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ur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尹同进;王志军;胡雨生;雍其军

    目的 总结1例Mur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2012年5月收治的1例母子Mur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儿为一5 d新生儿,生后2d皮肤黄疸,入院前予以蓝光治疗2次,黄疸仍反复,体格检查可见轻度贫血貌,皮肤中重度黄染,血常规血红蛋白116 g/L,肝功能总胆红素371.2μmol/L,直接胆红素30.6μmol/L.溶血三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游离抗体试验阴性、放散实验阳性.母亲血清学检出抗-Mur抗体,患儿Mur抗原阳性.结论 母婴Mur血型不合可以导致严重的溶血,对排除ABO、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的患儿,应考虑Mur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可能.

  • 抗-JKa、抗-C合并抗-Mur致配血困难1例

    作者:张秋会;夏爱军;穆士杰;张献清;安群星

    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已婚,汉族,有输血史,妊娠史,因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黑便,于2011年5月30日突然眩晕,活动后加重,急诊收入本院.入院后诊断食道粘膜下肿瘤、失血性贫血.血常规检查:RBC 2.43×1012/L,PLT 136×109/L,Hb 4.0 g/L,HCT 0.226,WBC 6.76×109/L.急需输血治疗,常规输血前抗体筛选检测阳性,血型为OccDEe、JK(a-b+)、Mur(-).抗体筛选血清中发现抗-JKa、抗-C联合抗-Mur,抗-JKa效价为8、抗-C效价为16、IgM抗-Mur效价为16.

  • 抗-Mur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周丽莉;董晓锋;王书锋;任磊

    临床资料患儿,男,AB型RhD阳性(ccDee),出生后皮肤重度黄染入院治疗,其母亲:AB型,RhD阳性(CcDEe),孕5产2,无输血史.患儿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由于入院后症状加重,需换血治疗,配血时发现10 U AB型红细胞悬液只配合2 U,故送检上海市血液中心,经该中心检测证实患儿系抗-Mur引起HDN.

  • 6例抗-Mur报告分析

    作者:邓家强;谢美娇;黄英丹

    目的 输血前检测中对抗-Mur进行血型血清学特异性鉴定,分析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盐水法与微柱凝胶法分别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并检测抗体的Ig类型.结果 6例患者血清中均检出抗-Mur.结论 闽南地区抗-Mur出现频率较高,抗-Mur常规抗体筛查检测、Miltenberger系列表型筛查可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 低频抗-Mur抗体鉴定及血型特征研究

    作者:段福才;曹燕飞;罗玉华;祁慧

    目的:通过对1例冰冻保存的抗筛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了解低频血型抗体类型和血型特征.方法:采用不同厂家的抗体筛选细胞对冰冻保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和鉴定,并检测抗体效价;采用多种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抗-Mur抗体与Mur抗原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特征.结果:该献血者标本与具有Mur抗原的筛选细胞血清凝集反应阳性,与其余筛选细胞反应均为阴性;抗体鉴定结果为IgG抗-Mur抗体;冰冻保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抗体效价均为16;Mur抗原抗体在酶介质中不凝集.结论:导致抗筛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不规则抗体为IgG抗-Mur抗体,IgG抗-Mur抗体冰冻保存效价比较稳定且可在人体内较长时间稳定存在,Mur抗原抗体反应符合MN血型抗原抗体血型血清学凝集反应特征.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自身抗体合并抗-Mur、抗-E分析

    作者:李海云;凌励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输血治疗,在检测患者血样中ABO以外抗体后,针对性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方法:ABO血型、Rh(D)血型及Rh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抗体鉴定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综合判定结果.结果:AIHA患者含有自身抗体合并有抗-Mur、抗-E抗体,输注同型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提升,疗效显著.结论: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及抗-Mur、抗-E抗体,有利于缩短配血时间,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Mur筛查及Mur抗原基因型检测

    作者:魏玲;姬艳丽;莫春妍;张润青;赵阳;骆宏;王贞;罗广平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抗-Mur及Mur抗原基因型的频率,为指导临床输血及产前抗体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柱凝胶卡方法筛查2725名献血者血清中37℃有活性的抗-Mur;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91名献血者的Mur抗原基因型进行检测,然后用人源抗-Mur血清检测Mur抗原基因型阳性样本的红细胞表型.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清中抗-Mur频率为0.04%(1/2725),Mur抗原基因型阳性频率为6.59%(6/91),经血型血清学方法验证基因型与表型符合率为100%(6/6).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抗-Mur频率较低,而Mur抗原阳性则相对较常见;通过MLPA方法检测Mur抗原基因型可以准确推断其表型,解决了因缺乏商品化抗-Mur试剂导致Mur抗原鉴定难以开展的难题.

