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L5178Y细胞的土荆芥挥发油遗传毒性评价

    作者:王亚男;杨军;李辛欣;张杜宇;李群;马丹炜

    目的 利用基于L5178Y细胞的涵盖多个遗传学终点的组合试验对土荆芥挥发油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土荆芥挥发油浓度设置为体积分数(v/v)0.001%、0.002%、0.004%和0.008%,对L5178Y细胞进行染毒处理,1%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对照,分别采用小鼠淋巴瘤胸腺嘧啶激酶基因突变试验(MLA)检测TK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微核试验(MN)评价细胞染色体损伤,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结果 随土荆芥挥发油剂量的增加,各剂量组L5178Y细胞相对存活率(RS%)下降;MLA试验中TK基因突变频率(TMF)随土荆芥挥发油浓度增加则呈上升趋势(F=2596.8,P=0.00).TK基因突变频率在土荆芥挥发油各浓度间以及溶剂对照组间的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试验中,各剂量组微核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5);彗星试验中,除了0.001%组之外,各试验组的彗星尾DNA含量(%)、尾长度和尾矩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土荆芥挥发油可诱导L5178Y细胞基因突变、染色体断裂和DNA损伤,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 土荆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史宗明;于靖;黄秋月;王灼慧;杨闪闪;张学智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诱导小鼠胃炎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获取盲肠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探究长期服用土荆芥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土荆芥组10只.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模后给药4周,同一时间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直肠粪便.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对粪便样本中细菌16S rDNA-V3-V4区进行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门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空白组和土荆芥组均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模型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颤杆菌和理研菌属、肠球菌属、肠单胞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土荆芥组肠单胞菌属和理研菌属相对丰度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结论 HP的定植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HP感染胃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有关.土荆芥干预可以改善HP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加菌群多样性.

  • 土荆芥的研究进展

    作者:聂勋才

    土荆芥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带有果穗的全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多作民间用药.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通常生长在路边、河岸等处的荒地中以及农田中.具祛风、除湿、杀虫、通经、止痛功效,用于治疗皮肤风湿痹痛、钩虫、蛔虫、痛经、闭经、皮肤湿疹和蛇虫咬伤等症[1].

    关键词: 土荆芥 中药学 综述
  • 土荆芥挥发油对小鼠体内幽门螺杆菌清除作用及对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叶晖;于靖;张学智

    目的:观察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的体内Hp清除作用及对胃黏膜组织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4只SPF级昆明小鼠采用经口感染方法建立Hp感染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联组、土荆芥组.空白组不予干预,模型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三联组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给药1周,土荆芥组给予土荆芥挥发油4周,所有动物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染色判定Hp根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胃黏膜组织NF-κB p65水平.结果:三联组Hp根除率为70%(7/10),土荆芥组为50%(5/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65).模型组细胞核NF-κB p65平均光密度及细胞核/细胞浆比值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三联组及土荆芥组NF-κB p65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土荆芥具有根除Hp的作用,其对胃黏膜组织NF-κB入核过程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 土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宋坤;王洪庆;刘超;康洁;李保明;陈若芸

    从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的全草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1),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苷(kaempferol-3,7-di-O-α-L-rhamnopyranoside,2),万寿菊素(patuletin,3),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hamnopyranoside,4),蚱蜢酮(grasshopper ketone,5),4-hydroxy-4-methyl-2-cyclohexen-1-one (6),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7),苄基-β-D-葡萄糖苷(benzyl β-D-glucopyranoside,8),dendranthemoside B(9),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N-trans-feruloyl tyramine,10),N-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反式阿魏酸酰胺(N-trans-feruloyl 4'-O-methyl dopamine,11),N-p-香豆酰酪胺{4-hydroxy-N-[2-(4-hydroxyphenyl)ethyl] benzamide,12}.其中化合物3,6~8,10,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土荆芥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作者:刘丽;郭巧生;赵荣梅;黄姗姗;董莉玲

    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为藜科藜属植物[1],别名臭草、杀虫芥、钩虫草等.以带有果穗的全草入药.具祛风、除湿、杀虫、通经、止痛功效[2].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北方各地常有栽培.

  • 荆花胃康胶丸合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作者:徐刚

    荆花胃康胶丸是黄棕色的透明胶丸,胶丸内含物是从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和水团花[A dina Pil ulif era(1am.)Franch.]中提取的挥发油,呈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味特异.胶丸内的挥发油被包裹,隔绝了空气,既防止挥发油被氧化而增加其稳定性,又防止挥发油挥发,同时还掩盖了挥发油的特异气味,便于服用和携带.据中医资料记载,土荆芥具有健胃止痛作用,水团花有清热利湿、消瘀定痛的功效.笔者采用中药荆花胃康胶丸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 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

    作者:林万里;王振月;张兰兰;黄芝娟;李瑞明;宋兆辉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和α-萜品烯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4 nm;柱温为30℃.结果 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40.4 mg/mL(r=0.9994)、0.525~10.5 mg/mL(r=0.9998)、0.376~7.52 mg/mL(r=0.99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0%(RSD=2.06%)、102.51%(RSD=2.70%)、96.92%(RSD=2.32%).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的量.

