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年大鼠视皮层(17区)神经元间的染色耦合--离体脑片研究

    作者:丁劲;徐杏珍;李朝义

    在离体脑片上,用生物胞素(biocytin)对成年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进行胞内注射.在标记成功的49例中,21例(42.9%)有染色耦合现象,耦合细胞的个数从2个到5个不等,平均2.8±1.1个.其中,18例为锥体-锥体神经元之间的耦合,2例为锥体-非锥体神经元之间的耦合,1例为非锥体神经元之间的耦合.在耦合细胞中,只有5例的胞体紧靠在一起,其它细胞的胞体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其中有1例达到了635 μm.大多数情况下(19/21例),耦合细胞的胞体位于同一层次内,只有2例胞体位于不同层次.在Ⅱ/Ⅲ、Ⅳ和Ⅴ层内都观察到染色耦合神经元,但以Ⅱ/Ⅲ层内发生染色耦合的比率为高.比较了染色耦合与非耦合神经元的某些电生理特性,没有观察到在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别.

  •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

    作者:张荻;王美迟;刘双珍;吴小影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探求视皮层神经元的佳分离和培养方法 ,提高原代培养神经元的纯度及活性,为视皮层相关性眼病的临床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分离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应用含10%新生牛血清、10% F-12 Nutrient Mixtures的DMEM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含2%B-27 Serum-Free Supplements的Neu-robasal Medium进行维持培养,利用尼氏染色进行神经元鉴定.结果 培养的神经元生长良好,胞体饱满,突起长.尼氏染色示神经元比例大于50%.结论 采用上述培养方法 可以使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得到良好的生长和较高的纯度.

  • 大鼠视觉可塑性相关cDNA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作者:江文珊;阴正勤

    目的筛选视觉可塑性相关基因,探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形成及终止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并通过PCR筛选、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测序及同源性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高消减效率的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筛选得到42个在大鼠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后视皮层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51个在大鼠视觉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上调表达的基因片段.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共得到16个有效序列,其中15个为已知基因,另一个可能为新基因片段.结论通过对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差异表达的cDNA文库的建立,筛选出一批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形成或终止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视觉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 弱视的多焦视觉电生理研究进展

    作者:万小刚;林发森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1].目前,关于弱视的发病机制临床较为肯定的有两种理论[2]:(1)主要由斜视等因素引起的双眼异常相互作用导致.(2)主要由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以及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形觉剥夺作用而引起.弱视的研究方法涉及临床和基础多个不同的学科,视觉电生理常规检查技术是早应用于弱视发病机理研究而且发展迅速的方法之一.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具有客观性、无创性和对病变的视网膜各层至视皮层进行分层定量、定位等特点.

  • 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眼优势移动的影响

    作者:任冬冬;张伟

    目的:观察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对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 rPACS)的反应,探讨rPACS对弱视小鼠眼优势移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刺激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电刺激组采用单眼剥夺法建立单眼(右眼)弱视模型。造模后电刺激组右眼行rPACS 3 d;模型组及正常组不行rPACS。测定各组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VEP)、双眼PVEP信号P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计算对侧眼振幅/同侧眼振幅( C/I)值。结果模型组右眼PVEP P100波振幅低于电刺激组及正常组,亦低于左眼( P均<0.05);右眼PVEP P100波潜伏期长于电刺激组及正常组,亦长于左眼(P均<0.05);右眼C/I低于电刺激组及正常组(P均<0.01)。结论单眼剥夺后可使视觉发育敏感期内的眼优势柱从剥夺眼转移至对侧眼,rPACS可使眼优势柱从对侧眼转移回剥夺眼。

  • 年龄及单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 AMPA受体 GluR2/3表达的影响

    作者:贾佳;赵堪兴

    目的:观察年龄及视觉经验对大鼠初级视皮层Ⅱ/Ⅲ层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 AMPA )受体GluR2/3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单眼形觉剥夺(MD)组15只。对照组(于生后7、14、21、28、45 d)、MD组(于造模后饲养至21、28、45 d)各取5只取脑组织,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两组GluR2/3在视皮层的表达。结果 GluR2/3阳性反应物在大鼠视皮层17区Ⅱ/Ⅲ层分布较密集,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细胞膜及部分胞质。对照组大鼠视皮层Ⅱ/Ⅲ层GluR2/3阳性细胞数、AOD值14 d小,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21、28、4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4~45 d阳性细胞数、AOD值逐渐增加。 MD组21、28、45 d阳性细胞数及AO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大鼠视皮层Ⅱ/Ⅲ层GluR2/3的表达呈年龄依赖性,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其表达受视觉经验的调节,异常视觉经验可以影响视皮层的功能。

  • 视皮层性癫痫误诊1例报告

    作者:张念英;曹方

    患者女,79岁.因发作性视觉丧失10余年,加重1个月,于2002年1月20日入院.10多年前,患者原因不明出现发作性双目失明,伴右侧面颊部麻木感,每次持续6~15min.发作前无先兆;发作时意识清,说话流利,无头痛、头晕、幻觉.发作缓解后出现短暂视物双影,无听力障碍或耳鸣,无恶心及呕吐,无肢体麻木、运动障碍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无规律,有时间隔数年不发作.