  • 惠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Mur筛查及Mur抗原频率分布

    作者:严凤好;朱春燕;李雪群;钟展华

    目的 了解惠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抗-Mur及Mur抗原的频率,为指导临床输血及建立稀有血型红细胞库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板盐水法和凝聚胺法筛查8686名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浆中的抗-Mur,再用微拄凝胶卡方法进一步确认;采用人源抗-Mur血清检测1119名献血者Mur抗原的红细胞表型.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清中抗-Mur频率为0.35% (31/8686),男女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Mur抗原阳性频率为5.61% (63/1119).结论 惠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抗-Mur频率较高,而Mur抗原阳性则相对较常见,在输血前检查项目中增加Mur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 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3例低频率抗-Mur抗体特征探析

    作者:莫秋红;刘金莲;周先果;唐秋民

    目的 研究抗-Mur抗体血清学特征,探索其在输血医学中临床意义.方法 对3例患者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木瓜酶、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该3例患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结果 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Mur抗体.结论 该3例同种抗体抗-Mur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为避免抗体筛查中漏检抗-Mur,确保输血安全,建议在抗体筛选细胞中增加Mur抗原细胞.

  • 广西地区部分患者抗-Mur漏检及其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研究

    作者:莫柱宁;阳子骥;罗瑞献;朱春丽;廖湘成;李思娜;李豪;陶晨陈;谢慧琼;黎海澜

    目的 调查广西部分患者抗-Mur漏检频率及其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特点,为指导本地区的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2017年本院申请输血患者的病历,收集抗筛阳性患者和其他输血相容性试验中意外发现的抗-Mur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及临床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966例患者病历中,抗筛阳性共224例(0.70%),抗筛阴性而意外发现的抗-Mur 16例(0.05%),这些患者均有孕产史和/或输血史,其中2人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 广西部分患者抗-Mur漏检频率较高,该抗体的产生与患者多次妊娠和/或输血免疫刺激密切相关,可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为避免抗-Mur的漏检,保障安全输血,建议本地区抗体筛选细胞中增加GP.Mur表型红细胞.

  • 低频率抗体抗-Mur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作者:刘达庄;朱自严;Byrne P;Moulds M

    目的:研究抗Mur 抗体的血清学特异性及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患者的血清,与3组试剂红细胞(其中二组为Miltenberger抗原试剂红细胞组)和28个低频率血型抗原,在盐水介质、低离子强度介质和低离子间接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分析鉴定其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患者血清与三组试剂红细胞在多种反应介质中的反应的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Mur抗体,患者血清与28个低频率血型抗原的反应证实该例抗体只与Mur抗原反应.结论:该例同种抗体为特异性抗Mur抗体,且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在亚洲人中Miltenberger血型系抗体筛选意义值得探讨.

  • 低频抗-Mur特征探讨及其引起的疑难配血一例

    作者:杨鹃

    MNS是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其复杂性仅次于Rh系统.MNS血型系统共有43个抗原,其基因表达产物为MN唾液酸糖蛋白GPA和Ss唾液酸糖蛋白GPB,血型糖蛋白贯穿整个红细胞膜.MNS系统还包括一系列变异的抗原,其中Mihenberger是同MNS系统有关的相对较为稀有的一系列血型,相互间通过一些特异性重叠的低频同种抗原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抗-Mur 低频 配血
  • 混合抗-Mur和抗-Ce导致配血困难1例

    作者:杨松;袁学文;熊依军;李小平;何芬;赵冰海;邹韬

    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三道保险",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保障[1].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发生配血不合的情况,患者因妊娠史、输血史等体内存在同种不规则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产生自身抗体,血型鉴定错误,血清蛋白紊乱以及药物因素等均可导致配血不合.特别是长期反复输血患者,体内容易产生不规则抗体导致配血困难.近日发现1例混合抗-Mur和抗-Ce导致配血困难,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抗-Mur 抗-ce 配血不合
  • 红细胞MNS血型系统卫星抗原MiⅢ相关抗体2例

    作者:柯梅贞;徐文皓;李志强

    1 病例简介患者1,女,64岁.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曾于1998年9月住院进步诱导缓解治疗,且输注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1999年2月5日又住院予以强化巩固治疗,在第4次输血时,行常规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疑有MNS系统抗体;患者2,女,22岁,未婚.

  • Mur血型抗原抗体调查及应用研究

    作者:孙爱农;段生宝;易峰;廖艳婷;丁少华;曾劲峰;何子毅;古锦萍;钟展华;李勇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人群抗-Mur发生频率、性质和来源以及Mur抗原的分布;建立献血者Mur稀有血型库服务于临床用血.方法 以微量板的盐水法和聚凝胺法对广东省中山、深圳、江门、东莞、惠州市34 419名献血者做抗-Mur筛查,用抗-Mur做红细胞Mur抗原筛查,部分标本采用固相免疫吸附试验(SP IA)筛查.结果 本组筛查对象共检出抗-Mur 48例,占0.14%(48/34 419),其中IgM占79.2%(38/48),IgM+ IgG占16.7% (8/48),IgG占4.2% (2/48);献血者抗-Mur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山患者抗-Mur频率为0.17%(5/3010),与献血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山地区,Mur抗原在献血者、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7.31%(128/1 752)vs7.14%(80/1 120),P>0.05,献血者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7.7%(72/931)vs6.5%(33/504),P>0.05;本组Mur阳性者均为汉族,其中广东省籍贯占66.7%(70/105);建立了中山地区献血者Mur稀有血型库;SPIA技术从2 541份血浆标本中检出4例抗-Mur.结论 SPIA可以检出37℃活性有较高临床意义的抗-Mur,广东地区献血人群Mur血型抗体、抗原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RhD血型抗体、抗原发生频率,不规则抗体检测应增加Mur阳性筛选红细胞,供受血者均应检测Mur血型是否相合,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免疫安全性.

