以及SPARC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GSEA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创伤愈合通路相关基因在SPARC高表达患者中富集.结直肠癌细胞中下调SPARC能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并能抑制N-cadherin、TWIST1、SNAIL2等表达.结论·SPARC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增高,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SPARC能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与SPARC参与细胞间质化改变有关.

  • 沉默CCL19对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陆军;赵敬坤;陆爱国;冯浩;王蒲雄志;张卓;宗雅萍;马君俊;刘炳亚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用siRNA沉默SW620中的CCL19基因.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证实SW620中CCL19相对其他细胞株高表达.经siRNA-CCL19干扰后,SW620细胞在48~120 h内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P<0.0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亦明显上升(P<0.05),促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SW620是相对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沉默CCL19基因后可以明显促进SW620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因此认为CCL19在结直肠癌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并有应用于抗癌药物研究的前景.

  • 磷酸化小窝蛋白-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黄潮添;刘朝晖;吴瑞暖;陈素钻

    目的 检测磷酸化小窝蛋白-1(PY14Cav-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人食管癌株TE1细胞,检测TE1细胞中PY14Cav-1的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转染技术以Cav-1小干扰RNA转染TE1细胞,使细胞中PY14Cav-1表达水平降低,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情况.结果 转染Cav-1siRNA后,食管癌细胞TE1中Cav-1和PY14Cav-1表达水平均较转染前明显下降(p均<0.05),而Transwell结果显示,转染Cav-1 siRNA后,细胞侵袭数目为(7.4±1.2)个,较转染前[(49.2±3.6)个]明显减少(P<0.01).结论 Cav-1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促癌基因的角色,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Y14Cav-1的表达有关.

  • 克瘤丸对结肠癌细胞HT-29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黄舒然;王瑞平;邹玺

    目的:观察克瘤丸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黏附、侵袭的影响,评价其抑瘤的效果.方法:采用MTT法、细胞黏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培养小室(Transwell小室)法,观察克瘤丸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克瘤丸有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其对细胞的抑制率也明显增大,当药物浓度达到1mg/mL时,对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强.克瘤丸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后,细胞的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侵袭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克瘤丸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

  • 抑癌基因DKK3过表达抑制人皮肤黑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探讨

    作者:李晶;余音;陈静;张欣;刘冬阳;黎智;刁庆春;刘素桃;金晶;王灿

    目的 探讨DKK3在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转染DKK3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印迹法分析DKK3在人黑素瘤细胞系(HM、A375、WM451、SK-MEL-1、Hs-695T、MDA-MB-435s、WM35)及色素痣细胞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收集的58例恶性黑素瘤(包括原发性黑素瘤与转移性黑素瘤)和30例色素痣组织中DKK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转染pcDNA3.1(+)-Flag-Vector质粒(对照组)和pcDNA3.1 (+)-Flag-DKK3质粒(转染组)至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DKK3的过表达,及DKK3过表达对黑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细胞平板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DKK3对A375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独立样本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DKK3蛋白在人黑素瘤细胞系中表达缺失或低表达,在色素痣组织中高表达.原发性黑素瘤、转移性黑素瘤与色素痣中DKK3 mRNA表达水平(2-ΔΔCt)分别为(0.325±0.150)×10-3、(0.142±0.210)×10-3、(0.634±0.12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7,P<0.05),转移性黑素瘤表达水平低于原发性黑素瘤和色素痣(LSD-t分别为2.48、3.12,均P<0.05).A375细胞转染DKK3后,细胞划痕迁移率(22.11%±5.1 1%)低于对照组(54.36%±23.22%)(t=2.36,P<0.001);迁移及侵袭实验中,转染组穿出小室细胞数(265±33、76±18)低于对照组(429±41、13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1.35,均P< 0.001).转染组A375细胞过表达DKK3后,上皮钙黏着蛋白和mRNA表达上升,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MMP1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 DKK3在黑素瘤细胞系和组织中表达下调,DKK3过表达后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受到明显抑制,DKK3可能是抑制皮肤恶性黑素瘤转移的靶点.