  • 生后早期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觉传导通路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崔欣;汤欣;史学锋

    目的 探讨生后早期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觉传导通路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50只8d龄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双眼形觉剥夺组与正常对照组.两组均在正常光照环境下饲养(12 h白天/黑夜交替环境),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后期(生后38 ~44 d)利用眼电生理诊断系统观察比较两组大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中P100波潜时及振幅的差异,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两组大鼠视皮层单个神经元固有膜特性值的差异.结果 双眼形觉剥夺组PVEP中P100波的潜时值为(95.67±14.67) ms,与正常对照组的(83.66±10.82) ms相比明显延长(P =0.002);双眼形觉剥夺组PVEP中P100的振幅为(3.02±1.02) μ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7.42±1.65)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双眼形觉剥夺组与正常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细胞的膜电容分别为(50.01±15.86)pF和(45.18±19.09) pF,膜电阻分别为(58.85±14.15) MΩ和(55.84±12.03) MΩ,时间常数值分别为(43.60±12.09) ms和(37.52±10.84) ms,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生后早期双眼形觉刺激不足对视觉传导通路信号传递有延迟作用,但对视皮层单个神经元细胞的固有电生理学特性无影响.

  • 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作者:宋海岩;邓晓慧;赵超;连辉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以获取数量多、纯度高的视皮层神经元.方法 取新生1d内的SD大鼠视皮层,通过胰酶消化法获取单细胞悬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后种植于6孔培养板内培养.培养24 h后用终浓度10μmol·L-1阿糖胞苷处理,抑制非神经元的生长,作用24h后半量换液,以后每隔1d半量换液1次.每天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和形态变化,Nissl染色法进行视皮层神经元鉴定,免疫荧光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鉴定培养视皮层神经元的纯度.结果 接种4h后,大部分细胞已贴壁,细胞立体感较强;接种后24h,大部分细胞长出短的突起,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胞体呈多边形或三角形,细胞周围有或多或少的光晕;培养4d后,细胞突起伸长、增粗;培养6~8d后,细胞状态较佳,细胞胞体饱满,光晕明显,突起进一步伸长、增粗,且分支多,突起交织成网状,非神经元细胞减少,为实验的佳时间;培养14 d后,细胞开始退化.培养6d行焦油紫染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内的尼氏体呈蓝紫色的颗粒或斑块.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细胞中,大部分细胞为绿染细胞,形态良好,核大而清晰,神经元所占比例高.结论 本研究获得视皮层神经元的方法简单经济,通过形态学观察、Nissl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可以对体外培养的视皮层神经元细胞进行准确鉴定.

  • 新生Long Evans大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培养和鉴定

    作者:姚军平;侯文生;刘慧;陈丽峰;阴正勤

    目的 建立新生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钝性分离1d龄Long Evans大鼠双侧视皮层,2.5 g· L-1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14d后行免疫组织化学及膜片钳鉴定.结果 用该方法培养的视皮层神经细胞存活率高,生长状态良好,存活可达1个月左右,β-Ⅲ tubu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神经元占培养细胞中的80%以上,膜片钳成功记录了180个细胞,静息膜电位在- 50 ~ - 70 mV,存在内向、外向电流,脉冲恒流刺激可诱发多个动作电位.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视皮层神经元培养方法.

  • 视觉正常人简单图形视觉刺激的视皮层功能定位及定量研究

    作者:王浩;郭冰冰;陈丽峰;侯文生;阴正勤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定位、定量研究视觉正常人简单图形视觉刺激时的视皮层反应模式,为视皮层假体的刺激位置和强度提供参考.方法 对3名视觉正常成年志愿者进行圆环形棋盘格视觉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同一任务对每位志愿者重复3次,以SPM2脑功能专业分析软件包作后期处理,显示视皮层反应模式.结果 3名受试者均较好完成视觉任务,平均体素反应总数为5217.3±1110.6.反应强点坐标 x值为(-4.3±8.7)mm,y值为(-83.3±3.7)mm,z值为(-4.0±4.7)mm.平均大反应强度为15.99±1.58,大反应脑区为双侧的Brodmann 18区即初级视皮层V2区.解剖上的舌回附近.结论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可以定位、定量的研究视皮层反应模式,这些反应模式信息可以为视皮层假体的刺激位置、强度等参数提供参考.