  • 惠州地区无偿献血者Mur血型检索库的建立

    作者:严凤好;朱春燕;李雪群;钟展华;霍霞

    目的 通过对惠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Mur及Mur抗原进行检测,了解其在人群中的分布,建立本地区的Mur血型检索库.方法 分别采用高通量微板法和微柱凝胶法对献血者进行抗-Mur筛查和确认,并对其Mur抗原进行血清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献血者相关资料,建立Mur血型检索库,指导临床用血及献血者招募.结果 总筛查人数32 305人,抗体阳性104人,阳性率0.32%,其中41例具有临床意义,男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抗原阳性1 862人,阳性率为5.76%.在近1年的临床输血应用中,共避免41袋含有抗-Mur血液流入临床,并为5例抗-Mur阳性患者找到相合血液.结论 Mur血型检索库的建立,能有效避免含有Mur抗体的血液制品流入临床,减少因此引起的疑难配血及输血不良反应,并快速找到相合血源,同时有利于稀有血型献血者的保留和电子配血的开展及推广.

  • 人源Mur血型抗体的鉴定和应用——附1例报告

    作者:孙爱农;魏双施;廖艳婷;黄小红;易峰;何锐洪;段生宝;丁少华;李勇

    目的 对1名AB型献血者血液中的抗-Mur抗体系统地进行特异性、反应能力等检测,并利用此抗体对中山市人群Mur抗原发生频率进行调查.方法 在本实验室,应用合成的Mur抗原特异性多肽,通过红细胞多肽凝集抑制试验鉴定抗-Mur;英国国际血型参比实验室对该抗体进行了经典血型血清学试验、试管凝集方法和Mihenberger抗原谱细胞鉴定抗-Mur.观察蛋白水解酶、酸碱度对Mur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以微量板盐水法检测广东中山地区Mur抗原发生频率.结果 确定了该抗体是高质量的Mur血型抗原检测试剂;木瓜酶、菠萝酶能破坏Mur抗原,弱酸性环境能增强Mur抗原抗体反应,中山地区献血者Mur抗原占7.31%(128/1 752).结论 我们发现的这例人源抗-Mur,无ABO天然抗体存在,效价高,特异性强,为理想的Mur血型定型抗体,为今后国内外输血界对Mur血型相关研究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山地区Mur抗原发生频率较高,输血时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 Miltenberger系列混合抗体的分离鉴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魏玲;莫春妍;姬艳丽;张润青;赵阳;骆宏;罗广平

    目的 探讨Miltenberger系列混合抗体的分离鉴定方法及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首先用Mia抗原阳性的抗体筛选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并使用谱细胞及Miltenberger系列的GP.Vw、GP.Hut、GP.Mur、GP.Hil、GP.Bun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初步鉴定;随后利用Miltenberger系列的GP.Mur,GP.Hut和GP.Vw细胞分别对患者血清进行吸收试验,并分离吸收后的上清液;后用Miltenberger系列的GP.Vw、GP.Hut、GP.Mur、GP.Bun细胞分别对吸收后的上清液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患者血型为A型,DCCee,Mia(-'),Mur(-);患者血清分别与GP.Mur,GP.Hut和GP.Vw细胞吸收分离后,鉴定结果为抗-Mia、抗-Mur、抗-Vw和抗-Hut的混合抗体,同时可能合并存在抗-MUT.结论 抗体筛选细胞中包含Mia抗原阳性的红细胞可以大大提高Miltenberger系列抗体的检出率.利用不同表型细胞对待检血清进行吸收,可以实现对Miltenberger系列混合抗体的分离和鉴定,为患者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配型及输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番禺地区Mur抗原与抗-Mur频率调查

    作者:邓诗桢;严康峰;谢敬文

    在MNS血型系统众多的变异型及卫星抗原中,Mur抗原及抗-Mur与输血密切相关,而国内也有抗-Mur引起输血反应的相关报道[1].我们对本地区献血人群中Mur抗原与抗-Mur的频率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 Miltenberger血型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娟;刘忠

    Miltenberger血型系统是与MNS血型系统有关的一组抗原组成的血型系统,相互间通过一些特异性重叠的低频同种抗原联系在一起[1].Miltenberger血型系统产生机制主要有单核苷酸突变(如GP.Vw)、基因转换(如GP.Mur、GP.HF等)、基因不等位交换(如GP.Hil、GP.JL)等.近年来,在国内备受关注且时有报道引起输血反应的Mur血型就属于Miltenberger血型系统.同时该血型在欧美属于极低频率抗原,临床意义极低,一直未受到重视.但研究表明,该血型在我国有一定的分布频率,有引起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该血型,我们对Miltenberger血型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