  • MicroRNA-9调控乳腺癌细胞转移机制的研究

    作者:杨珏;宋辉;吕小波;邢莹莹;奚涛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大小约19 ~ 22 nt的非编码单链RNA,它通过与靶mRNA 3'UTR的碱基配对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导致靶mRNA的降解或者翻译的抑制.MicroRNA-9(miR-9)的表达量与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能力成正相关,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有关miR-9对乳腺癌转移能力调控机制的研究还少有报道,为了研究miR-9调控乳腺癌转移的机制,实验采用miR-9 mimics和miR-9 inhibitor 分别上调和下调miR-9的表达水平,通过划痕愈伤实验和侵袭小室实验发现miR-9可以提高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二维水平的迁移能力以及三维水平的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foxo1是miR-9潜在的靶基因之一,foxo1编码的蛋白是一种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通过划痕愈伤与侵袭小室实验发现foxo1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二维水平的迁移以及三维水平的侵袭.Western blot和3'UTR荧光素酶报告法实验结果显示foxo1是miR-9的直接靶基因之一.以上实验结果都表明,miR-9通过直接作用于foxo1而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转移.

  • 长链非编码 RNA H19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珏;张尤历;徐岷;张行行;王文兵

    目的:探讨下调长链非编码 RNA H19的表达对胰腺癌 SW1990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4种胰腺癌细胞 Patu8988、SW1990、Bxpc3、Panc-1中筛选出 H19高表达株与低表达株。对高表达 H19的 SW1990细胞株瞬时转染 H19 siRNA(实验组),同时转染阴性 siRNA 作为对照组。采用 qRT-PCR 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 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H19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 <0.05),细胞相对增殖率无变化(P >0.05),但细胞克隆形成数、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明显提高,ZEB1 mRNA 表达增加,但 mir-200家族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ZEB1、Snail 及 PCNA 蛋白表达增加,Bcl/Bax 比值升高(P 均<0.05)。结论:下调 H19表达可提高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侵袭转移。

  • 下调丙酮酸激酶2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郭科;莫乃新

    目的:观察丙酮酸激酶2(pyruvate kinase M2,PKM2)基因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膀胱癌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的PKM2蛋白表达;利用脂质体2000将PKM2-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膀胱癌T24细胞株,筛选并鉴定PKM2-RNAi和对照载体(RNAi-Vector)稳定表达的肿瘤细胞株,将未转染和转染无义siRNA的细胞分别作为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KM2siRNA为实验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KM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Tran-swell法、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PKM2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且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与空白对照、阴性对照比较,实验组细胞中PKM2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PKM2的过表达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PKM2基因表达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

  • MicroRNA-485-5p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的研究

    作者:胡秀秀;潘玉琴;王书奎

    目的:研究miR-485-5p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85-5p在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和HCT8)及正常人类肠黏膜上皮细胞(FHC)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miR-485-5p mimic建立miR-485-5p过表达结直肠癌细胞,CCK-8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485-5p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485-5p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miR-485-5p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HC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485-5p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证实CD147为miR-485-5p调控的靶基因.结论:在结直肠癌中,miR-485-5p发挥了抑癌基因的功能,具有作为基因治疗的潜在价值.

  • 锌-α2-糖蛋白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田小强;王徐溢;常立功;吴鹏;蔡云朗;龙启强;黄培林

    目的:初步探讨锌-α2-糖蛋白(ZAG)对结直肠癌细胞LoVo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和应用ZAG过表达质粒pGCMV/EGFP/Neo/ZAG转染结直肠癌细胞LoVo,免疫组化检测ZAG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及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力的改变.结果:过表达质粒pGCMV/EGFP/Neo/ZAG可成功诱导结直肠癌细胞LoVo表达ZAG,同时其细胞增殖力受到抑制、克隆形成率降低以及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结直肠癌细胞LoVo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可能与ZAG的过表达相关,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抑癌的生物学效应.

  • 雷公藤甲素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侵袭转移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骁昊;周雪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雷公藤甲素干预HEC-1B细胞后,以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随着雷公藤甲素作用时间的延长,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逐渐降低,HEC-1B细胞的侵袭能力亦逐渐下降,呈时间依赖性.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通过下调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HEC-1B细胞的侵袭能力.

  • LncRNA-HOTTIP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马腾;赵晔;邵永丰

    目的:探讨HOXA远端转录本(HOXA transcript at the distal tip,HOTTI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食管癌细胞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法(RT-qPCR)检测ESCC组织及细胞中HOTTIP的表达水平;通过RNA干扰技术将si-HOTTIP转入细胞中以降低HOTTIP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定量PCR检测其干扰效率.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检测敲除HOTTIP对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HOTTIP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ESCC细胞中HOTTIP的表达明显升高.此外,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发现高表达的HOTTIP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CCK8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在敲除HOTTIP后,Eca-109和TE-1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HOTTIP在E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523 条记录 9/27 页 « 12...6789101112...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