  • 双眼形觉剥夺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模型建立

    作者:余涛;阴正勤;翁传煌

    目的 建立成年大鼠双眼形觉剥夺(binocular form deprivation,BFD)后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模型.方法 记录出生后3周龄(postnatal 3 weeks old,PW3)至PW7的Long-Evans大鼠的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然后将右眼进行单眼剥夺3d、5 d和7 d后再次检测双眼VEP.采用PW7大鼠进行BFD 7 d、10 d和14 d,在下次检测VEP前将左眼打开3 d、5 d和7 d.结果 3 d的单眼剥夺降低了PW3、PW4和PW5大鼠的C/I比值(被遮盖眼时侧眼的VEP振幅/同侧眼VEP振幅),分别为0.71±0.13(P<0.01)、1.21±0.17(P<0.05)和1.06±0.19(P<0.01);但PW6和PW7大鼠的C/I比值没有变化(1.63±0.18,P>0.05和1.55±0.13,P>0.05),证实成年大鼠眼优势可塑性的消失.然而,对于BFD 14 d后的PW7大鼠,我们可以观察到3 d的单眼剥夺可以造成C/I比值的明显降低(0.77±0.17,P<0.01),说明成年大鼠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结论 BFD可成功激活成年大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此模型的建立为成年弱视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双眼形觉剥夺对成年大鼠视皮层兴奋性递质受体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作者:余涛;阴正勤;翁传煌;曾玉晓

    目的 探索大鼠视皮层中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表达和分布的发育特征以及双眼形觉剥夺(binocular form deprivation,BFD)对成年大鼠视皮层内兴奋性递质受体亚型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技术,分别对生后1~9周正常大鼠和自生后7周开始BFD 14 d后模型大鼠的视皮层中兴奋性递质受体亚型进行标记和检测.结果 N-甲基-D-天冬氨酸(N-me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单位NR2A(NMDA-NR2A)在大鼠未睁眼时少量表达,可塑性关键期高峰时明显;之后表达减少,至成年期维持一定水平,BFD 14 d可以造成成年大鼠视皮层NM-DA-NR2A阳性表达减弱.NMDA-NR2B在未睁眼时表达较明显,可塑性关键期高峰时表达多;之后表达下降稳定在成年期低水平,BFD 14 d可造成其在成年大鼠视皮层中表达增强.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GluR-1亚基平均分布在视皮层各层,在出生后少量表达,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强,其表达在可塑性关键期终止时达到高峰并在成年期维持较高水平,BFD14 d对其在成年大鼠视皮层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由BFD诱导的NMDA-NR2A或NMDA-NR2B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机制.

  • 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视皮层AMPA受体电流的发育变化

    作者:王昌鹏;阴正勤;秦伟;翁传煌

    目的 为了探索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机制,对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正常大鼠视皮层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aeid,AMP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生后3~8周正常大鼠视皮层AMP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结果 在大鼠视皮层Ⅱ-Ⅳ层,95例神经元形成全细胞记录,其中记录到AMPA受体电流43例;生后3~8周,视皮层神经元的输入阻抗、静息膜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3~8周,AMPA受体电流的潜伏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及半波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3~6周AMPA受体电流的幅值随发育逐渐增加,6~8周幅值变化不显著.结论 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高峰到成年阶段,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被动膜学特性无明显变化;AMPA受体电流幅值随发育逐渐增加,关键期终止时达顶峰;突触后AMPA受体的功能变化可能参与了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的终止过程.

  • 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视皮层神经元AMPA受体GluR2亚基表达的变化

    作者:王昌鹏;阴正勤;秦伟;曾玉晓

    目的 为了探索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机制,在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对正常大鼠视皮层内AMPA受体GluR2亚基表达的发育变化进行了研究.方法 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标记生后3-8周的正常大鼠视皮层内AMPA受体GluR2亚基表达.结果 (1)GluR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大部分出现在视皮层Ⅱ-Ⅲ层和Ⅴ-Ⅵ层内,并且GluR2主要在锥体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表面表达,Ⅳ层内少量非锥体神经元表面有微弱的GluR2标记;(2)视皮层Ⅱ-Ⅲ层和Ⅴ-Ⅵ层内,GluR2阳性神经元数量随发育逐渐增加,生后5周时达顶峰,随后保持稳定的水平;(3)视皮质Ⅱ-Ⅲ层和Ⅴ-Ⅵ层内,GluR2免疫反应的平均光密度值随发育逐渐增加,生后6周时达顶峰,随后保持稳定的水平.结论 可塑性关键期高峰到终止阶段,大鼠视皮层II-III层和V-VI层内GluR2表达逐渐增加,关键期终止时达顶峰;包含GluR2亚基的AMPA受体可能通过稳定突触结构参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的终止.