  • 小鱼仙草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林文群;陈忠

    小鱼仙草Masla dianthera Maxim.又称小本土荆芥(福建福州)、四方草(福建福安)、痱子草(江西)、山苏麻(贵州遵义)、土荆芥(广西)等,为唇型科石荠属植物.

  • 土荆芥的体外基因毒性研究

    作者:

    关键词: 土荆芥 体外基因
  •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治国

    荆花胃康胶丸是从土荆芥和水团花中提取的纯中药制剂,土荆芥具有健胃止痛作用,水团花有清热利湿、消癖定痛的功效.我科在2006年2月-2008年6月之间,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 HIF-1α、VEGF、iNOS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表达及中药的干预效应

    作者:李芳;葛惠男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个在介导多细胞和系统对缺氧及缺血稳态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转录因子,了解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以便可以调控相关目的基因,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对认识因组织缺血缺氧有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HIF-1α作为基因调节靶点将成为消化性溃疡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

  • 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黄雪峰;孔令义

    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为藜科藜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长生于村旁、路边、河岸等处.土荆芥辛,温,有毒.去风,杀虫,通经,止痛,可治疗皮肤风湿痹痛、钩虫、蛔虫、痛经、闭经、皮肤湿疹、蛇虫咬伤.土荆芥油为一种杀肠虫药,除蛔虫外,对钩虫、阿米巴原虫也有效[1].药理学研究表明,土荆芥挥发油对真菌如发癣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 ;并有显著的抗溃疡及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3].为寻找其活性成分,我们对福建产土荆芥挥发油进行研究.

  • 土荆芥的生药鉴定

    作者:黄健;张建芳

    土荆芥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多作民间用药,<浙江植物志>收载以黎科黎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驱虫之功效.主治肠道寄生虫病,外用治湿疹、脚癣,并能杀蛆和驱除蚊蝇[1].土荆芥挥发油有强烈的刺激性,曾有口服土荆芥油胶囊剂中毒的报道[2].既往未曾见有关土荆芥生药鉴定的详细报道,现作一较全面系统的生药鉴定.

  •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86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敏

    荆花胃康胶丸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制剂,由土荆芥和水团花两味药物的提取物组成.据中医资料记载,土荆芥具有健胃止痛作用,水团花有清热利湿、消瘀定痛的功效.我们对8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 土荆芥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肖建平;陈体强

    目的 明确土荆芥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土荆芥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得到13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α-松油烯(15.74%)、对-聚伞花素(54.26%)、驱蛔素(16.92%)等,属对-薄荷烷型单萜类化合物.结论 土荆芥挥发油中主要要成分为对-聚伞花素.

  • 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作者:谢秋情;衷林清;王利娜;潘馨;王二丽

    目的:建立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DIKMA 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38∶62),流速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370nm,柱温为30℃。结果槲皮素进样量在0.0559~3.3552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82%,RSD为1.83%(n =6);山奈素进样量在0.1112~6.672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2%,RSD为2.43%(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128~0.768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2.55%(n=6)。结论本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 云南野生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梁倩;刘蔚漪;张琦;王芳

    目的 探讨云南野生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土荆芥的挥发油,GC-MS法测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土荆芥地上部分挥发油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5种细菌及对尖孢炭疽菌、多主棒孢霉、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可可葡萄座腔菌5种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从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测出34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α-松油烯(35.21%)、甲酸松油酯(33.82%)和对聚伞花素(18.46%)等;土荆芥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15 μl/ml,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对尖孢炭疽菌、多主棒孢霉、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可可葡萄座腔菌的EC50分别为40.83 μl/ml、3.17μl/ml、2.85 μl/ml、2.33 μ1/ml、1.35 μl/ml.结论 云南野生土荆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α-松油烯、甲酸松油酯和对聚伞花素;挥发油对5种细菌中的3种细菌有抑菌活性,对5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 地肤子及其伪品的鉴定

    作者:刘媛文

    地肤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果实[1]。现发现在地肤子药材中有掺伪品,经鉴定检索为土荆芥Chenopodium anbrosioides L.的干燥果实。本文就土荆芥的生药性状、理化鉴别及其与地肤子的主要区别报道如下。

  • 土荆芥生长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刘志红;宋之光;雷怀彦;官宝聪

    目的 研究土荆芥生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土荆芥GAP管理提供环境因素的依据.方法 通过对地道药材土荆芥生长环境的实地调查,并采集其生境土壤样品进行元素分析及研究适宜的肥力条件.结果 土荆芥适宜生长土壤为中性或弱碱性沙质土壤,其生长土壤肥力较高,而且分析发现其中Al_2O_3,K_2O,Ni,Zn,Rb,Ba的含量明显高于福建省及全国土壤中的平均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Na_2O,K_2O含量高于非生境土壤,而Al_2O_3,Fe_2O_3,CaO,TiO_2低于非生境土壤,且土荆芥对P、Ca有选择性的富集作用.结论 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土荆芥的生长有影响.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