  • 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Long Evans大鼠眼优势柱可塑性终止相关蛋白

    作者:姚军平;阴正勤;王仕军

    目的利用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分析Long Evans大鼠初级视皮层中与眼优势柱终止相关的蛋白质,探索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视觉可塑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100d龄Long Evans大鼠通过向其初级视皮层中灌注硫酸软骨素酶建立成年眼优势柱移动的动物模型,然后分别提取22 d龄大鼠、100 d龄大鼠和100 d龄硫酸软骨素酶灌注大鼠的初级视皮层灰质总蛋白,利用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分析与眼优势柱终止相关的蛋白质.结果通过双向电泳确定了与眼优势柱终止相关的4个蛋白质点,质谱分析鉴定了其中2种蛋白质.这2种蛋白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视皮层中的特殊蛋白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蛋白质组学技术必将在视觉可塑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 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眼优势柱可塑性相关蛋白

    作者:姚军平;阴正勤;王仕军

    目的利用二维电泳-质谱(2-DE/MS)技术分析Long Evans大鼠初级视皮层中与眼优势柱可塑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取22 d龄Long Evans大鼠通过向其初级视皮层中灌注放线菌酮建立幼年眼优势柱不移动的动物模型,然后分别提取22 d龄大鼠、100 d龄大鼠和22 d龄放线菌酮灌注大鼠的初级视皮层灰质总蛋白,利用2-DE/MS技术分析与眼优势柱可塑性相关的蛋白质.结果通过2-DE/MS技术鉴定了与眼优势柱终止相关的5种蛋白质,这5种蛋白质与蛋白质的更新相关,分别为proteasome protein p45/sug、Malate dehydrogenase、Proteasome alpha 1 subunits、adolase A和septin 4.结论二维电泳-质谱(2-DE/MS)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鉴定视皮层中的特殊蛋白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必将在视觉可塑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 5-HT2c受体在正常发育和斜视猫视皮层17区的表达

    作者:刘虎;赵堪兴;赵凤云;史学峰;钱学翰

    目的观察在发育不同时限视皮层17区神经元5-HT2c受体(5HT2cR)的表达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斜视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以5-HT2cR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发育不同时限8只正常发育猫、8只斜视猫视皮层17区5-HT2cR的表达.定量比较正常发育猫与斜视猫视皮层17区5-HT2cR在生后第3周、6周、9周和6月龄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发育猫视皮层各层均可见5-HT2cR染色阳性细胞.其中,Ⅱ~Ⅳ层信号相对较强,V~Ⅵ层表达信号较弱.5-HT2cR的表达在生后第6周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6月龄猫5-HT2cR表达与9周龄猫接近.与正常猫相比,斜视猫5-HT2cR表达水平下降,6周、9周和6月龄斜视猫5-HT2cR表达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5-HT2cR是调控视觉发育敏感期及其可塑性的重要因子.

  • 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蛋白脂质蛋白质的基因表达

    作者:江文珊;阴正勤

    目的 观察蛋白脂质蛋白质(proteolipid protein,PLP)基因在幼年和成年大鼠视皮层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处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内的幼年大鼠和处于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后的成年大鼠视皮层中PL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幼年大鼠和成年大鼠视皮层间PLP mRN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LP mRNA在幼年大鼠视皮层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成年大鼠.结论 PLP基因在视觉可塑性关键期内的幼年大鼠视皮层中呈高水平表达,证实了PLP基因是视觉可塑性相关基因,参与了视觉可塑性关键期的调控.

  • 电针对实验性家兔视皮层中几种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刘文舟;段俊国;周华祥;江文珊;陈晓莉

    目的通过研究电针对视皮层中几种神经递质的影响,深入探讨针刺影响视觉功能的机理.方法 36只白兔随机分为合谷穴组、太溪穴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2 只.电针家兔合谷穴、太溪穴15 min后,立即处死,低温下取出视皮层,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测定,采用Ellman改良法进行胆碱脂酶测定.结果针刺太溪可引起胆碱脂酶活性的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电针合谷穴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与5-羟色胺含量的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太溪穴引起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变化不明显,但可引起多巴胺的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可引起视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如引起胆碱脂酶活性、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与5-羟色胺含量增加,同时这种效应具有相对的穴位特异性.

120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